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上种红菱下种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着手,慢慢往回走。走到近老街的路口,蒋芽儿站住脚,说:带你去个地方,去不去?秧宝宝说去!两人就转个身,走上一领小石洞桥,下了桥,就是老街。
和所有的水乡镇子一样,街市本是沿水而设。现在,镇区扩大了,新房子和新街快速铺陈开来,几乎将旧时的镇制格局掩埋。只有老街,破烂,朽败,又所剩无几,则隐约流露出原先的依水生存的面目。走进老街,眼前就换了画面,许多颜色都褪去了,褪成黑白两色。笔触呢,变得细和碎,而且曲折。下午三是许的光线,因是夏天,还是硬的,吃不进去,就在黑色的瓦楞上,滚来滚去,檐下的粉墙,墙下街面的石板,亦反射着耀眼的白光。所以,还不能像中国画那样静和柔。倒有些像木刻,或者西洋的钢笔画,风格比较泼辣。
两个孩子走在老街,脚步在石板路上敲击出清脆的声响。老街此时还没从午后的酣睡中完全醒过来,人很少。几片米店虽然敞着门,却没有人。堆尖的米粒在布袋口,亮亮闪闪的,次一成的就略暗些。一等二等的,都不是新米,倘是新米,也是暗,但暗中有光,玉一样的润光。剃头师傅自己坐在椅上打瞌睡,苍蝇在店堂里唱着嗡嗡歌。她们又走上一领桥,这领桥比较高大,站在顶上,可看见四面,敌房子后面的楼房,工厂,还有老街尽头,河国寂的一片豇豆架。她们慢悠悠地走过桥,桥下是黄绿色发出腥臭味的水。这股腥臭从河水里源起,渐渐弥漫了整个镇子的天空,外面的人走进来,立即会感到空气的不同。本地人习惯了,并不怎么觉得,但是,河里的水,他们却早已经不吃不用了。太多的纺织厂,印染厂,污染了河水。
她们从浑浊的水上慢悠悠走过,走进两座山墙之间。山墙上长着绿苔,是有年头的老房子。阳光掩进来一个斜角,于是,两面山墙,一面亮,一面暗。因为光照少,地面石板缝里也长着绿苔。蒋芽儿拉着秧宝宝的手,转过山墙。拐进一条巷子。巷子里都是光,长长的一巷。巷子里的门大多闭着,有一两扇开着,她们正要探头朝里看,立刻就走出一个女人,挡住她们的视线,说:小伢儿做什么?那女人的脸相挺凶,秧宝宝就有些怯,蒋芽儿却不管,还从女人的身边往里看。女人身子一挪,堵住她:看什么看?蒋芽儿说:有什么录像好看?女人侧转身,把门一带:娘死匹个录像!再走过几扇门,忽有一扇开了,走出三个男青年,外乡打工仔的样子,茫然地眨着眼睛,是从暗地里猛然走进强光下,什么也看不见地从两个孩子身边擦了过去。这时,她们看见门里,房间深处的一角,撩起半幅布帘,布帘后有一个电视机,屏幕上是空屏的彩条。再过去,门就都关着了,有两扇门里,传出来激烈的格斗打杀的音乐声。这条巷子里,大都是开录像厅的营生。
她们走出巷子,从另两座山墙之间出来,又回到河边。这两座山墙相当高大,她俩站在底下,只是小小的两个人儿。太阳这会儿疲软了一些,光转成姜黄的,老街就变得鲜艳起来,像一幅油画。这两个小人儿漂亮的衣裙使得这幅画面活泼了。她们站在高大的山墙底下,商量下面去什么地方。在她俩商量事的时候,老街的西头,河道稍微开阔一些的地方,停了一艘大船。大船靠了岸,伸几块跳板,跳板搁上河岸时发出“嘭嘭”的响声。然后就有人担了桶,踏上跳板,一左一右从船舱里舀了水,再挑走。挑水的人渐渐多起来,络绎不绝,从她俩跟前过去,互相吆喝着:鉴湖水来了!
此时的老街喧嚷起来,人们从几领桥上过往着,店铺里也略有生意了。河边石阶上,有人蹲着涮洗拖把,鸡笼,抹布,水被搅得哗哗作响。洗东西的人隔了河说话,为使对方听见,声音放得很大,可还是河面上漂散了。
两个孩子说了会儿事,走上另一领小桥,从两个杂货铺间穿出老街。因为跑得太快,将其中一家铺子上一双下秧田的水靴碰落下地,老板就叫:当心魂灵跑落!太阳又向西移过一步,在她们身后,老街褪去姜黄的底色,还原了黑和白,真正成了一幅中国水墨画。所有的细部都平面地,清晰地,细致地呈现出来,沿了河慢慢地展开画卷。
老街外面的新街,这会儿可热闹了。菜市场又开张了,那些打工仔打工妹们买了菜,有的乘了三轮车往回走。所以,三轮车也熙攘起来。另外呢?路边的树底下,架起了几处锅灶,老板弯腰在方桌案上切菜配菜,洗鱼的水连同鱼肚肠一起泼出去,路就变得滑腻腻的。柯桥的矿泉水车也来了,停要路边,两块钱一塑料桶。路南边,离菜市场一百米,有一片空地,种了十数棵桑树,树底下,摆了落袋桌(台球桌),几个外乡人,赤了膊在打落袋。她们两人,在落袋桌边停了一会儿,看他们击球。其中一个,颈上系着红丝线,挂着沉甸甸的一块玉,回过头看她们一眼,脸上是有些凶恶的表情。这一加,连蒋芽儿都害怕了。两人返身离开了球旧,上了水泥桥,走过一段,蒋芽儿伏在秧宝宝耳边说:他们在赌博!
她们看见了教工宿舍楼,一起快步向前跑去。天边上升起了红云,渐渐铺开,铺开,铺展了天空。很远的地方,有一群燕子在飞,上上下下,滑翔着。秧宝宝钻进门洞,上了二楼,用李老师配给她的钥匙开了门。李老师家的人都聚在客堂里,闪闪在电视机前放张木盆,给小毛洗澡,一边看电视里的卡通片。桌上的饭菜也放齐了,顾老师和女婿小季喝着啤酒。只少了一个,亮亮,他早上回杭州的大学了,他正在那里读研究生。此时呢?正打电话来,陆国慎就在与他通话。电话正巧在电视机旁边的小柜上,所以陆国慎就不时要将电视的音量调校闪闪呢,再把音量调大,嘴里说:十八相送才唱过,就唱楼台会。陆国慎不理睬,再将音量调校李老师听见门响,回头看是秧宝宝,就说:秧宝,这么晚回来,做什么去了?家里人急煞。秧宝宝自知是晚了,低了头在门边换鞋,不说话。闪闪代她回答道:做什么?做嬉客!做嬉客就是玩耍的意思。秧宝宝低着的头抬了起来,头颈硬硬地从人丛里穿过去,走出阳台门,向那边房间走去。将书包往自己床上一放,坐在床沿上。房间里略有些暗,床边,墙角的暗里,有几个蚊子嗡嗡地飞。窗下的书桌上晾着一幅尺方,上面写着一个“鹅”字,墨迹已经半干,未干的那一点微弱地起着反光。
有人影从纱窗上掠过,门开了,一个人走到她身边,拎起她的书包,解下系在书包带上的纱布袋,里面装着吃空的饭盒,菜盒,还有水瓶。秧宝宝有一时恍惚,以为是妈妈,可却是陆国慎。陆国慎朝她笑笑,一手提着饭袋,一手拉住她的手,秧宝宝乖乖地站起来,随便她走了出去。
吃过饭,洗过澡,换了短裤圆领汗衫,辫子盘在头顶,横插一根织毛衣的竹针,颈后散落着一些碎发。李老师将方桌上的东西搬开,铺上一张报纸,让秧宝宝在吊扇下做功课。方桌的一半都叫闪闪占去了,摆着五颜六色的教具,苹果样的算盘珠什么的,正在备课。在秧宝宝和闪闪之间的那一边,挤着陆国慎,填一张报表。这家的男眷,则各归各房间去了。李老师凑得很近地看电视,电视机的音量调得极劲,几乎听不出来,是为了不要妨碍她们。秧宝宝将自己的书本往边上挪挪,示意陆国慎可以坐宽舒一些,陆国慎很感激地点点头,动了动身子,却并不挪过去。两人之间就有了些友情。就在这时,阳台下面响起了蒋芽儿的声音:夏静颖!
