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青舂的感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路过秋风
一路上,伴着徐徐的秋风,我想了很多,但心情始终无法开朗起来,本来应有的惬意也丝毫感觉不到。
还没有什么准备,这几天,却突然感受到了几丝凉意,让我最近浮躁的心情稍稍冷静了一下,才意识到,已到了秋季。
生活在这个南方的都市已差不多六年了,却始终不能适应这毫无道理的季节。盎然的春意还没享受够,炎热的盛夏就已到来,而那最能给人收获感觉的秋季却那么的短暂,竟又到了冬季,一切是那么地不遂人意。
傍晚,带着学校里的一些烦恼,我背起书包,踏上单车回家。迎面吹来一阵秋风,带来几许寒意,我下意识地打了个冷战,头脑清醒了许多。
回家的路经过的是这座城市最繁华的路段,八车道的水泥路面上车来车往,几十层的高楼鳞次栉比地矗在道路的两旁,而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八十层的大厦在这楼的森林更显得引人注目。不知怎的,每次骑车的时候总是逆风的,今天也不例外。一阵阵秋风迎面吹来,让我感慨良深。
突然的电石火花一瞬间,脑海里竟冒出了曹操的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而毛主席的“萧瑟秋风今又是”也一并出现,慢慢的品味之中,竟发现,与现实的秋风是那么的不协调。
独自站在高山上,四周丛林密布,脚下是一碧万顷的沧海,迎面吹来的秋风才是“萧瑟”让人产生苍凉悲壮的感觉,正式抒发豪情壮志的好时机。而如今,我逆风行进在归途,却始终找不到那种感觉。
周围的一切都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结晶。高楼大厦,汽车电脑路上的人都在匆匆地行进之中,车上的人也正忙着处理事情。不经意间,路过一个公共汽车站,这大概是众生百态的最佳地点。映入眼帘的是形形色色的人。他们衣着相貌各不相同,但不约而同的是,尽管秋风已夹杂着几丝寒意,他们却都是翘着脚等待汽车的到来。那种焦急的心情溢于言表,他们都是期盼着尽快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我的心绪很郁闷,尽管两只脚仍机械地踩着车前进。就在这一路之上,我经过这城市最繁华的地区。我见到的有所谓的“白领”甚至“金领”也有终日为衣食奔波的体力劳动者,我见到了几乎是人类最发达的文明。我的心却很沉重,很不快乐。因为,我感受到,这城市是如此的空洞,如此的空虚。
也许文明是最发达的,也许生活是最舒适的,也许人是最成功的,但我却感到了这城市的空洞,这城市的人的空虚,不是吗?人类的文明史中不是间插着血腥和杀戮吗?也许当人类为他们所创造的所谓文明自鸣得意时,大自然的惩罚正悄然降临。城市的人也许很成功,金钱,财富都很充裕,可是他们的终日都在为“钱”而奔波,精神的空虚又怎会被理解,所以,当人老的时候,才最容易地得出对人生最准确的评价:不是追逐名与利,而是服务大众,其次是享受生活。
一路上,伴着徐徐的秋风,我想了很多,但心情始终无法开朗起来,本来应有的惬意也丝毫感觉不到。
就在这心路的历程还未得到最终的答案时,我到家了。打开家门,桌上已摆满了热腾腾的饭菜,妈妈依旧在厨房忙碌。我感受到了暖意,融融的暖意,心情竟豁然开朗了,却不知为了什么。
在这暖洋洋的屋子里,大口大口地品尝着丰盛的饭菜,妈妈会心地笑了,我也笑了。屋外,秋风依旧,城市依然,人也依然
2。永远有多远
母亲爱戏,如同许许多多的戏迷一样,将看戏、听戏视为人生之一大乐事。所不同的是,母亲爱戏还另有原因。
杀鸡儆猴
不知几时,女生们喜爱上了“吊带衫”一时间风行整个校园。这让某学院的领导们感到“事态严重”认为有必要刹一刹这股“市井歪风”以确保本学院学子的良好形象。于是,贴告示于学院大厅内:坚决杜绝穿背心、拖鞋上课等丑陋行为!
一段时日后,不见“丑陋行为”有所收敛,反倒愈演愈烈,乃召开全院教工紧急会议,商讨对策。最终决定把监督工作“分配到户”让每位教师严管各自的学生。
苏老向来与学生“秋毫无犯”领导们的这项决定令他十分为难。第二天,苏老一脸苦恼走进教室。上课铃声响过许久,学生吴君才从远处赶来,跌跌撞撞进了教室。方欲落座,不想被讲台上的苏老一声喝住。吴君只好站着,脑子里正迅速搜索着最佳的迟到理由。苏老瞥了瞥吴君,沉默一阵之后,说:“走,回宿舍穿好衣服再来上课。”这句话令吴君始料未及,定了定神他还是不明白:我这不是已经穿了衣服吗?难道苏老有孙猴子般的“火眼”把我的衣服权当透明纸?那我不就没了“个人隐私”苏老见吴君毫无反应,乃进一步“点拨”:“学院已经下了规定,不许穿背心和拖鞋来上课,你为何明知故犯?”吴君似乎要辩解,苏老不给,并示意他离开。吴君无奈,只好悻悻而出。同学面面相觑,不解其义。
事后,吴君愤愤然曰:“我向来就是这副打扮,不见得有谁说不行的。不就是很普通的一件无袖衫嘛,比起女生的吊带衫来,算得了什么?!”有哥们劝解道:“兄弟,这事怨不得你。院里明明是针对女生,但苏老不好得罪咱们班那帮大姐大。偏偏你那天又迟到,正好让苏老逮着,他就顺便拿你开刀了。此乃‘杀鸡儆猴’也。”吴君哭笑不得。
读了铁凝的永远有多远,心里一直难以平静。
永远有多远,永远有多远?!
主人公白大省,一生虽没经历过什么大悲大喜,却遭遇了不少挫折。人生路上,她有太多的辛酸与无奈,无奈自己的性格使然。
她为人随和,宽容忍让,典型的一个“大好人”原本这该是她的一个优点。但是她的忍让随和过了度,结果她周围的很多人,常常在不知不觉之中伤害了她。可悲的是,白大省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已习惯了迁就别人,也习惯了让人“欺负”她认为这就是“合理”如果哪一天她“斗胆”想按着自己的意愿去做,她就会觉得是“不合理”而良心大受谴责。她总觉得自己欠别人太多,她甚至认为,弟弟多病而自己健康,便是自己对不住弟弟,时时想着要给弟弟多一点的补偿。因此连她的弟弟也习惯了“欺负”她,习惯了从她那里占点便宜。于是,所有的人都习惯了“欺负”她——这注定了白大省的一生是不快乐的,她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也无法争取到自己的幸福。虽然后来白大省也试图改变,但太难了。一个曾经抛弃了她,后来又不得不求助于她的男人说:“你说什么笑话呀白大省,难道你以为你还能变成另外一种人吗?你不可能,你永远也不可能。”白大省叫喊起来:“永远有多远?!”
