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抱朴阿素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看过一篇有关万科老总王石的文章:王石登山:是“精神领袖”还是“不务正业”,文中提到,王石把自己一年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登山、跳伞,玩极限运动,引起不少人的非议,说他这是不务正业,缺乏职业道德,对股东和股民不负责任。
不知哪位哲人说过,世上最容易的事是自己亲自去做,最难的事是通过别人去做。对于两种不同的做事方法,人们似乎对前者评价更高。“事必躬亲”在许多人眼里是一个褒义词,因为在他们看来,能够“事必躬亲”的人就是身先士卒的人,就是富有责任心的人,因而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与此相反,万科老总王石不仅没有做总经理的事,还把自己作为董事长的一些事授权给了总经理,以便于自己从事登山探险之类的爱好。在“事必躬亲”方面,王石实在是一个反面典型,引起非议便不难理解。但在笔者看来,王石却以自己的另类行为为业界老总们树立了一个标杆,因为他做了一件国内老总们普遍做不到的最难的事:通过别人来为自己(当然也包括其它股东)做事,而且还能让别人把事情做好。他在国内企业普遍盛行“人治”的时候,却提早实现了企业的“法治”使自己能够从企业“走出来”做这样的事并不比他登顶珠峰更容易,而他一年能有那么多时间逍遥,无疑是对他完成这一绝难之事的丰厚回报。
看到那篇文章的时候,就忽然想到:何不写篇文章,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一下“事必躬亲”这种行为。因为,尽管在许多企业老板的头脑里,可能模模糊糊地知道“事必躬亲”的危害,却不一定知道得很清楚。他们知道自己一天忙得团团转,却不一定知道忙本身就是他忙得团团转的根源;他们知道“将熊熊一窝”的道理,却不一定知道事必躬亲也能“熊一窝”因此,笔者决定以那些成天忙得团团转,没有他企业就无法正常运转的企业老板们为“靶子”来分析一番,一来为那些习惯于什么事都大包大揽的父母们,为那些麻雀虽小,五脏却总想俱全的企业们等等之类的人与组织提供一篇供借鉴与反省的剖析资料,二来也可使学了多年的一点经济学知识有些用武之地。但愿不是用错了地方。
王石称:“创业到一定程度仍不能脱身的人,有两个原因:一是心态问题,就是不想出来;二是能力问题,就是出不来,一离开企业就乱了。”在笔者看来“出不来”倒很可能是“不想出来”的结果之一,另一个结果是导致企业各级管理者“不守本分”作用无从充分发挥,企业经营成本加大。为什么这样说,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里,任何商品都是有价格的,而价格是价值的体现。在企业里,各级管理者及其员工的工资、亦即劳动力价格即是其劳动力价值的体现。不同的工作岗位,具有不同的工资水平,这种工资水平上的差异实质体现的是不同性质工作所具有的不同价值。企业之所以给张三二十万年薪而只给李四两万元年薪,是因为对企业而言,一些相对更具有价值的工作张三能做好而李四做不好。企业把张三放在某个职位上,是让张三做其下属做不好的那些更具价值的工作而不是那些张三能做好李四同样也能做好的那些价值相对较低的工作。如果张三弱化自己的职责,拿出相当的精力去做李四能够做好的那些工作,会出现什么问题呢?这里,我们需要引入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设想一名企业职员年有效工作日为全年天数减去双休日,即:365-54x2=257天。那么对于一名年薪为20万元的管理者而言,其日平均工资为:200000元/257天=778元/天。对于一名年薪为两万元的员工来说,其日平均工资为:20000元/257天=77。8元/天。如果这名管理者花一天时间来做这名员工同样能够做好的工作,他所付出的机会成本将是778元,而其收益仅为77。8元。成本与收益相减,总收益为负值700元。再设想一下,如果这名管理者是企业老板,其年收入远远高于20万元,与下属的工资差别要大得多,那么他付出的机会成本也将会大得多,总收益也相应地会变为更大的负值。
问题还不止于此。由于老板的越俎代疱,其下属可能无所事事,也可能再去做自己下属的工作,显然又增大了成本。更何况,这种“事必躬亲”的行为还破坏了企业科学的职责权限划分,极易形成双重指挥的混乱局面,同时降低各级人员工作的挑战性,使各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压制。
也许作为企业老板的你会为自己辩解:我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职责,需要我履行的职责我仍然在做呀!这种辩解是说不通的,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你在一些工作上花费了精力,在另一些工作上一定是要少花费精力的,哪怕你一天二十四小时不睡觉也不例外。最高领导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毛主席说:一是定路线,二是用干部。具体到企业,就是定战略与用人两件事。如果你在其它非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上花费了过多的精力,你在最重要的两件事——战略决策与用人方面做得就往往不如全力以赴那样深思熟虑、科学有效。所以1979年尼克松来访中国,会见毛主席的时候,要谈具体的外交问题。毛主席大手一挥:“这个问题让恩来去谈,我只与你谈哲学问题。”可见毛主席是很善于把握自己的“职责”的,要不然,这么大一个国家,凡事都要自己过问,还不累死... -->>