秧宝宝抬起头,正好对了闪闪的眼睛。闪闪蹙着眉,好像在说:还出去!秧宝宝刷地站真情烟为起来得太猛,将椅子推得“砰”的一声响。转身到门口,一左一右换了鞋,也不系扣,就这么跑出去了。
楼下的蒋芽儿,也是这样洗好澡的一身装扮,手里还拿了一把细木镂空折扇,对着秧宝宝的鼻子扇了扇:香不香?檀香。只闻见一股很古怪的香气,木头和某种香精混合起来的味道。蒋芽儿说:在房间里热不热?乘风凉去啊!两个就过到路北边。
路的北边,斜过去一些,做成凉亭样式的镇碑,高出地面几级台阶,有里外两围水泥护栏。暗暗的,没有灯,却看得见那里已经坐了一些乘凉的人。镇碑面南而立,东面延向柯华公路,南北向,往柯桥,绍兴和杭州。从镇碑再斜过去的对面,也就是和教工楼一边,再要往东,有一幢两层的水泥楼,四四方方,也和那些纺织厂的车间差不多的格式,但是呢,门的上方却架着霓虹灯。这会儿,红的,绿的,还有一种幽暗的紫,都亮了起来,亮出五个字:华舍大酒店。二楼一行铝合金窗户里面,隐约着有暗红与暗绿的光。四周是空旷的,那一点儿光也并不显得亮和热闹,反而,有一种寂寥似的。
这是镇子的入口,在水泥路的两边,稀疏的几幢房子之间,是还未平整完的稻田。田中间,有人在乘凉,听着半导体收音机,顺耳传过来一些杂音。这儿果真凉快。风,细溜溜地溜过来。白日里的拖拉机,三轮车,这时也都走净了,耳根子便静下来。月亮还未升起来,星星却已经出来了。趁着星光,依稀可见稻田里乘凉的那个人,坐一把破藤椅。碑上的刻字也显出来一半,但依然辨不清,只看得出些横竖笔画。人们在凉爽的细风里,说着闲话。
乘凉的人多是镇上工厂里的外乡人,打工仔和打工妹说着四川话,安徽话,各路乡音。说着说着,渐渐就让路给几个本镇人。那几个本镇人也是青年,牛皮烘烘的,争相说着故事,比试谁的故事惊人。他们的声音高起来,就将人们的耳朵吊了过去。大概因为是徐文长的家乡,此地人都会说故事,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听的人一多,就越发起劲,说得详细。第一个青年说的故事是关于房子。
有一个老板,造了一幢五层楼的房子。大理石铺地坪,单是厅中央一块牡丹花,就要两万元。楼梯是木扶手,铁镂花,大转角的楼梯,也是大理石的梯级。每层楼有一个洗澡间,各不相同,有莲花样的澡盆,冲击按摩式;有冲淋房;甚至,还有桑拿。每个洗澡间都有电视机,泡澡时可以看。电话是当然有的,就不消说了。这五层楼是这么分配的:底层是门厅,不派什么用场;二层才是客厅,饭厅;三层是卧房,卧房的地板是红木地板,皮鞋踩上去,当当响,不像木头,倒像铜;四层是游戏室,有卡拉ok,有落袋桌(台球桌),有麻将桌,有健身器,带桑拿的浴间就在这一层上;五层呢,是客房,就像旅馆一样,楼梯口放个柜台,往里去,走廊两边各是房间,每个房间都是标准间的样式。五层上面,其实还有个顶楼,尖顶,堆东西用。这些楼层除去方才说的楼梯外,另有一加三菱电梯上下。这样大的房子,老板家有几口人呢?三口。而且因为老板很忙,老板的朋友也都是忙人,四层的游戏室,是很少光顾的。再有了,老板所在既是个偏僻的地方,又不够偏僻,因为离柯桥,绍兴,甚至杭州,都是不远的,所以也很少有客人要在他这里留宿。因此,他们家实际上使用的,只是底下的三层,上面三层都关煞,电梯也关煞。此地的电压又不稳,点个电灯泡还要时时闪呢!电梯要是行到一半停止,怎么办?就这样,老板一家三口在这大房子的三层楼里生活着。到了年底,老板的娘子要扫尘,就扫到上面几层去了。这时候,她竟然发现,顶楼上住了一个人,在杂物中间辟出一块地方,架了床板,甚至还生了一只煤油炉,炉上炖着鸭汤。你们说奇不奇?
人们唏嘘感慨一番后,再接着听第二个故事。第二个故事也是关于房子。
有一个老板,有一个娘子,种田的。发迹以后,老板又讨了一个小的,当然没有叫大的知道。在柯桥买了一栋小楼,养着。老板越做越大,厂开一片,又开了一片,娘子也讨了一个,又讨了一个。每讨一个,老板就要买一栋房子,养起来。房子是买在不同的地方:兰亭,柯岩,鉴湖,萧山,绍兴。所以,大家除了晓得老板有糟糠之妻,其余统不知道。而那糟糠之妻,依然在乡下,住一栋二层水泥预制板旧房,带两个小孩,劳动生活。老板每月回来一次,住两天,留下五百元钱做家用,便离开了。所以,她们母子三人过得虽然不很宽裕,可也决不拮据。日子本来是一日一日往下过着,很好。可是,不是有话道:天有不测风去吗?有一天,老板在宴席上,正喝酒吃菜,猜拳行令,忽然间滚到桌底下,死了。终究不知是什么病,事前一点预兆也没有,所以就没有任何准备,老板没有留下一句话。老板生前给那许多小娘子买的房子,产证都写他自己的名字。婚姻法开国以来就写明一夫一妻制,禁止纳妾,所以那些娘子法律统不承认,没有继承权。所有的房子,里面的家具,铺盖,陈设,都归了乡下娘子。你们道,她总共收归了几幢房子?九幢!现在,老板乡下的娘子,带了孩子,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
第三个故事。第三个故事就是关于女人的了。
有一个女人说故事人停了停,将脸转向东,朝路对过的大酒店翘翘下巴,意即故事要从那里说起。大家随了都把脸转向那边,忽然就有人惊叫道:这里有两个小伢儿,不给她们听,叫她们走!人们这才发现,人堆里扎了两个小姑娘,听得眼睛都发直了。于是便纷纷嚷道:叫她们走,叫她们走!蒋芽儿同他们吵:要走你们走,又不是你们家地盘,怕你!但到底架不住轰她们的人多,还有用手推她们的。两人手拉手跳下台阶,一边跑,一边回头骂:嚼烂舌根去吧!
