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尔哈朗忙命人召来其余几名贝勒,一起商议下步该如何下去。在济尔哈朗等人心中虽然有些顾忌吴三桂,可毕竟都是领军打仗之人,若是仅凭其名字就将自己吓倒,那还不如趁早解甲归田算了。而且虽三千部众被击毙,可自己此时必竟还占有人数优势,山上八千明军,人数虽多,却不放在济尔哈朗眼里,在他看来只需三千人足已将其拖住,其余九千人便下山与吴三桂决战,以九千打一千,除非他吴三桂及其部下都是三头六臂,不然必难逃一败。济尔哈朗想到这儿,若自己真的将吴三桂击败,自己在后金中地位必然立刻提升许多。想来那多尔衮何德何能,竟能任正白旗旗主,虽说此时还只是代理,可自己若真立下大功,到时那正白旗旗主一位,还不是自己囊中之物。山上后金军很快便重新整军,只留下豪格率领三千人继续牵制满桂等八千明军,济尔哈朗却率九千后金军寻路下山,去会吴三桂。
吴三桂早已将后金军情打探明白,知道后金势众,当然不会傻留在山下等后金军来攻,所以济尔哈朗率军赶到山下时,却只见此次所带辎重火光四起,以及遍地的后金军尸体,吴三桂已不见了踪影。济尔哈朗好比用尽全身力气挥出一拳,对手却不接招,使他一拳打在空气上,闪得他混身难受。找不到吴三桂,济尔哈朗也只能下令部下收拾残局,救治受伤后金士卒。看着被大火烧光的辎重,济尔哈朗知道此行到椵木冲堡驻防的目的是不可能达到了,不过若能将山上满桂收拾掉也是大功一件。众人忙碌了不到半个时辰,山下已收拾妥当,既然吴三桂已逃,山上的满桂便是囊中之物,决不容有失。济尔哈朗又再次命大军集合,准备上山一鼓作气将满桂等八千明军击败。
可就在大军既将出发时,山上却又传来密集的火枪声,济尔哈朗大叫不好,定是这吴三桂声东击西,已经绕到山上,豪格危险了。忙下令全军立即上山,支援豪格。山上的战斗却很快结束了。满桂本就是明军有数大将,手下士卒也是精心训练,虽说八千对万五不是敌手,可有了三桂的支援,打这仅三千的后金军,却是毫无问题。不到半个时辰便歼灭了山上的后金军,只有几百残部逃下山来会合了济尔哈朗。等济尔哈朗率人赶到山上时,却只能是再次收拾残局。明军却在三桂的接应下安然撤退。此次遭遇战,明军共计死伤近三千人,可后金伤亡竟达到五千,更重要的是这万五后金军所有辎重全部被烧,让粮草本就不多的后金军更是雪上加霜。
没了粮草的这万余后金军也不敢再去椵木冲堡驻防,只能灰溜溜的回到锦州城外与大军会合。而满桂也因折损了力量,不足以支援锦州,全军回宁远整军。不过满桂对三桂此次救援却是极为感激,本来只能是一场大败的战局,却因三桂的到来,转变为一场胜利。而且满桂因见识到了三桂及部下强大的战力,临走前将大部分粮草支援给了三桂,让三桂继续在宁、锦之间机动,寻找战机,以求打乱后金部署。三桂当然是求之不得,他可不想随满桂回宁远守城,所以让满桂代为向正在宁远城中的父亲报了个平安,便又率人呼啸而去。皇太极得济尔哈朗战报,万五大军竟败于万人明军手下,死伤五千,辎重全毁,这简直不可思意,不过听到有吴三桂参与其中,皇太极却也只能感叹道:“明军有此战将,我后金何时才有出头之日?”却也不再责怪济尔哈朗,想来在他眼中济尔哈朗明显不是吴三桂对手,最初是莽古尔泰,后来是自己,再后来是努尔哈赤,都在三桂手下吃过亏,这济尔哈朗败了也是正常。
不过宁远援军既已退去,济尔哈朗也算是完成了一半任务。皇太极将目光再次转到主战场上。金、明双方在锦州城对峙直到十一月八日,后金固山额真博尔晋侍卫、固山额真图尔格副将,率援兵五万从沈阳来到锦州行营,实力大涨的后金军当夜再次猛攻明锦州城,却再次被纪用及赵率教率众抵住,后金未占到半点便宜。至十一月九日,后金军从出盛京至锦州城下已二十余日。其间:以军事手段攻城,不克;以政治手段议和,不议;诱其出城野战,不出;布局奇兵打援,不获。而后金却因强攻坚城死伤惨重,已有近五万士卒死伤。国内也因缺粮已是灾横遍野,军中粮料全是强征而来,全国上下对此战已是天怒人怨。可面对锦州坚城及自己内部种种矛盾,皇太极却也是无力回天。十日,皇太极实是无奈之下,将后金军分兵为两部:留代善率两红旗及部分来援兵马计八万余人驻锦州城外,在锦州城外凿三道濠,加以包围;自己同阿敏及多尔衮、杜度和盛京援兵,共计十五万左右后金大军往攻宁远。
后金大军刚一开拔,辽东巡抚袁崇焕便已得到消息,指挥明军全部撤进濠内,命总兵孙祖寿、副将许定国率军在西面,满桂率吴襄在东面,余在四周,分守信地,整备火器,准备迎战。
袁崇焕此次固守宁远,除坚城、利炮外,还布兵列阵城外,同后金骑兵争锋。他先遣车营都司李春华,率领车营步兵1200人,掘濠以车为营,列火器为守御。十一日,后金军连夜赶路,终于在黎明时分,出现在宁远城北岗,于灰山、窟窿山、首山、连山、南海,分为九营,形成对宁远包围态势。皇太极率诸贝勒巡视阵前,见宁远守备森严,并于城前立车阵以抗,他又怕明军火炮犀利,便命后金军后撤,退到山岗背侧。同时也是在引诱明兵趁他们后撤时发起冲锋,使之离开自己的阵地,给后金兵创造驰骑纵击的机会,以便全歼城外明兵。袁崇焕已与后金连战多次,对后金野战能力也是极为惧怕,见后金军撤退时,军容整齐,旗帜不乱,更不敢轻举妄动,任后金军重新扎营,坚垒不动。皇太极见明军不为所动,因大军连夜行军,士卒劳累,却也不敢强攻,只待休息一日,第二日再攻打这宁远城。
第二日清晨,未等后金军攻城,明军却出城列阵。总兵满桂、副将尤世威和吴襄等率精锐之师万人,出城东二里结营,前列车队,背倚城垣,排列枪炮,士气高涨。皇太极见满桂军靠近城垣,己军难以驰骋纵击,便命军队退依山冈,以观察明军动向。明军却不为所动,严阵待敌。双方对峙了约一个时辰,皇太极见明军毫无动静,看来就是要如此对峙下去,他却不肯,自己粮草已经不多,而锦州未能取胜,反而被明军打死打伤几万之众,全军士气不振,在这宁远城下若不能再取得一场胜利,自己这大汗的位置怕是要不保啊。皇太极遂下令全军驰进掩击,只是身边二贝勒阿敏等大将皆劝其道:“明军靠城列此车阵,我军骑射威力难以发挥,且城上火炮威力甚大,望大汗三思。”
皇太极对于部下的谏止,不但不听,怒道:“昔皇考太祖攻宁远,不克;今我攻锦州,又未克。似此野战之兵,尚不能胜,其何以张我国威耶!”言毕,皇太极亲率两黄旗为中军,两蓝、两白旗分为左右两翼,向明军驰疾进击。未等冲到明军阵前,从城上便以“红夷大炮”、“木龙虎炮”、“灭虏炮”等火器,齐力攻打,只打得后金大军死伤无数。二贝勒阿敏率两蓝旗为左翼,见明军炮火猛烈,为避免部下伤亡,遂令部下缓步前进。右翼多尔衮的白旗因在锦州城下伤亡近半,所以只是跟在杜度的镶白旗之后,这杜度却与阿敏心思相同,如此以来左右两翼便落后于中路的皇太极。
城上袁崇焕见城下后金大军左右两翼突然慢了下来,只有中路的皇太极竭力冲锋,遂命城上明军,只管打击中路,左右两路任由他们。可怜皇太极此时虽然为后金大汗,可手中下众将却是各有心思,只苦了这两黄旗的将士,城上各式大炮近百门,齐齐轰在这两黄旗大军之上,皇太极率军未等冲到明军车队前,部下已死伤几千人。待冲到距明军车队前百米左右时,总兵满桂一声令下,车阵中万余明军,顿时凭靠车阵,开枪射击。后金军也以弓箭还击,只是明军有车阵掩护,后金军却在这旷野之上,虽有骑兵小盾,可明军火枪却十分厉害,铁制弹丸经常能穿破皮盾,打到后金官兵,更何况这万余明军中还有吴襄率领的千余士卒。吴襄可是三桂生父,三桂当然不希望吴襄在战场上有失,所以将新式长枪也装备了吴襄部下,吴襄手下这千人也都是吴家子弟兵,训练刻苦,丝毫不逊于三桂部下。
这千人装弹、射击一气呵成,比旁人要快上五、六倍之多,而满桂在从杏山驿回来后,曾特意到吴襄府上,感谢此次三桂的救援之恩,在看到吴襄部下长枪时,更是吃了一惊,只因他在可山驿附近山上与明军交战时,就曾看到三桂部下用的是这种枪,其射击速度极快,所以这次出战,他特意将吴襄安排在车阵中央,这千人竟成了明军主力。面对这种不论射程、威力都比以往火枪大上许多的长枪,后金军更是伤亡惨重,仅吴襄这千人明军,在这百多米的距离上就射杀两千余后金军。只惊得这些后金军竟不敢从中央突破,只好绕过中间这段距离,从两侧进攻。本来压力颇大的吴襄,竟成了明军中最闲的部队,而两侧随着后金军迫近,顿时矢镞纷飞,明军也开始有了伤亡。不到片刻,后金军仗着骑术精良,已冲到车阵之下,明军左侧是总兵满桂,右侧为尤世威,两人面对后金军几倍于己的兵力却死战不退,中央的明军除吴襄所部外,也分援两翼,双方在各自阵前战了个旗鼓相当。后金军两冀的两蓝旗、两白旗虽想保存实力,可路途有限,终有赶到的时侯,皇太极见这四旗不听号令,致使自己两黄旗在这不到半个时辰中已是损失近五千人,遂怒令四旗从中央突破,务必攻入明军车阵,将城下这万余明军全部消灭。
这四旗兵力加起来有近十万人,要是正常情况下,别说此时明军车阵中央只有吴襄的千人,就是再多上十倍,在后金十万大军的冲锋下,恐怕也只有败亡的份。可今时不同往日,吴襄这千人足当得五千普通明军,更重要的是后金军这十万大军却是各有心机,都只希望着别人打头阵,自己方能减少伤亡,而且这当中还有一个多尔衮。这多尔衮刚一阵前,一见眼前的吴字将旗真是吓了一跳,以为是吴三桂在此,自从经酒楼密谈后,他算是认识了吴三桂,要真是吴三桂在此,别说以吴三桂的计谋自己毫无希望取胜,要是自己真敢进攻,就是身边这八名护卫,怕是第一时间就会将自己击毙。所以他差一点打马逃回本阵。这时身边一名吴三桂派来的护卫小声对多尔衮道:“将军,阵前不是我家少爷”听到这话,多尔衮松了一口气,可谁想到那护卫竟又道:“那是我家老爷吴襄”
多尔衮一听这话差点从马上摔落下来。老爷那就是少爷的父亲,连少爷都那么厉害,明明把自己卖了,自己还得帮他数钱,那这老爷皆不是更厉害?就算这吴襄真的不如吴三桂,不是自己对手,可自己难道就敢打这个吴襄的主意了?不说把柄在吴三桂之手,就凭吴三桂自身也是有勇有谋,要是知道他父亲命丧于自己手里,那自己还是趁早挖个坑,把自己埋了算了,省得最后生不如死。
在这种情况下,后金军真是想胜也难啊!
