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满唐华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桩桩案子审过。
有邻里因口舌之争,毒死了对方的猪;有洛水上的商船对撞,要对方赔货物的;
有兄弟争家产的……薛白始终端坐在公案后方,沉稳得让人忽略了他的年纪、以为这是一个老于刑名的官员。
如此,接连开堂审了三日,堆积的卷宗已只剩一半。
到了第四日,午间草草用了饭,薛白开始审一桩追劳役的案子。
县中有一个名叫陈孩儿的少年,户籍上是十五岁,但长相十分老气,被邻居举报隐瞒年龄想要逃劳役。因《户令》规定,男子满十六岁者,要承担一部分的徭役。
“我哪有十六?那你怎不说我二十一岁了、该交丁税了,不就是怨我说话毒吗?
“你阿爷生了你,一年后才落籍,我怎不知?”
“县尉,她说我阿爷生了我,可我是我阿娘生的。”
“县尉你看他油嘴滑舌的,多坏.…”
忽然,县衙外响起了鼓声。
“咚。”
殷亮起身看了一眼,道:“少府,有人敲了堂鼓。”
偃师县衙外确有一面大鼓,名为“堂鼓”,用来升堂时敲鼓聚众,或百姓有紧急事务时呼唤县官。
若是冤情,倒不必击鼓,直接递状纸就可以。
“咚,咚,咚。”
此时在堂外擂鼓的是一个不知年纪的孩子,脏兮兮的,骨瘦如柴,唯有一双眼睛十分灵动,一边击鼓还一边转头四看。
直到赵六赶出来,喊道:“别敲了,你有何事到公堂说便是。”
说罢,他捂住了鼻子,嫌这孩子身上有一股馊味。
“今日是新来的县尉在审案吗?”
那孩子却不进去,反而这般问道。
“嗯”
我听闻这位县尉也为民作主,审案子,肯替苦哈哈考虑?”
赵六心想,王县尉来时不也是这般吗?却有几时长久?
他遂淡淡点了点头,让这小子爱进不进。
那孩子再次四下看了一眼,犹豫片刻,倏地窜进了县衙。
公堂上,前一桩案子正在读判文。
“偃师县人氏陈孩儿,貌高而年小,悉依籍书......”
薛白面无表情念着,心想这案子怎么判都有依据,但若遇到急于征徭役的县官,陈孩儿一家负担又要重了。
而当普通百姓都懂得可以通过状告邻居“隐龄逃役”以泄私愤,可见这是一告一个准的,那有多少十四五岁的少年开始服徭役,有多少十八九岁的青年开始交租庸调了。
“拜见县尉。”
判文才念完,一个瘦小的身影已跪倒在公堂上,喊道:“请县尉为草民作主。”
“起来说吧,何事?”
“草民任木兰,汝州人氏,自幼是孤儿,在漕船上做事。状告奴牙郎郭阿顺,见草民无依无靠,造假身契强抢草民,贩掠卖良人之罪。”
堂上众人此时才意识到这是个女娃。
数日以来,她是告状者中口条最清楚的一个。
薛白招过齐丑,吩咐道:“你去将郭阿顺带来问话。”
“县尉,小人不知郭阿顺是何人。”
“让我的人陪你一起去。”
齐丑脸色一变,叉手行礼道:“喏。”
“任木兰,且先在旁等候,下一桩案.….”
“县尉。”郭涣起身,道:“稍歇一会如何?”
“好。”
薛白起身,与郭涣转到公堂后方说话。
任木兰见此情形,有些不安,但看那录事老头长得和蔼可亲,稍放下心。
反正现在也逃不了。
“小老儿略知一些事。”郭涣道,“这郭阿顺是个家仆而已,他主人郭元良,乃是巨富郭万金的次子。”
薛白道:“既然只是一个家仆,我审一审,应该不要紧?”
“当然,但此案大可不必审,一个逃奴而已,县尉说一声,那奴牙郎也就放人了。”
郭元良也想与县尉交个朋友。
薛白笑得很客气,摇手道:“不妥,本是公事公办,如此岂不成了我私下欠他一个人情?”
郭涣乐呵呵地笑起来,道:“对了,薛郎可知郭万金是何等人?”
“可是与郭录事有渊源?”