有时候觉得人真是太奇怪了。如果他(她)很谦让,那周围的人便会习惯他(她)的谦让,并不惜去伤害他(她),尽管他们觉得不应该去伤害这样一个“好人”;如果他(她)很刁悍,那周围的人便会习惯去迁就他(她),甚至不惜委屈了自己,尽管他们认为这样一个“坏人”不值得迁就。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对“好人”好一点,对“坏人”坏一点呢?可能我们太容易“习惯”了,而“习惯”又容易变成“永远”
“永远”有多远?或许该由“习惯”来决定吧。“习惯”有多久“永远”就有多远。
作品的末尾写道:
就为了她的不可救药,我永远恨她。永远有多远?
就为了她的不可救药,我永远爱她。永远有多远?
爱恨交加,是文中的“我”也就是白大省的表姐,对于白大省的情感,永远的情感。
3。戏迷
母亲爱戏,如同许许多多的戏迷一样,将看戏、听戏视为人生之一大乐事。所不同的是,母亲爱戏还另有原因。
童年之对于母亲,或许更多的是苦痛与辛酸。就在母亲7岁那年,外祖母患了一场重病,不久便撒手人寰,丢下母亲和外祖父。从此,父女俩相依为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母亲用她瘦弱的双肩担负起家中的一切杂务。
生活虽然过得清苦,却也有着许多的快乐时光。最令母亲高兴的事是跟着外祖父到戏班里去。外祖父是乡里戏班的一名扬琴手,经常走东村窜西村去演出,而每一次他都会带上他惟一的女儿。很多时候,母亲就坐在外祖父的身旁,愣愣地看着他弹扬琴。母亲说,最难忘的是外祖父弹扬琴时的神情——双眼微闭,脑袋稍倾并随着戏曲的节奏晃悠着——平日里的愁绪一扫而光,只一脸的陶醉。
正因为小时候受到的熏陶,母亲爱上戏剧。戏剧带给她的不仅仅是音乐的美,更教会她许多做人的道理。母亲说,戏即人生。
以前,只要逢年过节,乡下就会请来戏班子到村里唱戏。往往这村唱完那村唱,会轮上好些天。母亲必不会放过任何一场。虽然有时要赶上几里的山路,她还是乐此不疲。还记得就在6年前,我陪母亲到邻村看戏。正直大年初一的晚上,天气特别冷。我并不太喜欢看戏,于是心里一直盼望着戏能早些结束,然后可以回家。但见一旁的母亲看兴正浓,便不忍心打断。在回家路上,母亲反复赞叹戏如何好看,如何精彩。可以看得出,她正为自己有幸欣赏到如此好戏而窃喜不已。
我常想,外祖父弹扬琴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只可惜我永远都不可能看到了。外祖父在母亲19岁时去世,连女儿的喜酒都来不及喝上一口。事隔如今,也有三十几年了,母亲一直怀念着外祖父,常常向我讲起。在母亲叙述的一件件琐事中,我体味到了那个艰苦岁月里的浓浓父女情。只要熟悉的扬琴声一响起,这股温情依旧在母亲心头荡漾着。
前年,我们举家搬迁。有很多东西都不方便带走,于是送的送,扔的扔。母亲最关切的是伴她多年的十几套戏剧录音带。临行前,她将其小心包好,带上。或许,在别人看来,这些录音带是不值几个钱的过时货,但它们却是母亲的“宝贵财产”每有空闲,她便会拿出来一遍又一遍的欣赏,细细体味。母亲说,听着这些老戏,仿佛自己又回到了从前。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正兴冲冲地赶往家里。远远地,便可以听到熟悉的戏剧调子——母亲又在听戏了。
4。梦里春秋
渐渐地,我抛却了悲哀,抛却了彷徨;渐渐地,我坚实了活的信念,增添了活的勇气;渐渐地,我发现了生命的可贵,生命的美丽
冥冥中命运伸出一双白皙的手,牵着手,走出校园,走进梦魇。
洁白的床铺,洁白的墙。走进几个穿白衣戴白帽的人,拉亮一盏白生生的灯。这是哪里?
我想走。我害怕这庄严肃穆的地方。我要回到欢歌笑语的校园。可髋关节和膝关节刀割般的疼,没站起来就跌倒了。我病了。“重病号,马上检查。”医生对护士说。
抽血化验,x光检查,b超检查。打针、服药、磁疗、电疗。我被折腾得晕头晕脑。而疼痛依然,病情继续恶化。
三个月后,疼痛减轻,病情始得控制。可这时我的下肢和上身成150度角,髋关节与坐骨间隙融合,连成一个僵硬的整体。而我的双腿更惨不忍睹:肌肉萎缩,瘦成了两根细细的芦柴棒
柱着双拐跛出病房,医生说:“小伙子,你这条命算是捡回来了,可这辈子,你就有四条腿了。唉,好好走吧”
四条腿好好走我喃喃。仿佛一场噩梦,梦中的我,此时十八岁零两个月。
十六岁,我考上大学,成了命运的骄子。
十八岁,我双腿瘫痪,成了命运的弃儿!