第十四章转战宁远
不知不觉中多尔衮冲击的速度便慢了下来。阿敏和杜度以为多尔衮是想保存实力,他们当然不会去当那个冤大头,也命部下减速。吴襄却不管许多,眼见后金军在阵前百余米的地方竟减慢速度,忙命部下射击,几轮射击,冲在前面的后金骑兵已倒下一片,后金军本就不高的士气更加低迷。城上袁崇焕也见到城下车阵中央竟面临十万后金大军的冲锋,忙命城上炮手,全部对准中央后金军最密集处射击。一时间这十万大军在连天的枪炮声中死伤无数。没等几位旗主、贝勒下令撤军,突听阵后竟有人大叫:“不好了,明军势大,快逃命吧!”随后各处又有几人附喝。站在多尔衮身边的几名三桂派来的待卫,一听这声音,不禁相视而笑,相处几年,不用看也知道,特别是最先喊叫之人,那公鸭一般的嗓音,必是与自己同去后金的吴苟。
需知三人成虎,谣言的威力最是巨大,在这几人的喊叫声中,后金士卒迟疑了。多尔衮也听出来喊叫之人正在自己军中,可再看身边这几名三桂派来的待卫,手已经探入怀,注视着自己。多尔衮可是见识过这些待卫手中火铳的威力,知道此时自己若有什么不妥之处,怕是要立即血溅当场。为了皇太极这个杀母仇人搭上自己这条命,可是不值得。至于临阵脱逃是个什么罪名,多尔衮现在可无瑕去想,再说自己上面还有阿敏、杜度顶着,怕他做甚。恰巧,城上明军正好一炮打中了后金军山后大营营房,一时间营中火光四起,不知根细的后金军更加惊慌不已,这下那几名待卫更有所持,大叫道:“不好,明军有埋伏,后军大营已破,再不撤退,怕是难逃一死。”有了如此理由,多尔衮咬牙道:“撤!”说完他却是已掉转马头,向山后大营撤去。阿敏、杜度早就想撤,只是没有理由而已,如今见多尔衮已先行撤退,也忙下令全军退回大营。这十万人马可真是来若龟行,去若闪电,不到一刻钟已是撤出战场,而皇太极见到中军已退,只有自己两黄旗还在拼命,若再不撤退,等城中明军出来,怕是自己也要葬身于此,只得狠狠骂了声:“一群竖子,能担何大任。”却也不得不撤军回营。
此战从清晨到日当晌午,两军死伤颇重,后金兵死于炮火之中,明官兵倒于刀箭之下,尤其是皇太极的两黄旗,几万大军在明军重点照顾下死伤近半,后金贝勒济尔哈朗、大贝勒代善第三子萨哈廉和第四子瓦克达俱受重伤,游击觉罗拜山、备御巴希等被射死。明军车阵则所剩无几,自总兵满桂而下,众明军将士死战杀场,满桂也是身中数箭,从骑被创,尤世威身上轻伤十余处,坐骑也被后金射杀,万余大军,仅余三千余人。整个宁远城外已是横尸遍野,尸填濠堑。后金此战没能讨到半点便宜,皇太极回到大营后,第一件事便是迁营至双树铺。这里实在是太危险了,明军大炮竟可打到营中,自己就仿佛坐在火笼之上,谁知下一发炮弹会不会落在中军大营上,自己可不想像父汗努尔哈赤一般死在明军火炮之下。对帐下这些将军,皇太极却是无可奈何,自己手中的本钱此刻已是所剩无几,两黄旗伤亡大半,正白旗几次大战下来若不是将盛京援军充实其中,这正白旗早是有名无实,可阿敏的两蓝旗、代善的两红旗,就连杜度的镶白旗都是伤亡甚小,使得皇太极更加不敢轻举妄动。至于阵前多尔痛临阵脱逃一事,多尔衮只是道:“帐下士卒多是盛京新兵,战场上不叫使唤,我这旗主也是无能为力。”
皇太极此时正是用人之际,而且此战自己命部下冲击车阵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就算真能将明军车阵全部击杀,也不过伤亡明军万余人,自己却要付出几倍,甚至是十几倍的代价,得不偿失。况且在宁远城中明军却还有五六万人,因此只是警告了多尔衮几句,也未深究,便过去了。
此后几日后金军与明军在这宁远城下几次交锋,明军虽不占伏势,可在城上火炮支援下,也未落败。两军对峙了三日,直到十一月十五日,皇太极终于认识到,这宁远比锦州,城池更坚深,兵马更精壮,火炮更猛烈,指挥更高明,尤有袁崇焕坐镇指挥,满桂、尤世威等猛将在城外搏击。自己根本无法靠近城池,几日来甚至没有攻到城下。十六日,皇太极终于下令率军撤离宁远,退向锦州。见后金军终于撤走,辽东巡抚袁崇焕欣喜异常。宁远一战,明军背城而阵,凭城用炮,以车营拒敌,以骑兵野战,终打退敌军,终于获胜。遂向当今万岁奏道:十年来,尽天下之兵,未尝敢与奴战,合马交锋。今始一刀一枪拚命,不知有夷之凶狠骠悍。职复凭堞大呼,分路进追,诸军忿恨此贼,一战挫之,满桂、吴襄之力居多。皇太极攻宁远不克,又转攻锦州。他却不知此时锦州也是不容乐观。
十四日,当他率后金军在宁远城下激战之时,锦州的明兵趁后金军主力西进、势单力弱之机,突然大开城门,蜂拥冲杀出来,攻向后金大营,代善不防之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死伤千余人,明军予敌一定杀伤,稍获初胜之后,迅即撤退回城。后锦州战报送到皇太极手里,他感到宁、锦前后、腹背受敌,才不得不迅速从宁远撤军。十八日,皇太极再次回到锦州城外,命官兵向城举炮、鸣角,跃马而前。又令军士大噪三次,才入营。以后数日,后金军继续围困锦州城。白天,以万骑往来,断城出入;夜晚,则遍举薪火,示警干扰。至十一月二十日,皇太极一方面围困锦州,另一方面又再次派人入城劝降,只可惜这次派去的使者连城也没进去,便被明军用火铳打了回来。此时明军已经知道了宁远安全无恙,更加坚定了守卫锦州的决心。皇太极见劝降无效,准备向锦州城发起总攻。后金军列八旗梯牌,陈火器攻具,相视四周形势,以备明日激战。
二十一日,凌晨,皇太极设大营于城东南二里的教场,两黄旗已伤亡大半,不能再做主力,遂命代善率两红旗数万官兵攻打锦州城南隅,卯刻进兵,辰刻攻城,顶冒挨牌,蜂拥以战。其他三面,分由阿敏、杜度、多尔衮列军佯攻,牵制明兵。明军城上分员把守,赵率教见城南敌军势大,亲自登城率部御敌。城上用火炮、火罐与矢石下击,后金军死伤众多。后金兵冒死运车梯,强渡城濠。濠深且宽,不得渡过,拥挤濠外,遭炮轰击,纷纷倒毙,尸积如山。皇太极无视军兵惨死,力督攻城,必欲夺城。双方战至午时,后金兵伤亡更胜于前次攻击锦州。明军凭藉坚城深濠,从城上发射火器,后金兵无法靠近城墙。傍晚,经过一天激战,皇太极见明军凭依高城深堑,火力强大,气候寒冷,士气低落,攻城不下,只能撤军回营。一日激战,代善帐下两红旗伤亡近两万之众,夜间,寒风之下后金帐蓬不足,伤兵只能围坐在火堆旁取暖,大军粮草、伤药都已见底,伤兵得不到救援,只能不断哀号,整座大营死气沉沉。中军大营中,皇太极、代善、阿敏、多尔衮等后金将领齐聚于此,商议明日该如何。
阿敏首先开口道:“大汗,如今我军伤亡惨重,此次出征共计二十五万人左右,先是路上便遭伏击,包括四贝勒莽古尔泰在内共有近万人遇伏身亡。后在这锦州城下,正白旗帐下几万士卒所剩无几,在宁远,两黄旗伤亡大半,今日两红旗又伤亡两万余人,到现在全军已损失七八万之多,且下面士卒多为单衣,天气又渐渐寒冷,不利于我军作战,粮草、医药也供应不上,就仗还如何打下去,不如尽早撤军,待来年春暖花开之际,再与明军决战。”阿敏的一番话得到下面大多数后金将领的赞同,的确如此,这阿敏还是顾及了后金的脸面,只说了自己的伤亡,没有说明军伤亡,这一月多来,后金伤亡七八万人,可明军呢?伤亡不过两万人左右,这叫这些从来不把明军放在眼里的后金将领如何面对,这仗是真的打不下去了。皇太极坐在上面却不开口。坐在另一侧的代善却坐不住了,道:“难道我几万将士就白白牺牲了吗?今年大灾,我军缺粮,国内却更是缺食,我们若是不能打下明军一两座大城,得不到粮草,全国百姓如何能度过今年寒冬?”
两红旗将领见代善一力主战,自然为他是从。两位贝勒爷就战与不战争论不休,双方各自将领自然更是唇枪舌箭,自是不服。杜度、多尔衮等一些势单力薄之人只是一言不发,算是中间派。众人一直吵到午夜时分,也没有结论。皇太极坐在上面一直低头不语,既不应允,也不反对,任凭下面吵翻了天。多尔衮心思快捷,很快便想到其中奥妙,这阿敏之所要撤军,什么大军损失惨重、天气寒冷、军中缺食固然是原因之一,可更重要的却是到目前为止他的两蓝旗还未遇大的损失,两黄、两红、两白六旗都有损伤,若明日再战,他的两蓝旗必是主力无疑,一战下来,就算不像今日一般损失大半,也会伤筋动骨,损失惨重,他当然不愿看到。
而代善主战,却是因为今日伤亡惨重,如就此回到盛京,他的实力不如阿敏,地位必然下降,所以只有主战,让阿敏明日与明军再打上一场,双方势力才能相等。至于皇太极则更是老谋深算,在他心中怕是早有定计,这阿敏若是不损失一些,回到盛京何人才能治得住他?至于到现在也不说其意图,却是在离间代善、阿敏两人,只要这两人真能为此事翻了脸,互相牵制之下,他这大汗的位置就算是稳了。不过眼见代善、阿敏两人争论这么久,虽然皇太极的目的达到了,可事到如今反而不好开口,不然必然得罪阿敏。多尔衮想明白了这些,站起来道:“大汗,属下认为大贝勒爷说得在理,若不能攻下明军几座城池,我等回国也无法面对紧衣缩食而支援我等的百姓,更对不起战死的将士,而且我们若此虎头蛇尾的撤了回去,日后如何面对大明?伏首称臣吗?”皇太极听到面露微笑,在座的这些后金将领那个也不是易与之辈,一见皇太极的表情,便知这多尔衮又是棋胜一着,得了皇太极的欢心,那些中间派再也坐不住板登,纷纷向皇太极建议,明日定要与明军决一死战,不胜誓不还朝。就连原本支持阿敏的部分将领也掉转风向,转而支持力战明军。
只气得阿敏面色铁青,狠狠的看着代善和多尔痛等人,却又是无可奈何。皇太极见堂下众人已纷纷表态,而且又是主战占大多数,终于一拍桌子,下面顿时一片寂静,皇太极这才开口道:“好,众将不亏是我女真英雄,既然众将都同意与明军血战到底,那明日便与明军决战,务必将这锦州城拿下,以显我后金威武。”
堂下众人齐声应命。阿敏也不敢再说什么,只能点头称是。第二日清晨,后金大军在锦州城前列好战阵,只待一声令下,便将冲向战场。十一月的辽东已是初冬时节,天空中云层如积絮一般,看来今年的第一场雪已为时不远。
锦州城中的明军也做好了准备,城墙上滚石、檑木堆得老高,墙垛边一字摆开百余口大锅,锅下烈火雄雄,锅中热油滚沸,明军更是手持火铳,严阵以待。皇太极骑着心爱的大青马,立于汗旗之下,远眺这锦州城雄居于这平原之上,仿佛一只吞人的巨兽,不知又将有多少女真儿女葬身于此。可他知道,如不能在这场大雪之前夺下锦州城,仅着单衣的后金士卒更加不是明军敌手。皇太极见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命身边亲兵挥动令旗,只见阵前十余万后金骑兵、步卒,仿佛一股股洪流冲向坚若磐石的锦州城。此次攻城阿敏的两蓝旗当然是绝对主力,继续主攻锦州南城,其余几路人马各攻东西北三城,吸引明军注意力,以做掩护。
锦州南城昨日在代善两红旗的攻击下已是残破不堪,若不是城内军民,昨日连夜抢修,怕是连后金第一轮攻击也挺不下去。赵率教心知今日后金军若要攻城,这南城必是首选,所以城中滚石檑木等守城之物大多被集中于此,城中仅剩两万余守卒有七成就在这南城之上。双方可谓是知己知彼,也都没有什么新意,明军依旧是大炮火枪为主,后金军则是长箭相对,两方从清晨战至正午,俱是死伤惨重,士卒也是劳累不堪。阿敏此时已是打出火气,眼见帐下几万士卒在这南墙之上撞得头破血流,死伤一万有余,若是不能将这锦州城拿下来,如何对得起死去的战士。更何况既然已经落入了皇太极的阴谋,实力大损,就算回了盛京也不会好过,莫不如孤注一掷,全力攻打锦州,若自己真能将这锦州打下,看那皇太极和代善还有何话可说,到那时自己便是后金的英雄,不怕各方势力不争相来投。而此时的明军更不好过,本来后金就是明军的几倍,前几次攻城只是后金军众将不能齐心协力,加之城池坚固,才挡住了后金的进攻,可自昨日被代善率人强攻,这南城墙已是摇摇欲坠,今日半天下来城上滚石擂木所剩无几,更重要的是城中火药也是不多,明军手中火枪已不敢随意射击,等火药、弹丸用尽一刻,手中这些火枪还不如烧火棍好用。
两军都顾不得用饭,几万大军就在这锦州城下展开生死较量。明军毕竟人少,渐渐已不是后金对手,城上大炮、火枪也稀疏起来。阿敏一见明军已没有初时锐气,实力大减,忙命身边三千亲卫也加入进攻当中,期望着这三千亲卫成为压倒明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城上赵率教率将士经过连日苦战,早已是疲惫不堪,后金军又多了三千最精锐的骑兵,一时间士气大涨,眼看既将攻上锦州南城。正在这时,位于中军大帐的皇太极突听哨探来报,从宁远方面竟有一支两万余人的骑兵正向此处赶来,距此只有五十余里,不到一个时辰的路程。
皇太极心中一惊,暗道:该来的还是来了。皇太极早料到宁远明军必不能眼见后金近二十万大军攻打锦州,早晚必派援军,只是没料到他们来得如此不是时侯。若是再晚来一个时辰,阿敏必能率人攻下这锦州城,可此时虽然锦州南城已是摇摇欲坠,就算能赶在明军援军到来之前攻下锦州,也必然将面对锦州城中近两万明军及十余万百姓的拼死抵抗,到时以疲惫之师面对两万明军和城中军民的前后夹击,就算最后得胜也只能是惨胜。自己手中本钱本就不多,除去此次随自己征战的二十余万八旗军,国内剩下的不过五六万士卒,大明却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随时都能再派出几十万的军队,就算是几十万只绵羊,也足以将后金顶得天翻地覆。今日拿下锦州,虽将成为自己毕生遗憾,不过削弱阿敏实力的目的已经达到,相信回到盛京,只要给自己三年时间,必能使后金焕然一新,到时再来报仇也还不迟。为防止被明军前后夹击,皇太极终于还是下令,停止攻城,全军整队迎敌,若是能将这两万余大明援军灭,也未常不是件乐事。阿敏虽有千般不愿,却不敢违抗汗令,眼看着自己既将成功,可没了其余后金士卒的掩护,他还没有盲目到以为凭自己几万人马便可攻下锦州这座坚场面,只能气急败坏的撤军回营。