这时候,月亮升起了,将这两个小人影儿薄薄地映在地上,像电视里的动画似的活动。左边那个头顶上盘个髻,髻上横插一根针的,高一些。右边的梳一条老鼠尾巴似的细辫子,手里拿把折扇的,则矮一些。两人都只穿了短裤短衫,那月光透得很,几乎要将那衫裤上的印花都映在影子里了。两个精致的小人儿,翩翩地掠过宽阔平展的路面,路面现在很安宁,没有车,也很少人,倒有几只萤火虫,错了路,从田里漫飞上来。
沿街的楼房,多已暗了灯,有几扇窗亮着,因隔了帘子纱门,也幽静的。两人在楼上道了别,蒋芽儿家建材店的卷帘门下了大半,蒋芽儿人小,一猫腰,从底下钻进去,里面的双开门是开着的。然后就听“哗啷”一声,卷帘门放到论著,双开门也上了个闩,只剩秧宝宝一个人了。眼前却还留着蒋芽儿猫下腰,又回头朝她望一眼的样子。
蒋芽儿是个丑人,胳臂和腿都细得像筷子一样,还略有些鸡胸。头颈又软,小小的脑袋便总向后仰着。与她孱弱的身体相反,她精力格外旺盛。她的一对绿豆眼里,时常放射出狂热的光芒,这使她变得有些怪异,有一点像动物。一种天生弱小,因此格外警觉的动物。外界稍有刺激,立即做出反应。这种不安的性格影响了她的学习,因为她无法集中注意听讲,静不下心来抄写生字,算术呢,也缺乏耐心进行演算和背诵口诀。所以,她总是拖欠作业,考试错得不像样,老师只有向家长诉苦。建材店老板终日忙生意也还忙不过来,他女人却是个吃斋拜佛的人,凡事都托给菩萨。蒋芽儿便被放任自流了。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又时常让老师叫起来训责,蒋芽儿在班上是个遭人看不起的角色。虽然是小学生,其实也是一个小社会,根据他们的标准,渐渐就分出了阶层,蒋芽儿就是那最底层的人,可像方才说的,她是一种动物,她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有着她自己的内心活动,别人的白眼并不能影响她什么。所以,她整日都是兴兴头头快快活活的。
秧宝宝站在放到底的卷帘门外,面前是寂静的新街,街角镇碑下,远远还聚着一圈人,黑压压的一团。碑顶矗在田野的背景前,轮廓十分清晰。路对面的房子也暗了灯,是店铺的,则下了卷帘门。这样看过去,街,显得更空旷了,而且,森然。秧宝宝退进门洞,她的小人影就跳进了天井。天井,一面是楼,三面是墙。天的一角让楼占去了,天空就狭了许多。她踏上楼梯,于是,那小人影儿就不见了。
在这小镇子的日子开了头,一日一日过着。早晨,由陆国慎替她装菜盒,量好米,再量好水。小学生蒸饭都要带自家的水,如今,华舍人吝惜水比吝惜油还甚。陆国慎将这些东西一一装进饭袋,交到秧宝宝手里,让她上学去。这家中,秧宝宝只认陆国慎。当然,她对李老师也说不上来什么,可一来是敬畏,二来,李老师到底是闪闪的母亲,这就足够叫她心生芥蒂了。而陆国慎,秧宝宝只以为是和她一样,是这家的外人,看见她受闪闪冲,并回嘴,光是笑,便当是怕她,更觉得同病相怜,心里就与她近了。陆国慎将秧宝宝送到门口,秧宝宝回转身,手在胸前,幅度很小地朝她摇了摇,不让外人看见,好像是她俩这间的小秘密。这样道了再见,她便出门,径直下楼。蒋芽儿早就在楼下等着她了。
蒋芽儿带着秧宝宝,已经逛遍了这镇子的角角落落。每天下午三点半,老街新街,就像燕子一样,飞着两个小姑娘的身影。现在秧宝宝也开始同蒋芽儿一样拖欠作业了。即便按时交上去,也潦草得可以。老师说了她几次,头两次还管用,后来就皮了。老师让她家长来,家长自然是叫不来。一个班上几十个学生,老师哪能个个紧盯着?盯了几回,也就把心转移开了。但秧宝宝自此就被归到比较差的那一类里去了。而且,她的形象,也明显地流露出松懈的状态。头发总是乱蓬蓬的,既然梳不通,就也不去梳了,马马虎虎扒几下,编一根毛辫子。裙子呢,洗好叠好的衣服,胡乱往归她用的柜子里一塞,抽出来穿时便皱成一团。凉皮鞋既不洗也不上油,白鞋成了灰鞋。书包也蒙上一层灰。倘若此时,沈娄的人再碰见她,都要认不出来了。可是,沈娄是多么久的事情了啊!在一个小孩子的心里,时间是放得很大的,要不是这天早晨,公公突然出现,秧宝宝怕是想不起沈娄,还有沈娄的老屋来了。
这天早晨,秧宝宝睁开眼睛,看见李老师站在床边,手里拿了个青绿绿的葫芦,朝她面前摆摆:一个老公公送了给秧宝宝吃的。什么老公公?秧宝宝心想着。李老师又说:秧宝宝屋里结出的第一个葫芦。秧宝宝腾地跳起来,推开李老师,冲到阳台上往下看,只看得见一个背影,背上挎一只竹篮,篮上搭一件蓝布衫,朝西走去,已经走近水泥桥了。秧宝宝沿了阳台跑进东边屋里,都党政军没起来,客堂里空着,桌上放一锅烧滚的泡饭,揭了锅盖在散热。秧宝宝来不及换鞋,穿了拖鞋,撞开门跑了下去。到底人小脚轻,公公上到桥顶时候,她就追上了。公公!她喊。公公听不见。她再喊,公公还是听不见。她就紧跑几步,跑到公公面前,截住公公。公公看见秧宝宝,并没有流露喜欢的表情,而是很平淡,甚至有些不认识的样子。他看着秧宝宝,等她说出什么来,秧宝宝倒也想不出要说什么。于是,公公就又开步往前走了。秧宝宝便在后边跟着。她头发蓬得不成样子,穿了短裤背心,脚上是一双拖鞋。而公公今天却穿得很正经,一件对襟立领衫,排纽真扣到颈脖根,裤子也是干净的,一双圆口布鞋,还穿了白纱袜,是做客的打扮。两人相跟着走了一段,走到菜市场跟前。人略多了些,但因为早,还不算多。公公朝北一转,走上一领桥,向老街去了。跟到此,秧宝宝也觉着了无趣,停住脚步,看公公下桥,再一转,不见了。
秧宝宝一个人拖着脚往回走,多起来的人,从她身边过去,她也没有心思打量。拖拉机轰隆隆对面过来,到南山上去拉石头,她也不晓得让一让。幸亏路面宽,拖拉机走了一个弯儿,过去了。走到楼底下,建材店老板正拉起卷帘门,蒋芽儿从门里探出头说:看菩萨戏去不去?秧宝宝懒懒地摇摇头,进门洞去了。这才想起,今天是礼拜。怪不得李老师的儿子昨晚回来了,陆国慎也不太理自己了。进到二楼,推开门,小毛大叫一声:秧宝宝来了!