妈妈来学校看我。我一头扎进妈妈的怀里,娘儿俩相拥大哭。父亲在我十三岁那年撒手归去,弟、妹还小,在我们家,只有妈和我知道这场噩梦意味着什么
我走进绝望的深渊。身在颤抖,心在抽搐。痛苦、凄凉、寂寞、忧伤。生灵的创痛远大于双腿的沉沦。生活不能自理,学业不能坚持,我看不到希望之光,我在悲哀里彷徨。
老师和同学们安慰我,要我身残志坚,以保尔、张海迪为榜样。我知道他们说得对,但我不能接受:心想,你们都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保尔、张海迪那么容易学,全国数以万计的残废人,不都成了保尔、张海迪?“
倒是妈的话实在,深深震动了我悲哀的心。“孩子,你算是死过一次了,要打起精神,活下去。好死不如赖活着。孩子,跟妈回去吧,妈生了你,只要妈不死,今后妈就照料你”望着妈那被风霜打皱的脸,我不由又滚下了酸楚的泪
又回到我那破陋的小木屋。风物依然,一切都没有改变。
改变的是我病残的腿。
沉重的悲哀过后,我脑海里一片茫然。仿佛一个外星人来到地球,我对眼前的一切都陌生、不适应。仿佛走进空旷广漠的荒野,我手足无措。
茫然中有一点我是清醒的:我得活,我得找一条活的路。
梦在继续。说不清什么时候,我做起了当作家的梦。这美梦比那噩梦瑰丽得多,因此心情也就快乐开朗得多。渐渐地,我抛却了悲哀,抛却了彷徨;渐渐地,我坚实了活的信念,增添了活的勇气;渐渐地,我发现了生命的可贵,生命的美丽
忧愁还是有的。尤其在写了几十篇小说、散文之后,看到那一封封铅印的退稿信,我真怀疑自己是否是当作家的料?前途如一个神秘莫测的黑洞,我不知是进还是退好。
失败。失败。失败中我记起福楼拜对莫泊桑说过的话:“天才无非是忍耐,努力吧。”我想我肯定不是天才,我或许这辈子也不能成功,当不成作家。但我还得努力,只要活得充实,努力奋斗过,将来死时,我才能无憾。
这样想着,我对失败也就心平气和了。于是继续遨游书山
梦里花开,梦里花落。几多忧喜,几多甘苦。而时间如旅人,矫健的脚步匆匆迈过。蓦然回首,梦里春秋已六度。
1988年2月5日,我的处女作在贵州健康之友上发表。前不久,又在一家刊物上发表了一首小诗。这当然令我高兴,催我奋进。
诚然,我知道,成功离我遥远得很。那众多的沟壑,莽莽的荆棘,会累得我汗流气喘,腰酸背痛。但总算开了个头,总算,我找到了要走的路。
路正长,且坎坷。我得撑起我的双拐,一瘸一瘸地走
5。交换地址
交换地址实则是付出自己的信任,并接受别人的信任。别以为这个动作微不足道,这是心与心之间的通行征,凭着它你就获得拜访、了解一片新大陆的机会。
或许发生在灯火辉煌的晚会上,当一曲终了,你和配合默契的舞伴已不再陌生,你不无留恋地松开她的手:“能把你的名字告诉我吗?”那极其恳切的探询,容易使人联想起一部叫做请问芳名的外国电影;也有可能是某次郊游,你因之而结识了几位朋友的朋友,归途中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互相留一留地址吧,为了再见。”无论火车或轮船上为打发时间的一番闲谈,抑或少男少女们名目繁多的聚会,无论什么原因什么理由,都可能使本来相距甚远的心很自然地碰撞在一起,从而产生邂逅的故事。人生之旅永远是美丽的,当获知又一个新颖的名字,当你们彼此交换了地址,就为相识提供了发展的线索,这样的时刻不能不珍惜。说不定,茫茫人海又要增添两扇相对敞开的窗户呢。
因而回想青春时代,你忘不掉那一个个写在小纸片上、书本边缘,甚至仓促间记于手心的姓名和地址,那友谊最初的契机,好多已长成青枝绿叶、让人庆幸终生的大树了。无论它们是趴在膝盖头、伏在自行车座上或者伫立在人来车往的站牌下写就的,都证明了一段心灵的流露和坦白:它们,以及它们所代表的一切,对于你将不再是秘密。
友谊也是一种缘份,你们从各自的房间里走出,终于结识到较之丰富千倍的世界,你所缺乏的,你所渴知的,你所需要帮助的,都可以从友善的心灵那儿得到补充——通过一句教诲、一段交往、一次如约而来的微笑。你留下了自己的地址,说不定哪天门铃真地被掀响,一位让你惊喜的客人出现在面前。而孤独,则躲得远远的了。
交换地址实则是付出自己的信任,并接受别人的信任。别以为这个动作微不足道,这是心与心之间的通行征,凭着它你就获得拜访、了解一片新大陆的机会,避免了与另一个也许充满诗意的心灵失之交臂、形同路人。和每一位朋友的交往都是一部书,而交换地址标志着相识——友谊正不易察觉地抵临,它是每部书共同的序言。
读钱钟书的围城,有一个小细节总忘不掉:唐晓芙和方鸿渐分手,索回了自己写给他的一叠信件,发现盒子底衬一张纸,上面是家里的住址跟电话号码,记起这是跟他第一次吃饭时自己写在书后空页上的,他剪下来当宝贝似的收藏着,于是唐小姐心里一阵难受那最初由一张小纸片所联系的,是怎样美丽、易碎的两颗心,当懂得珍惜它时,它却已失去,仅仅象征着一份让人感伤的纪念。
在一位同学的生日晚会上,我结识过一位像唐晓芙那样可爱的女孩,交谈得很投机。直到在门口的电线杆下相互作别,那女孩说声再见,我才意识到“再见”有可能仅仅是礼貌用语——如果错过眼前的机会。我们生活的世界毕竟太大,好多机遇都是稍纵即逝的。于是我不再顾忌那么多:“给我留下地址吧,为了再见!”她埋下头给我写着,突然抬起眼睛:“本来我也想到这一点了,只是没好意思说。”有几分抱歉,更多的则是感谢。
我小心地把她写的字条装进衣袋,并且递了一张名片,她却活泼地递过纸笔:“重新给我写一遍好吗?因为名片可以给无数人,而亲手为我写的地址才属于我,否则我不敢肯定你真地想认识我。”我照办了。也许她只是开个玩笑,却教会我懂得了一点什么。
6。你的麦田会很大很美
我惊诧于她对爱情的敏锐感受与丰富想像,同时也隐约觉得这对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来说未免有些危险,想来想去,我决定找她谈谈。
大学毕业,我分到一个偏僻的小县城去做教书匠。学校安排我教高二年级两个班的语文。那一年,我二十二岁,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听见有人喊我老师,心里还慌慌的,左顾右盼四下无人,才敢大着胆子应一声。
有一次上作文课,我布置的作文题是秋天里的一棵树。有位同学却另起炉灶写了一篇散文,题目是爱情是人生的惟一行李。我记得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爱情是什么?是尖刀上的赤足舞蹈,是深藏在乌云里的霹雳,惨痛、美丽而又轰轰烈烈。真的,如果人生没有爱情,那活着还有多大的意义呢?”