后金大军本有二十几万人马,可此时能够列阵迎敌的却只有十几万人,为了防止城中明军出城支援,皇太极命阿敏率两蓝旗、杜度率镶白旗围城,又令损失最大的多尔衮率正白旗守住大营,他则亲率两黄旗和代善的两红旗在明军援军来的路上列阵,准备一鼓作气将这两万明军一网打尽。后金大军整军完毕,静静的站在距锦州城五里左右的一处小*平原上,只等明军到来。锦州城中的明军终于有时间喘了口气,城上赵率教一看城下后金军的阵势,便知必是宁远方向来了援军,才迫使后金撤军,可他却不敢大意,关外明军总共不过九万余人,除去锦州三万,宁远共有六万左右,前次后金军攻打宁远,宁远虽说取得了胜利,可损失也是不小,死伤有两万人左右,此次宁远派来援兵,除去伤员和守城士卒,按赵率教估计也就在两万左右,可却要面对后金两黄、两红四旗六七万人,如何能是敌手。(没想到被推存了,一下子能进周点榜五十名左右,幸福来得突然,再传一章以感谢各位,晚上六点还有一章。)
赵率教顾不得休息,招来手下众将,询问伤亡情况,经过两天的攻防战,城中两万余人又有万余伤亡,剩下的万余士卒也是个个挂彩,身心俱疲。十万支援百姓中也有万人死伤在后金流矢之下。赵率教虽知手下士卒不易,可形势却不容他心软。只能在这仅剩的万余士卒中再抽出五千较好明军,组成突击队,准备支援城外的两万援军。
时间在众人的煎熬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皇太极终于看到远处一片尘土扬,明军两万援军终于到了。此次来援的两万明军,领军的正是满桂,副将则是在宁远城下有上佳表现的吴襄。虽然前军哨探早已探明后金军六万大军就在锦州城下等着自己,可开弓没有回头箭,众人奉命支援锦州,连锦州城都没看到,这灰溜溜的回了,就是军令如山这一条,也足以将众人砍上一百回。更何况后金大军会让众人如此安逸的回去吗?与其如此窝囊的死去,还不如与后金在锦州城下与后金决一死战,自己不好过,也得让后金扒层皮,让他们知道大明不容轻侮。两军在相距两里左右的地方对峙。整个战场上除了战马的嘶鸣声,近十万大军竟无一人出声。
天空铅灰的云层越来越厚,终于一片细碎的雪花飘落下来,晶莹剔透的雪花使得这萧冷的战场更添几分寒意。雪花落在皇太极的脸上,他只觉脸上一凉,抬手一摸,却不料精神紧绷的后金战士以为皇太极下令攻击,也不知是谁最先喊出的冲锋口号,刹那间,只听得“杀啊!冲啊!”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冲锋的号角也被吹响,六万后金精骑分左中右三队冲向明军。明军主帅满桂明知此次是九死一生,却是毫不退缩,指挥镇定,命吴襄率其部下千人一字排开,后面由他亲率万余步军为后队,左右两翼各有将领分率五千骑兵掩护中军。眼见后金大军人多势众,锦州城上赵率教见援军势单力薄,遂命城上各式火炮齐开,支援两万明军。几十门射程较远的红衣大炮炮弹准确的落在正在冲锋的六万后金大军中,顿时后金大军人仰马翻,死伤近千。可皇太极、代善等人却视若不见,后金大军也无人退缩半步,继续冲向明军阵营。
吴襄站在明军阵营最前面,眼看后金军距自己不过两百米左右,终于下令道:“准备、瞄准”后金军又向前疾冲二三十米,已经到了长枪的有效射程内。“射击”千条火枪如火蛇一般,吐出要人性命的子弹。冲在最前面的后金骑兵又是伤亡一片,倒下的后金士卒马上被后面的往日同袍踏成一片肉泥,可此时却无人有瑕为其感伤,若不能冲到明军阵前,下一个倒下的也许就是自己。后金大军越来越近,吴襄命道:“所有人自由射击。”说完他也从怀中取出三桂送于他的两只短铳,准备与后金军决一死战。这千余人两排枪过后,虽然打死打伤后金军两千有余,可后金骑兵也已冲到明军阵前不足百米,他们取出了强弓劲弩,予以还击。
满桂见吴襄及其手下在这平原中毫无掩身之地,在后金军的骑射之下只能成为活靶子,马上命后队盾牌手上前掩护吴襄等人,吴襄等人则隐藏在盾牌手身后,继续用手中利器打击敌人。后金大军几万只箭矢仿佛一片乌云落向明军阵营,只听得叮叮当当响成一片,虽有盾牌手掩护可还是有几百明军伤亡。明军则同样以箭矢、火统还击,双方各有损伤。后金军在付出近五千人的代价后终于冲到了明军阵前,满桂立即令长枪手上前,刀盾手后退,以接迎后金骑军的冲撞。中军中三千长枪手手持两米五左右的长枪,喊着口号,分成五排站到了最前列。将长枪尾端向地面狠狠一砸,在这坚硬的地面上砸出一个小坑,长枪手便将长枪尾端抵在坑中,他们紧紧抓住枪杆,便枪身呈30度角,斜指前方,在明军阵前树起一道荆棘。后金前锋五百余人已经冲到明军阵前,根本来不及停马,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要停马,连人带马撞在了明军阵上,撞得是头破血流。可是后面后金军却踏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冲锋,仅有三千人的长枪阵,抵挡不住后金万余骑兵的冲锋,却同样没有一人后退,一名长枪兵长枪将后金骑兵连人带马串成一串,可后面的骑兵马上跟了上来,面以踏向自己的马蹄,他没有退缩,而是挺起了胸膛,视死如归。
很快明军长枪阵便被冲破阵形,三千长枪手,活下来的不到千人,可他们也用手中的长枪,和自己的生命为同伴争取了机会,不但杀伤三千后金军,同时将原本疾驰而来的后金军阻在了阵外。虽然以步兵对骑兵基本上没有胜算,但相对来说对付停下来的骑兵总比对付冲锋起来的骑兵好上十倍。长枪队阵形一乱,后面的刀盾手马上顶上,施展起地趟刀法,专砍马腿。而吴襄已经从长枪队身后又撤到了刀盾兵后面继续用手中火枪收割后金军的生命。这时左右两翼的后金军也冲杀上来,一万后金军对上五千明军,虽然双方都是骑兵,可明军却远远不是后金军对手,形势甚至还不比中军,已经是节节败退,看来用不了多长时间,后金军便会冲破明军两翼,对明军中军全面包围。
眼看已经必死之局,满桂却毫不气馁,虽然明军已经死伤四千余人,便也拼杀了后金军万人以上,这其中吴襄的火枪队却是立了大功,万人中他及手下起码包办了六成以上。后金大军也早恨透了只会打冷枪的吴襄等人,可却又拿他没有办法,吴襄等火枪手永远只是躲在其他明军身后,让后金军有力却无处使,看来若不能将其他明军全部歼灭,想要与这伴小人决战是不可能了。
第十五章后金大营
锦州城中的赵率教看到城外明军势危,想要出城相援,却发现在城外四道城门外都有近万后金士卒把守,怕是没等自己这五千余人出城便会被后金军射成刺猬,所以也只有在城中徒自哀叹。双方从开战到现在不过一个时辰,后金军凭借强大攻势,不计伤亡,已经成功包围了这仅剩万人左右的明军,皇太极连日来铁青的脸终于露出一点笑容。
就在后金上下都以为此将已经是稳操胜券时,意外又发生了。只见位于山后的后金大营突然如炸营一般,喊杀场直冲云霄,没等皇太极反应过来,又见大营位置浓烟滚滚。只恨得皇太极差点咬断银牙,好不容易将要迎来一场胜利,却又突发险情。要知道此次后金征战本就粮草不多,剩下的粮草将够大军回国。皇太极原本打算今日与明军决一死战,如能攻下锦州当然好,夺得城中粮草以为军粮,若今日打不下锦州,却也只有连夜撤退一途,不然没了粮草的大军如何还能继续征战。可现在锦州城依然屹立于眼前,自己仅剩的军粮全在大营之中,若大营被毁,就算能交被包围的这万余明军全部残灭,将来回程中,既无粮草,又无厚衣的十余万大军,不知要被冻死、饿死多少,得不偿失啊。
皇太极虽有心歼灭眼前这万余明军,可他也知道如何保住大营中的粮草更加重要。代善对这一切也知之甚详,看大营起火,心中也是着急,来到皇太极身边道:“大汗,大营危矣,应速派援军!”皇太极点点头,眼看到手的胜利果实却不得不放弃,这叫他如何甘心,不过他还有一定侥幸心里。他不相信,这在关外,明军还能有多少人马来援,眼前这两万人怕已经是极限了,再说大营还有多尔衮的正白旗近万人和几千辎重兵守卫,就算袁崇焕将宁远城剩下的两万明军派来,也能抵挡一阵。最后他终于舍不得既将到手的胜利,命代善率正红旗万余人马立既回援大营,同时传令阿敏,派部分士卒回援,他则率两黄旗及镶红旗共计四万余人继续围攻明军,誓要将这股明军一网打尽。代善得令后,马上抽掉战场上的万余正红旗将士,明军却因此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不过明军此时已仅有不到万人,在四万后金骑兵的包围中,决无幸理。
代善很快整军来到锦州城下,会合了阿敏派来的五千援兵,一万五千骑兵浩浩荡荡开往山后的后金大营。可刚走没多远,还没到山头附近,却见从山后冲出一支人马,虽然双方相距还有几百米,对方也没有打出将旗,可凭其衣着打扮,代善还是认出了这队人马竟是后金军。代善心中一惊,没想到明军真有如此实力?竟在这短短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内,将多尔衮近万正白旗士卒及几千辎重兵打得落慌而逃。代善也不敢轻举妄动,忙令万五大军原地止步,不到一刻钟,这队溃兵已经来到代善大军眼前。领头的正是多尔衮,他此时却是一副狼狈,头上铁盔早不知丢到那里去了,身上甲胄也是破烂不堪,上面还有几道刀痕清晰可见。代善虽然对多尔衮没有什么好印象,不过此时却也无瑕饥讽于他,大声问道:“前方到底发生何事?”
多尔衮驱马一直冲到代善面前,才勒住马缰,停下马来,喘着粗气,断断续续的回道:“明明军袭营!”代善一听,果然不出所料,心中却担心粮草,追问道:“敌军有多少人?何人领军?粮草可还无恙?”
多尔衮听闻此言,浑身都是一抖,仿佛刚才见了什么可怕的东西,心中不想回忆起来。直到代善又追问了一遍,多尔衮才答道:“来人,来人有五千之众”一听来人只有五千人,代善松了口气,可多尔衮随后接着道:“领军的却是那吴三桂!”
“什么?吴三桂?怎么是他?”代善一听“吴三桂”这三个字虽不至于像多尔衮一般浑身发抖,可也觉头痛。这个吴三桂自宁远出名以来,仅仅不到一年时间,直接、间接死在他及其部下手中的后金官兵上至大汗努尔哈赤、贝勒莽古尔泰,下至普通士卒,已经有几千之众,已经与宁远大战前,后金伤亡人数的总和还要多。后金官兵已经送了吴三桂一个响亮的称号魔狼,形容他仿佛有种魔力一般,后金军中无论谁碰上他决无好下场,又说他像狼一样,隐忍、凶残,平时你找不到他,可一到关键时刻他就会带着他的狼群出现。莫非这个吴三桂真的是后金克星?而此时他们口中的魔狼吴三桂却正带着其百名亲卫和近千明军士卒骑着高头大马,站在原本属于后金的大营上,其身后还有四千多打扮各异的壮汉,与三桂手下一样手持新式火枪,站立于山岗之上,打量着这后金大营。
更不可思意的是,在这本来应是战火硝烟的战场上,竟还有五千多普通百姓,虽然个个衣裳不整,面黄饥瘦,可脸上却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正忙着搬运后金大营的金银粮草等物,那怕就是营中一个小小的汤匙也不放过。三桂坐在马上眼见这些普通百姓如同过年一般,兴奋不已,他心中也是一阵喜悦,总算没有辜负这些百姓对自己的厚望。至于三桂如何到了这里,他身后那四千壮汉是何来历却是别有因由。三桂率部下自在杏山驿附近救了满桂等人后,便与满桂分手,又率人回到锦州附近,以待战机。没想到,皇太极却因久攻锦州不下,竟率大军转攻宁远。
三桂得知此信后,却是大为放心,宁远不仅军卒是锦州一倍,且大炮更胜锦州,火器也十分充足,更有袁崇焕亲自坐阵,后金军在锦州前都没能讨得好去,去了宁远只能是自讨苦吃。锦州只留有代善的两红旗负责围城,此地既无战事,宁远又无担忧,三桂干脆率人寻路北上,想要打击后金的小部队,没想到此去百里左右,却是连一个后金士卒也没看到,反倒是大军回程到杜家屯时,引出了几百名躲在路边深山中的大明百姓。这些百姓都是听从了明军号令,从村中准备撤往锦州城的,可拖老扶幼速度太慢,被后金大军赶了上来,无奈只好躲入了深山,希望等后金大军撤去再重建家园。这些人在山中躲了半个多月,带的干粮已经吃光,几天来只能靠在山中采些野菜充饥,可天气越来越冷,再在山中呆下去,怕是要被冻死山上。他们只好又来到大路边,准备看看形势,最好是能撤回大明城中。
没想到却遇到了三桂这支骑兵。百姓此时一见明军真是尤如见了亲人般,跪在大跪两侧,痛哭流涕,只希望这支明军能发发善心,救助自己,免得死于荒野。三桂勒住战马,跳下马来,一位已经是花甲之年的老人走了出来,来到三桂面前道:“军爷,行行好,给我们点粮食吧,只要一点就行”三桂伸手将马上干粮取出,交给老人,道:“大爷,你们是从什么地方过来的?怎么会在这里?”