她下到楼底,走到建材店门前,往里探。店里边堆着方子,机制板,直堆到屋顶,将店堂遮得很黑,没有人。她叫了一声蒋芽儿,也没有人应。正犹豫着,从店堂后边转一个人,很高大粗壮的,是蒋芽儿的父亲,建材店老板,当年曾经做过李老师的学生。他认得秧宝宝,朝她一挥手:进去吧!潮湿的木材发出浓郁的酸涩气,壅塞在店堂里,转过一垛到顶的方子,眼前便亮了。一扇后门,门外是一方天井,天井里搭了一间平房,摆了桌椅床柜,是老板一家起居的地方,蒋芽儿在里面。秧宝宝又叫了一声,蒋芽儿回转身来,看见是她,很欢喜地朝她招手,让她进去。
跑进去,才看见,蒋芽儿的妈妈也在,坐在方桌边,正在梳头。面前支着一个三屉的梳妆盒,盒盖里是一面镜子。她梳着一个奇怪的发型,将细而长的头发梳顺,偏在一边,松松地绞几道,挽上去,在头顶一侧用发卡别住,再挽回来,别住,形成两个向下垂的发环。余下的发梢则用一朵水钻的珠花别在发环根部,底下是一排刘海。于是,蒋芽儿的妈妈就变成了仙女。梳好头,接下来是扑粉。蜜粉很仔细地盖住了她的三角脸上一些褐斑和细皱,变得光滑,细腻,并且透着红晕。眉画得黑漆漆的,眉梢一直长到鬓角里。对,那鬓角是刨花水(头油)调黏了,贴上去的。眼睛画得更大了,看起来幽深得很,甚至有些吓人。蒋芽儿妈妈的嘴本来就小,这时就小得更加醒目了,鲜红的一点。完事了,合上梳妆镜,站起身来,这样就看见,原来蒋芽儿的妈妈身上穿的是一件彩衣。粉色的,连肩宽袖,领是马蹄领,镶着宽边。袖口也镶宽边,腰里系一条带子,在一侧挽一个结,垂挂下来。彩衣齐到膝,裤子是平时的裤子,脚下则是一双绣花鞋,软底的。蒋芽儿悄声对秧宝宝说:我妈妈扮的是何仙姑。蒋芽儿的妈妈收拾了一个篮子,篮里放着香烛,火柴,手帕,几封云片糕,三个桃子,一瓶水。蒋芽儿走过去,很殷勤地替她妈妈递东西,一边说:秧宝宝也去。她妈妈不说话。自从梳头开始,她就再也没有说话,好像做了仙女,便不可同凡间搭话了。
一切停当,蒋芽儿妈妈最后再在头上罩了块尼龙绸的方巾,挽到颈后打个结,以免风吹乱了发髻。然后,蒋芽儿跟在她妈妈后面,秧宝宝跟在蒋芽儿后面,三个人鱼贯出了门。此时,太阳已经高了。因是礼拜,路上没有那么多忙着上班上学的人,自然寂静些。织布厂是停人不停机的,所以,田野里,远远近近的,还是传来机器的轰隆声。但这机器声在空旷的天地间,也显得很寂静。
她们越到路对面,从镇碑跟前走过。这时候,镇碑底下一个人也没有,孤单地矗在那里,花岗岩的碑面在阳光下白得晃眼。绕过镇碑,向北走去,走过一个塘。塘边有女人淘米洗衣服,叫叫嚷嚷,说今早的自来水里有绿藻,不能用,只好到这里来淘洗东西。走过塘,向东转进一条宽巷。宽巷里有一处凹进去,原来是一所院子。院子里有太湖石,石登石桌,碎花石子路通向高台阶,一幢五层高,马赛克墙面,琉璃瓦顶的楼,矗立在台阶上。听见人经过,就有两条大狼狗吠起来,此起彼伏,久不停息。走出宽巷,上了一领水泥板桥,下桥再沿了河向东径直走。河边多是旧厂房,国营厂早已关门停产。一间传达室里聚了人,在打扑克。尚了河走着,走着,就走到田埂上,一方整好的秧板,一个农人卷了裤腿,正在落谷。一把谷种放手出去,好像一张雾,落下,再一扬手,又是一张雾。走过田埂,路就坡上去了,延进一间山墙下边。山墙的对面,是一领木廊桥,木头廊柱,木头护栏,木板地面,稻草盖顶。再走过去,下来,便是一个娄,蒋芽儿的妈妈停住了脚。
娄,就是断头河,或者说河流的底。水流将秽物带到这里,就无处可去,于是,便积起来。无非是塑料袋与泡沫块,已是污黑的了,却还是烂不到泥里去。还有油污,亦是溶解不了的,浮在娄面上,柏油似的反光。水草上缠裹着灰色的絮状的积垢物,铺了小半个娄。气味可是不好闻。不是臭,是怪异。起初是闷着,随后再一点一点烘上来,热呼呼的。娄底的埠头,几级石阶上,已经候了三两人了。一个是男的,琴师,提着琵琶。两个是老婆婆,一个梳了头,抹了胭脂,穿着彩衣,当然颜色要素一些。另一个是平常样子,怀里抱着一大篮馒头。蒋芽儿的妈妈看见他们,表情活跃起来,开口说话了。那管馒头的女人问,是你的囡?她就指指蒋芽儿,说是。于是,老婆婆就拿了一个馒头塞到蒋芽儿手里,蒋芽儿分了半个给秧宝宝。两人一边吃馒头,一边等着。蒋芽儿告诉秧宝宝,等会儿船来,接大家到张娄,张娄有个庙,庙主是个尼姑,人们都叫她“爷爷”庙前有个戏台,就在上面演菩萨戏。等了会儿,又陆续来了几个人,也妆扮过了。其中还有一个小孩,只五六岁,梳了一个朝天灯,头顶心红头绳扎一个小辫,把眼睛都吊了起来,敞了襟的短衫里,贴身一系一个红肚兜,显然是演哪吒。仗着自己是个角色,很傲慢地,谁也不理,径直到老婆婆篮里抓馒头吃。接着,船就来了。
小乌篷缓缓地划进灰浆般的娄底,很勉强地掉了个头,停在埠头前。先是上东西:馒头,香烛,乐器,还有一张红漆桌子。东西上完,就只剩半船地方了。那扮哪吒的率先跳上船去,接着是两个琴师,然后是那最早等着的妆扮的老婆婆,招呼蒋芽儿的妈妈一同上船,蒋芽儿的妈妈则向后一伸手,拉上蒋芽儿,蒋芽儿再要拉秧宝宝,却没有拉到,身后一个跟一个挤上人来。船明显吃水深了,船老大叫嚷着:不能上了!可比不上怎么行?好歹都上完了,只剩一个秧宝宝。船比来时笨重多了,一浆一浆离了码头,出得娄去。蒋芽儿挤在大人的缝里,完全看不见了。太阳近午了,这僻静的娄底,没有人来。对面娄边山墙上的后窗,静静的也没有人影。娄面的污水,就像板结了,纹丝不动。秧宝宝站在太阳地里,地上洒了些馒头渣,有一只小虫子在里面爬着觅食。她转过身子,走上木廊桥,木廊桥里是阴凉的,好象是表示无所谓,秧宝宝脱下腕上的小塑料包,拿在手里抡圆圈,有一点放浪形骸的样子。朽烂与松动的桥板在她脚下发出空洞的声音,给这背静的角落制造出一些响动。
秧宝宝抡着小包上楼,推门,走进房间。客堂里的人,不说话,看着她。她也不理他们,背过身去墙根换了鞋,转回来,抡着包走过房间。走到阳台门口,却被抓了手臂。她挣了几下,挣不脱,被抓回到房间中央,按坐在一个小板凳上。然后,一只手将她的辫子打散,一把梳子从额前向后梳去。哪里梳得动,梳子的齿早叫乱发缠住了,不得不手下加了力气。梳子下那人便发出一声锐叫。那简直不叫梳头,而是叫犁地。齿子扎下去,一股劲地往下拉。头发的主人,完全由不得自己,被两个大人,一个按住身子,一个按住头。叫了两声,便哭嚎起来。一面是为头皮痛,一面是为这一早上的失意。这哭声非常的哀伤,是受到一世界的委屈,叫听的人都难过起来。陆国慎和闪闪不禁手软了一下,面面相觑。趁这手软,秧宝宝却一跃而起,将板凳带翻,砸到陆国慎脚背上,陆国慎不禁“哎哟”一声。闪闪手快,一把扭住秧宝宝,秧宝宝忽然变得力大无穷,死命抵着。闪闪辖制不住她,就叫陆国慎来帮忙。陆国慎走到跟前,又叫她不要来,因为陆国慎已经有了喜,怕叫秧宝宝踢着。陆国慎不帮忙,她又弄不过秧宝宝,一时急得眼泪也下来了。两人正扭到阳台,李老师听到动静往这边来了,喝道:鸡飞狗跳,乱成什么样了!
