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宋之枭雄卢俊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进行行政编制,创立他的卢齐(如同赵宋)政权时,t7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冗官。他仿照后世,初步拟定了行政编制计划,想在政务院下面设立了二三十个部门,然后在各地方衙门分别设立了一二十个行政机构。他的行政编制命令到达政务院时,就被首相张叔夜驳回,而且措辞严厉地指出“主公欲亡义军不成,设此纵容冗官之法。”
卢俊义吓了一跳,忙请张叔夜询问冗官之事。等细细问过之后,卢俊义才明白,原来他认为合理的事情在这北宋年间一点都不合理,而且频频被人讲起,视之为苛政。
什么叫冗官,就是当官的人特别多,尤其是当官又不做事的人特别多。
“冗官”一直是困扰宋朝吏治最严重的问题。北宋大臣王禹偁向宋真宗上疏:“臣本鲁人,占籍济上,未及第时,一州止有刺史一人、司户一人,当时未尝阙事。自后有团练推官一人,太平兴国中,增置通判、副使官、推官,而监酒、榷税算又增四员。曹官之外,更益司理。问其租税,减于日也;问其人民,逃于昔时也。一州既尔,天下可知。”意思是,济州以前只有一个刺史一个司户管理,未曾有政事荒废,但后来增加了众多官职,按说办事应该更有效率,但是税收反而比以前减少了,逃难的老百姓反而比以前更多了。庞大的官员队伍增加负担却降低效率,冗官已经影响宋朝政府机构的正常工作。
卢俊义纳闷地问张叔夜道:“为何宋朝一代会有冗官?”
张叔夜道:“首先是因为宋朝制度变更导致机构众多,太祖皇帝为削弱宰相权力,增设枢密院、参知政事、三司使等机构。宋以前的地方政府是州府和县二级,宋在州府之上新增一个‘路’的机构,另外还有独立于路府之外的叫‘军’的行政机构。宋经济发达,专门派人管理茶、盐、酒税收,还有派人管理负责海上贸易的市舶司,这些多出来的机构都要有人去补缺,官员就多出来了。宋祁曾向皇帝上疏中说:‘州县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州县面积没有比以前扩大,但州县的官员数量是以前的五倍。其次是赵宋朝的科举取士数量非常多,唐代取士最多不足百人,宋朝礼部规定四百人,实际常常有超额,扩招的进士都得安排官职。然后赵宋朝廷还有个‘荫补’的官职制度,官员的亲属享有不经科举直接做官的特权,荫补的允许范围非常宽泛,子孙基本都能享受荫补,高级官员的异姓亲属也可以荫补,甚至门客医人这些非亲属也可以。一个官员有很多个荫补名额,宋朝荫补做官的人远比科举做官的人多。奸相王有很多侍妾,其中得到封官的达十八人。王的儿子十四岁便任待制,被称为‘猢狲待制’。赵宋朝廷对官员优待,俸禄相对其它朝代都要优厚,法律约束宽松,太祖皇帝曾密令子孙不得杀士大夫,所以很多人挤破脑袋都去做官。”
卢俊义点点头:“机构是不能增设太多,科举取士亦不能太过繁多,更不能搞什么荫补制度。只是我疑惑的是,如果每个人都勤于政事,官多了也没啥太大害处。”
张叔夜摇摇头:“主公此言差矣,这么多的官职除了少部分必需,多数都不管实际事务,多数都是占着位子混饭吃的,老病、昏聩、平庸、不理政事的官到处都有。欧阳修在庆历三年给皇帝上的再论置兵御贼札子中说,郢州知州王昌运年老病重,腰腿不能行动,每天要两个人抬到衙门办公,三年之内,州政大坏;后来有一个叫刘依的人来替换老病的王昌运,刘依也是个七十多岁脑子糊涂的老头,欧阳修任滑州通判时刘依正寄居在那,三四次来找欧阳修,每次都问:‘中书省有一个王参政,叫什么名字?’作为一州的最高长官,竟然不知道中央高级领导的名字,告诉他几次都记不住。欧阳修就对皇帝说:‘陛下试思如此等人,能为国家置兵御贼乎?’”
卢俊义疑惑道:“那朝廷难道没有什么举措去裁汰冗员?”