那老者颤抖的接过干粮,老泪纵横,原本只是报着万分之一的希望才走出深山,没想到竟真的遇到了自己的军队,听吴三桂问话,哽咽着道:“老汉姓谢,本居住在塔山铺附近,听说后金贼酋来了,我们附近几个村的都出来逃难,想到锦州城避难,没想到半路看到后金贼酋,只好躲进山里。”三桂看到这些衣裳褴褛,面黄饥瘦的大明百姓,心中一痛,他们为了不让后金大军得到一粒粮食,毁家出逃,最后却只能躲入深山,性命难保,衣食堪忧。谢老汉说完,拿着干粮却不吃,而是将干粮递给身边一个年青的妇人,道:“小翠,快拿着给孩子们分分。”
那叫小翠的妇人却没接干粮,而是道:“爹,你都三天没吃东西了,你先吃吧。”“胡说,我这把老骨头都入土半截了,孩子才是咱的希望,只要孩子没事,我就是死了也瞑目了。”老头一番话只说得三桂心中难受无比,含泪道:“大爷,你放心,只要有我们一天,就必定保着各位无事。”
后面千余士卒也早已下马,听了这话心中难过,看到这些可怜的百姓,难免会想到自己家中的父母妻儿,将心比心,同是大明百姓,如何能不心生同情。没人下令,这千余士卒却纷纷取出本已不多的干粮,交到这些百姓手中,没想到这些百姓却后退几步不接干粮。三桂心中不解,看着老头,问道:“大爷,这是为何?”那老头道:“军爷,我们只是些普通百姓,吃得再饱也不能上战场杀那些后金贼酋,只要给我们点吃的,不让这些孩子饿坏就行,他们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了,我们这些大人在这山中找点东西也饿不死,只盼军爷们吃得饱饱的,上战场多杀几个贼兵,早日将他们赶回老家,我们就高兴了。”
三桂没想到这些已经饿得连走路都费力的百姓却如此大义,双手紧紧抓住大爷的手,双眼含泪,却说不出话来,过了半晌,三桂才强忍激动的心情,道:“大爷,我们不会丢下你们不管的,身为大明的军人,上不能保护大明彊土,下不能保护大明百姓,还要我等何用?大爷,你叫老乡们先吃点,然后跟我们一起上路回锦州。”谢老汉等人对此当然是求之不得,在三桂等人反复劝导下,这几百名百姓才吃了些干粮,跟随三桂一同上路。好在三桂等人都是一人双马,这些百姓长年生活在关外,基本上人人都会骑马,大军速度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不过既然在这里遇到了这些百姓,那山中定然还有逃难至此的大明百姓。三桂不忍这些百姓在这荒山野岭中忍饥挨饿,便派出两只小旗,沿路来回巡查,务必要将这些逃难百姓集中到一起,以便救援。三桂带着谢老汉等人第二天便回到锦州城东南方的松山堡山上隐蔽起来,锦州城外尚有几万后金士卒围城,想要进城是不可能了,而三桂等人所带粮草本就不多,加之第二天,派出去的两只小旗有士卒又带回两百余名百姓,而且听这些百姓说,还有近万名大明百姓躲在山中,两只小旗已经进山去找了,想来过几天就会回来。到时千余军卒,再加上近万百姓,现在的这些粮食就算全军只喝稀粥,怕是也撑不到三天。为此三桂忙亲兵快马加鞭返回中后所联系叔父吴迪,请他派船运粮到松山堡附近海上接应自己。三天后,两支小旗竟陆继带回万余大明百姓,虽然其中老弱病残居多,可也有几千壮汉,大家在山上勉强撑了两天,喝了两天稀饭,可到了第三天三桂已经是一粒米也没有了,就是想喝粥都不可能了,真是愁煞了三桂。
正在三桂犯愁之际,当日派去求援的亲兵竟带了二百名壮汉回来,只见这二百壮汉个个膀大腰圆,古铜色的脸宠一看就是长年经历风霜日晒,肩上还扛着只袋子。领头的却是三桂的族兄吴力。这吴力长三桂十岁,早在几年前便随吴迪经商,现在已是吴迪手下得力干将,这二百壮汉也是吴迪船上水手。三桂一见吴力心已放下大半,果然吴力及这二百壮汉肩上扛的正是粮食,这几千斤粮食可是解了燃眉之急,足以让这万余百姓好好吃上几顿饱饭。吴力又告诉三桂,叔父吴迪得到消息后,率十艘大船连夜赶路,按照三桂的吩咐,船上还载着近二百万斤白米和同样份量的草料,此时就停在不远的海上,并问三桂道:“三桂,叔父带来的粮食足够了,不知你是打算继续在此驻守,还是将这万余百姓运回到中后所安置?”
三桂想了想,却没有马上答复,此时后金大军虽然去攻宁远,可锦州之围仍然未解,自己当然不能就此离去,倒是这些百姓,如果回到中后所,自己的冰凌山庄又可以扩大几分。不过他也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他让吴力等这些百姓吃完饭,由他们自己决定。吃过饭后,三桂将情况一说,这些百姓真是喜出往外,他们从来没敢想此次竟还能活下来,而且竟还有机会回到大明的领土。这些百姓商量了一会,最后还是派三桂最初遇到的谢老汉代表大家上前答话道:“军爷,小的们也想为我大明尽分力,可我们这些人大多都是老弱病残,怕是不但帮不上忙反而拖累大人,因此我们商量着,我们这些老的小的就随大人先走,那些年青人却还想跟随大人尽一分力。”老者说完,周围的年青人已是纷纷叫嚷着:“大人,让我们留下吧。”“是啊军爷,只要老人孩子安全了,我们就是死在这里也瞑目了。”“就是,那些后金狗拼死一个够本,杀两个就赚一个。”
三桂正愁自己势单力薄,虽然人少有人少的好处,可此时后金大军不再分兵行动,自己这千余人实在是啃不动那些动辄上万的后金骑兵,而这些长年居于关外的汉子,只要给他们一把刀就马上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就连那些女人也没有不会骑马射箭的。遂含笑点点头道:“好,既然如此那便留下吧。”这些百姓一听可以打后金,个个兴高采烈,最后留下近五千青壮男女,其余五千老幼随吴力返回海边,准备乘大船直下蛇务山。
众人走后,三桂从手下抽出一支小旗统领这五千人,准备在日后与后金战场争雄。没想到刚过一个时辰,负责送人的吴力竟又回来了,而且同时带回四千多装备了长枪的壮汉。一问才道,原来吴力带回五千余人,虽有十支大船,可也乘坐不下。船上的水手一听三桂要继续留在这里打金狗,个个磨拳擦掌,纷纷向吴迪请命,要求下船打仗。吴迪本来正为这五千余百姓犯愁,一听此话,暗道:正好,这些水手随自己长年奔于海上,各式海盗也没少见,三桂发明了新式长枪后马上给自己送来一百只,以后又陆继送来几千只,已经将这些水手全部装备上,一些小头目不仅有长枪,以前三桂送来的火铳也别在腰间,自从有了这些新式装备后,着实打了几场大胜仗,如今附近一带海域已经是吴迪的天下,再没人敢来打秋风。有这些水水帮三桂自己更加放心,而且他们下了船,这五千百姓也就有地方安置了。最后各船除必要水手外,其余水手由吴力率领来找三桂,因不知这仗还要打多久,所以将船上共四百万斤粮草也般了下来,此时正堆放在岸边。
三桂听到此处,真是好比睡觉有人送来枕头,正愁实力不足,这不,马上有人送来人马,四千装备了新式长枪,并久经战场的精卒,足顶得上后金一万兵马,这下子终于可以与后金大军打上一场了。三桂带人交粮草运到山上后,便带着这万余人便在这山上安营扎寨,以待时机。没几日,下山的哨探便带回消息,皇太极率领十几万大军在宁远城前惨败而归,损失惨重,如今已经在返回锦州的途中,估计今晚便可到达城下。三桂估计,这皇太极在宁远城没计到便宜,必不甘心就此撤退,想来明日锦州城下必有一场激战,遂命人马上埋锅造饭,连夜行军,直奔锦州,希望可以帮得上忙。
为了不打草惊蛇,众人吃过饭后又休息了两个时辰,好在今天夜里天空阴云密布,雪前天气并不寒冷,就连只穿了件夹衣的几千百姓也不觉得如何,直到午夜时分,大军才向锦州行去。从松山堡到锦州不到70里,众人又都是心中憋了股劲,行军速度极快,只用了一个半时辰便已赶到锦州城西南处。三桂命众人趁着天色还早,原地休息,并派出哨探去打探后金消息。直到天色蒙蒙亮时,才被后金大军集合的号角惊醒。不过此时三桂反倒不急,相当初二十余万大军围了几天,这锦州城却依然无恙,如今后金连番大败,士气更不如当初,又如何能攻下这座坚城。派出去的哨探传回消息,后金十几万大军正在锦州城前集结,看来是要强攻锦州城。三桂明白,自己此时虽说已有万人,可除了原来的千余骑兵外,其余九千人中有四千原来却是水手,另外五千根本就是普通百姓,要想在平原上与后金决战,怕是占不到便宜,那就只能出奇着。
既然后金大军都已去攻城,大营必然空虚,三桂命所有人小心行军,悄悄绕过锦州城,向后金大营行来。为了躲避后金派出的哨探,众人绕了几十里路,直到正午时分才来到后金大营附近。可三桂却听不到前方战场的撕杀声,知道其中必有变故,命人打探才知道,原来是宁远派来援军,后金大军正准备守株待兔,收拾这两万明军。既然如此,三桂却也不敢轻举妄动,本来相趁十几万后金军与锦州城明军纠缠之际,趁火打劫,一举攻下后金大营,可现在十余万后金军下列阵以待,若是冒然行事,自己可是要面对十余万后金大军,当然不是对手,所以也只好继续静待时机。三桂没想到这一等竟等了一个多时辰,派出的哨探才回来报道,宁远援军已经赶到城下,正与后金大军对峙。
果然不到片刻,便听到前面传来震天的喊杀声,想来双方已经交战。三桂再不迟疑,命全军收拾行囊,准备突袭后金大营。负责打头阵的当然是三桂及属下千余骑兵,后面是四千水手,五千手无寸铁的普通百姓只能跟在最后,以做疑兵。此时的后金大营却是一片寂静,为防止被明军大炮攻击,大营离前线甚远,后金军卒上至皇太极下至多尔衮从来没想过明军此时还有能力偷袭大营,所以整座大营防卫如同虚设,这更方便了吴三桂行事。三桂率部潜行至大营不远处,此时已经来不及与派入多尔衮帐下士卒联系,不过三桂相信,他们一定会做出最恰当的反应。看大营中毫无准备,三桂命千余骑兵上马,撑起吴字大旗,呼啸着冲向后金大营。营门口负责守卫的十几名后金士卒虽见不远处冲来一支骑兵,头前一杆吴字大旗随风飘扬,可他们直到此时也没反应过来,是有人袭营,正在纳闷,这支骑兵到底是谁的部下,后金大军中可有吴氏将领?没等他们想明白,三桂已率人冲到近前,冲在最前面的三桂左手握缰,右手持四尺左右的马刀,一刀下去,已是鲜血淋漓,跟在三桂身后的旋风狼骑也喝出口号:“旋风狼骑,有我无敌!”