写这篇作文的是一位名叫小菊的梳着长辫子的女孩。我惊诧于她对爱情的敏锐感受与丰富想像,同时也隐约觉得这对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来说未免有些危险,想来想去,我决定找她谈谈。我苦口婆心地分析文章在语言、内容以及结构上的若干问题,兜了半天圈子,最后才装作很不经意地问:“为什么要写这个?”小菊睁着大而黑的眼睛,说出了一句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让我脸热心跳的话:“为了引起你的注意。写得不好吗?”望着她由于年轻而透明的脸,我无话可说。
小菊对写作发起烧来。几乎每天,她都要拿着一叠稿子,闯进我的单身宿舍。我说,今后把作业交到办公室去。她笑笑,一如既往。有一段时间,我一进宿舍,总会拾到从窗外扔进来的一束野花,或者从门缝里塞进来的自制明信片,落款都是一朵菊花。我隐隐觉得,这女孩的感情出了轨,她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选择了一个错误的表达对象。
我别无选择,只有小心躲开。我故意不再抽她回答问题,不再念她的作文,虽然她的作文写得很好。不久,我在小菊的作文本里发现了一行字:“一滴雨,淹没了整个夏季,一滴泪,淹没了我整个爱情。”
事情朝着危险的方向发展。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看杂志,忽然传来很轻柔的敲门声。“谁呀?”我喊了两声,声音停止了,我以为自己听错了,也没放在心上。第二天清晨,走到门边,却发现一封显然是从门缝里塞进来的信,严格说来,是小菊写的求爱信。那滚烫的字句,大胆的表示,让人很难相信是出自一名高二学生之手。我想,她还是个孩子,作为一名教师,我有责任保护好一颗水晶般的心,不能留下任何后遗症,同时又要干净利落,一刀斩断情丝。
想来想去,我绞尽脑汁给她回了一封长达十页的信,摆了我所了解的所有的事实,讲了我所明白的所有的道理,在信的末尾,我如是说:“麦田很大很美,不要急。你慢慢地走吧,当你真正长大了,就会找到你最满意的那株麦穗。”小菊是个有些早熟同时又十分聪明的女孩,我以为经过这十数页面面俱到的说辞,她应该能比较平静地接受这件事了。
可是不久,小菊悄悄地走了,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转学到了另一所中学。我痛心疾首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是我伤害了一个尚未成年的女孩最初的情感天空。
直到1997年的10月,我收到一封来自西南师大的信,拆开一看,是小菊写来的。让我放心的是,她还是那么纯真,明快。她在信中说:“我能考上大学,多亏了你的规劝。真的,麦田很大很美,麦粒很大很饱满,不应该急。况且,人生的行李很多,不只是爱情。谢谢你,在我拐错了方向的时候,扶我上路。”
7。秋天的寂寞
在我和他目光接触的霎那,我才发觉欣喜的含义不仅仅是喜悦,而且还含有对上苍的恩赐的那份感激。
虽然,我不曾了解他的过去,更无意走进他的生活,但,那无形的契机,却使我们在心旅上一度邂逅,瞬间成为永远的朋友。
就像大多数少男少女一样,在有段时间里,我狂恋上流行歌曲,并参加了歌迷会,而我和他就是在一次歌友联谊会上认识的。
那次联谊会的情况,我只有模糊印象,隐约记得那天去了很多人,整个演出大厅沸沸扬扬,喧闹异常。
由于朋友陈是大会主持人,我便滥竽充数地在后台帮忙,干些跑腿之类的活儿。在离开幕仅十分钟的当儿,陈突然跑来跟我讲,有一个乐手临时打电话来说有急事,缺一打架子鼓的,要我去找一位叫磊的男孩。
我摇头说不认识,陈一笑:“185米,穿一件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扔下这话,他掉头便跑,这下,可苦了我!
按这寻人启事般的标准,我找遍大厅每一个角落,累得大汗淋漓,人却还没找着,一气之下,我跑到阳台,准备放弃寻找。
推开阳台门,阳台上静静的。
我深吸一口气,空气里竟有淡淡的烟味?我四下张望,才发现,这里竟然还有一个人!
他,凭栏静立远眺,落日的余晖泻在他高大魁伟的身体上。哦,是他!没错,185米,洗得发白的牛仔裤。
“磊——”我轻声叫着。
他转过头来,凝望着我。
这是一双怎样的眸子啊!仿佛包容了人世所有的沧桑、淡漠、凄苦,那让人心悸的深邃,如雾般的涌起,让我迷失、沉浸。
我不知道,当时我是如何向他讲清那件事的,在恍惚中我回到了后台,又在恍惚中,看完了那场演出。
后来,我又参加了几次歌迷会的活动,却没再见到他,心底升起一种莫名的惆怅,倒是陈,偶尔在我面前提到他,我这才知道,原来是王杰的歌迷。
那天,是整个秋天中唯一一个没有下雨的日子。由于下午没课,照惯例,我带上单放机,骑车去了江边。没想到,我竟碰见了他!
在我和他目光接触的霎那,我才发觉欣喜的含义不仅仅是喜悦,而且还含有对上苍的恩赐的那份感激。
直到我和他并肩沿着江堤聊天时,我才惊讶地发现,他居然是个很健谈的人,他讲了他当水手的种种经历,在船上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那无数个孤独、寂寞、甚至绝望的日子。
他说话很幽默,时常惹得我大笑,但,尽管如此,他的眼底那种令人感到心寒的凄凉若隐若现。
不知不觉中,夕阳已西下,只有西边的天空还有淡淡的亮光,遥望远方,我们都沉默了。
突然,他问:“你知不知道,今天为何我在这里?”我摇摇头。
“因为今天——是我二十岁的生日!”他遥望着远方,淡淡说道。
生日?我诧异地望着他,这怎么可能?半天,我才想起一句话来:“你为什么不在家过生日呢?这儿这么冷清?”
“家么?!我有家么?我父亲是个船员,一年四季大部分的时光在外漂泊,至于那个所谓的母亲,在我出生不久便改嫁在我生命中,根本没有家这个词!”
他极力装出一副淡漠不屑的神情,说完,他弯身在地上捡了块石头向远处的江面狠狠投去。
我呆呆地望着他,一股悲凉直涌上心头。
“其实你今天可以到你的朋友那儿去,说不定——”话一出口,我就知道自己又错了。
“朋友,哼,多好听的名字,名是我的男朋友,利是我的女朋友,你看我这副德性,是有名还是有利,别人会把我当朋友?”
我沉默了,的确,我又能对他说些什么呢?安慰此刻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的。”他继续说道“我在这世上二十年春秋,有八个生日都是一个人在这里度过的从来也没有人记得我的生日,更别说祝贺生日快乐。今天,幸而有你,不然”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越来越嘶哑,最后一句话如同耳语一般。
听到这里,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原来,伤感也是一种病,一种会传染的病!
我拼命告诉自己,不要流泪,我怕我的泪水会淹没他最后的一点自尊心。
我强忍泪水,微笑着为他轻轻哼起了那首你的生日:
“祝你生日快乐,有生的日子天天快乐,别在意生日怎么过”
他缓缓抬起头,用含着感激的眸子凝望着我,里面已噙满泪水。
那夜晚,我失眠了。
望着窗外点点繁星,我默默地流泪了,为他,一个处在人群中都会感到寂寞的人。
以后,在很长一段日子里,我都没见着他的面,一打听,才知道他随船走了,就在我们见面的次日凌晨。
每天黄昏的时候,我都会放下身边的一切事情,一人骑车到江边,等待他的再次出现。
漫长的守候中,我度过了整整一个秋季。突然有一天,陈告诉我,磊在航行中遇难了!
在与他第二次见面的地方,我独自坐了一下午,为他,为所有有生的日子里找不到欢乐的人悲哀!
自从那年后,每年的秋天都特别的凉!
