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重回明末当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中华军的着一些动作使得巴达维亚的荷兰人大为紧张,这个时候其实荷兰人虽然实际上占领了苏门答腊群岛以及爪洼岛,但是他们是以荷属东印度公司这样的性质来完成殖民统治的,这一点和英国人的印度公司差不多,但是毕竟不是以国家的形势,直到1799年荷属东印度公司被荷兰政府解散,印尼群岛才正式归于荷兰所有。
巴达维亚的荷兰人当然知道中华军这是来者不善,他们自从拿下了吕宋岛之后只是短暂的安静了一下,然后就开始对外用兵,先后占领了棉兰老岛和马六甲海峡,这个时候又将之前荷兰人有所染指的几大岛屿全部一扫而空,下一步用屁股想也知道将会是他们的爪哇岛了。第两百七十一章 夜幕下的密谋
荷兰人大为紧张,一边在岛中招募土著人编练成军队,一边连忙向荷兰驻守在各地的军队求援,这附近最近的而且有实力支援他们的就是驻守在印度的军队了。
这个时候东印度公司的舰队大部分也都被调回本土去参加即将到来的第二次英荷大战去了,因此能够调动的军队数量有限,还要应付印度国内的几个国家的外部威胁,所以根本就难以支援巴达维亚,而这个时候巴达维亚的总兵力只有不到两千人,就算是加上当地土著人组成的临时军队,总兵力也不过只有七千人,而且荷兰人也知道,这些土著人打仗根本就不可靠,遇到强大的敌人不仅帮不上忙,甚至还会自乱阵脚。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严重的问题,荷兰人目前面临最严重的的问题是巴达维亚的华人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这些华人中有些自从北宋时候就已经开始在这里定局,但是更多的还是在五六十年前由荷兰人吸引过来的,当初荷兰人站据巴达维亚的时候,还没有眼下的这一座城市,当地不仅缺乏建筑材料。更加糟糕的是完全没有能够建设的工匠,从荷兰人的人力不够,而且会建造的人数太少,岛上的原住民几乎都对他们有敌意。攻击他们还来不及,自然不会跑来跟他们帮忙了,想来想去只有中国人最为靠谱。
在这个时候的西方人的眼中,华人以吃苦耐劳,勤奋善良。懦弱胆小便于管理,因此深受荷兰人的欢迎,荷兰人为了缓解人口不足的困境,先后从中国吸纳了多大数十万的华人,并且还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比如绑架抓捕等在广东福建一带的沿海地带掳来了不少的人口,而华人在巴达维亚一旦获得了能够赖以生存下去的基本资源了之后,就会选择在这里定居,而巴达维亚这座城市实际上是荷兰人承包给华人修建的,不仅如此。在对付东边强大的伊斯兰国万丹的时候,荷兰人又受困于兵力不足,又从华人之中招募了大批的士兵,参与到对当地爪哇人的土地和资源的掠夺上去,这一段时间可谓是荷兰人和华人之间的蜜月期,甚至出现了像宋八公这样受到荷兰人封赏的华人。
不过这一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当荷兰人从台湾败退回来之后,其对华人的态度就已经开始转变,渐渐的视华人为一个潜在的威胁,因为这个时候华人在巴达维亚的人数要远远超过荷兰人自己。而且华人手里面还掌握了大量的经济力量,包括八成的农场几乎全部的商铺,这都让荷兰人十分警惕,于是矛盾开始显现。双方之间逐渐出现了裂痕。
荷兰人自从在年初丢掉了马六甲海峡之后,对于中华帝国的扩张就一直感到忧心忡忡,而这个时候恰逢巴达维亚出现了第一波移民潮,也叫作逃难潮,华人越来越感觉到了荷兰人的防备和打压,于是出现了携带着财产和情报向吕宋迁徙的浪潮。荷兰人本来就已经焦头烂额了,这个时候再出现这样的一档子事,当即就下达了禁令严禁华人出逃,但是凡事都有利有弊,而华人和荷兰人之间的关系这个时候本来还没有撕破脸,但是荷兰人的这一禁令就让双方之间之前的合作关系彻底的变成了对立了。