这些后金士卒一听此言,方醒悟过来,没想到竟是魔狼来了,一时间恨不能多生两条腿,喊叫着,纷纷向营中跑去。
正在营中休整的正白旗将士听到这些士兵的呼喊声,纷纷出营观望,多尔衮也从大帐中出来,远远便看到营门口附近一杆吴字大旗正向自己冲来,多尔衮此时已患上恐“吴”症,再一听到旋风狼旗的口号,不用问也知道,此次来的一定是吴三桂。三桂派到多尔衮身边的护卫真是忠于职守,时刻不离多尔衮左右,这不,八名护卫正满面笑容站在多尔衮身侧,看着一脸惊慌的多尔衮,其中一人上前道:“大人,如今敌势甚大,我等不如先行后退,日后再战。”多尔衮那敢说个不字,只是心中还有犹豫,眼看三桂此时不过千人千骑,而此时大营中却有一万多名官兵,如果就些撤退,日后如何向皇太极交待。正在这时,三桂等人已弃刀用枪,这长枪的威力多尔衮曾在宁远城下见识过,杀伤力极大,可既便如此,自己率万余人却不战而退,将大军粮草全数交给明军,日后定难逃责难。没想到借口马上就来了。从后金大营营门口处又拥进几千壮汉,并且个个手持长枪,牢牢守住营门,而三桂却已率千骑在这后金大营中任意驰骋,根本没有人可以阻拦他们片刻。
营门口处的几千壮汉也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逐步向营中推进,他们身后竟还跟着几千人,如此以来,此次袭营人数已超过万人,且有三桂领军,多尔衮终于可以痛下决心,全军撤退。从三桂冲进大营,到多尔衮下令撤退不过一刻钟左右,可营中万余后金士卒在毫无防备之下,已损伤两千有余。这些后金士卒在面对三桂这只魔狼时,根本提不起半分反抗之心,此时终于可以撤退,纷纷丢下手中兵器,有的甚至脱去身上盔甲,生怕跑得慢了,被三桂追上。众人顾不得寻马,全凭两只腿拼命逃跑,可又怎么跑得过快马,多尔衮此时却在几名“护卫”的保护下跨上战马,撤出大营。只苦了后面的几千普通士卒,被三桂从后又击杀不少。多尔衮等人拼命逃跑,直到遇到来援的阿敏才止住脚步,可此时万余兵马,全身而退的不过三四千人,其余众人却已尽数被三桂等人斩杀。
三桂杀退了后金士卒,跟在后面的五千百姓,马上开打扫战场,能拿走的尽数取走,拿不走的便堆在一起,一把火烧成灰烬,决不给后金留下任何可用之资。四千壮汉取来后金战马,摇身一变成了骑兵,五千百姓也取来后金士卒丢下的刀枪、弓箭全部武装起来。阿敏问过情况后,一听袭营的竟是三桂,更可怕的是其手下竟有近万人,想当初这个吴三桂仅率五十余人便在莽古尔泰万余大军中杀进杀出,不折一人,如今却有万人,自己手下也不过万五,自己能是其敌手吗?想及此处,阿敏更加不敢妄动,马上派人去禀告皇太极,他自己却率人原地布阵,生怕三桂率人冲杀过来。皇太极得报也是大惊失色,若是他人别说率万人,就是率十万大军,自己也不会胆怯,可这吴三桂却不能以常人来衡量,本来形势一片大好,却因这吴三桂又显波折。
要知这大营所在位置却正是后金返国的唯一道路,此时被三桂占领,真是如鲠骨在喉,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若不能击退吴三桂,这十余万无粮少衣的后金大军,在此天寒地冻的野外,如何坚持下去。此时皇太极再也顾不上歼敌,马上传令,全军集合,并通知代善不再围城,马上与阿敏会合,皇太极暗道:你吴三桂就是再厉害,我就不信仅凭万人可以抵挡得住我十几万大军冲锋。被围的满桂和吴襄等人对后金这一举动大为不解,明明只要半个时辰自己这仅剩的几千明军便得战死杀场,可没想到这后金军竟说撤就撤了,劫后余生的众明军一时间喜极而泣。
尔哈朗忙命人召来其余几名贝勒,一起商议下步该如何下去。在济尔哈朗等人心中虽然有些顾忌吴三桂,可毕竟都是领军打仗之人,若是仅凭其名字就将自己吓倒,那还不如趁早解甲归田算了。而且虽三千部众被击毙,可自己此时必竟还占有人数优势,山上八千明军,人数虽多,却不放在济尔哈朗眼里,在他看来只需三千人足已将其拖住,其余九千人便下山与吴三桂决战,以九千打一千,除非他吴三桂及其部下都是三头六臂,不然必难逃一败。济尔哈朗想到这儿,若自己真的将吴三桂击败,自己在后金中地位必然立刻提升许多。想来那多尔衮何德何能,竟能任正白旗旗主,虽说此时还只是代理,可自己若真立下大功,到时那正白旗旗主一位,还不是自己囊中之物。山上后金军很快便重新整军,只留下豪格率领三千人继续牵制满桂等八千明军,济尔哈朗却率九千后金军寻路下山,去会吴三桂。
吴三桂早已将后金军情打探明白,知道后金势众,当然不会傻留在山下等后金军来攻,所以济尔哈朗率军赶到山下时,却只见此次所带辎重火光四起,以及遍地的后金军尸体,吴三桂已不见了踪影。济尔哈朗好比用尽全身力气挥出一拳,对手却不接招,使他一拳打在空气上,闪得他混身难受。找不到吴三桂,济尔哈朗也只能下令部下收拾残局,救治受伤后金士卒。看着被大火烧光的辎重,济尔哈朗知道此行到椵木冲堡驻防的目的是不可能达到了,不过若能将山上满桂收拾掉也是大功一件。众人忙碌了不到半个时辰,山下已收拾妥当,既然吴三桂已逃,山上的满桂便是囊中之物,决不容有失。济尔哈朗又再次命大军集合,准备上山一鼓作气将满桂等八千明军击败。
可就在大军既将出发时,山上却又传来密集的火枪声,济尔哈朗大叫不好,定是这吴三桂声东击西,已经绕到山上,豪格危险了。忙下令全军立即上山,支援豪格。山上的战斗却很快结束了。满桂本就是明军有数大将,手下士卒也是精心训练,虽说八千对万五不是敌手,可有了三桂的支援,打这仅三千的后金军,却是毫无问题。不到半个时辰便歼灭了山上的后金军,只有几百残部逃下山来会合了济尔哈朗。等济尔哈朗率人赶到山上时,却只能是再次收拾残局。明军却在三桂的接应下安然撤退。此次遭遇战,明军共计死伤近三千人,可后金伤亡竟达到五千,更重要的是这万五后金军所有辎重全部被烧,让粮草本就不多的后金军更是雪上加霜。
没了粮草的这万余后金军也不敢再去椵木冲堡驻防,只能灰溜溜的回到锦州城外与大军会合。而满桂也因折损了力量,不足以支援锦州,全军回宁远整军。不过满桂对三桂此次救援却是极为感激,本来只能是一场大败的战局,却因三桂的到来,转变为一场胜利。而且满桂因见识到了三桂及部下强大的战力,临走前将大部分粮草支援给了三桂,让三桂继续在宁、锦之间机动,寻找战机,以求打乱后金部署。三桂当然是求之不得,他可不想随满桂回宁远守城,所以让满桂代为向正在宁远城中的父亲报了个平安,便又率人呼啸而去。皇太极得济尔哈朗战报,万五大军竟败于万人明军手下,死伤五千,辎重全毁,这简直不可思意,不过听到有吴三桂参与其中,皇太极却也只能感叹道:“明军有此战将,我后金何时才有出头之日?”却也不再责怪济尔哈朗,想来在他眼中济尔哈朗明显不是吴三桂对手,最初是莽古尔泰,后来是自己,再后来是努尔哈赤,都在三桂手下吃过亏,这济尔哈朗败了也是正常。
不过宁远援军既已退去,济尔哈朗也算是完成了一半任务。皇太极将目光再次转到主战场上。金、明双方在锦州城对峙直到十一月八日,后金固山额真博尔晋侍卫、固山额真图尔格副将,率援兵五万从沈阳来到锦州行营,实力大涨的后金军当夜再次猛攻明锦州城,却再次被纪用及赵率教率众抵住,后金未占到半点便宜。至十一月九日,后金军从出盛京至锦州城下已二十余日。其间:以军事手段攻城,不克;以政治手段议和,不议;诱其出城野战,不出;布局奇兵打援,不获。而后金却因强攻坚城死伤惨重,已有近五万士卒死伤。国内也因缺粮已是灾横遍野,军中粮料全是强征而来,全国上下对此战已是天怒人怨。可面对锦州坚城及自己内部种种矛盾,皇太极却也是无力回天。十日,皇太极实是无奈之下,将后金军分兵为两部:留代善率两红旗及部分来援兵马计八万余人驻锦州城外,在锦州城外凿三道濠,加以包围;自己同阿敏及多尔衮、杜度和盛京援兵,共计十五万左右后金大军往攻宁远。
后金大军刚一开拔,辽东巡抚袁崇焕便已得到消息,指挥明军全部撤进濠内,命总兵孙祖寿、副将许定国率军在西面,满桂率吴襄在东面,余在四周,分守信地,整备火器,准备迎战。
袁崇焕此次固守宁远,除坚城、利炮外,还布兵列阵城外,同后金骑兵争锋。他先遣车营都司李春华,率领车营步兵1200人,掘濠以车为营,列火器为守御。十一日,后金军连夜赶路,终于在黎明时分,出现在宁远城北岗,于灰山、窟窿山、首山、连山、南海,分为九营,形成对宁远包围态势。皇太极率诸贝勒巡视阵前,见宁远守备森严,并于城前立车阵以抗,他又怕明军火炮犀利,便命后金军后撤,退到山岗背侧。同时也是在引诱明兵趁他们后撤时发起冲锋,使之离开自己的阵地,给后金兵创造驰骑纵击的机会,以便全歼城外明兵。袁崇焕已与后金连战多次,对后金野战能力也是极为惧怕,见后金军撤退时,军容整齐,旗帜不乱,更不敢轻举妄动,任后金军重新扎营,坚垒不动。皇太极见明军不为所动,因大军连夜行军,士卒劳累,却也不敢强攻,只待休息一日,第二日再攻打这宁远城。
第二日清晨,未等后金军攻城,明军却出城列阵。总兵满桂、副将尤世威和吴襄等率精锐之师万人,出城东二里结营,前列车队,背倚城垣,排列枪炮,士气高涨。皇太极见满桂军靠近城垣,己军难以驰骋纵击,便命军队退依山冈,以观察明军动向。明军却不为所动,严阵待敌。双方对峙了约一个时辰,皇太极见明军毫无动静,看来就是要如此对峙下去,他却不肯,自己粮草已经不多,而锦州未能取胜,反而被明军打死打伤几万之众,全军士气不振,在这宁远城下若不能再取得一场胜利,自己这大汗的位置怕是要不保啊。皇太极遂下令全军驰进掩击,只是身边二贝勒阿敏等大将皆劝其道:“明军靠城列此车阵,我军骑射威力难以发挥,且城上火炮威力甚大,望大汗三思。”
皇太极对于部下的谏止,不但不听,怒道:“昔皇考太祖攻宁远,不克;今我攻锦州,又未克。似此野战之兵,尚不能胜,其何以张我国威耶!”言毕,皇太极亲率两黄旗为中军,两蓝、两白旗分为左右两翼,向明军驰疾进击。未等冲到明军阵前,从城上便以“红夷大炮”、“木龙虎炮”、“灭虏炮”等火器,齐力攻打,只打得后金大军死伤无数。二贝勒阿敏率两蓝旗为左翼,见明军炮火猛烈,为避免部下伤亡,遂令部下缓步前进。右翼多尔衮的白旗因在锦州城下伤亡近半,所以只是跟在杜度的镶白旗之后,这杜度却与阿敏心思相同,如此以来左右两翼便落后于中路的皇太极。
城上袁崇焕见城下后金大军左右两翼突然慢了下来,只有中路的皇太极竭力冲锋,遂命城上明军,只管打击中路,左右两路任由他们。可怜皇太极此时虽然为后金大汗,可手中下众将却是各有心思,只苦了这两黄旗的将士,城上各式大炮近百门,齐齐轰在这两黄旗大军之上,皇太极率军未等冲到明军车队前,部下已死伤几千人。待冲到距明军车队前百米左右时,总兵满桂一声令下,车阵中万余明军,顿时凭靠车阵,开枪射击。后金军也以弓箭还击,只是明军有车阵掩护,后金军却在这旷野之上,虽有骑兵小盾,可明军火枪却十分厉害,铁制弹丸经常能穿破皮盾,打到后金官兵,更何况这万余明军中还有吴襄率领的千余士卒。吴襄可是三桂生父,三桂当然不希望吴襄在战场上有失,所以将新式长枪也装备了吴襄部下,吴襄手下这千人也都是吴家子弟兵,训练刻苦,丝毫不逊于三桂部下。
这千人装弹、射击一气呵成,比旁人要快上五、六倍之多,而满桂在从杏山驿回来后,曾特意到吴襄府上,感谢此次三桂的救援之恩,在看到吴襄部下长枪时,更是吃了一惊,只因他在可山驿附近山上与明军交战时,就曾看到三桂部下用的是这种枪,其射击速度极快,所以这次出战,他特意将吴襄安排在车阵中央,这千人竟成了明军主力。面对这种不论射程、威力都比以往火枪大上许多的长枪,后金军更是伤亡惨重,仅吴襄这千人明军,在这百多米的距离上就射杀两千余后金军。只惊得这些后金军竟不敢从中央突破,只好绕过中间这段距离,从两侧进攻。本来压力颇大的吴襄,竟成了明军中最闲的部队,而两侧随着后金军迫近,顿时矢镞纷飞,明军也开始有了伤亡。不到片刻,后金军仗着骑术精良,已冲到车阵之下,明军左侧是总兵满桂,右侧为尤世威,两人面对后金军几倍于己的兵力却死战不退,中央的明军除吴襄所部外,也分援两翼,双方在各自阵前战了个旗鼓相当。后金军两冀的两蓝旗、两白旗虽想保存实力,可路途有限,终有赶到的时侯,皇太极见这四旗不听号令,致使自己两黄旗在这不到半个时辰中已是损失近五千人,遂怒令四旗从中央突破,务必攻入明军车阵,将城下这万余明军全部消灭。
这四旗兵力加起来有近十万人,要是正常情况下,别说此时明军车阵中央只有吴襄的千人,就是再多上十倍,在后金十万大军的冲锋下,恐怕也只有败亡的份。可今时不同往日,吴襄这千人足当得五千普通明军,更重要的是后金军这十万大军却是各有心机,都只希望着别人打头阵,自己方能减少伤亡,而且这当中还有一个多尔衮。这多尔衮刚一阵前,一见眼前的吴字将旗真是吓了一跳,以为是吴三桂在此,自从经酒楼密谈后,他算是认识了吴三桂,要真是吴三桂在此,别说以吴三桂的计谋自己毫无希望取胜,要是自己真敢进攻,就是身边这八名护卫,怕是第一时间就会将自己击毙。所以他差一点打马逃回本阵。这时身边一名吴三桂派来的护卫小声对多尔衮道:“将军,阵前不是我家少爷”听到这话,多尔衮松了一口气,可谁想到那护卫竟又道:“那是我家老爷吴襄”
多尔衮一听这话差点从马上摔落下来。老爷那就是少爷的父亲,连少爷都那么厉害,明明把自己卖了,自己还得帮他数钱,那这老爷皆不是更厉害?就算这吴襄真的不如吴三桂,不是自己对手,可自己难道就敢打这个吴襄的主意了?不说把柄在吴三桂之手,就凭吴三桂自身也是有勇有谋,要是知道他父亲命丧于自己手里,那自己还是趁早挖个坑,把自己埋了算了,省得最后生不如死。
在这种情况下,后金军真是想胜也难啊!