8。仲夏的老歌
有一脉清澈的溪流穿过心底,凉爽怡人,叮当作响。积年的友情经过一遍遍风雨的洗礼,就不再是尘封的故事和昏黄的记忆。
分明是那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我们围坐在那波光浩渺的湖边,弹拨着红色的木吉它。“一个人在孤独的时候,走在人群拥挤的街头,是在抗议过分自由还是荒谬的地球”悠扬的曲子淹没在如烟的旧事中,各奔东西的日子里,每每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校园的琐事渐渐占据了全部的生活。直到数页来鸿,惊醒了一些旧梦。
“快节奏的学习生活让人总在不可思议间辗转反侧。”雅博提笔写道。俨然我已陪他一同站在罗湖桥边眺望繁华的港岛,一同赢得两千元的期末奖从深圳到珠海再去了汕头。仿佛我们许多海阔天空的豪言都不再是遥遥无期。南来的风总让人心旌摇荡、踌躇不已。“暑假和我们去新疆吧。”玲子从那座遥远的城市邮来了两张美丽相片,(一张是青海湖,娴静如画;一张是日月山,壮美如诗。)“可以骑着枣红色的伊犁牧羊马儿上一半是春一半是秋的天山。”
“我们曾经一样地流浪,一样幻想美好时光,一样地感到流水年长。”当这首老歌在耳畔回荡的时候,幕幕难忘的画面就会重现于眼前。那帮还会玩捉迷藏游戏的小大人,那帮抢着看“变形金刚”的少年,那帮曾忙着高考强化又忙着写赠言的高中生,转瞬之间已分赴大江南北,天各一方。每次聚在拥挤的月台上,嘴上是谈笑风生,心里却是说不出的惆怅。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曾几何时,我们也在现实的际遇面前慨叹万千,对着在梦寐里失落的幻景无所适从。曾几何时,我们也维护着心底那一点自傲,对种种失意讳莫如深。又曾几何时,我们学会了张开羽翼未丰的翅膀,在一方天地里左奔右突,兴味盎然。
然而,山遥路远,每个人的处境已是大相径庭。有人曾说:世间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只有等待重聚的惊喜。可是,茫茫人海中已各奔东西,一路跋涉的人们往往会失之交臂,那份纯真的情谊已不能固守在这种期望里。岁月流年,我们已是别无选择。
马房山下数年光景,教会人们“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播种一些,收获一些。憧憬和畅想不是流逝了,却是在苗圃里悄悄地成长。远处有一个熟悉的声音来叩响窗棂,顿然间脑际就会环绕千百段回响:那飞花碎玉的瀑布,那云海磅砣的名山,那碧波万顷的海港,恰如几簇跳动的火苗,点燃了黄褐色的高原
有一脉清澈的溪流穿过心底,凉爽怡人,叮当作响。积年的友情经过一遍遍风雨的洗礼,就不再是尘封的故事和昏黄的记忆。恰如深埋多年的陈酒,变得清醇甘冽;恰如天空灿烂的星群,昭示着宇宙的流向;恰如梦里有个苍老的声音,呼唤着你的名字,然后告诉你珍惜和热爱。
“我们虽然不在同一个地方,没有相同的主张,但是你知道我的迷惘。”还是那首又是豪情又是忧伤的老歌,在那湖光滟滟的地方千人传唱的那首老歌。歌声中闪现着告别十九岁时那桔色的烛光,舞阳河畔那被笑声打碎的黎明、洞庭山庄那对坐无语的血色黄昏。也许是无法亲眼目睹那海风刮着椰树的热土,也许真没有机会骑着枣红的马儿上一半是春一半是秋的天山,但也许会始终无怨无悔地生活,永远记得这首仲夏里传唱的老歌。
9。青春的感动
在若干年后,当有一天我们偶然翻开厚厚的相册,或是当你我子夜梦回,久久不能再眠之时,是否还会再记起这一份真诚的感... -->>
1。路过秋风
一路上,伴着徐徐的秋风,我想了很多,但心情始终无法开朗起来,本来应有的惬意也丝毫感觉不到。
还没有什么准备,这几天,却突然感受到了几丝凉意,让我最近浮躁的心情稍稍冷静了一下,才意识到,已到了秋季。
生活在这个南方的都市已差不多六年了,却始终不能适应这毫无道理的季节。盎然的春意还没享受够,炎热的盛夏就已到来,而那最能给人收获感觉的秋季却那么的短暂,竟又到了冬季,一切是那么地不遂人意。
傍晚,带着学校里的一些烦恼,我背起书包,踏上单车回家。迎面吹来一阵秋风,带来几许寒意,我下意识地打了个冷战,头脑清醒了许多。
回家的路经过的是这座城市最繁华的路段,八车道的水泥路面上车来车往,几十层的高楼鳞次栉比地矗在道路的两旁,而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八十层的大厦在这楼的森林更显得引人注目。不知怎的,每次骑车的时候总是逆风的,今天也不例外。一阵阵秋风迎面吹来,让我感慨良深。
突然的电石火花一瞬间,脑海里竟冒出了曹操的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而毛主席的“萧瑟秋风今又是”也一并出现,慢慢的品味之中,竟发现,与现实的秋风是那么的不协调。
独自站在高山上,四周丛林密布,脚下是一碧万顷的沧海,迎面吹来的秋风才是“萧瑟”让人产生苍凉悲壮的感觉,正式抒发豪情壮志的好时机。而如今,我逆风行进在归途,却始终找不到那种感觉。
周围的一切都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结晶。高楼大厦,汽车电脑路上的人都在匆匆地行进之中,车上的人也正忙着处理事情。不经意间,路过一个公共汽车站,这大概是众生百态的最佳地点。映入眼帘的是形形色色的人。他们衣着相貌各不相同,但不约而同的是,尽管秋风已夹杂着几丝寒意,他们却都是翘着脚等待汽车的到来。那种焦急的心情溢于言表,他们都是期盼着尽快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我的心绪很郁闷,尽管两只脚仍机械地踩着车前进。就在这一路之上,我经过这城市最繁华的地区。我见到的有所谓的“白领”甚至“金领”也有终日为衣食奔波的体力劳动者,我见到了几乎是人类最发达的文明。我的心却很沉重,很不快乐。因为,我感受到,这城市是如此的空洞,如此的空虚。
也许文明是最发达的,也许生活是最舒适的,也许人是最成功的,但我却感到了这城市的空洞,这城市的人的空虚,不是吗?人类的文明史中不是间插着血腥和杀戮吗?也许当人类为他们所创造的所谓文明自鸣得意时,大自然的惩罚正悄然降临。城市的人也许很成功,金钱,财富都很充裕,可是他们的终日都在为“钱”而奔波,精神的空虚又怎会被理解,所以,当人老的时候,才最容易地得出对人生最准确的评价:不是追逐名与利,而是服务大众,其次是享受生活。
一路上,伴着徐徐的秋风,我想了很多,但心情始终无法开朗起来,本来应有的惬意也丝毫感觉不到。
就在这心路的历程还未得到最终的答案时,我到家了。打开家门,桌上已摆满了热腾腾的饭菜,妈妈依旧在厨房忙碌。我感受到了暖意,融融的暖意,心情竟豁然开朗了,却不知为了什么。
在这暖洋洋的屋子里,大口大口地品尝着丰盛的饭菜,妈妈会心地笑了,我也笑了。屋外,秋风依旧,城市依然,人也依然
2。永远有多远
母亲爱戏,如同许许多多的戏迷一样,将看戏、听戏视为人生之一大乐事。所不同的是,母亲爱戏还另有原因。
杀鸡儆猴
不知几时,女生们喜爱上了“吊带衫”一时间风行整个校园。这让某学院的领导们感到“事态严重”认为有必要刹一刹这股“市井歪风”以确保本学院学子的良好形象。于是,贴告示于学院大厅内:坚决杜绝穿背心、拖鞋上课等丑陋行为!
