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明末大权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十四章 奏对
关于历代帝王的样貌,史书中的记载大致相同,无非就是“龙额广颌”“隆准而目炬”“身姿甚雄伟”之类的描述,亲眼见到了崇祯皇帝的模样之后,李吴山才真正明白,原来史书中记载的东西也并不可靠。
眼前的崇祯皇帝不仅身形消瘦,而且面色苍白,怎么看都和“身姿雄伟”不沾边儿。因为不是很正式的召见,所以崇祯皇帝没有穿龙袍,而是穿了一件子青灰色的窄袖长衣,要不是双肩部位上绣着的团龙,很难想象得出他就是大明王朝的九五至尊。
坐在皇帝身边的那个女人穿的稍显正式一些,头戴四方凰冠,披了件儿火云纹的九凤丹阳氅,这一身装束已经很好的说明了她的身份——母仪天下的中宫周皇后。
周皇后的脸色比崇祯皇帝要健康的多,但却很难用“漂亮”“美丽”之类的词汇来形容。圆盘脸,嘴巴显得有些大,而且面色较黑,若是换一身粗布装束的话,简直就和大旗庄的绝大多数村妇没有太大区别。
自古以来,皇后的姿色就不是很重要的因素,最要紧的是一个“德”字。
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在民间,这位周皇后的名声简直无可挑剔,朴素、节俭、体恤民生,虽然没有做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却足以对得起“母仪天下”这个评语。
按照刚刚学来的礼节,正式拜过了帝后,高高在上的崇祯皇帝依旧正襟危坐,仿佛一尊没有情感的神像。与之相比,周皇后则显得更加亲切随和,伸出双手虚虚一扶,面带笑容的说道:“原以为格毙伪酋洪太的李吴山定然是身高八尺体态雄健的彪形大汉,想不到竟然这般年轻的俊彦之才。又不是在朝堂之上,莫拘礼数了,坐……”
皇后赐座,当然不能真的一屁股坐下,而是象征性的虚虚一让,站在下首等待皇帝的问询。
“李氏吴山者,”轻咳一声,面无表情的崇祯皇帝终于开口讲话了:“虽是一介白丁,却心系社稷,战阵杀敌格毙洪太,大振我朝民心士气,倾颓之风一荡而空,其功不小啊。”
“臣虽位卑,尚有几分愚忠,奉朝廷之命兴民团起民练,强虏入寇之际唯有一力死战报效浩荡皇恩。至于格毙敌酋一事,实是仰赖万岁洪福,侥幸而已,万不敢当一个功字。”
这一番问答,不过是例行公事般的奏对,早就以后把台词都背熟了的。其实全都是废话,一句有营养的都没有。
这叫奏对得体。
李吴山的表现似乎让崇祯皇帝很满意,微微往前倾了倾身子,刻板的脸上终于有了点赞许的意思:“大旗庄民团制置如何?有多少人马?”
“回禀万岁,大旗庄民团不过是些有心报效的乡民而已,谈不上什么制置。至于人们么……拢共就六百余……”
这事不能撒谎,因为路恭行很清楚大旗庄民团的底细。
按照朝廷体制,李吴山那个捐来的分巡武备的官职并不算高,只能下辖四百二十到四百五十人马,若是超过了这个数字就算是违制。不过呢,同样的事情也有两种说法:现如今的李吴山立下了天大的功劳,违制也就成了“心系朝廷实心用事”了。
自己掏腰包给朝廷养兵,当然是越多越好。
“才六百余乡勇,就能格毙虏酋洪太,想来定有一番苦战。给朕仔细说说,这一战是怎么打下来的?”
说到这里,李吴山就开始充分发挥他的表演才能了。
青泥河一战本就血腥惨烈险象环生,经过李吴山的“艺术加工”之后,更是足尺加三,把整个战斗过程说的增加激动人心,到了最后竟然硬生生的从眼角挤出几滴泪来,连声音都有些哽咽了:“青泥河一战,大旗庄民团折损甚重,直接战死者超过半数,伤者无算。更有助战的老幼妇孺,为国捐躯者更甚。战后收敛遗体,竟然有千二之多,沿河十三庄已是户户哭丧家家戴孝,惨呐……”
“乡民尚思为国杀敌,实是民心可用。”听罢了李吴山描述的战斗经过,崇祯皇帝微微的点了点头:“此等忠勇之民,朝廷当有所封赏,此间事了之后找有司议一议,多给些封赏也就是了……”
“朕再问你,强虏入寇之际,官军退散,为何你这小小民团能够击败强敌?”
清军的辫子兵,连正规的官军都被打的灰头土脸退避三舍,你一个小小的民团竟然能一战而胜,是不是有什么诀窍啊?