第十四章转战宁远
不知不觉中多尔衮冲击的速度便慢了下来。阿敏和杜度以为多尔衮是想保存实力,他们当然不会去当那个冤大头,也命部下减速。吴襄却不管许多,眼见后金军在阵前百余米的地方竟减慢速度,忙命部下射击,几轮射击,冲在前面的后金骑兵已倒下一片,后金军本就不高的士气更加低迷。城上袁崇焕也见到城下车阵中央竟面临十万后金大军的冲锋,忙命城上炮手,全部对准中央后金军最密集处射击。一时间这十万大军在连天的枪炮声中死伤无数。没等几位旗主、贝勒下令撤军,突听阵后竟有人大叫:“不好了,明军势大,快逃命吧!”随后各处又有几人附喝。站在多尔衮身边的几名三桂派来的待卫,一听这声音,不禁相视而笑,相处几年,不用看也知道,特别是最先喊叫之人,那公鸭一般的嗓音,必是与自己同去后金的吴苟。
需知三人成虎,谣言的威力最是巨大,在这几人的喊叫声中,后金士卒迟疑了。多尔衮也听出来喊叫之人正在自己军中,可再看身边这几名三桂派来的待卫,手已经探入怀,注视着自己。多尔衮可是见识过这些待卫手中火铳的威力,知道此时自己若有什么不妥之处,怕是要立即血溅当场。为了皇太极这个杀母仇人搭上自己这条命,可是不值得。至于临阵脱逃是个什么罪名,多尔衮现在可无瑕去想,再说自己上面还有阿敏、杜度顶着,怕他做甚。恰巧,城上明军正好一炮打中了后金军山后大营营房,一时间营中火光四起,不知根细的后金军更加惊慌不已,这下那几名待卫更有所持,大叫道:“不好,明军有埋伏,后军大营已破,再不撤退,怕是难逃一死。”有了如此理由,多尔衮咬牙道:“撤!”说完他却是已掉转马头,向山后大营撤去。阿敏、杜度早就想撤,只是没有理由而已,如今见多尔衮已先行撤退,也忙下令全军退回大营。这十万人马可真是来若龟行,去若闪电,不到一刻钟已是撤出战场,而皇太极见到中军已退,只有自己两黄旗还在拼命,若再不撤退,等城中明军出来,怕是自己也要葬身于此,只得狠狠骂了声:“一群竖子,能担何大任。”却也不得不撤军回营。
此战从清晨到日当晌午,两军死伤颇重,后金兵死于炮火之中,明官兵倒于刀箭之下,尤其是皇太极的两黄旗,几万大军在明军重点照顾下死伤近半,后金贝勒济尔哈朗、大贝勒代善第三子萨哈廉和第四子瓦克达俱受重伤,游击觉罗拜山、备御巴希等被射死。明军车阵则所剩无几,自总兵满桂而下,众明军将士死战杀场,满桂也是身中数箭,从骑被创,尤世威身上轻伤十余处,坐骑也被后金射杀,万余大军,仅余三千余人。整个宁远城外已是横尸遍野,尸填濠堑。后金此战没能讨到半点便宜,皇太极回到大营后,第一件事便是迁营至双树铺。这里实在是太危险了,明军大炮竟可打到营中,自己就仿佛坐在火笼之上,谁知下一发炮弹会不会落在中军大营上,自己可不想像父汗努尔哈赤一般死在明军火炮之下。对帐下这些将军,皇太极却是无可奈何,自己手中的本钱此刻已是所剩无几,两黄旗伤亡大半,正白旗几次大战下来若不是将盛京援军充实其中,这正白旗早是有名无实,可阿敏的两蓝旗、代善的两红旗,就连杜度的镶白旗都是伤亡甚小,使得皇太极更加不敢轻举妄动。至于阵前多尔痛临阵脱逃一事,多尔衮只是道:“帐下士卒多是盛京新兵,战场上不叫使唤,我这旗主也是无能为力。”
皇太极此时正是用人之际,而且此战自己命部下冲击车阵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就算真能将明军车阵全部击杀,也不过伤亡明军万余人,自己却要付出几倍,甚至是十几倍的代价,得不偿失。况且在宁远城中明军却还有五六万人,因此只是警告了多尔衮几句,也未深究,便过去了。
此后几日后金军与明军在这宁远城下几次交锋,明军虽不占伏势,可在城上火炮支援下,也未落败。两军对峙了三日,直到十一月十五日,皇太极终于认识到,这宁远比锦州,城池更坚深,兵马更精壮,火炮更猛烈,指挥更高明,尤有袁崇焕坐镇指挥,满桂、尤世威等猛将在城外搏击。自己根本无法靠近城池,几日来甚至没有攻到城下。十六日,皇太极终于下令率军撤离宁远,退向锦州。见后金军终于撤走,辽东巡抚袁崇焕欣喜异常。宁远一战,明军背城而阵,凭城用炮,以车营拒敌,以骑兵野战,终打退敌军,终于获胜。遂向当今万岁奏道:十年来,尽天下之兵,未尝敢与奴战,合马交锋。今始一刀一枪拚命,不知有夷之凶狠骠悍。职复凭堞大呼,分路进追,诸军忿恨此贼,一战挫之,满桂、吴襄之力居多。皇太极攻宁远不克,又转攻锦州。他却不知此时锦州也是不容乐观。
十四日,当他率后金军在宁远城下激战之时,锦州的明兵趁后金军主力西进、势单力弱之机,突然大开城门,蜂拥冲杀出来,攻向后金大营,代善不防之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死伤千余人,明军予敌一定杀伤,稍获初胜之后,迅即撤退回城。后锦州战报送到皇太极手里,他感到宁、锦前后、腹背受敌,才不得不迅速从宁远撤军。十八日,皇太极再次回到锦州城外,命官兵向城举炮、鸣角,跃马而前。又令军士大噪三次,才入营。以后数日,后金军继续围困锦州城。白天,以万骑往来,断城出入;夜晚,则遍举薪火,示警干扰。至十一月二十日,皇太极一方面围困锦州,另一方面又再次派人入城劝降,只可惜这次派去的使者连城也没进去,便被明军用火铳打了回来。此时明军已经知道了宁远安全无恙,更加坚定了守卫锦州的决心。皇太极见劝降无效,准备向锦州城发起总攻。后金军列八旗梯牌,陈火器攻具,相视四周形势,以备明日激战。
二十一日,凌晨,皇太极设大营于城东南二里的教场,两黄旗已伤亡大半,不能再做主力,遂命代善率两红旗数万官兵攻打锦州城南隅,卯刻进兵,辰刻攻城,顶冒挨牌,蜂拥以战。其他三面,分由阿敏、杜度、多尔衮列军佯攻,牵制明兵。明军城上分员把守,赵率教见城南敌军势大,亲自登城率部御敌。城上用火炮、火罐与矢石下击,后金军死伤众多。后金兵冒死运车梯,强渡城濠。濠深且宽,不得渡过,拥挤濠外,遭炮轰击,纷纷倒毙,尸积如山。皇太极无视军兵惨死,力督攻城,必欲夺城。双方战至午时,后金兵伤亡更胜于前次攻击锦州。明军凭藉坚城深濠,从城上发射火器,后金兵无法靠近城墙。傍晚,经过一天激战,皇太极见明军凭依高城深堑,火力强大,气候寒冷,士气低落,攻城不下,只能撤军回营。一日激战,代善帐下两红旗伤亡近两万之众,夜间,寒风之下后金帐蓬不足,伤兵只能围坐在火堆旁取暖,大军粮草、伤药都已见底,伤兵得不到救援,只能不断哀号,整座大营死气沉沉。中军大营中,皇太极、代善、阿敏、多尔衮等后金将领齐聚于此,商议明日该如何。
阿敏首先开口道:“大汗,如今我军伤亡惨重,此次出征共计二十五万人左右,先是路上便遭伏击,包括四贝勒莽古尔泰在内共有近万人遇伏身亡。后在这锦州城下,正白旗帐下几万士卒所剩无几,在宁远,两黄旗伤亡大半,今日两红旗又伤亡两万余人,到现在全军已损失七八万之多,且下面士卒多为单衣,天气又渐渐寒冷,不利于我军作战,粮草、医药也供应不上,就仗还如何打下去,不如尽早撤军,待来年春暖花开之际,再与明军决战。”阿敏的一番话得到下面大多数后金将领的赞同,的确如此,这阿敏还是顾及了后金的脸面,只说了自己的伤亡,没有说明军伤亡,这一月多来,后金伤亡七八万人,可明军呢?伤亡不过两万人左右,这叫这些从来不把明军放在眼里的后金将领如何面对,这仗是真的打不下去了。皇太极坐在上面却不开口。坐在另一侧的代善却坐不住了,道:“难道我几万将士就白白牺牲了吗?今年大灾,我军缺粮,国内却更是缺食,我们若是不能打下明军一两座大城,得不到粮草,全国百姓如何能度过今年寒冬?”
两红旗将领见代善一力主战,自然为他是从。两位贝勒爷就战与不战争论不休,双方各自将领自然更是唇枪舌箭,自是不服。杜度、多尔衮等一些势单力薄之人只是一言不发,算是中间派。众人一直吵到午夜时分,也没有结论。皇太极坐在上面一直低头不语,既不应允,也不反对,任凭下面吵翻了天。多尔衮心思快捷,很快便想到其中奥妙,这阿敏之所要撤军,什么大军损失惨重、天气寒冷、军中缺食固然是原因之一,可更重要的却是到目前为止他的两蓝旗还未遇大的损失,两黄、两红、两白六旗都有损伤,若明日再战,他的两蓝旗必是主力无疑,一战下来,就算不像今日一般损失大半,也会伤筋动骨,损失惨重,他当然不愿看到。
而代善主战,却是因为今日伤亡惨重,如就此回到盛京,他的实力不如阿敏,地位必然下降,所以只有主战,让阿敏明日与明军再打上一场,双方势力才能相等。至于皇太极则更是老谋深算,在他心中怕是早有定计,这阿敏若是不损失一些,回到盛京何人才能治得住他?至于到现在也不说其意图,却是在离间代善、阿敏两人,只要这两人真能为此事翻了脸,互相牵制之下,他这大汗的位置就算是稳了。不过眼见代善、阿敏两人争论这么久,虽然皇太极的目的达到了,可事到如今反而不好开口,不然必然得罪阿敏。多尔衮想明白了这些,站起来道:“大汗,属下认为大贝勒爷说得在理,若不能攻下明军几座城池,我等回国也无法面对紧衣缩食而支援我等的百姓,更对不起战死的将士,而且我们若此虎头蛇尾的撤了回去,日后如何面对大明?伏首称臣吗?”皇太极听到面露微笑,在座的这些后金将领那个也不是易与之辈,一见皇太极的表情,便知这多尔衮又是棋胜一着,得了皇太极的欢心,那些中间派再也坐不住板登,纷纷向皇太极建议,明日定要与明军决一死战,不胜誓不还朝。就连原本支持阿敏的部分将领也掉转风向,转而支持力战明军。
只气得阿敏面色铁青,狠狠的看着代善和多尔痛等人,却又是无可奈何。皇太极见堂下众人已纷纷表态,而且又是主战占大多数,终于一拍桌子,下面顿时一片寂静,皇太极这才开口道:“好,众将不亏是我女真英雄,既然众将都同意与明军血战到底,那明日便与明军决战,务必将这锦州城拿下,以显我后金威武。”
堂下众人齐声应命。阿敏也不敢再说什么,只能点头称是。第二日清晨,后金大军在锦州城前列好战阵,只待一声令下,便将冲向战场。十一月的辽东已是初冬时节,天空中云层如积絮一般,看来今年的第一场雪已为时不远。
锦州城中的明军也做好了准备,城墙上滚石、檑木堆得老高,墙垛边一字摆开百余口大锅,锅下烈火雄雄,锅中热油滚沸,明军更是手持火铳,严阵以待。皇太极骑着心爱的大青马,立于汗旗之下,远眺这锦州城雄居于这平原之上,仿佛一只吞人的巨兽,不知又将有多少女真儿女葬身于此。可他知道,如不能在这场大雪之前夺下锦州城,仅着单衣的后金士卒更加不是明军敌手。皇太极见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命身边亲兵挥动令旗,只见阵前十余万后金骑兵、步卒,仿佛一股股洪流冲向坚若磐石的锦州城。此次攻城阿敏的两蓝旗当然是绝对主力,继续主攻锦州南城,其余几路人马各攻东西北三城,吸引明军注意力,以做掩护。
锦州南城昨日在代善两红旗的攻击下已是残破不堪,若不是城内军民,昨日连夜抢修,怕是连后金第一轮攻击也挺不下去。赵率教心知今日后金军若要攻城,这南城必是首选,所以城中滚石檑木等守城之物大多被集中于此,城中仅剩两万余守卒有七成就在这南城之上。双方可谓是知己知彼,也都没有什么新意,明军依旧是大炮火枪为主,后金军则是长箭相对,两方从清晨战至正午,俱是死伤惨重,士卒也是劳累不堪。阿敏此时已是打出火气,眼见帐下几万士卒在这南墙之上撞得头破血流,死伤一万有余,若是不能将这锦州城拿下来,如何对得起死去的战士。更何况既然已经落入了皇太极的阴谋,实力大损,就算回了盛京也不会好过,莫不如孤注一掷,全力攻打锦州,若自己真能将这锦州打下,看那皇太极和代善还有何话可说,到那时自己便是后金的英雄,不怕各方势力不争相来投。而此时的明军更不好过,本来后金就是明军的几倍,前几次攻城只是后金军众将不能齐心协力,加之城池坚固,才挡住了后金的进攻,可自昨日被代善率人强攻,这南城墙已是摇摇欲坠,今日半天下来城上滚石擂木所剩无几,更重要的是城中火药也是不多,明军手中火枪已不敢随意射击,等火药、弹丸用尽一刻,手中这些火枪还不如烧火棍好用。
两军都顾不得用饭,几万大军就在这锦州城下展开生死较量。明军毕竟人少,渐渐已不是后金对手,城上大炮、火枪也稀疏起来。阿敏一见明军已没有初时锐气,实力大减,忙命身边三千亲卫也加入进攻当中,期望着这三千亲卫成为压倒明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城上赵率教率将士经过连日苦战,早已是疲惫不堪,后金军又多了三千最精锐的骑兵,一时间士气大涨,眼看既将攻上锦州南城。正在这时,位于中军大帐的皇太极突听哨探来报,从宁远方面竟有一支两万余人的骑兵正向此处赶来,距此只有五十余里,不到一个时辰的路程。
皇太极心中一惊,暗道:该来的还是来了。皇太极早料到宁远明军必不能眼见后金近二十万大军攻打锦州,早晚必派援军,只是没料到他们来得如此不是时侯。若是再晚来一个时辰,阿敏必能率人攻下这锦州城,可此时虽然锦州南城已是摇摇欲坠,就算能赶在明军援军到来之前攻下锦州,也必然将面对锦州城中近两万明军及十余万百姓的拼死抵抗,到时以疲惫之师面对两万明军和城中军民的前后夹击,就算最后得胜也只能是惨胜。自己手中本钱本就不多,除去此次随自己征战的二十余万八旗军,国内剩下的不过五六万士卒,大明却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随时都能再派出几十万的军队,就算是几十万只绵羊,也足以将后金顶得天翻地覆。今日拿下锦州,虽将成为自己毕生遗憾,不过削弱阿敏实力的目的已经达到,相信回到盛京,只要给自己三年时间,必能使后金焕然一新,到时再来报仇也还不迟。为防止被明军前后夹击,皇太极终于还是下令,停止攻城,全军整队迎敌,若是能将这两万余大明援军灭,也未常不是件乐事。阿敏虽有千般不愿,却不敢违抗汗令,眼看着自己既将成功,可没了其余后金士卒的掩护,他还没有盲目到以为凭自己几万人马便可攻下锦州这座坚场面,只能气急败坏的撤军回营。