听到李老师说话,这边歇下手了。秧宝宝到底是怕李老师的,闪闪则流着泪说:都是你纵容她跟蒋芽儿一起混,心都野了!李老师斥道:你少说几句!将秧宝宝推回客堂,令她坐下,又嘱陆国慎端来一盆热水,一按秧宝宝的头,将头发全翻倒进水里。秧宝宝虽然止了嚎哭,却一直嘤嘤地啜泣着,眼睛滚滚落进脸盆。小毛站在一边,目睹这一激烈场面,震惊得发不出声来,这时候,方才“嗷”一下哭起来。
这一个礼拜日的上午,便在大大小小的哭泣中过去了。
着手,慢慢往回走。走到近老街的路口,蒋芽儿站住脚,说:带你去个地方,去不去?秧宝宝说去!两人就转个身,走上一领小石洞桥,下了桥,就是老街。
和所有的水乡镇子一样,街市本是沿水而设。现在,镇区扩大了,新房子和新街快速铺陈开来,几乎将旧时的镇制格局掩埋。只有老街,破烂,朽败,又所剩无几,则隐约流露出原先的依水生存的面目。走进老街,眼前就换了画面,许多颜色都褪去了,褪成黑白两色。笔触呢,变得细和碎,而且曲折。下午三是许的光线,因是夏天,还是硬的,吃不进去,就在黑色的瓦楞上,滚来滚去,檐下的粉墙,墙下街面的石板,亦反射着耀眼的白光。所以,还不能像中国画那样静和柔。倒有些像木刻,或者西洋的钢笔画,风格比较泼辣。
两个孩子走在老街,脚步在石板路上敲击出清脆的声响。老街此时还没从午后的酣睡中完全醒过来,人很少。几片米店虽然敞着门,却没有人。堆尖的米粒在布袋口,亮亮闪闪的,次一成的就略暗些。一等二等的,都不是新米,倘是新米,也是暗,但暗中有光,玉一样的润光。剃头师傅自己坐在椅上打瞌睡,苍蝇在店堂里唱着嗡嗡歌。她们又走上一领桥,这领桥比较高大,站在顶上,可看见四面,敌房子后面的楼房,工厂,还有老街尽头,河国寂的一片豇豆架。她们慢悠悠地走过桥,桥下是黄绿色发出腥臭味的水。这股腥臭从河水里源起,渐渐弥漫了整个镇子的天空,外面的人走进来,立即会感到空气的不同。本地人习惯了,并不怎么觉得,但是,河里的水,他们却早已经不吃不用了。太多的纺织厂,印染厂,污染了河水。
她们从浑浊的水上慢悠悠走过,走进两座山墙之间。山墙上长着绿苔,是有年头的老房子。阳光掩进来一个斜角,于是,两面山墙,一面亮,一面暗。因为光照少,地面石板缝里也长着绿苔。蒋芽儿拉着秧宝宝的手,转过山墙。拐进一条巷子。巷子里都是光,长长的一巷。巷子里的门大多闭着,有一两扇开着,她们正要探头朝里看,立刻就走出一个女人,挡住她们的视线,说:小伢儿做什么?那女人的脸相挺凶,秧宝宝就有些怯,蒋芽儿却不管,还从女人的身边往里看。女人身子一挪,堵住她:看什么看?蒋芽儿说:有什么录像好看?女人侧转身,把门一带:娘死匹个录像!再走过几扇门,忽有一扇开了,走出三个男青年,外乡打工仔的样子,茫然地眨着眼睛,是从暗地里猛然走进强光下,什么也看不见地从两个孩子身边擦了过去。这时,她们看见门里,房间深处的一角,撩起半幅布帘,布帘后有一个电视机,屏幕上是空屏的彩条。再过去,门就都关着了,有两扇门里,传出来激烈的格斗打杀的音乐声。这条巷子里,大都是开录像厅的营生。
她们走出巷子,从另两座山墙之间出来,又回到河边。这两座山墙相当高大,她俩站在底下,只是小小的两个人儿。太阳这会儿疲软了一些,光转成姜黄的,老街就变得鲜艳起来,像一幅油画。这两个小人儿漂亮的衣裙使得这幅画面活泼了。她们站在高大的山墙底下,商量下面去什么地方。在她俩商量事的时候,老街的西头,河道稍微开阔一些的地方,停了一艘大船。大船靠了岸,伸几块跳板,跳板搁上河岸时发出“嘭嘭”的响声。然后就有人担了桶,踏上跳板,一左一右从船舱里舀了水,再挑走。挑水的人渐渐多起来,络绎不绝,从她俩跟前过去,互相吆喝着:鉴湖水来了!
此时的老街喧嚷起来,人们从几领桥上过往着,店铺里也略有生意了。河边石阶上,有人蹲着涮洗拖把,鸡笼,抹布,水被搅得哗哗作响。洗东西的人隔了河说话,为使对方听见,声音放得很大,可还是河面上漂散了。
两个孩子说了会儿事,走上另一领小桥,从两个杂货铺间穿出老街。因为跑得太快,将其中一家铺子上一双下秧田的水靴碰落下地,老板就叫:当心魂灵跑落!太阳又向西移过一步,在她们身后,老街褪去姜黄的底色,还原了黑和白,真正成了一幅中国水墨画。所有的细部都平面地,清晰地,细致地呈现出来,沿了河慢慢地展开画卷。
老街外面的新街,这会儿可热闹了。菜市场又开张了,那些打工仔打工妹们买了菜,有的乘了三轮车往回走。所以,三轮车也熙攘起来。另外呢?路边的树底下,架起了几处锅灶,老板弯腰在方桌案上切菜配菜,洗鱼的水连同鱼肚肠一起泼出去,路就变得滑腻腻的。柯桥的矿泉水车也来了,停要路边,两块钱一塑料桶。路南边,离菜市场一百米,有一片空地,种了十数棵桑树,树底下,摆了落袋桌(台球桌),几个外乡人,赤了膊在打落袋。她们两人,在落袋桌边停了一会儿,看他们击球。其中一个,颈上系着红丝线,挂着沉甸甸的一块玉,回过头看她们一眼,脸上是有些凶恶的表情。这一加,连蒋芽儿都害怕了。两人返身离开了球旧,上了水泥桥,走过一段,蒋芽儿伏在秧宝宝耳边说:他们在赌博!
她们看见了教工宿舍楼,一起快步向前跑去。天边上升起了红云,渐渐铺开,铺开,铺展了天空。很远的地方,有一群燕子在飞,上上下下,滑翔着。秧宝宝钻进门洞,上了二楼,用李老师配给她的钥匙开了门。李老师家的人都聚在客堂里,闪闪在电视机前放张木盆,给小毛洗澡,一边看电视里的卡通片。桌上的饭菜也放齐了,顾老师和女婿小季喝着啤酒。只少了一个,亮亮,他早上回杭州的大学了,他正在那里读研究生。此时呢?正打电话来,陆国慎就在与他通话。电话正巧在电视机旁边的小柜上,所以陆国慎就不时要将电视的音量调校闪闪呢,再把音量调大,嘴里说:十八相送才唱过,就唱楼台会。陆国慎不理睬,再将音量调校李老师听见门响,回头看是秧宝宝,就说:秧宝,这么晚回来,做什么去了?家里人急煞。秧宝宝自知是晚了,低了头在门边换鞋,不说话。闪闪代她回答道:做什么?做嬉客!做嬉客就是玩耍的意思。秧宝宝低着的头抬了起来,头颈硬硬地从人丛里穿过去,走出阳台门,向那边房间走去。将书包往自己床上一放,坐在床沿上。房间里略有些暗,床边,墙角的暗里,有几个蚊子嗡嗡地飞。窗下的书桌上晾着一幅尺方,上面写着一个“鹅”字,墨迹已经半干,未干的那一点微弱地起着反光。
有人影从纱窗上掠过,门开了,一个人走到她身边,拎起她的书包,解下系在书包带上的纱布袋,里面装着吃空的饭盒,菜盒,还有水瓶。秧宝宝有一时恍惚,以为是妈妈,可却是陆国慎。陆国慎朝她笑笑,一手提着饭袋,一手拉住她的手,秧宝宝乖乖地站起来,随便她走了出去。
吃过饭,洗过澡,换了短裤圆领汗衫,辫子盘在头顶,横插一根织毛衣的竹针,颈后散落着一些碎发。李老师将方桌上的东西搬开,铺上一张报纸,让秧宝宝在吊扇下做功课。方桌的一半都叫闪闪占去了,摆着五颜六色的教具,苹果样的算盘珠什么的,正在备课。在秧宝宝和闪闪之间的那一边,挤着陆国慎,填一张报表。这家的男眷,则各归各房间去了。李老师凑得很近地看电视,电视机的音量调得极劲,几乎听不出来,是为了不要妨碍她们。秧宝宝将自己的书本往边上挪挪,示意陆国慎可以坐宽舒一些,陆国慎很感激地点点头,动了动身子,却并不挪过去。两人之间就有了些友情。就在这时,阳台下面响起了蒋芽儿的声音:夏静颖!