张叔夜苦笑道:“朝廷当然也想精兵减政,裁汰冗员,但是裁到谁谁都不愿意。
世上庸人往往是哪里有利就往哪里走,世上官场这块地盘最有利,于是赵宋朝堂上的官员越来越多。冗官虽然属于多余,只消耗俸禄无益政事,但是这些已经坐稳位子的冗官,多数都难以动摇他们的地位。谁在什么位置,谁能动谁不能动,这不是由当事人的意志或才能决定,而是由相关的利益决定,世上大大小小的山头衙门都是这样。范仲淹曾吃推行‘庆历新政’,新政内容之一就是裁剪冗员。
>
进行行政编制,创立他的卢齐(如同赵宋)政权时,t7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冗官。他仿照后世,初步拟定了行政编制计划,想在政务院下面设立了二三十个部门,然后在各地方衙门分别设立了一二十个行政机构。他的行政编制命令到达政务院时,就被首相张叔夜驳回,而且措辞严厉地指出“主公欲亡义军不成,设此纵容冗官之法。”
卢俊义吓了一跳,忙请张叔夜询问冗官之事。等细细问过之后,卢俊义才明白,原来他认为合理的事情在这北宋年间一点都不合理,而且频频被人讲起,视之为苛政。
什么叫冗官,就是当官的人特别多,尤其是当官又不做事的人特别多。
“冗官”一直是困扰宋朝吏治最严重的问题。北宋大臣王禹偁向宋真宗上疏:“臣本鲁人,占籍济上,未及第时,一州止有刺史一人、司户一人,当时未尝阙事。自后有团练推官一人,太平兴国中,增置通判、副使官、推官,而监酒、榷税算又增四员。曹官之外,更益司理。问其租税,减于日也;问其人民,逃于昔时也。一州既尔,天下可知。”意思是,济州以前只有一个刺史一个司户管理,未曾有政事荒废,但后来增加了众多官职,按说办事应该更有效率,但是税收反而比以前减少了,逃难的老百姓反而比以前更多了。庞大的官员队伍增加负担却降低效率,冗官已经影响宋朝政府机构的正常工作。
卢俊义纳闷地问张叔夜道:“为何宋朝一代会有冗官?”
张叔夜道:“首先是因为宋朝制度变更导致机构众多,太祖皇帝为削弱宰相权力,增设枢密院、参知政事、三司使等机构。宋以前的地方政府是州府和县二级,宋在州府之上新增一个‘路’的机构,另外还有独立于路府之外的叫‘军’的行政机构。宋经济发达,专门派人管理茶、盐、酒税收,还有派人管理负责海上贸易的市舶司,这些多出来的机构都要有人去补缺,官员就多出来了。宋祁曾向皇帝上疏中说:‘州县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州县面积没有比以前扩大,但州县的官员数量是以前的五倍。其次是赵宋朝的科举取士数量非常多,唐代取士最多不足百人,宋朝礼部规定四百人,实际常常有超额,扩招的进士都得安排官职。然后赵宋朝廷还有个‘荫补’的官职制度,官员的亲属享有不经科举直接做官的特权,荫补的允许范围非常宽泛,子孙基本都能享受荫补,高级官员的异姓亲属也可以荫补,甚至门客医人这些非亲属也可以。一个官员有很多个荫补名额,宋朝荫补做官的人远比科举做官的人多。奸相王有很多侍妾,其中得到封官的达十八人。王的儿子十四岁便任待制,被称为‘猢狲待制’。赵宋朝廷对官员优待,俸禄相对其它朝代都要优厚,法律约束宽松,太祖皇帝曾密令子孙不得杀士大夫,所以很多人挤破脑袋都去做官。”
卢俊义点点头:“机构是不能增设太多,科举取士亦不能太过繁多,更不能搞什么荫补制度。只是我疑惑的是,如果每个人都勤于政事,官多了也没啥太大害处。”
张叔夜摇摇头:“主公此言差矣,这么多的官职除了少部分必需,多数都不管实际事务,多数都是占着位子混饭吃的,老病、昏聩、平庸、不理政事的官到处都有。欧阳修在庆历三年给皇帝上的再论置兵御贼札子中说,郢州知州王昌运年老病重,腰腿不能行动,每天要两个人抬到衙门办公,三年之内,州政大坏;后来有一个叫刘依的人来替换老病的王昌运,刘依也是个七十多岁脑子糊涂的老头,欧阳修任滑州通判时刘依正寄居在那,三四次来找欧阳修,每次都问:‘中书省有一个王参政,叫什么名字?’作为一州的最高长官,竟然不知道中央高级领导的名字,告诉他几次都记不住。欧阳修就对皇帝说:‘陛下试思如此等人,能为国家置兵御贼乎?’”
卢俊义疑惑道:“那朝廷难道没有什么举措去裁汰冗员?”
张叔夜苦笑道:“朝廷当然也想精兵减政,裁汰冗员,但是裁到谁谁都不愿意。
世上庸人往往是哪里有利就往哪里走,世上官场这块地盘最有利,于是赵宋朝堂上的官员越来越多。冗官虽然属于多余,只消耗俸禄无益政事,但是这些已经坐稳位子的冗官,多数都难以动摇他们的地位。谁在什么位置,谁能动谁不能动,这不是由当事人的意志或才能决定,而是由相关的利益决定,世上大大小小的山头衙门都是这样。范仲淹曾吃推行‘庆历新政’,新政内容之一就是裁剪冗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