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东风染碧树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春天是绚丽多彩的,那柳绿桃红草长莺飞的美景总让人流连忘返;春天是芬芳泗溢的,那花草树木氤氲出的淡香随着春风在空中飘荡,直透入人的肺腑。但我要说,春天最让人感觉亲切的,该是她能让人品尝!那在春风春雨中萌生的鲜嫩的野菜、树芽,甚至是初绽的鲜花、刚结的果实,经过人们的巧手打理,能让人口齿生香!其实何止是口齿生香?品尝这由自然催生的带着春天色彩的野味,我们不就是在品尝春天?春天已经来了,如果不亲自品尝一下春天的滋味,是不是这个春天自己只是白白地走过?趁着春意正浓,野味正鲜,让我们抓紧时间,抓住机会,一起来品尝春天!
野菜
最早在春天的田野里着了绿意的,一定是野菜。还是早春的料峭寒风中,那些宿根的野菜就酿出了一两片绿色的叶子,只是在依然冰冷的风中瑟缩着,甚至新叶的边缘还残留着冬天的枯黄,你不仔细看,往往不能发现那隐在干枯中的新绿。只要天气稍暖,这些野菜就立刻来了精神,很快在田野里绣上一小片一小片绿,为田野穿了整整一冬的土褐色外套缀上了斑斑点点的花纹。
春天的野菜种类实在太多,能吃又好吃的就那么几种:荠菜、蒲公英、苦菜。在我的家乡,因为地势较低洼,于是苦菜异常繁多起来,简直有点铺天盖地的意思。家乡人对苦菜的感情非常深厚,小时候听母亲讲,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如果不是那长满田间沟坎的数不清挖不绝的苦菜,村里不知会多饿死多少人!直到我小时候,虽说家里已能勉强吃饱饭了,但每年春季,母亲总会让我们去采些苦菜来吃,每每吃的时候就会讲起那些挨饿的岁月,就会讲到苦菜对全村人做出的贡献。好像那时不只是村里人把苦菜当成了救命菜,许多外地人,据母亲讲可能是离得挺远的城里人,也会骑了自行车,到村子四周的地里来挖苦菜,那时是哪里都吃不上饭啊,看来村里的苦菜还曾慰藉过城里人的饥肠呢!但小时候由于家里的条件所限,肚子里根本就没有油水,谁不想吃更精细的食物呢?况且苦菜的吃法又很简单,所以每次吃苦菜,我们几个孩子都是象征性地吃上几棵,那苦苦涩涩的味道实在让人不能恭维!村子里的荠菜和蒲公英也很多,只是因为人们的知识有限,虽说这两种野菜无论是味道还是营养都比苦菜强上不少,但在我的记忆中,村子里没有一个人采这两种野菜自己吃——大家采了它们只是用来喂猪喂鸡。
野菜被人们珍视可能就是近几年的事。当人们的胃对那些精细食物已熟得不能再熟时,人们对昔日视为美食的那些高脂肪高营养的食物开始厌倦,于是带着自然田野味道的野菜又重新走进人们的视线,来自田野的清新野菜又融入现代厨艺,理所当然毫不含糊地攫住了人们的胃。现实可能永远是这样,返朴归真一定是物质丰富到某种程度后。我们总是会说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厌恶现代文明,更喜欢远离城市,让自己居住到乡村,其实那又何尝不是因为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达到了一种很高的水准,使他们转而想贴近自然呢?
春天苦菜和荠菜几乎同时长出,在天气刚刚转暖,大地刚刚解冻时,它们就迫不及待地从头一年的宿根上生出新叶。苦菜的品种很多,主要表现在颜色和叶子的宽窄变化上,味道也不太一样——当然只是苦味的轻重不同。苦菜拔回家,择好洗净后最好放在清水中泡上一段时间,据说这样可以减轻一些苦味——还是小时候母亲所教。小时候因为孩子们都讨厌这苦苦的味道,母亲总是把我们采来的苦菜放在清水中泡上一宿,第二天再端上饭桌,当然什么时候端上饭桌我们都一样不喜欢。现在好多人吃苦菜就是因为它那苦苦的味道,简直是吃上了瘾,这就如喜欢吃苦瓜一样,据说可以清热解毒明目,喜欢苦菜的人当然没必要再去费时泡它了。苦菜没有其它的吃法,都是和酱一起蘸食。春天的餐桌上,放上一盘苦菜,配上适量的黄豆酱,光是那鲜嫩的菜色就很诱人了,当你一嘴油腻无法消解时,吃上几棵苦菜,细品它携带着的田野味道,那绵绵的苦涩立刻充溢你的嘴,一下除去了所有油腻,谁能说那不是一种享受呢?
荠菜呢?就更美味了!记得上学时读过张洁的文章挖荠菜,文章把对荠菜的感情描写得十分感人,因为那文章对荠菜生出了不少好感。只是虽然读了那文章,但还是不知道什么是荠菜,竟误以为荠菜就是苦菜。后来又读过孟郊的诗“食荠肠亦苦”更加深了我的误解,我理所当然地坚定了自己的看法。或许文学与科学确实有着极大差别,文学更多的只是表现作者的感觉,这感觉有时候会与事实有很大的出入。一直到两年前,一个同事告诉我什么是荠菜,并请我吃了她用荠菜做的饺子,我仍是一脸怀疑,一口咬定她给我吃的绝对不是荠菜,并当场背出了孟郊的诗证明自己的判断不会错。她当然也不肯认输,我俩各执己见,谁也无法说服谁。最后我们查了字典,结果是我错了——那真的是荠菜,我小时候熟得不能再熟的菜,家乡田野里比苦菜更多长得更壮的菜,居然是荠菜... -->>
春天是绚丽多彩的,那柳绿桃红草长莺飞的美景总让人流连忘返;春天是芬芳泗溢的,那花草树木氤氲出的淡香随着春风在空中飘荡,直透入人的肺腑。但我要说,春天最让人感觉亲切的,该是她能让人品尝!那在春风春雨中萌生的鲜嫩的野菜、树芽,甚至是初绽的鲜花、刚结的果实,经过人们的巧手打理,能让人口齿生香!其实何止是口齿生香?品尝这由自然催生的带着春天色彩的野味,我们不就是在品尝春天?春天已经来了,如果不亲自品尝一下春天的滋味,是不是这个春天自己只是白白地走过?趁着春意正浓,野味正鲜,让我们抓紧时间,抓住机会,一起来品尝春天!