华人这个时候手中并没有武器装备,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却十分脆弱,因此对于荷兰人可能发动的镇压感到忧心忡忡,而荷兰人忌惮巴达维亚的华人的数量实在是太多,所以就算是有心想拿他们开刀,也不敢轻易的下手,毕竟这个时候外面还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因此荷兰人不可能像是在台湾一样随便欺压华人。
在巴达维亚的西市,有一家占地颇大的茶庄,名叫路与茶庄,光是从它的名字就能听出来,这是一处贩卖茶叶的地方,巴达维亚并不产茶叶,这些茶叶都是从福建广东等地走海路运过来的,因此在价格上面要贵上许多,但是就算是这样,它的生意依然十分红火,前来购买茶叶的人非常多,即有当地的华人也有少量的荷兰人。
这天晚上陆羽茶庄早早的关门了,连门口的两盏大红灯笼也没有点亮,店主换上便装从后门匆匆的离开了茶庄,他走过街角的小道,一旁地上有一个乞丐,乞丐懒洋洋的躺在地上,面前放着一口破碗。
店主走过乞丐旁边的时候停顿了一下,从怀中掏出了一锭碎银子丢进了他的碗中,乞丐眼前一亮,端起破碗不住的道谢。
店主没有理睬,沿着直道向前走去,他穿过了一条小巷,来到了一处府宅的前面,轻轻的在门上敲了三下,很快,一人从从里面打开了门,露出一丝缝隙,将自己的头伸了出来,向店主打量了一眼,又连忙将一扇门打开,让店主进去了。
“薛公子,不知在此地是否还住的习惯!”这是一个中年人的声音,显然是在问另外的一个人。
“尚好,尚好!这还得多谢董老板以及各位老板的款待,薛某在此多谢了!”一名年轻人的声音传来。
店主心里稍稍松下了一口气,他听到这些人的话,知道约定的人几乎都已经到齐了。(未完待续。)
中华军的着一些动作使得巴达维亚的荷兰人大为紧张,这个时候其实荷兰人虽然实际上占领了苏门答腊群岛以及爪洼岛,但是他们是以荷属东印度公司这样的性质来完成殖民统治的,这一点和英国人的印度公司差不多,但是毕竟不是以国家的形势,直到1799年荷属东印度公司被荷兰政府解散,印尼群岛才正式归于荷兰所有。
巴达维亚的荷兰人当然知道中华军这是来者不善,他们自从拿下了吕宋岛之后只是短暂的安静了一下,然后就开始对外用兵,先后占领了棉兰老岛和马六甲海峡,这个时候又将之前荷兰人有所染指的几大岛屿全部一扫而空,下一步用屁股想也知道将会是他们的爪哇岛了。第两百七十一章 夜幕下的密谋
荷兰人大为紧张,一边在岛中招募土著人编练成军队,一边连忙向荷兰驻守在各地的军队求援,这附近最近的而且有实力支援他们的就是驻守在印度的军队了。
这个时候东印度公司的舰队大部分也都被调回本土去参加即将到来的第二次英荷大战去了,因此能够调动的军队数量有限,还要应付印度国内的几个国家的外部威胁,所以根本就难以支援巴达维亚,而这个时候巴达维亚的总兵力只有不到两千人,就算是加上当地土著人组成的临时军队,总兵力也不过只有七千人,而且荷兰人也知道,这些土著人打仗根本就不可靠,遇到强大的敌人不仅帮不上忙,甚至还会自乱阵脚。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严重的问题,荷兰人目前面临最严重的的问题是巴达维亚的华人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这些华人中有些自从北宋时候就已经开始在这里定局,但是更多的还是在五六十年前由荷兰人吸引过来的,当初荷兰人站据巴达维亚的时候,还没有眼下的这一座城市,当地不仅缺乏建筑材料。更加糟糕的是完全没有能够建设的工匠,从荷兰人的人力不够,而且会建造的人数太少,岛上的原住民几乎都对他们有敌意。攻击他们还来不及,自然不会跑来跟他们帮忙了,想来想去只有中国人最为靠谱。