一段时日后,不见“丑陋行为”有所收敛,反倒愈演愈烈,乃召开全院教工紧急会议,商讨对策。最终决定把监督工作“分配到户”让每位教师严管各自的学生。
苏老向来与学生“秋毫无犯”领导们的这项决定令他十分为难。第二天,苏老一脸苦恼走进教室。上课铃声响过许久,学生吴君才从远处赶来,跌跌撞撞进了教室。方欲落座,不想被讲台上的苏老一声喝住。吴君只好站着,脑子里正迅速搜索着最佳的迟到理由。苏老瞥了瞥吴君,沉默一阵之后,说:“走,回宿舍穿好衣服再来上课。”这句话令吴君始料未及,定了定神他还是不明白:我这不是已经穿了衣服吗?难道苏老有孙猴子般的“火眼”把我的衣服权当透明纸?那我不就没了“个人隐私”苏老见吴君毫无反应,乃进一步“点拨”:“学院已经下了规定,不许穿背心和拖鞋来上课,你为何明知故犯?”吴君似乎要辩解,苏老不给,并示意他离开。吴君无奈,只好悻悻而出。同学面面相觑,不解其义。
事后,吴君愤愤然曰:“我向来就是这副打扮,不见得有谁说不行的。不就是很普通的一件无袖衫嘛,比起女生的吊带衫来,算得了什么?!”有哥们劝解道:“兄弟,这事怨不得你。院里明明是针对女生,但苏老不好得罪咱们班那帮大姐大。偏偏你那天又迟到,正好让苏老逮着,他就顺便拿你开刀了。此乃‘杀鸡儆猴’也。”吴君哭笑不得。
读了铁凝的永远有多远,心里一直难以平静。
永远有多远,永远有多远?!
主人公白大省,一生虽没经历过什么大悲大喜,却遭遇了不少挫折。人生路上,她有太多的辛酸与无奈,无奈自己的性格使然。
她为人随和,宽容忍让,典型的一个“大好人”原本这该是她的一个优点。但是她的忍让随和过了度,结果她周围的很多人,常常在不知不觉之中伤害了她。可悲的是,白大省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已习惯了迁就别人,也习惯了让人“欺负”她认为这就是“合理”如果哪一天她“斗胆”想按着自己的意愿去做,她就会觉得是“不合理”而良心大受谴责。她总觉得自己欠别人太多,她甚至认为,弟弟多病而自己健康,便是自己对不住弟弟,时时想着要给弟弟多一点的补偿。因此连她的弟弟也习惯了“欺负”她,习惯了从她那里占点便宜。于是,所有的人都习惯了“欺负”她——这注定了白大省的一生是不快乐的,她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也无法争取到自己的幸福。虽然后来白大省也试图改变,但太难了。一个曾经抛弃了她,后来又不得不求助于她的男人说:“你说什么笑话呀白大省,难道你以为你还能变成另外一种人吗?你不可能,你永远也不可能。”白大省叫喊起来:“永远有多远?!”
有时候觉得人真是太奇怪了。如果他(她)很谦让,那周围的人便会习惯他(她)的谦让,并不惜去伤害他(她),尽管他们觉得不应该去伤害这样一个“好人”;如果他(她)很刁悍,那周围的人便会习惯去迁就他(她),甚至不惜委屈了自己,尽管他们认为这样一个“坏人”不值得迁就。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对“好人”好一点,对“坏人”坏一点呢?可能我们太容易“习惯”了,而“习惯”又容易变成“永远”
“永远”有多远?或许该由“习惯”来决定吧。“习惯”有多久“永远”就有多远。
作品的末尾写道:
就为了她的不可救药,我永远恨她。永远有多远?
就为了她的不可救药,我永远爱她。永远有多远?
爱恨交加,是文中的“我”也就是白大省的表姐,对于白大省的情感,永远的情感。
3。戏迷
母亲爱戏,如同许许多多的戏迷一样,将看戏、听戏视为人生之一大乐事。所不同的是,母亲爱戏还另有原因。
童年之对于母亲,或许更多的是苦痛与辛酸。就在母亲7岁那年,外祖母患了一场重病,不久便撒手人寰,丢下母亲和外祖父。从此,父女俩相依为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母亲用她瘦弱的双肩担负起家中的一切杂务。
生活虽然过得清苦,却也有着许多的快乐时光。最令母亲高兴的事是跟着外祖父到戏班里去。外祖父是乡里戏班的一名扬琴手,经常走东村窜西村去演出,而每一次他都会带上他惟一的女儿。很多时候,母亲就坐在外祖父的身旁,愣愣地看着他弹扬琴。母亲说,最难忘的是外祖父弹扬琴时的神情——双眼微闭,脑袋稍倾并随着戏曲的节奏晃悠着——平日里的愁绪一扫而光,只一脸的陶醉。
正因为小时候受到的熏陶,母亲爱上戏剧。戏剧带给她的不仅仅是音乐的美,更教会她许多做人的道理。母亲说,戏即人生。
以前,只要逢年过节,乡下就会请来戏班子到村里唱戏。往往这村唱完那村唱,会轮上好些天。母亲必不会放过任何一场。虽然有时要赶上几里的山路,她还是乐此不疲。还记得就在6年前,我陪母亲到邻村看戏。正直大年初一的晚上,天气特别冷。我并不太喜欢看戏,于是心里一直盼望着戏能早些结束,然后可以回家。但见一旁的母亲看兴正浓,便不忍心打断。在回家路上,母亲反复赞叹戏如何好看,如何精彩。可以看得出,她正为自己有幸欣赏到如此好戏而窃喜不已。
我常想,外祖父弹扬琴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只可惜我永远都不可能看到了。外祖父在母亲19岁时去世,连女儿的喜酒都来不及喝上一口。事隔如今,也有三十几年了,母亲一直怀念着外祖父,常常向我讲起。在母亲叙述的一件件琐事中,我体味到了那个艰苦岁月里的浓浓父女情。只要熟悉的扬琴声一响起,这股温情依旧在母亲心头荡漾着。
前年,我们举家搬迁。有很多东西都不方便带走,于是送的送,扔的扔。母亲最关切的是伴她多年的十几套戏剧录音带。临行前,她将其小心包好,带上。或许,在别人看来,这些录音带是不值几个钱的过时货,但它们却是母亲的“宝贵财产”每有空闲,她便会拿出来一遍又一遍的欣赏,细细体味。母亲说,听着这些老戏,仿佛自己又回到了从前。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正兴冲冲地赶往家里。远远地,便可以听到熟悉的戏剧调子——母亲又在听戏了。
4。梦里春秋
渐渐地,我抛却了悲哀,抛却了彷徨;渐渐地,我坚实了活的信念,增添了活的勇气;渐渐地,我发现了生命的可贵,生命的美丽
冥冥中命运伸出一双白皙的手,牵着手,走出校园,走进梦魇。
洁白的床铺,洁白的墙。走进几个穿白衣戴白帽的人,拉亮一盏白生生的灯。这是哪里?