“非也,此郭非彼郭也。”郭涣笑道,“虽说都是太原郭氏,我出自华亭郭氏支族,他出自京兆郭氏支族,听闻与永王之母郭顺仪有亲。”
“郭录事莫被他骗了。”薛白云淡风轻,“真是世家,岂会出面经商。亲戚也许有,只怕隔了十余代了?
“有道理,发人深省啊。”
殷亮在远处看着,待薛白回到堂上,低声问道:“少府何必现在与他撕破脸?”
“我怎么表态,旁人就怎么看我。偃师县上方罩着一层网,千丝万缕,我在网中揭不开,得站出来。开始可能揭不动,但只要有人看到我在揭,会来帮我。”
“这一个孩子?”殷亮看了公堂上的任木兰一眼,微微叹息。
他想到的是王彦暹在偃师的孤立无援,心想哪有人会来帮忙揭?
过了一会,奴牙郎郭阿顺被带来了。
“草民郭阿顺,见过县尉,草民要状告任木兰,当日她到我的船上卖身,许多人都看到了,她收了草民的钱财,却又反悔,还躲了起来。”
“回县尉话,我没收他钱财,也没卖身给他。”任木兰嚷道:“我是吃了他半个馍,可他要我签卖身契时我就发现他是在骗人,根本就没画押。
卖身契是个关键,如今“佣力”买卖为唐律所允许,只要有契书,任木兰便抵赖不掉。
“禀县尉,证据确凿,这是卖身契,请县尉过目。”
郭阿顺说着,已将卖身契拿了出来。
还有吏员拿着纸与红泥让任木兰留个手印。
殷亮举起两张纸,对比着手印与卖身契,眼睛眯起,过了许久,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以他的眼力,竟是辨别不出身契造假之处。
他侧身向前,低声道:“少府,肉眼看不出太大差别,若说这身契是假的,只怕不能服众。”
“我看看。”
早在战国,人们就已经知道辨别指纹,但基本都是用肉眼来看,最多也只能看个大概。
此时薛白目光看去,卖身契上的指纹盖的范围略小些,任木兰方才盖的范围大得多,但都是斗型纹。
他看了一会儿,渐觉眼花,遂看向了郭阿顺。
郭阿顺抬起头,目光诚恳,脸色无奈、委屈,道:“县尉,我真是.…....”
“你真是很擅长造文书,犯过别的事没有?”
“草民,不知县尉在说什么。”
“任木兰,你今年几岁?
“十二。”任木兰忙道:“我真没有画押。”
“指纹虽不变,但孩童的指纹比成人要稍密些,这身契确是假的。”
薛白说着,将身契重新递给殷亮。
“原来如此,我竟没有留意过。”殷亮再仔细一看,不再看那难以辨别的形状,只看疏密,不由恍然大悟。
“县尉。”郭阿顺赔笑道:“县尉体恤下民,小人能理会,愿放了她的身契。”
“假的便是假的,我可以证明给你看。”
“不必,不必。”郭阿顺道:“县尉说是假的那便是假的,小人愿认这个亏……..”
“那好,现在查你伪造文契,掠良为奴一事。”
薛白说罢,径直一拍惊堂木,喝道:“将这郭阿顺押下去看管,等本县尉查明。”
“县尉,这....”
齐丑还在犹豫,姜亥已到了近前,一手将那郭阿顺摁倒在地。堂上差役骇于他的气势,个个不敢多言。
明府呢?
“已回府去了。”
傍晚,郭涣脚步匆匆,赶到离县署不远的吕令皓宅。
入了门,迎面便见两名美婢上前呼道:“郭公来了,先用茶汤吗?”