秧宝宝抬起头,正好对了闪闪的眼睛。闪闪蹙着眉,好像在说:还出去!秧宝宝刷地站真情烟为起来得太猛,将椅子推得“砰”的一声响。转身到门口,一左一右换了鞋,也不系扣,就这么跑出去了。
楼下的蒋芽儿,也是这样洗好澡的一身装扮,手里还拿了一把细木镂空折扇,对着秧宝宝的鼻子扇了扇:香不香?檀香。只闻见一股很古怪的香气,木头和某种香精混合起来的味道。蒋芽儿说:在房间里热不热?乘风凉去啊!两个就过到路北边。
路的北边,斜过去一些,做成凉亭样式的镇碑,高出地面几级台阶,有里外两围水泥护栏。暗暗的,没有灯,却看得见那里已经坐了一些乘凉的人。镇碑面南而立,东面延向柯华公路,南北向,往柯桥,绍兴和杭州。从镇碑再斜过去的对面,也就是和教工楼一边,再要往东,有一幢两层的水泥楼,四四方方,也和那些纺织厂的车间差不多的格式,但是呢,门的上方却架着霓虹灯。这会儿,红的,绿的,还有一种幽暗的紫,都亮了起来,亮出五个字:华舍大酒店。二楼一行铝合金窗户里面,隐约着有暗红与暗绿的光。四周是空旷的,那一点儿光也并不显得亮和热闹,反而,有一种寂寥似的。
这是镇子的入口,在水泥路的两边,稀疏的几幢房子之间,是还未平整完的稻田。田中间,有人在乘凉,听着半导体收音机,顺耳传过来一些杂音。这儿果真凉快。风,细溜溜地溜过来。白日里的拖拉机,三轮车,这时也都走净了,耳根子便静下来。月亮还未升起来,星星却已经出来了。趁着星光,依稀可见稻田里乘凉的那个人,坐一把破藤椅。碑上的刻字也显出来一半,但依然辨不清,只看得出些横竖笔画。人们在凉爽的细风里,说着闲话。
乘凉的人多是镇上工厂里的外乡人,打工仔和打工妹说着四川话,安徽话,各路乡音。说着说着,渐渐就让路给几个本镇人。那几个本镇人也是青年,牛皮烘烘的,争相说着故事,比试谁的故事惊人。他们的声音高起来,就将人们的耳朵吊了过去。大概因为是徐文长的家乡,此地人都会说故事,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听的人一多,就越发起劲,说得详细。第一个青年说的故事是关于房子。
有一个老板,造了一幢五层楼的房子。大理石铺地坪,单是厅中央一块牡丹花,就要两万元。楼梯是木扶手,铁镂花,大转角的楼梯,也是大理石的梯级。每层楼有一个洗澡间,各不相同,有莲花样的澡盆,冲击按摩式;有冲淋房;甚至,还有桑拿。每个洗澡间都有电视机,泡澡时可以看。电话是当然有的,就不消说了。这五层楼是这么分配的:底层是门厅,不派什么用场;二层才是客厅,饭厅;三层是卧房,卧房的地板是红木地板,皮鞋踩上去,当当响,不像木头,倒像铜;四层是游戏室,有卡拉ok,有落袋桌(台球桌),有麻将桌,有健身器,带桑拿的浴间就在这一层上;五层呢,是客房,就像旅馆一样,楼梯口放个柜台,往里去,走廊两边各是房间,每个房间都是标准间的样式。五层上面,其实还有个顶楼,尖顶,堆东西用。这些楼层除去方才说的楼梯外,另有一加三菱电梯上下。这样大的房子,老板家有几口人呢?三口。而且因为老板很忙,老板的朋友也都是忙人,四层的游戏室,是很少光顾的。再有了,老板所在既是个偏僻的地方,又不够偏僻,因为离柯桥,绍兴,甚至杭州,都是不远的,所以也很少有客人要在他这里留宿。因此,他们家实际上使用的,只是底下的三层,上面三层都关煞,电梯也关煞。此地的电压又不稳,点个电灯泡还要时时闪呢!电梯要是行到一半停止,怎么办?就这样,老板一家三口在这大房子的三层楼里生活着。到了年底,老板的娘子要扫尘,就扫到上面几层去了。这时候,她竟然发现,顶楼上住了一个人,在杂物中间辟出一块地方,架了床板,甚至还生了一只煤油炉,炉上炖着鸭汤。你们说奇不奇?
人们唏嘘感慨一番后,再接着听第二个故事。第二个故事也是关于房子。
有一个老板,有一个娘子,种田的。发迹以后,老板又讨了一个小的,当然没有叫大的知道。在柯桥买了一栋小楼,养着。老板越做越大,厂开一片,又开了一片,娘子也讨了一个,又讨了一个。每讨一个,老板就要买一栋房子,养起来。房子是买在不同的地方:兰亭,柯岩,鉴湖,萧山,绍兴。所以,大家除了晓得老板有糟糠之妻,其余统不知道。而那糟糠之妻,依然在乡下,住一栋二层水泥预制板旧房,带两个小孩,劳动生活。老板每月回来一次,住两天,留下五百元钱做家用,便离开了。所以,她们母子三人过得虽然不很宽裕,可也决不拮据。日子本来是一日一日往下过着,很好。可是,不是有话道:天有不测风去吗?有一天,老板在宴席上,正喝酒吃菜,猜拳行令,忽然间滚到桌底下,死了。终究不知是什么病,事前一点预兆也没有,所以就没有任何准备,老板没有留下一句话。老板生前给那许多小娘子买的房子,产证都写他自己的名字。婚姻法开国以来就写明一夫一妻制,禁止纳妾,所以那些娘子法律统不承认,没有继承权。所有的房子,里面的家具,铺盖,陈设,都归了乡下娘子。你们道,她总共收归了几幢房子?九幢!现在,老板乡下的娘子,带了孩子,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
第三个故事。第三个故事就是关于女人的了。
有一个女人说故事人停了停,将脸转向东,朝路对过的大酒店翘翘下巴,意即故事要从那里说起。大家随了都把脸转向那边,忽然就有人惊叫道:这里有两个小伢儿,不给她们听,叫她们走!人们这才发现,人堆里扎了两个小姑娘,听得眼睛都发直了。于是便纷纷嚷道:叫她们走,叫她们走!蒋芽儿同他们吵:要走你们走,又不是你们家地盘,怕你!但到底架不住轰她们的人多,还有用手推她们的。两人手拉手跳下台阶,一边跑,一边回头骂:嚼烂舌根去吧!