我想走。我害怕这庄严肃穆的地方。我要回到欢歌笑语的校园。可髋关节和膝关节刀割般的疼,没站起来就跌倒了。我病了。“重病号,马上检查。”医生对护士说。
抽血化验,x光检查,b超检查。打针、服药、磁疗、电疗。我被折腾得晕头晕脑。而疼痛依然,病情继续恶化。
三个月后,疼痛减轻,病情始得控制。可这时我的下肢和上身成150度角,髋关节与坐骨间隙融合,连成一个僵硬的整体。而我的双腿更惨不忍睹:肌肉萎缩,瘦成了两根细细的芦柴棒
柱着双拐跛出病房,医生说:“小伙子,你这条命算是捡回来了,可这辈子,你就有四条腿了。唉,好好走吧”
四条腿好好走我喃喃。仿佛一场噩梦,梦中的我,此时十八岁零两个月。
十六岁,我考上大学,成了命运的骄子。
十八岁,我双腿瘫痪,成了命运的弃儿!
妈妈来学校看我。我一头扎进妈妈的怀里,娘儿俩相拥大哭。父亲在我十三岁那年撒手归去,弟、妹还小,在我们家,只有妈和我知道这场噩梦意味着什么
我走进绝望的深渊。身在颤抖,心在抽搐。痛苦、凄凉、寂寞、忧伤。生灵的创痛远大于双腿的沉沦。生活不能自理,学业不能坚持,我看不到希望之光,我在悲哀里彷徨。
老师和同学们安慰我,要我身残志坚,以保尔、张海迪为榜样。我知道他们说得对,但我不能接受:心想,你们都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保尔、张海迪那么容易学,全国数以万计的残废人,不都成了保尔、张海迪?“
倒是妈的话实在,深深震动了我悲哀的心。“孩子,你算是死过一次了,要打起精神,活下去。好死不如赖活着。孩子,跟妈回去吧,妈生了你,只要妈不死,今后妈就照料你”望着妈那被风霜打皱的脸,我不由又滚下了酸楚的泪
又回到我那破陋的小木屋。风物依然,一切都没有改变。
改变的是我病残的腿。
沉重的悲哀过后,我脑海里一片茫然。仿佛一个外星人来到地球,我对眼前的一切都陌生、不适应。仿佛走进空旷广漠的荒野,我手足无措。
茫然中有一点我是清醒的:我得活,我得找一条活的路。
梦在继续。说不清什么时候,我做起了当作家的梦。这美梦比那噩梦瑰丽得多,因此心情也就快乐开朗得多。渐渐地,我抛却了悲哀,抛却了彷徨;渐渐地,我坚实了活的信念,增添了活的勇气;渐渐地,我发现了生命的可贵,生命的美丽
忧愁还是有的。尤其在写了几十篇小说、散文之后,看到那一封封铅印的退稿信,我真怀疑自己是否是当作家的料?前途如一个神秘莫测的黑洞,我不知是进还是退好。
失败。失败。失败中我记起福楼拜对莫泊桑说过的话:“天才无非是忍耐,努力吧。”我想我肯定不是天才,我或许这辈子也不能成功,当不成作家。但我还得努力,只要活得充实,努力奋斗过,将来死时,我才能无憾。
这样想着,我对失败也就心平气和了。于是继续遨游书山
梦里花开,梦里花落。几多忧喜,几多甘苦。而时间如旅人,矫健的脚步匆匆迈过。蓦然回首,梦里春秋已六度。
1988年2月5日,我的处女作在贵州健康之友上发表。前不久,又在一家刊物上发表了一首小诗。这当然令我高兴,催我奋进。
诚然,我知道,成功离我遥远得很。那众多的沟壑,莽莽的荆棘,会累得我汗流气喘,腰酸背痛。但总算开了个头,总算,我找到了要走的路。
路正长,且坎坷。我得撑起我的双拐,一瘸一瘸地走
5。交换地址
交换地址实则是付出自己的信任,并接受别人的信任。别以为这个动作微不足道,这是心与心之间的通行征,凭着它你就获得拜访、了解一片新大陆的机会。
或许发生在灯火辉煌的晚会上,当一曲终了,你和配合默契的舞伴已不再陌生,你不无留恋地松开她的手:“能把你的名字告诉我吗?”那极其恳切的探询,容易使人联想起一部叫做请问芳名的外国电影;也有可能是某次郊游,你因之而结识了几位朋友的朋友,归途中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互相留一留地址吧,为了再见。”无论火车或轮船上为打发时间的一番闲谈,抑或少男少女们名目繁多的聚会,无论什么原因什么理由,都可能使本来相距甚远的心很自然地碰撞在一起,从而产生邂逅的故事。人生之旅永远是美丽的,当获知又一个新颖的名字,当你们彼此交换了地址,就为相识提供了发展的线索,这样的时刻不能不珍惜。说不定,茫茫人海又要增添两扇相对敞开的窗户呢。
因而回想青春时代,你忘不掉那一个个写在小纸片上、书本边缘,甚至仓促间记于手心的姓名和地址,那友谊最初的契机,好多已长成青枝绿叶、让人庆幸终生的大树了。无论它们是趴在膝盖头、伏在自行车座上或者伫立在人来车往的站牌下写就的,都证明了一段心灵的流露和坦白:它们,以及它们所代表的一切,对于你将不再是秘密。
友谊也是一种缘份,你们从各自的房间里走出,终于结识到较之丰富千倍的世界,你所缺乏的,你所渴知的,你所需要帮助的,都可以从友善的心灵那儿得到补充——通过一句教诲、一段交往、一次如约而来的微笑。你留下了自己的地址,说不定哪天门铃真地被掀响,一位让你惊喜的客人出现在面前。而孤独,则躲得远远的了。
交换地址实则是付出自己的信任,并接受别人的信任。别以为这个动作微不足道,这是心与心之间的通行征,凭着它你就获得拜访、了解一片新大陆的机会,避免了与另一个也许充满诗意的心灵失之交臂、形同路人。和每一位朋友的交往都是一部书,而交换地址标志着相识——友谊正不易察觉地抵临,它是每部书共同的序言。
读钱钟书的围城,有一个小细节总忘不掉:唐晓芙和方鸿渐分手,索回了自己写给他的一叠信件,发现盒子底衬一张纸,上面是家里的住址跟电话号码,记起这是跟他第一次吃饭时自己写在书后空页上的,他剪下来当宝贝似的收藏着,于是唐小姐心里一阵难受那最初由一张小纸片所联系的,是怎样美丽、易碎的两颗心,当懂得珍惜它时,它却已失去,仅仅象征着一份让人感伤的纪念。
在一位同学的生日晚会上,我结识过一位像唐晓芙那样可爱的女孩,交谈得很投机。直到在门口的电线杆下相互作别,那女孩说声再见,我才意识到“再见”有可能仅仅是礼貌用语——如果错过眼前的机会。我们生活的世界毕竟太大,好多机遇都是稍纵即逝的。于是我不再顾忌那么多:“给我留下地址吧,为了再见!”她埋下头给我写着,突然抬起眼睛:“本来我也想到这一点了,只是没好意思说。”有几分抱歉,更多的则是感谢。
我小心地把她写的字条装进衣袋,并且递了一张名片,她却活泼地递过纸笔:“重新给我写一遍好吗?因为名片可以给无数人,而亲手为我写的地址才属于我,否则我不敢肯定你真地想认识我。”我照办了。也许她只是开个玩笑,却教会我懂得了一点什么。
6。你的麦田会很大很美
我惊诧于她对爱情的敏锐感受与丰富想像,同时也隐约觉得这对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来说未免有些危险,想来想去,我决定找她谈谈。
大学毕业,我分到一个偏僻的小县城去做教书匠。学校安排我教高二年级两个班的语文。那一年,我二十二岁,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听见有人喊我老师,心里还慌慌的,左顾右盼四下无人,才敢大着胆子应一声。
有一次上作文课,我布置的作文题是秋天里的一棵树。有位同学却另起炉灶写了一篇散文,题目是爱情是人生的惟一行李。我记得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爱情是什么?是尖刀上的赤足舞蹈,是深藏在乌云里的霹雳,惨痛、美丽而又轰轰烈烈。真的,如果人生没有爱情,那活着还有多大的意义呢?”