在这个时候的西方人的眼中,华人以吃苦耐劳,勤奋善良。懦弱胆小便于管理,因此深受荷兰人的欢迎,荷兰人为了缓解人口不足的困境,先后从中国吸纳了多大数十万的华人,并且还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比如绑架抓捕等在广东福建一带的沿海地带掳来了不少的人口,而华人在巴达维亚一旦获得了能够赖以生存下去的基本资源了之后,就会选择在这里定居,而巴达维亚这座城市实际上是荷兰人承包给华人修建的,不仅如此。在对付东边强大的伊斯兰国万丹的时候,荷兰人又受困于兵力不足,又从华人之中招募了大批的士兵,参与到对当地爪哇人的土地和资源的掠夺上去,这一段时间可谓是荷兰人和华人之间的蜜月期,甚至出现了像宋八公这样受到荷兰人封赏的华人。
不过这一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当荷兰人从台湾败退回来之后,其对华人的态度就已经开始转变,渐渐的视华人为一个潜在的威胁,因为这个时候华人在巴达维亚的人数要远远超过荷兰人自己。而且华人手里面还掌握了大量的经济力量,包括八成的农场几乎全部的商铺,这都让荷兰人十分警惕,于是矛盾开始显现。双方之间逐渐出现了裂痕。
荷兰人自从在年初丢掉了马六甲海峡之后,对于中华帝国的扩张就一直感到忧心忡忡,而这个时候恰逢巴达维亚出现了第一波移民潮,也叫作逃难潮,华人越来越感觉到了荷兰人的防备和打压,于是出现了携带着财产和情报向吕宋迁徙的浪潮。荷兰人本来就已经焦头烂额了,这个时候再出现这样的一档子事,当即就下达了禁令严禁华人出逃,但是凡事都有利有弊,而华人和荷兰人之间的关系这个时候本来还没有撕破脸,但是荷兰人的这一禁令就让双方之间之前的合作关系彻底的变成了对立了。
华人这个时候手中并没有武器装备,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却十分脆弱,因此对于荷兰人可能发动的镇压感到忧心忡忡,而荷兰人忌惮巴达维亚的华人的数量实在是太多,所以就算是有心想拿他们开刀,也不敢轻易的下手,毕竟这个时候外面还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因此荷兰人不可能像是在台湾一样随便欺压华人。
在巴达维亚的西市,有一家占地颇大的茶庄,名叫路与茶庄,光是从它的名字就能听出来,这是一处贩卖茶叶的地方,巴达维亚并不产茶叶,这些茶叶都是从福建广东等地走海路运过来的,因此在价格上面要贵上许多,但是就算是这样,它的生意依然十分红火,前来购买茶叶的人非常多,即有当地的华人也有少量的荷兰人。
这天晚上陆羽茶庄早早的关门了,连门口的两盏大红灯笼也没有点亮,店主换上便装从后门匆匆的离开了茶庄,他走过街角的小道,一旁地上有一个乞丐,乞丐懒洋洋的躺在地上,面前放着一口破碗。
店主走过乞丐旁边的时候停顿了一下,从怀中掏出了一锭碎银子丢进了他的碗中,乞丐眼前一亮,端起破碗不住的道谢。
店主没有理睬,沿着直道向前走去,他穿过了一条小巷,来到了一处府宅的前面,轻轻的在门上敲了三下,很快,一人从从里面打开了门,露出一丝缝隙,将自己的头伸了出来,向店主打量了一眼,又连忙将一扇门打开,让店主进去了。
“薛公子,不知在此地是否还住的习惯!”这是一个中年人的声音,显然是在问另外的一个人。
“尚好,尚好!这还得多谢董老板以及各位老板的款待,薛某在此多谢了!”一名年轻人的声音传来。
店主心里稍稍松下了一口气,他听到这些人的话,知道约定的人几乎都已经到齐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