看过一篇有关万科老总王石的文章:王石登山:是“精神领袖”还是“不务正业”,文中提到,王石把自己一年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登山、跳伞,玩极限运动,引起不少人的非议,说他这是不务正业,缺乏职业道德,对股东和股民不负责任。
不知哪位哲人说过,世上最容易的事是自己亲自去做,最难的事是通过别人去做。对于两种不同的做事方法,人们似乎对前者评价更高。“事必躬亲”在许多人眼里是一个褒义词,因为在他们看来,能够“事必躬亲”的人就是身先士卒的人,就是富有责任心的人,因而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与此相反,万科老总王石不仅没有做总经理的事,还把自己作为董事长的一些事授权给了总经理,以便于自己从事登山探险之类的爱好。在“事必躬亲”方面,王石实在是一个反面典型,引起非议便不难理解。但在笔者看来,王石却以自己的另类行为为业界老总们树立了一个标杆,因为他做了一件国内老总们普遍做不到的最难的事:通过别人来为自己(当然也包括其它股东)做事,而且还能让别人把事情做好。他在国内企业普遍盛行“人治”的时候,却提早实现了企业的“法治”使自己能够从企业“走出来”做这样的事并不比他登顶珠峰更容易,而他一年能有那么多时间逍遥,无疑是对他完成这一绝难之事的丰厚回报。
看到那篇文章的时候,就忽然想到:何不写篇文章,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一下“事必躬亲”这种行为。因为,尽管在许多企业老板的头脑里,可能模模糊糊地知道“事必躬亲”的危害,却不一定知道得很清楚。他们知道自己一天忙得团团转,却不一定知道忙本身就是他忙得团团转的根源;他们知道“将熊熊一窝”的道理,却不一定知道事必躬亲也能“熊一窝”因此,笔者决定以那些成天忙得团团转,没有他企业就无法正常运转的企业老板们为“靶子”来分析一番,一来为那些习惯于什么事都大包大揽的父母们,为那些麻雀虽小,五脏却总想俱全的企业们等等之类的人与组织提供一篇供借鉴与反省的剖析资料,二来也可使学了多年的一点经济学知识有些用武之地。但愿不是用错了地方。
王石称:“创业到一定程度仍不能脱身的人,有两个原因:一是心态问题,就是不想出来;二是能力问题,就是出不来,一离开企业就乱了。”在笔者看来“出不来”倒很可能是“不想出来”的结果之一,另一个结果是导致企业各级管理者“不守本分”作用无从充分发挥,企业经营成本加大。为什么这样说,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里,任何商品都是有价格的,而价格是价值的体现。在企业里,各级管理者及其员工的工资、亦即劳动力价格即是其劳动力价值的体现。不同的工作岗位,具有不同的工资水平,这种工资水平上的差异实质体现的是不同性质工作所具有的不同价值。企业之所以给张三二十万年薪而只给李四两万元年薪,是因为对企业而言,一些相对更具有价值的工作张三能做好而李四做不好。企业把张三放在某个职位上,是让张三做其下属做不好的那些更具价值的工作而不是那些张三能做好李四同样也能做好的那些价值相对较低的工作。如果张三弱化自己的职责,拿出相当的精力去做李四能够做好的那些工作,会出现什么问题呢?这里,我们需要引入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设想一名企业职员年有效工作日为全年天数减去双休日,即:365-54x2=257天。那么对于一名年薪为20万元的管理者而言,其日平均工资为:200000元/257天=778元/天。对于一名年薪为两万元的员工来说,其日平均工资为:20000元/257天=77。8元/天。如果这名管理者花一天时间来做这名员工同样能够做好的工作,他所付出的机会成本将是778元,而其收益仅为77。8元。成本与收益相减,总收益为负值700元。再设想一下,如果这名管理者是企业老板,其年收入远远高于20万元,与下属的工资差别要大得多,那么他付出的机会成本也将会大得多,总收益也相应地会变为更大的负值。
问题还不止于此。由于老板的越俎代疱,其下属可能无所事事,也可能再去做自己下属的工作,显然又增大了成本。更何况,这种“事必躬亲”的行为还破坏了企业科学的职责权限划分,极易形成双重指挥的混乱局面,同时降低各级人员工作的挑战性,使各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压制。
也许作为企业老板的你会为自己辩解:我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职责,需要我履行的职责我仍然在做呀!这种辩解是说不通的,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你在一些工作上花费了精力,在另一些工作上一定是要少花费精力的,哪怕你一天二十四小时不睡觉也不例外。最高领导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毛主席说:一是定路线,二是用干部。具体到企业,就是定战略与用人两件事。如果你在其它非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上花费了过多的精力,你在最重要的两件事——战略决策与用人方面做得就往往不如全力以赴那样深思熟虑、科学有效。所以1979年尼克松来访中国,会见毛主席的时候,要谈具体的外交问题。毛主席大手一挥:“这个问题让恩来去谈,我只与你谈哲学问题。”可见毛主席是很善于把握自己的“职责”的,要不然,这么大一个国家,凡事都要自己过问,还不累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