后金大军本有二十几万人马,可此时能够列阵迎敌的却只有十几万人,为了防止城中明军出城支援,皇太极命阿敏率两蓝旗、杜度率镶白旗围城,又令损失最大的多尔衮率正白旗守住大营,他则亲率两黄旗和代善的两红旗在明军援军来的路上列阵,准备一鼓作气将这两万明军一网打尽。后金大军整军完毕,静静的站在距锦州城五里左右的一处小*平原上,只等明军到来。锦州城中的明军终于有时间喘了口气,城上赵率教一看城下后金军的阵势,便知必是宁远方向来了援军,才迫使后金撤军,可他却不敢大意,关外明军总共不过九万余人,除去锦州三万,宁远共有六万左右,前次后金军攻打宁远,宁远虽说取得了胜利,可损失也是不小,死伤有两万人左右,此次宁远派来援兵,除去伤员和守城士卒,按赵率教估计也就在两万左右,可却要面对后金两黄、两红四旗六七万人,如何能是敌手。(没想到被推存了,一下子能进周点榜五十名左右,幸福来得突然,再传一章以感谢各位,晚上六点还有一章。)
赵率教顾不得休息,招来手下众将,询问伤亡情况,经过两天的攻防战,城中两万余人又有万余伤亡,剩下的万余士卒也是个个挂彩,身心俱疲。十万支援百姓中也有万人死伤在后金流矢之下。赵率教虽知手下士卒不易,可形势却不容他心软。只能在这仅剩的万余士卒中再抽出五千较好明军,组成突击队,准备支援城外的两万援军。
时间在众人的煎熬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皇太极终于看到远处一片尘土扬,明军两万援军终于到了。此次来援的两万明军,领军的正是满桂,副将则是在宁远城下有上佳表现的吴襄。虽然前军哨探早已探明后金军六万大军就在锦州城下等着自己,可开弓没有回头箭,众人奉命支援锦州,连锦州城都没看到,这灰溜溜的回了,就是军令如山这一条,也足以将众人砍上一百回。更何况后金大军会让众人如此安逸的回去吗?与其如此窝囊的死去,还不如与后金在锦州城下与后金决一死战,自己不好过,也得让后金扒层皮,让他们知道大明不容轻侮。两军在相距两里左右的地方对峙。整个战场上除了战马的嘶鸣声,近十万大军竟无一人出声。
天空铅灰的云层越来越厚,终于一片细碎的雪花飘落下来,晶莹剔透的雪花使得这萧冷的战场更添几分寒意。雪花落在皇太极的脸上,他只觉脸上一凉,抬手一摸,却不料精神紧绷的后金战士以为皇太极下令攻击,也不知是谁最先喊出的冲锋口号,刹那间,只听得“杀啊!冲啊!”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冲锋的号角也被吹响,六万后金精骑分左中右三队冲向明军。明军主帅满桂明知此次是九死一生,却是毫不退缩,指挥镇定,命吴襄率其部下千人一字排开,后面由他亲率万余步军为后队,左右两翼各有将领分率五千骑兵掩护中军。眼见后金大军人多势众,锦州城上赵率教见援军势单力薄,遂命城上各式火炮齐开,支援两万明军。几十门射程较远的红衣大炮炮弹准确的落在正在冲锋的六万后金大军中,顿时后金大军人仰马翻,死伤近千。可皇太极、代善等人却视若不见,后金大军也无人退缩半步,继续冲向明军阵营。
吴襄站在明军阵营最前面,眼看后金军距自己不过两百米左右,终于下令道:“准备、瞄准”后金军又向前疾冲二三十米,已经到了长枪的有效射程内。“射击”千条火枪如火蛇一般,吐出要人性命的子弹。冲在最前面的后金骑兵又是伤亡一片,倒下的后金士卒马上被后面的往日同袍踏成一片肉泥,可此时却无人有瑕为其感伤,若不能冲到明军阵前,下一个倒下的也许就是自己。后金大军越来越近,吴襄命道:“所有人自由射击。”说完他也从怀中取出三桂送于他的两只短铳,准备与后金军决一死战。这千余人两排枪过后,虽然打死打伤后金军两千有余,可后金骑兵也已冲到明军阵前不足百米,他们取出了强弓劲弩,予以还击。
满桂见吴襄及其手下在这平原中毫无掩身之地,在后金军的骑射之下只能成为活靶子,马上命后队盾牌手上前掩护吴襄等人,吴襄等人则隐藏在盾牌手身后,继续用手中利器打击敌人。后金大军几万只箭矢仿佛一片乌云落向明军阵营,只听得叮叮当当响成一片,虽有盾牌手掩护可还是有几百明军伤亡。明军则同样以箭矢、火统还击,双方各有损伤。后金军在付出近五千人的代价后终于冲到了明军阵前,满桂立即令长枪手上前,刀盾手后退,以接迎后金骑军的冲撞。中军中三千长枪手手持两米五左右的长枪,喊着口号,分成五排站到了最前列。将长枪尾端向地面狠狠一砸,在这坚硬的地面上砸出一个小坑,长枪手便将长枪尾端抵在坑中,他们紧紧抓住枪杆,便枪身呈30度角,斜指前方,在明军阵前树起一道荆棘。后金前锋五百余人已经冲到明军阵前,根本来不及停马,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要停马,连人带马撞在了明军阵上,撞得是头破血流。可是后面后金军却踏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冲锋,仅有三千人的长枪阵,抵挡不住后金万余骑兵的冲锋,却同样没有一人后退,一名长枪兵长枪将后金骑兵连人带马串成一串,可后面的骑兵马上跟了上来,面以踏向自己的马蹄,他没有退缩,而是挺起了胸膛,视死如归。
很快明军长枪阵便被冲破阵形,三千长枪手,活下来的不到千人,可他们也用手中的长枪,和自己的生命为同伴争取了机会,不但杀伤三千后金军,同时将原本疾驰而来的后金军阻在了阵外。虽然以步兵对骑兵基本上没有胜算,但相对来说对付停下来的骑兵总比对付冲锋起来的骑兵好上十倍。长枪队阵形一乱,后面的刀盾手马上顶上,施展起地趟刀法,专砍马腿。而吴襄已经从长枪队身后又撤到了刀盾兵后面继续用手中火枪收割后金军的生命。这时左右两翼的后金军也冲杀上来,一万后金军对上五千明军,虽然双方都是骑兵,可明军却远远不是后金军对手,形势甚至还不比中军,已经是节节败退,看来用不了多长时间,后金军便会冲破明军两翼,对明军中军全面包围。
眼看已经必死之局,满桂却毫不气馁,虽然明军已经死伤四千余人,便也拼杀了后金军万人以上,这其中吴襄的火枪队却是立了大功,万人中他及手下起码包办了六成以上。后金大军也早恨透了只会打冷枪的吴襄等人,可却又拿他没有办法,吴襄等火枪手永远只是躲在其他明军身后,让后金军有力却无处使,看来若不能将其他明军全部歼灭,想要与这伴小人决战是不可能了。
第十五章后金大营
锦州城中的赵率教看到城外明军势危,想要出城相援,却发现在城外四道城门外都有近万后金士卒把守,怕是没等自己这五千余人出城便会被后金军射成刺猬,所以也只有在城中徒自哀叹。双方从开战到现在不过一个时辰,后金军凭借强大攻势,不计伤亡,已经成功包围了这仅剩万人左右的明军,皇太极连日来铁青的脸终于露出一点笑容。
就在后金上下都以为此将已经是稳操胜券时,意外又发生了。只见位于山后的后金大营突然如炸营一般,喊杀场直冲云霄,没等皇太极反应过来,又见大营位置浓烟滚滚。只恨得皇太极差点咬断银牙,好不容易将要迎来一场胜利,却又突发险情。要知道此次后金征战本就粮草不多,剩下的粮草将够大军回国。皇太极原本打算今日与明军决一死战,如能攻下锦州当然好,夺得城中粮草以为军粮,若今日打不下锦州,却也只有连夜撤退一途,不然没了粮草的大军如何还能继续征战。可现在锦州城依然屹立于眼前,自己仅剩的军粮全在大营之中,若大营被毁,就算能交被包围的这万余明军全部残灭,将来回程中,既无粮草,又无厚衣的十余万大军,不知要被冻死、饿死多少,得不偿失啊。
皇太极虽有心歼灭眼前这万余明军,可他也知道如何保住大营中的粮草更加重要。代善对这一切也知之甚详,看大营起火,心中也是着急,来到皇太极身边道:“大汗,大营危矣,应速派援军!”皇太极点点头,眼看到手的胜利果实却不得不放弃,这叫他如何甘心,不过他还有一定侥幸心里。他不相信,这在关外,明军还能有多少人马来援,眼前这两万人怕已经是极限了,再说大营还有多尔衮的正白旗近万人和几千辎重兵守卫,就算袁崇焕将宁远城剩下的两万明军派来,也能抵挡一阵。最后他终于舍不得既将到手的胜利,命代善率正红旗万余人马立既回援大营,同时传令阿敏,派部分士卒回援,他则率两黄旗及镶红旗共计四万余人继续围攻明军,誓要将这股明军一网打尽。代善得令后,马上抽掉战场上的万余正红旗将士,明军却因此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不过明军此时已仅有不到万人,在四万后金骑兵的包围中,决无幸理。
代善很快整军来到锦州城下,会合了阿敏派来的五千援兵,一万五千骑兵浩浩荡荡开往山后的后金大营。可刚走没多远,还没到山头附近,却见从山后冲出一支人马,虽然双方相距还有几百米,对方也没有打出将旗,可凭其衣着打扮,代善还是认出了这队人马竟是后金军。代善心中一惊,没想到明军真有如此实力?竟在这短短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内,将多尔衮近万正白旗士卒及几千辎重兵打得落慌而逃。代善也不敢轻举妄动,忙令万五大军原地止步,不到一刻钟,这队溃兵已经来到代善大军眼前。领头的正是多尔衮,他此时却是一副狼狈,头上铁盔早不知丢到那里去了,身上甲胄也是破烂不堪,上面还有几道刀痕清晰可见。代善虽然对多尔衮没有什么好印象,不过此时却也无瑕饥讽于他,大声问道:“前方到底发生何事?”
多尔衮驱马一直冲到代善面前,才勒住马缰,停下马来,喘着粗气,断断续续的回道:“明明军袭营!”代善一听,果然不出所料,心中却担心粮草,追问道:“敌军有多少人?何人领军?粮草可还无恙?”
多尔衮听闻此言,浑身都是一抖,仿佛刚才见了什么可怕的东西,心中不想回忆起来。直到代善又追问了一遍,多尔衮才答道:“来人,来人有五千之众”一听来人只有五千人,代善松了口气,可多尔衮随后接着道:“领军的却是那吴三桂!”
“什么?吴三桂?怎么是他?”代善一听“吴三桂”这三个字虽不至于像多尔衮一般浑身发抖,可也觉头痛。这个吴三桂自宁远出名以来,仅仅不到一年时间,直接、间接死在他及其部下手中的后金官兵上至大汗努尔哈赤、贝勒莽古尔泰,下至普通士卒,已经有几千之众,已经与宁远大战前,后金伤亡人数的总和还要多。后金官兵已经送了吴三桂一个响亮的称号魔狼,形容他仿佛有种魔力一般,后金军中无论谁碰上他决无好下场,又说他像狼一样,隐忍、凶残,平时你找不到他,可一到关键时刻他就会带着他的狼群出现。莫非这个吴三桂真的是后金克星?而此时他们口中的魔狼吴三桂却正带着其百名亲卫和近千明军士卒骑着高头大马,站在原本属于后金的大营上,其身后还有四千多打扮各异的壮汉,与三桂手下一样手持新式火枪,站立于山岗之上,打量着这后金大营。
更不可思意的是,在这本来应是战火硝烟的战场上,竟还有五千多普通百姓,虽然个个衣裳不整,面黄饥瘦,可脸上却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正忙着搬运后金大营的金银粮草等物,那怕就是营中一个小小的汤匙也不放过。三桂坐在马上眼见这些普通百姓如同过年一般,兴奋不已,他心中也是一阵喜悦,总算没有辜负这些百姓对自己的厚望。至于三桂如何到了这里,他身后那四千壮汉是何来历却是别有因由。三桂率部下自在杏山驿附近救了满桂等人后,便与满桂分手,又率人回到锦州附近,以待战机。没想到,皇太极却因久攻锦州不下,竟率大军转攻宁远。
三桂得知此信后,却是大为放心,宁远不仅军卒是锦州一倍,且大炮更胜锦州,火器也十分充足,更有袁崇焕亲自坐阵,后金军在锦州前都没能讨得好去,去了宁远只能是自讨苦吃。锦州只留有代善的两红旗负责围城,此地既无战事,宁远又无担忧,三桂干脆率人寻路北上,想要打击后金的小部队,没想到此去百里左右,却是连一个后金士卒也没看到,反倒是大军回程到杜家屯时,引出了几百名躲在路边深山中的大明百姓。这些百姓都是听从了明军号令,从村中准备撤往锦州城的,可拖老扶幼速度太慢,被后金大军赶了上来,无奈只好躲入了深山,希望等后金大军撤去再重建家园。这些人在山中躲了半个多月,带的干粮已经吃光,几天来只能靠在山中采些野菜充饥,可天气越来越冷,再在山中呆下去,怕是要被冻死山上。他们只好又来到大路边,准备看看形势,最好是能撤回大明城中。
没想到却遇到了三桂这支骑兵。百姓此时一见明军真是尤如见了亲人般,跪在大跪两侧,痛哭流涕,只希望这支明军能发发善心,救助自己,免得死于荒野。三桂勒住战马,跳下马来,一位已经是花甲之年的老人走了出来,来到三桂面前道:“军爷,行行好,给我们点粮食吧,只要一点就行”三桂伸手将马上干粮取出,交给老人,道:“大爷,你们是从什么地方过来的?怎么会在这里?”