“我有急事。”
“阿郎在后堂。”
后堂灯火通明,恍如白昼。堂中站着五名小少女,长的是一样的身形,远远看去十分整齐,近看却各有千秋,甚是难得。
吕令皓正拿起一名少女的手掌,仔细观察着。
“明府。”
“好啊,青葱玉指,一点瑕疵都没有。”
吕令皓感慨着,将那只小手放到鼻间,深深闻了闻,似陶醉于芳香之中。
“昨夜宴后,郭元良送的礼,他是费了心的。”
郭涣道:“明府,郭阿顺被薛白扣押了。“”
... -->>
一桩桩案子审过。
有邻里因口舌之争,毒死了对方的猪;有洛水上的商船对撞,要对方赔货物的;
有兄弟争家产的……薛白始终端坐在公案后方,沉稳得让人忽略了他的年纪、以为这是一个老于刑名的官员。
如此,接连开堂审了三日,堆积的卷宗已只剩一半。
到了第四日,午间草草用了饭,薛白开始审一桩追劳役的案子。
县中有一个名叫陈孩儿的少年,户籍上是十五岁,但长相十分老气,被邻居举报隐瞒年龄想要逃劳役。因《户令》规定,男子满十六岁者,要承担一部分的徭役。
“我哪有十六?那你怎不说我二十一岁了、该交丁税了,不就是怨我说话毒吗?
“你阿爷生了你,一年后才落籍,我怎不知?”
“县尉,她说我阿爷生了我,可我是我阿娘生的。”
“县尉你看他油嘴滑舌的,多坏.…”
忽然,县衙外响起了鼓声。
“咚。”
殷亮起身看了一眼,道:“少府,有人敲了堂鼓。”
偃师县衙外确有一面大鼓,名为“堂鼓”,用来升堂时敲鼓聚众,或百姓有紧急事务时呼唤县官。
若是冤情,倒不必击鼓,直接递状纸就可以。
“咚,咚,咚。”
此时在堂外擂鼓的是一个不知年纪的孩子,脏兮兮的,骨瘦如柴,唯有一双眼睛十分灵动,一边击鼓还一边转头四看。
直到赵六赶出来,喊道:“别敲了,你有何事到公堂说便是。”
说罢,他捂住了鼻子,嫌这孩子身上有一股馊味。
“今日是新来的县尉在审案吗?”
那孩子却不进去,反而这般问道。
“嗯”
我听闻这位县尉也为民作主,审案子,肯替苦哈哈考虑?”
赵六心想,王县尉来时不也是这般吗?却有几时长久?
他遂淡淡点了点头,让这小子爱进不进。
那孩子再次四下看了一眼,犹豫片刻,倏地窜进了县衙。
公堂上,前一桩案子正在读判文。
“偃师县人氏陈孩儿,貌高而年小,悉依籍书......”
薛白面无表情念着,心想这案子怎么判都有依据,但若遇到急于征徭役的县官,陈孩儿一家负担又要重了。
而当普通百姓都懂得可以通过状告邻居“隐龄逃役”以泄私愤,可见这是一告一个准的,那有多少十四五岁的少年开始服徭役,有多少十八九岁的青年开始交租庸调了。
“拜见县尉。”
判文才念完,一个瘦小的身影已跪倒在公堂上,喊道:“请县尉为草民作主。”
“起来说吧,何事?”
“草民任木兰,汝州人氏,自幼是孤儿,在漕船上做事。状告奴牙郎郭阿顺,见草民无依无靠,造假身契强抢草民,贩掠卖良人之罪。”
堂上众人此时才意识到这是个女娃。
数日以来,她是告状者中口条最清楚的一个。
薛白招过齐丑,吩咐道:“你去将郭阿顺带来问话。”
“县尉,小人不知郭阿顺是何人。”
“让我的人陪你一起去。”
齐丑脸色一变,叉手行礼道:“喏。”
“任木兰,且先在旁等候,下一桩案.….”
“县尉。”郭涣起身,道:“稍歇一会如何?”
“好。”
薛白起身,与郭涣转到公堂后方说话。
任木兰见此情形,有些不安,但看那录事老头长得和蔼可亲,稍放下心。
反正现在也逃不了。
“小老儿略知一些事。”郭涣道,“这郭阿顺是个家仆而已,他主人郭元良,乃是巨富郭万金的次子。”
薛白道:“既然只是一个家仆,我审一审,应该不要紧?”
“当然,但此案大可不必审,一个逃奴而已,县尉说一声,那奴牙郎也就放人了。”
郭元良也想与县尉交个朋友。
薛白笑得很客气,摇手道:“不妥,本是公事公办,如此岂不成了我私下欠他一个人情?”
郭涣乐呵呵地笑起来,道:“对了,薛郎可知郭万金是何等人?”
“可是与郭录事有渊源?”