这时候,月亮升起了,将这两个小人影儿薄薄地映在地上,像电视里的动画似的活动。左边那个头顶上盘个髻,髻上横插一根针的,高一些。右边的梳一条老鼠尾巴似的细辫子,手里拿把折扇的,则矮一些。两人都只穿了短裤短衫,那月光透得很,几乎要将那衫裤上的印花都映在影子里了。两个精致的小人儿,翩翩地掠过宽阔平展的路面,路面现在很安宁,没有车,也很少人,倒有几只萤火虫,错了路,从田里漫飞上来。
沿街的楼房,多已暗了灯,有几扇窗亮着,因隔了帘子纱门,也幽静的。两人在楼上道了别,蒋芽儿家建材店的卷帘门下了大半,蒋芽儿人小,一猫腰,从底下钻进去,里面的双开门是开着的。然后就听“哗啷”一声,卷帘门放到论著,双开门也上了个闩,只剩秧宝宝一个人了。眼前却还留着蒋芽儿猫下腰,又回头朝她望一眼的样子。
蒋芽儿是个丑人,胳臂和腿都细得像筷子一样,还略有些鸡胸。头颈又软,小小的脑袋便总向后仰着。与她孱弱的身体相反,她精力格外旺盛。她的一对绿豆眼里,时常放射出狂热的光芒,这使她变得有些怪异,有一点像动物。一种天生弱小,因此格外警觉的动物。外界稍有刺激,立即做出反应。这种不安的性格影响了她的学习,因为她无法集中注意听讲,静不下心来抄写生字,算术呢,也缺乏耐心进行演算和背诵口诀。所以,她总是拖欠作业,考试错得不像样,老师只有向家长诉苦。建材店老板终日忙生意也还忙不过来,他女人却是个吃斋拜佛的人,凡事都托给菩萨。蒋芽儿便被放任自流了。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又时常让老师叫起来训责,蒋芽儿在班上是个遭人看不起的角色。虽然是小学生,其实也是一个小社会,根据他们的标准,渐渐就分出了阶层,蒋芽儿就是那最底层的人,可像方才说的,她是一种动物,她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有着她自己的内心活动,别人的白眼并不能影响她什么。所以,她整日都是兴兴头头快快活活的。
秧宝宝站在放到底的卷帘门外,面前是寂静的新街,街角镇碑下,远远还聚着一圈人,黑压压的一团。碑顶矗在田野的背景前,轮廓十分清晰。路对面的房子也暗了灯,是店铺的,则下了卷帘门。这样看过去,街,显得更空旷了,而且,森然。秧宝宝退进门洞,她的小人影就跳进了天井。天井,一面是楼,三面是墙。天的一角让楼占去了,天空就狭了许多。她踏上楼梯,于是,那小人影儿就不见了。
在这小镇子的日子开了头,一日一日过着。早晨,由陆国慎替她装菜盒,量好米,再量好水。小学生蒸饭都要带自家的水,如今,华舍人吝惜水比吝惜油还甚。陆国慎将这些东西一一装进饭袋,交到秧宝宝手里,让她上学去。这家中,秧宝宝只认陆国慎。当然,她对李老师也说不上来什么,可一来是敬畏,二来,李老师到底是闪闪的母亲,这就足够叫她心生芥蒂了。而陆国慎,秧宝宝只以为是和她一样,是这家的外人,看见她受闪闪冲,并回嘴,光是笑,便当是怕她,更觉得同病相怜,心里就与她近了。陆国慎将秧宝宝送到门口,秧宝宝回转身,手在胸前,幅度很小地朝她摇了摇,不让外人看见,好像是她俩这间的小秘密。这样道了再见,她便出门,径直下楼。蒋芽儿早就在楼下等着她了。
蒋芽儿带着秧宝宝,已经逛遍了这镇子的角角落落。每天下午三点半,老街新街,就像燕子一样,飞着两个小姑娘的身影。现在秧宝宝也开始同蒋芽儿一样拖欠作业了。即便按时交上去,也潦草得可以。老师说了她几次,头两次还管用,后来就皮了。老师让她家长来,家长自然是叫不来。一个班上几十个学生,老师哪能个个紧盯着?盯了几回,也就把心转移开了。但秧宝宝自此就被归到比较差的那一类里去了。而且,她的形象,也明显地流露出松懈的状态。头发总是乱蓬蓬的,既然梳不通,就也不去梳了,马马虎虎扒几下,编一根毛辫子。裙子呢,洗好叠好的衣服,胡乱往归她用的柜子里一塞,抽出来穿时便皱成一团。凉皮鞋既不洗也不上油,白鞋成了灰鞋。书包也蒙上一层灰。倘若此时,沈娄的人再碰见她,都要认不出来了。可是,沈娄是多么久的事情了啊!在一个小孩子的心里,时间是放得很大的,要不是这天早晨,公公突然出现,秧宝宝怕是想不起沈娄,还有沈娄的老屋来了。
这天早晨,秧宝宝睁开眼睛,看见李老师站在床边,手里拿了个青绿绿的葫芦,朝她面前摆摆:一个老公公送了给秧宝宝吃的。什么老公公?秧宝宝心想着。李老师又说:秧宝宝屋里结出的第一个葫芦。秧宝宝腾地跳起来,推开李老师,冲到阳台上往下看,只看得见一个背影,背上挎一只竹篮,篮上搭一件蓝布衫,朝西走去,已经走近水泥桥了。秧宝宝沿了阳台跑进东边屋里,都党政军没起来,客堂里空着,桌上放一锅烧滚的泡饭,揭了锅盖在散热。秧宝宝来不及换鞋,穿了拖鞋,撞开门跑了下去。到底人小脚轻,公公上到桥顶时候,她就追上了。公公!她喊。公公听不见。她再喊,公公还是听不见。她就紧跑几步,跑到公公面前,截住公公。公公看见秧宝宝,并没有流露喜欢的表情,而是很平淡,甚至有些不认识的样子。他看着秧宝宝,等她说出什么来,秧宝宝倒也想不出要说什么。于是,公公就又开步往前走了。秧宝宝便在后边跟着。她头发蓬得不成样子,穿了短裤背心,脚上是一双拖鞋。而公公今天却穿得很正经,一件对襟立领衫,排纽真扣到颈脖根,裤子也是干净的,一双圆口布鞋,还穿了白纱袜,是做客的打扮。两人相跟着走了一段,走到菜市场跟前。人略多了些,但因为早,还不算多。公公朝北一转,走上一领桥,向老街去了。跟到此,秧宝宝也觉着了无趣,停住脚步,看公公下桥,再一转,不见了。
秧宝宝一个人拖着脚往回走,多起来的人,从她身边过去,她也没有心思打量。拖拉机轰隆隆对面过来,到南山上去拉石头,她也不晓得让一让。幸亏路面宽,拖拉机走了一个弯儿,过去了。走到楼底下,建材店老板正拉起卷帘门,蒋芽儿从门里探出头说:看菩萨戏去不去?秧宝宝懒懒地摇摇头,进门洞去了。这才想起,今天是礼拜。怪不得李老师的儿子昨晚回来了,陆国慎也不太理自己了。进到二楼,推开门,小毛大叫一声:秧宝宝来了!