临来的时候,李吴山就知道这是一个定然会问起的话题,早就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马上侃侃而谈:“敌军气势汹汹,看起来虽盛,却已是强弩之末……”
“敌以少兵临大国,必然力求速战速胜,一个昼夜之间行军一百四十里,肯定是轻军冒进。”
“青泥河三面环绕,便如一个口袋,钻进来之后一定会急于突破。只要抵住首轮冲杀,以后也... -->>
第三十四章 奏对
关于历代帝王的样貌,史书中的记载大致相同,无非就是“龙额广颌”“隆准而目炬”“身姿甚雄伟”之类的描述,亲眼见到了崇祯皇帝的模样之后,李吴山才真正明白,原来史书中记载的东西也并不可靠。
眼前的崇祯皇帝不仅身形消瘦,而且面色苍白,怎么看都和“身姿雄伟”不沾边儿。因为不是很正式的召见,所以崇祯皇帝没有穿龙袍,而是穿了一件子青灰色的窄袖长衣,要不是双肩部位上绣着的团龙,很难想象得出他就是大明王朝的九五至尊。
坐在皇帝身边的那个女人穿的稍显正式一些,头戴四方凰冠,披了件儿火云纹的九凤丹阳氅,这一身装束已经很好的说明了她的身份——母仪天下的中宫周皇后。
周皇后的脸色比崇祯皇帝要健康的多,但却很难用“漂亮”“美丽”之类的词汇来形容。圆盘脸,嘴巴显得有些大,而且面色较黑,若是换一身粗布装束的话,简直就和大旗庄的绝大多数村妇没有太大区别。
自古以来,皇后的姿色就不是很重要的因素,最要紧的是一个“德”字。
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在民间,这位周皇后的名声简直无可挑剔,朴素、节俭、体恤民生,虽然没有做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却足以对得起“母仪天下”这个评语。
按照刚刚学来的礼节,正式拜过了帝后,高高在上的崇祯皇帝依旧正襟危坐,仿佛一尊没有情感的神像。与之相比,周皇后则显得更加亲切随和,伸出双手虚虚一扶,面带笑容的说道:“原以为格毙伪酋洪太的李吴山定然是身高八尺体态雄健的彪形大汉,想不到竟然这般年轻的俊彦之才。又不是在朝堂之上,莫拘礼数了,坐……”
皇后赐座,当然不能真的一屁股坐下,而是象征性的虚虚一让,站在下首等待皇帝的问询。
“李氏吴山者,”轻咳一声,面无表情的崇祯皇帝终于开口讲话了:“虽是一介白丁,却心系社稷,战阵杀敌格毙洪太,大振我朝民心士气,倾颓之风一荡而空,其功不小啊。”
“臣虽位卑,尚有几分愚忠,奉朝廷之命兴民团起民练,强虏入寇之际唯有一力死战报效浩荡皇恩。至于格毙敌酋一事,实是仰赖万岁洪福,侥幸而已,万不敢当一个功字。”
这一番问答,不过是例行公事般的奏对,早就以后把台词都背熟了的。其实全都是废话,一句有营养的都没有。
这叫奏对得体。
李吴山的表现似乎让崇祯皇帝很满意,微微往前倾了倾身子,刻板的脸上终于有了点赞许的意思:“大旗庄民团制置如何?有多少人马?”
“回禀万岁,大旗庄民团不过是些有心报效的乡民而已,谈不上什么制置。至于人们么……拢共就六百余……”
这事不能撒谎,因为路恭行很清楚大旗庄民团的底细。
按照朝廷体制,李吴山那个捐来的分巡武备的官职并不算高,只能下辖四百二十到四百五十人马,若是超过了这个数字就算是违制。不过呢,同样的事情也有两种说法:现如今的李吴山立下了天大的功劳,违制也就成了“心系朝廷实心用事”了。
自己掏腰包给朝廷养兵,当然是越多越好。
“才六百余乡勇,就能格毙虏酋洪太,想来定有一番苦战。给朕仔细说说,这一战是怎么打下来的?”
说到这里,李吴山就开始充分发挥他的表演才能了。
青泥河一战本就血腥惨烈险象环生,经过李吴山的“艺术加工”之后,更是足尺加三,把整个战斗过程说的增加激动人心,到了最后竟然硬生生的从眼角挤出几滴泪来,连声音都有些哽咽了:“青泥河一战,大旗庄民团折损甚重,直接战死者超过半数,伤者无算。更有助战的老幼妇孺,为国捐躯者更甚。战后收敛遗体,竟然有千二之多,沿河十三庄已是户户哭丧家家戴孝,惨呐……”
“乡民尚思为国杀敌,实是民心可用。”听罢了李吴山描述的战斗经过,崇祯皇帝微微的点了点头:“此等忠勇之民,朝廷当有所封赏,此间事了之后找有司议一议,多给些封赏也就是了……”
“朕再问你,强虏入寇之际,官军退散,为何你这小小民团能够击败强敌?”
清军的辫子兵,连正规的官军都被打的灰头土脸退避三舍,你一个小小的民团竟然能一战而胜,是不是有什么诀窍啊?
临来的时候,李吴山就知道这是一个定然会问起的话题,早就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马上侃侃而谈:“敌军气势汹汹,看起来虽盛,却已是强弩之末……”
“敌以少兵临大国,必然力求速战速胜,一个昼夜之间行军一百四十里,肯定是轻军冒进。”
“青泥河三面环绕,便如一个口袋,钻进来之后一定会急于突破。只要抵住首轮冲杀,以后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