“非也,此郭非彼郭也。”郭涣笑道,“虽说都是太原郭氏,我出自华亭郭氏支族,他出自京兆郭氏支族,听闻与永王之母郭顺仪有亲。”
“郭录事莫被他骗了。”薛白云淡风轻,“真是世家,岂会出面经商。亲戚也许有,只怕隔了十余代了?
“有道理,发人深省啊。”
殷亮在远处看着,待薛白回到堂上,低声问道:“少府何必现在与他撕破脸?”
“我怎么表态,旁人就怎么看我。偃师县上方罩着一层网,千丝万缕,我在网中揭不开,得站出来。开始可能揭不动,但只要有人看到我在揭,会来帮我。”
“这一个孩子?”殷亮看了公堂上的任木兰一眼,微微叹息。
他想到的是王彦暹在偃师的孤立无援,心想哪有人会来帮忙揭?
过了一会,奴牙郎郭阿顺被带来了。
“草民郭阿顺,见过县尉,草民要状告任木兰,当日她到我的船上卖身,许多人都看到了,她收了草民的钱财,却又反悔,还躲了起来。”
“回县尉话,我没收他钱财,也没卖身给他。”任木兰嚷道:“我是吃了他半个馍,可他要我签卖身契时我就发现他是在骗人,根本就没画押。
卖身契是个关键,如今“佣力”买卖为唐律所允许,只要有契书,任木兰便抵赖不掉。
“禀县尉,证据确凿,这是卖身契,请县尉过目。”
郭阿顺说着,已将卖身契拿了出来。
还有吏员拿着纸与红泥让任木兰留个手印。
殷亮举起两张纸,对比着手印与卖身契,眼睛眯起,过了许久,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以他的眼力,竟是辨别不出身契造假之处。
他侧身向前,低声道:“少府,肉眼看不出太大差别,若说这身契是假的,只怕不能服众。”
“我看看。”
早在战国,人们就已经知道辨别指纹,但基本都是用肉眼来看,最多也只能看个大概。
此时薛白目光看去,卖身契上的指纹盖的范围略小些,任木兰方才盖的范围大得多,但都是斗型纹。
他看了一会儿,渐觉眼花,遂看向了郭阿顺。
郭阿顺抬起头,目光诚恳,脸色无奈、委屈,道:“县尉,我真是.…....”
“你真是很擅长造文书,犯过别的事没有?”
“草民,不知县尉在说什么。”
“任木兰,你今年几岁?
“十二。”任木兰忙道:“我真没有画押。”
“指纹虽不变,但孩童的指纹比成人要稍密些,这身契确是假的。”
薛白说着,将身契重新递给殷亮。
“原来如此,我竟没有留意过。”殷亮再仔细一看,不再看那难以辨别的形状,只看疏密,不由恍然大悟。
“县尉。”郭阿顺赔笑道:“县尉体恤下民,小人能理会,愿放了她的身契。”
“假的便是假的,我可以证明给你看。”
“不必,不必。”郭阿顺道:“县尉说是假的那便是假的,小人愿认这个亏……..”
“那好,现在查你伪造文契,掠良为奴一事。”
薛白说罢,径直一拍惊堂木,喝道:“将这郭阿顺押下去看管,等本县尉查明。”
“县尉,这....”
齐丑还在犹豫,姜亥已到了近前,一手将那郭阿顺摁倒在地。堂上差役骇于他的气势,个个不敢多言。
明府呢?
“已回府去了。”
傍晚,郭涣脚步匆匆,赶到离县署不远的吕令皓宅。
入了门,迎面便见两名美婢上前呼道:“郭公来了,先用茶汤吗?”
“我有急事。”
“阿郎在后堂。”
后堂灯火通明,恍如白昼。堂中站着五名小少女,长的是一样的身形,远远看去十分整齐,近看却各有千秋,甚是难得。
吕令皓正拿起一名少女的手掌,仔细观察着。
“明府。”
“好啊,青葱玉指,一点瑕疵都没有。”
吕令皓感慨着,将那只小手放到鼻间,深深闻了闻,似陶醉于芳香之中。
“昨夜宴后,郭元良送的礼,他是费了心的。”
郭涣道:“明府,郭阿顺被薛白扣押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