那老者颤抖的接过干粮,老泪纵横,原本只是报着万分之一的希望才走出深山,没想到竟真的遇到了自己的军队,听吴三桂问话,哽咽着道:“老汉姓谢,本居住在塔山铺附近,听说后金贼酋来了,我们附近几个村的都出来逃难,想到锦州城避难,没想到半路看到后金贼酋,只好躲进山里。”三桂看到这些衣裳褴褛,面黄饥瘦的大明百姓,心中一痛,他们为了不让后金大军得到一粒粮食,毁家出逃,最后却只能躲入深山,性命难保,衣食堪忧。谢老汉说完,拿着干粮却不吃,而是将干粮递给身边一个年青的妇人,道:“小翠,快拿着给孩子们分分。”
那叫小翠的妇人却没接干粮,而是道:“爹,你都三天没吃东西了,你先吃吧。”“胡说,我这把老骨头都入土半截了,孩子才是咱的希望,只要孩子没事,我就是死了也瞑目了。”老头一番话只说得三桂心中难受无比,含泪道:“大爷,你放心,只要有我们一天,就必定保着各位无事。”
后面千余士卒也早已下马,听了这话心中难过,看到这些可怜的百姓,难免会想到自己家中的父母妻儿,将心比心,同是大明百姓,如何能不心生同情。没人下令,这千余士卒却纷纷取出本已不多的干粮,交到这些百姓手中,没想到这些百姓却后退几步不接干粮。三桂心中不解,看着老头,问道:“大爷,这是为何?”那老头道:“军爷,我们只是些普通百姓,吃得再饱也不能上战场杀那些后金贼酋,只要给我们点吃的,不让这些孩子饿坏就行,他们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了,我们这些大人在这山中找点东西也饿不死,只盼军爷们吃得饱饱的,上战场多杀几个贼兵,早日将他们赶回老家,我们就高兴了。”
三桂没想到这些已经饿得连走路都费力的百姓却如此大义,双手紧紧抓住大爷的手,双眼含泪,却说不出话来,过了半晌,三桂才强忍激动的心情,道:“大爷,我们不会丢下你们不管的,身为大明的军人,上不能保护大明彊土,下不能保护大明百姓,还要我等何用?大爷,你叫老乡们先吃点,然后跟我们一起上路回锦州。”谢老汉等人对此当然是求之不得,在三桂等人反复劝导下,这几百名百姓才吃了些干粮,跟随三桂一同上路。好在三桂等人都是一人双马,这些百姓长年生活在关外,基本上人人都会骑马,大军速度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不过既然在这里遇到了这些百姓,那山中定然还有逃难至此的大明百姓。三桂不忍这些百姓在这荒山野岭中忍饥挨饿,便派出两只小旗,沿路来回巡查,务必要将这些逃难百姓集中到一起,以便救援。三桂带着谢老汉等人第二天便回到锦州城东南方的松山堡山上隐蔽起来,锦州城外尚有几万后金士卒围城,想要进城是不可能了,而三桂等人所带粮草本就不多,加之第二天,派出去的两只小旗有士卒又带回两百余名百姓,而且听这些百姓说,还有近万名大明百姓躲在山中,两只小旗已经进山去找了,想来过几天就会回来。到时千余军卒,再加上近万百姓,现在的这些粮食就算全军只喝稀粥,怕是也撑不到三天。为此三桂忙亲兵快马加鞭返回中后所联系叔父吴迪,请他派船运粮到松山堡附近海上接应自己。三天后,两支小旗竟陆继带回万余大明百姓,虽然其中老弱病残居多,可也有几千壮汉,大家在山上勉强撑了两天,喝了两天稀饭,可到了第三天三桂已经是一粒米也没有了,就是想喝粥都不可能了,真是愁煞了三桂。
正在三桂犯愁之际,当日派去求援的亲兵竟带了二百名壮汉回来,只见这二百壮汉个个膀大腰圆,古铜色的脸宠一看就是长年经历风霜日晒,肩上还扛着只袋子。领头的却是三桂的族兄吴力。这吴力长三桂十岁,早在几年前便随吴迪经商,现在已是吴迪手下得力干将,这二百壮汉也是吴迪船上水手。三桂一见吴力心已放下大半,果然吴力及这二百壮汉肩上扛的正是粮食,这几千斤粮食可是解了燃眉之急,足以让这万余百姓好好吃上几顿饱饭。吴力又告诉三桂,叔父吴迪得到消息后,率十艘大船连夜赶路,按照三桂的吩咐,船上还载着近二百万斤白米和同样份量的草料,此时就停在不远的海上,并问三桂道:“三桂,叔父带来的粮食足够了,不知你是打算继续在此驻守,还是将这万余百姓运回到中后所安置?”
三桂想了想,却没有马上答复,此时后金大军虽然去攻宁远,可锦州之围仍然未解,自己当然不能就此离去,倒是这些百姓,如果回到中后所,自己的冰凌山庄又可以扩大几分。不过他也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他让吴力等这些百姓吃完饭,由他们自己决定。吃过饭后,三桂将情况一说,这些百姓真是喜出往外,他们从来没敢想此次竟还能活下来,而且竟还有机会回到大明的领土。这些百姓商量了一会,最后还是派三桂最初遇到的谢老汉代表大家上前答话道:“军爷,小的们也想为我大明尽分力,可我们这些人大多都是老弱病残,怕是不但帮不上忙反而拖累大人,因此我们商量着,我们这些老的小的就随大人先走,那些年青人却还想跟随大人尽一分力。”老者说完,周围的年青人已是纷纷叫嚷着:“大人,让我们留下吧。”“是啊军爷,只要老人孩子安全了,我们就是死在这里也瞑目了。”“就是,那些后金狗拼死一个够本,杀两个就赚一个。”
三桂正愁自己势单力薄,虽然人少有人少的好处,可此时后金大军不再分兵行动,自己这千余人实在是啃不动那些动辄上万的后金骑兵,而这些长年居于关外的汉子,只要给他们一把刀就马上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就连那些女人也没有不会骑马射箭的。遂含笑点点头道:“好,既然如此那便留下吧。”这些百姓一听可以打后金,个个兴高采烈,最后留下近五千青壮男女,其余五千老幼随吴力返回海边,准备乘大船直下蛇务山。
众人走后,三桂从手下抽出一支小旗统领这五千人,准备在日后与后金战场争雄。没想到刚过一个时辰,负责送人的吴力竟又回来了,而且同时带回四千多装备了长枪的壮汉。一问才道,原来吴力带回五千余人,虽有十支大船,可也乘坐不下。船上的水手一听三桂要继续留在这里打金狗,个个磨拳擦掌,纷纷向吴迪请命,要求下船打仗。吴迪本来正为这五千余百姓犯愁,一听此话,暗道:正好,这些水手随自己长年奔于海上,各式海盗也没少见,三桂发明了新式长枪后马上给自己送来一百只,以后又陆继送来几千只,已经将这些水手全部装备上,一些小头目不仅有长枪,以前三桂送来的火铳也别在腰间,自从有了这些新式装备后,着实打了几场大胜仗,如今附近一带海域已经是吴迪的天下,再没人敢来打秋风。有这些水水帮三桂自己更加放心,而且他们下了船,这五千百姓也就有地方安置了。最后各船除必要水手外,其余水手由吴力率领来找三桂,因不知这仗还要打多久,所以将船上共四百万斤粮草也般了下来,此时正堆放在岸边。
三桂听到此处,真是好比睡觉有人送来枕头,正愁实力不足,这不,马上有人送来人马,四千装备了新式长枪,并久经战场的精卒,足顶得上后金一万兵马,这下子终于可以与后金大军打上一场了。三桂带人交粮草运到山上后,便带着这万余人便在这山上安营扎寨,以待时机。没几日,下山的哨探便带回消息,皇太极率领十几万大军在宁远城前惨败而归,损失惨重,如今已经在返回锦州的途中,估计今晚便可到达城下。三桂估计,这皇太极在宁远城没计到便宜,必不甘心就此撤退,想来明日锦州城下必有一场激战,遂命人马上埋锅造饭,连夜行军,直奔锦州,希望可以帮得上忙。
为了不打草惊蛇,众人吃过饭后又休息了两个时辰,好在今天夜里天空阴云密布,雪前天气并不寒冷,就连只穿了件夹衣的几千百姓也不觉得如何,直到午夜时分,大军才向锦州行去。从松山堡到锦州不到70里,众人又都是心中憋了股劲,行军速度极快,只用了一个半时辰便已赶到锦州城西南处。三桂命众人趁着天色还早,原地休息,并派出哨探去打探后金消息。直到天色蒙蒙亮时,才被后金大军集合的号角惊醒。不过此时三桂反倒不急,相当初二十余万大军围了几天,这锦州城却依然无恙,如今后金连番大败,士气更不如当初,又如何能攻下这座坚城。派出去的哨探传回消息,后金十几万大军正在锦州城前集结,看来是要强攻锦州城。三桂明白,自己此时虽说已有万人,可除了原来的千余骑兵外,其余九千人中有四千原来却是水手,另外五千根本就是普通百姓,要想在平原上与后金决战,怕是占不到便宜,那就只能出奇着。
既然后金大军都已去攻城,大营必然空虚,三桂命所有人小心行军,悄悄绕过锦州城,向后金大营行来。为了躲避后金派出的哨探,众人绕了几十里路,直到正午时分才来到后金大营附近。可三桂却听不到前方战场的撕杀声,知道其中必有变故,命人打探才知道,原来是宁远派来援军,后金大军正准备守株待兔,收拾这两万明军。既然如此,三桂却也不敢轻举妄动,本来相趁十几万后金军与锦州城明军纠缠之际,趁火打劫,一举攻下后金大营,可现在十余万后金军下列阵以待,若是冒然行事,自己可是要面对十余万后金大军,当然不是对手,所以也只好继续静待时机。三桂没想到这一等竟等了一个多时辰,派出的哨探才回来报道,宁远援军已经赶到城下,正与后金大军对峙。
果然不到片刻,便听到前面传来震天的喊杀声,想来双方已经交战。三桂再不迟疑,命全军收拾行囊,准备突袭后金大营。负责打头阵的当然是三桂及属下千余骑兵,后面是四千水手,五千手无寸铁的普通百姓只能跟在最后,以做疑兵。此时的后金大营却是一片寂静,为防止被明军大炮攻击,大营离前线甚远,后金军卒上至皇太极下至多尔衮从来没想过明军此时还有能力偷袭大营,所以整座大营防卫如同虚设,这更方便了吴三桂行事。三桂率部潜行至大营不远处,此时已经来不及与派入多尔衮帐下士卒联系,不过三桂相信,他们一定会做出最恰当的反应。看大营中毫无准备,三桂命千余骑兵上马,撑起吴字大旗,呼啸着冲向后金大营。营门口负责守卫的十几名后金士卒虽见不远处冲来一支骑兵,头前一杆吴字大旗随风飘扬,可他们直到此时也没反应过来,是有人袭营,正在纳闷,这支骑兵到底是谁的部下,后金大军中可有吴氏将领?没等他们想明白,三桂已率人冲到近前,冲在最前面的三桂左手握缰,右手持四尺左右的马刀,一刀下去,已是鲜血淋漓,跟在三桂身后的旋风狼骑也喝出口号:“旋风狼骑,有我无敌!”
这些后金士卒一听此言,方醒悟过来,没想到竟是魔狼来了,一时间恨不能多生两条腿,喊叫着,纷纷向营中跑去。
正在营中休整的正白旗将士听到这些士兵的呼喊声,纷纷出营观望,多尔衮也从大帐中出来,远远便看到营门口附近一杆吴字大旗正向自己冲来,多尔衮此时已患上恐“吴”症,再一听到旋风狼旗的口号,不用问也知道,此次来的一定是吴三桂。三桂派到多尔衮身边的护卫真是忠于职守,时刻不离多尔衮左右,这不,八名护卫正满面笑容站在多尔衮身侧,看着一脸惊慌的多尔衮,其中一人上前道:“大人,如今敌势甚大,我等不如先行后退,日后再战。”多尔衮那敢说个不字,只是心中还有犹豫,眼看三桂此时不过千人千骑,而此时大营中却有一万多名官兵,如果就些撤退,日后如何向皇太极交待。正在这时,三桂等人已弃刀用枪,这长枪的威力多尔衮曾在宁远城下见识过,杀伤力极大,可既便如此,自己率万余人却不战而退,将大军粮草全数交给明军,日后定难逃责难。没想到借口马上就来了。从后金大营营门口处又拥进几千壮汉,并且个个手持长枪,牢牢守住营门,而三桂却已率千骑在这后金大营中任意驰骋,根本没有人可以阻拦他们片刻。
营门口处的几千壮汉也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逐步向营中推进,他们身后竟还跟着几千人,如此以来,此次袭营人数已超过万人,且有三桂领军,多尔衮终于可以痛下决心,全军撤退。从三桂冲进大营,到多尔衮下令撤退不过一刻钟左右,可营中万余后金士卒在毫无防备之下,已损伤两千有余。这些后金士卒在面对三桂这只魔狼时,根本提不起半分反抗之心,此时终于可以撤退,纷纷丢下手中兵器,有的甚至脱去身上盔甲,生怕跑得慢了,被三桂追上。众人顾不得寻马,全凭两只腿拼命逃跑,可又怎么跑得过快马,多尔衮此时却在几名“护卫”的保护下跨上战马,撤出大营。只苦了后面的几千普通士卒,被三桂从后又击杀不少。多尔衮等人拼命逃跑,直到遇到来援的阿敏才止住脚步,可此时万余兵马,全身而退的不过三四千人,其余众人却已尽数被三桂等人斩杀。
三桂杀退了后金士卒,跟在后面的五千百姓,马上开打扫战场,能拿走的尽数取走,拿不走的便堆在一起,一把火烧成灰烬,决不给后金留下任何可用之资。四千壮汉取来后金战马,摇身一变成了骑兵,五千百姓也取来后金士卒丢下的刀枪、弓箭全部武装起来。阿敏问过情况后,一听袭营的竟是三桂,更可怕的是其手下竟有近万人,想当初这个吴三桂仅率五十余人便在莽古尔泰万余大军中杀进杀出,不折一人,如今却有万人,自己手下也不过万五,自己能是其敌手吗?想及此处,阿敏更加不敢妄动,马上派人去禀告皇太极,他自己却率人原地布阵,生怕三桂率人冲杀过来。皇太极得报也是大惊失色,若是他人别说率万人,就是率十万大军,自己也不会胆怯,可这吴三桂却不能以常人来衡量,本来形势一片大好,却因这吴三桂又显波折。
要知这大营所在位置却正是后金返国的唯一道路,此时被三桂占领,真是如鲠骨在喉,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若不能击退吴三桂,这十余万无粮少衣的后金大军,在此天寒地冻的野外,如何坚持下去。此时皇太极再也顾不上歼敌,马上传令,全军集合,并通知代善不再围城,马上与阿敏会合,皇太极暗道:你吴三桂就是再厉害,我就不信仅凭万人可以抵挡得住我十几万大军冲锋。被围的满桂和吴襄等人对后金这一举动大为不解,明明只要半个时辰自己这仅剩的几千明军便得战死杀场,可没想到这后金军竟说撤就撤了,劫后余生的众明军一时间喜极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