她下到楼底,走到建材店门前,往里探。店里边堆着方子,机制板,直堆到屋顶,将店堂遮得很黑,没有人。她叫了一声蒋芽儿,也没有人应。正犹豫着,从店堂后边转一个人,很高大粗壮的,是蒋芽儿的父亲,建材店老板,当年曾经做过李老师的学生。他认得秧宝宝,朝她一挥手:进去吧!潮湿的木材发出浓郁的酸涩气,壅塞在店堂里,转过一垛到顶的方子,眼前便亮了。一扇后门,门外是一方天井,天井里搭了一间平房,摆了桌椅床柜,是老板一家起居的地方,蒋芽儿在里面。秧宝宝又叫了一声,蒋芽儿回转身来,看见是她,很欢喜地朝她招手,让她进去。
跑进去,才看见,蒋芽儿的妈妈也在,坐在方桌边,正在梳头。面前支着一个三屉的梳妆盒,盒盖里是一面镜子。她梳着一个奇怪的发型,将细而长的头发梳顺,偏在一边,松松地绞几道,挽上去,在头顶一侧用发卡别住,再挽回来,别住,形成两个向下垂的发环。余下的发梢则用一朵水钻的珠花别在发环根部,底下是一排刘海。于是,蒋芽儿的妈妈就变成了仙女。梳好头,接下来是扑粉。蜜粉很仔细地盖住了她的三角脸上一些褐斑和细皱,变得光滑,细腻,并且透着红晕。眉画得黑漆漆的,眉梢一直长到鬓角里。对,那鬓角是刨花水(头油)调黏了,贴上去的。眼睛画得更大了,看起来幽深得很,甚至有些吓人。蒋芽儿妈妈的嘴本来就小,这时就小得更加醒目了,鲜红的一点。完事了,合上梳妆镜,站起身来,这样就看见,原来蒋芽儿的妈妈身上穿的是一件彩衣。粉色的,连肩宽袖,领是马蹄领,镶着宽边。袖口也镶宽边,腰里系一条带子,在一侧挽一个结,垂挂下来。彩衣齐到膝,裤子是平时的裤子,脚下则是一双绣花鞋,软底的。蒋芽儿悄声对秧宝宝说:我妈妈扮的是何仙姑。蒋芽儿的妈妈收拾了一个篮子,篮里放着香烛,火柴,手帕,几封云片糕,三个桃子,一瓶水。蒋芽儿走过去,很殷勤地替她妈妈递东西,一边说:秧宝宝也去。她妈妈不说话。自从梳头开始,她就再也没有说话,好像做了仙女,便不可同凡间搭话了。
一切停当,蒋芽儿妈妈最后再在头上罩了块尼龙绸的方巾,挽到颈后打个结,以免风吹乱了发髻。然后,蒋芽儿跟在她妈妈后面,秧宝宝跟在蒋芽儿后面,三个人鱼贯出了门。此时,太阳已经高了。因是礼拜,路上没有那么多忙着上班上学的人,自然寂静些。织布厂是停人不停机的,所以,田野里,远远近近的,还是传来机器的轰隆声。但这机器声在空旷的天地间,也显得很寂静。
她们越到路对面,从镇碑跟前走过。这时候,镇碑底下一个人也没有,孤单地矗在那里,花岗岩的碑面在阳光下白得晃眼。绕过镇碑,向北走去,走过一个塘。塘边有女人淘米洗衣服,叫叫嚷嚷,说今早的自来水里有绿藻,不能用,只好到这里来淘洗东西。走过塘,向东转进一条宽巷。宽巷里有一处凹进去,原来是一所院子。院子里有太湖石,石登石桌,碎花石子路通向高台阶,一幢五层高,马赛克墙面,琉璃瓦顶的楼,矗立在台阶上。听见人经过,就有两条大狼狗吠起来,此起彼伏,久不停息。走出宽巷,上了一领水泥板桥,下桥再沿了河向东径直走。河边多是旧厂房,国营厂早已关门停产。一间传达室里聚了人,在打扑克。尚了河走着,走着,就走到田埂上,一方整好的秧板,一个农人卷了裤腿,正在落谷。一把谷种放手出去,好像一张雾,落下,再一扬手,又是一张雾。走过田埂,路就坡上去了,延进一间山墙下边。山墙的对面,是一领木廊桥,木头廊柱,木头护栏,木板地面,稻草盖顶。再走过去,下来,便是一个娄,蒋芽儿的妈妈停住了脚。
娄,就是断头河,或者说河流的底。水流将秽物带到这里,就无处可去,于是,便积起来。无非是塑料袋与泡沫块,已是污黑的了,却还是烂不到泥里去。还有油污,亦是溶解不了的,浮在娄面上,柏油似的反光。水草上缠裹着灰色的絮状的积垢物,铺了小半个娄。气味可是不好闻。不是臭,是怪异。起初是闷着,随后再一点一点烘上来,热呼呼的。娄底的埠头,几级石阶上,已经候了三两人了。一个是男的,琴师,提着琵琶。两个是老婆婆,一个梳了头,抹了胭脂,穿着彩衣,当然颜色要素一些。另一个是平常样子,怀里抱着一大篮馒头。蒋芽儿的妈妈看见他们,表情活跃起来,开口说话了。那管馒头的女人问,是你的囡?她就指指蒋芽儿,说是。于是,老婆婆就拿了一个馒头塞到蒋芽儿手里,蒋芽儿分了半个给秧宝宝。两人一边吃馒头,一边等着。蒋芽儿告诉秧宝宝,等会儿船来,接大家到张娄,张娄有个庙,庙主是个尼姑,人们都叫她“爷爷”庙前有个戏台,就在上面演菩萨戏。等了会儿,又陆续来了几个人,也妆扮过了。其中还有一个小孩,只五六岁,梳了一个朝天灯,头顶心红头绳扎一个小辫,把眼睛都吊了起来,敞了襟的短衫里,贴身一系一个红肚兜,显然是演哪吒。仗着自己是个角色,很傲慢地,谁也不理,径直到老婆婆篮里抓馒头吃。接着,船就来了。
小乌篷缓缓地划进灰浆般的娄底,很勉强地掉了个头,停在埠头前。先是上东西:馒头,香烛,乐器,还有一张红漆桌子。东西上完,就只剩半船地方了。那扮哪吒的率先跳上船去,接着是两个琴师,然后是那最早等着的妆扮的老婆婆,招呼蒋芽儿的妈妈一同上船,蒋芽儿的妈妈则向后一伸手,拉上蒋芽儿,蒋芽儿再要拉秧宝宝,却没有拉到,身后一个跟一个挤上人来。船明显吃水深了,船老大叫嚷着:不能上了!可比不上怎么行?好歹都上完了,只剩一个秧宝宝。船比来时笨重多了,一浆一浆离了码头,出得娄去。蒋芽儿挤在大人的缝里,完全看不见了。太阳近午了,这僻静的娄底,没有人来。对面娄边山墙上的后窗,静静的也没有人影。娄面的污水,就像板结了,纹丝不动。秧宝宝站在太阳地里,地上洒了些馒头渣,有一只小虫子在里面爬着觅食。她转过身子,走上木廊桥,木廊桥里是阴凉的,好象是表示无所谓,秧宝宝脱下腕上的小塑料包,拿在手里抡圆圈,有一点放浪形骸的样子。朽烂与松动的桥板在她脚下发出空洞的声音,给这背静的角落制造出一些响动。
秧宝宝抡着小包上楼,推门,走进房间。客堂里的人,不说话,看着她。她也不理他们,背过身去墙根换了鞋,转回来,抡着包走过房间。走到阳台门口,却被抓了手臂。她挣了几下,挣不脱,被抓回到房间中央,按坐在一个小板凳上。然后,一只手将她的辫子打散,一把梳子从额前向后梳去。哪里梳得动,梳子的齿早叫乱发缠住了,不得不手下加了力气。梳子下那人便发出一声锐叫。那简直不叫梳头,而是叫犁地。齿子扎下去,一股劲地往下拉。头发的主人,完全由不得自己,被两个大人,一个按住身子,一个按住头。叫了两声,便哭嚎起来。一面是为头皮痛,一面是为这一早上的失意。这哭声非常的哀伤,是受到一世界的委屈,叫听的人都难过起来。陆国慎和闪闪不禁手软了一下,面面相觑。趁这手软,秧宝宝却一跃而起,将板凳带翻,砸到陆国慎脚背上,陆国慎不禁“哎哟”一声。闪闪手快,一把扭住秧宝宝,秧宝宝忽然变得力大无穷,死命抵着。闪闪辖制不住她,就叫陆国慎来帮忙。陆国慎走到跟前,又叫她不要来,因为陆国慎已经有了喜,怕叫秧宝宝踢着。陆国慎不帮忙,她又弄不过秧宝宝,一时急得眼泪也下来了。两人正扭到阳台,李老师听到动静往这边来了,喝道:鸡飞狗跳,乱成什么样了!
听到李老师说话,这边歇下手了。秧宝宝到底是怕李老师的,闪闪则流着泪说:都是你纵容她跟蒋芽儿一起混,心都野了!李老师斥道:你少说几句!将秧宝宝推回客堂,令她坐下,又嘱陆国慎端来一盆热水,一按秧宝宝的头,将头发全翻倒进水里。秧宝宝虽然止了嚎哭,却一直嘤嘤地啜泣着,眼睛滚滚落进脸盆。小毛站在一边,目睹这一激烈场面,震惊得发不出声来,这时候,方才“嗷”一下哭起来。
这一个礼拜日的上午,便在大大小小的哭泣中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