野菜
最早在春天的田野里着了绿意的,一定是野菜。还是早春的料峭寒风中,那些宿根的野菜就酿出了一两片绿色的叶子,只是在依然冰冷的风中瑟缩着,甚至新叶的边缘还残留着冬天的枯黄,你不仔细看,往往不能发现那隐在干枯中的新绿。只要天气稍暖,这些野菜就立刻来了精神,很快在田野里绣上一小片一小片绿,为田野穿了整整一冬的土褐色外套缀上了斑斑点点的花纹。
春天的野菜种类实在太多,能吃又好吃的就那么几种:荠菜、蒲公英、苦菜。在我的家乡,因为地势较低洼,于是苦菜异常繁多起来,简直有点铺天盖地的意思。家乡人对苦菜的感情非常深厚,小时候听母亲讲,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如果不是那长满田间沟坎的数不清挖不绝的苦菜,村里不知会多饿死多少人!直到我小时候,虽说家里已能勉强吃饱饭了,但每年春季,母亲总会让我们去采些苦菜来吃,每每吃的时候就会讲起那些挨饿的岁月,就会讲到苦菜对全村人做出的贡献。好像那时不只是村里人把苦菜当成了救命菜,许多外地人,据母亲讲可能是离得挺远的城里人,也会骑了自行车,到村子四周的地里来挖苦菜,那时是哪里都吃不上饭啊,看来村里的苦菜还曾慰藉过城里人的饥肠呢!但小时候由于家里的条件所限,肚子里根本就没有油水,谁不想吃更精细的食物呢?况且苦菜的吃法又很简单,所以每次吃苦菜,我们几个孩子都是象征性地吃上几棵,那苦苦涩涩的味道实在让人不能恭维!村子里的荠菜和蒲公英也很多,只是因为人们的知识有限,虽说这两种野菜无论是味道还是营养都比苦菜强上不少,但在我的记忆中,村子里没有一个人采这两种野菜自己吃——大家采了它们只是用来喂猪喂鸡。
野菜被人们珍视可能就是近几年的事。当人们的胃对那些精细食物已熟得不能再熟时,人们对昔日视为美食的那些高脂肪高营养的食物开始厌倦,于是带着自然田野味道的野菜又重新走进人们的视线,来自田野的清新野菜又融入现代厨艺,理所当然毫不含糊地攫住了人们的胃。现实可能永远是这样,返朴归真一定是物质丰富到某种程度后。我们总是会说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厌恶现代文明,更喜欢远离城市,让自己居住到乡村,其实那又何尝不是因为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达到了一种很高的水准,使他们转而想贴近自然呢?
春天苦菜和荠菜几乎同时长出,在天气刚刚转暖,大地刚刚解冻时,它们就迫不及待地从头一年的宿根上生出新叶。苦菜的品种很多,主要表现在颜色和叶子的宽窄变化上,味道也不太一样——当然只是苦味的轻重不同。苦菜拔回家,择好洗净后最好放在清水中泡上一段时间,据说这样可以减轻一些苦味——还是小时候母亲所教。小时候因为孩子们都讨厌这苦苦的味道,母亲总是把我们采来的苦菜放在清水中泡上一宿,第二天再端上饭桌,当然什么时候端上饭桌我们都一样不喜欢。现在好多人吃苦菜就是因为它那苦苦的味道,简直是吃上了瘾,这就如喜欢吃苦瓜一样,据说可以清热解毒明目,喜欢苦菜的人当然没必要再去费时泡它了。苦菜没有其它的吃法,都是和酱一起蘸食。春天的餐桌上,放上一盘苦菜,配上适量的黄豆酱,光是那鲜嫩的菜色就很诱人了,当你一嘴油腻无法消解时,吃上几棵苦菜,细品它携带着的田野味道,那绵绵的苦涩立刻充溢你的嘴,一下除去了所有油腻,谁能说那不是一种享受呢?
荠菜呢?就更美味了!记得上学时读过张洁的文章挖荠菜,文章把对荠菜的感情描写得十分感人,因为那文章对荠菜生出了不少好感。只是虽然读了那文章,但还是不知道什么是荠菜,竟误以为荠菜就是苦菜。后来又读过孟郊的诗“食荠肠亦苦”更加深了我的误解,我理所当然地坚定了自己的看法。或许文学与科学确实有着极大差别,文学更多的只是表现作者的感觉,这感觉有时候会与事实有很大的出入。一直到两年前,一个同事告诉我什么是荠菜,并请我吃了她用荠菜做的饺子,我仍是一脸怀疑,一口咬定她给我吃的绝对不是荠菜,并当场背出了孟郊的诗证明自己的判断不会错。她当然也不肯认输,我俩各执己见,谁也无法说服谁。最后我们查了字典,结果是我错了——那真的是荠菜,我小时候熟得不能再熟的菜,家乡田野里比苦菜更多长得更壮的菜,居然是荠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