写这篇作文的是一位名叫小菊的梳着长辫子的女孩。我惊诧于她对爱情的敏锐感受与丰富想像,同时也隐约觉得这对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来说未免有些危险,想来想去,我决定找她谈谈。我苦口婆心地分析文章在语言、内容以及结构上的若干问题,兜了半天圈子,最后才装作很不经意地问:“为什么要写这个?”小菊睁着大而黑的眼睛,说出了一句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让我脸热心跳的话:“为了引起你的注意。写得不好吗?”望着她由于年轻而透明的脸,我无话可说。
小菊对写作发起烧来。几乎每天,她都要拿着一叠稿子,闯进我的单身宿舍。我说,今后把作业交到办公室去。她笑笑,一如既往。有一段时间,我一进宿舍,总会拾到从窗外扔进来的一束野花,或者从门缝里塞进来的自制明信片,落款都是一朵菊花。我隐隐觉得,这女孩的感情出了轨,她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选择了一个错误的表达对象。
我别无选择,只有小心躲开。我故意不再抽她回答问题,不再念她的作文,虽然她的作文写得很好。不久,我在小菊的作文本里发现了一行字:“一滴雨,淹没了整个夏季,一滴泪,淹没了我整个爱情。”
事情朝着危险的方向发展。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看杂志,忽然传来很轻柔的敲门声。“谁呀?”我喊了两声,声音停止了,我以为自己听错了,也没放在心上。第二天清晨,走到门边,却发现一封显然是从门缝里塞进来的信,严格说来,是小菊写的求爱信。那滚烫的字句,大胆的表示,让人很难相信是出自一名高二学生之手。我想,她还是个孩子,作为一名教师,我有责任保护好一颗水晶般的心,不能留下任何后遗症,同时又要干净利落,一刀斩断情丝。
想来想去,我绞尽脑汁给她回了一封长达十页的信,摆了我所了解的所有的事实,讲了我所明白的所有的道理,在信的末尾,我如是说:“麦田很大很美,不要急。你慢慢地走吧,当你真正长大了,就会找到你最满意的那株麦穗。”小菊是个有些早熟同时又十分聪明的女孩,我以为经过这十数页面面俱到的说辞,她应该能比较平静地接受这件事了。
可是不久,小菊悄悄地走了,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转学到了另一所中学。我痛心疾首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是我伤害了一个尚未成年的女孩最初的情感天空。
直到1997年的10月,我收到一封来自西南师大的信,拆开一看,是小菊写来的。让我放心的是,她还是那么纯真,明快。她在信中说:“我能考上大学,多亏了你的规劝。真的,麦田很大很美,麦粒很大很饱满,不应该急。况且,人生的行李很多,不只是爱情。谢谢你,在我拐错了方向的时候,扶我上路。”
7。秋天的寂寞
在我和他目光接触的霎那,我才发觉欣喜的含义不仅仅是喜悦,而且还含有对上苍的恩赐的那份感激。
虽然,我不曾了解他的过去,更无意走进他的生活,但,那无形的契机,却使我们在心旅上一度邂逅,瞬间成为永远的朋友。
就像大多数少男少女一样,在有段时间里,我狂恋上流行歌曲,并参加了歌迷会,而我和他就是在一次歌友联谊会上认识的。
那次联谊会的情况,我只有模糊印象,隐约记得那天去了很多人,整个演出大厅沸沸扬扬,喧闹异常。
由于朋友陈是大会主持人,我便滥竽充数地在后台帮忙,干些跑腿之类的活儿。在离开幕仅十分钟的当儿,陈突然跑来跟我讲,有一个乐手临时打电话来说有急事,缺一打架子鼓的,要我去找一位叫磊的男孩。
我摇头说不认识,陈一笑:“185米,穿一件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扔下这话,他掉头便跑,这下,可苦了我!
按这寻人启事般的标准,我找遍大厅每一个角落,累得大汗淋漓,人却还没找着,一气之下,我跑到阳台,准备放弃寻找。
推开阳台门,阳台上静静的。
我深吸一口气,空气里竟有淡淡的烟味?我四下张望,才发现,这里竟然还有一个人!
他,凭栏静立远眺,落日的余晖泻在他高大魁伟的身体上。哦,是他!没错,185米,洗得发白的牛仔裤。
“磊——”我轻声叫着。
他转过头来,凝望着我。
这是一双怎样的眸子啊!仿佛包容了人世所有的沧桑、淡漠、凄苦,那让人心悸的深邃,如雾般的涌起,让我迷失、沉浸。
我不知道,当时我是如何向他讲清那件事的,在恍惚中我回到了后台,又在恍惚中,看完了那场演出。
后来,我又参加了几次歌迷会的活动,却没再见到他,心底升起一种莫名的惆怅,倒是陈,偶尔在我面前提到他,我这才知道,原来是王杰的歌迷。
那天,是整个秋天中唯一一个没有下雨的日子。由于下午没课,照惯例,我带上单放机,骑车去了江边。没想到,我竟碰见了他!
在我和他目光接触的霎那,我才发觉欣喜的含义不仅仅是喜悦,而且还含有对上苍的恩赐的那份感激。
直到我和他并肩沿着江堤聊天时,我才惊讶地发现,他居然是个很健谈的人,他讲了他当水手的种种经历,在船上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那无数个孤独、寂寞、甚至绝望的日子。
他说话很幽默,时常惹得我大笑,但,尽管如此,他的眼底那种令人感到心寒的凄凉若隐若现。
不知不觉中,夕阳已西下,只有西边的天空还有淡淡的亮光,遥望远方,我们都沉默了。
突然,他问:“你知不知道,今天为何我在这里?”我摇摇头。
“因为今天——是我二十岁的生日!”他遥望着远方,淡淡说道。
生日?我诧异地望着他,这怎么可能?半天,我才想起一句话来:“你为什么不在家过生日呢?这儿这么冷清?”
“家么?!我有家么?我父亲是个船员,一年四季大部分的时光在外漂泊,至于那个所谓的母亲,在我出生不久便改嫁在我生命中,根本没有家这个词!”
他极力装出一副淡漠不屑的神情,说完,他弯身在地上捡了块石头向远处的江面狠狠投去。
我呆呆地望着他,一股悲凉直涌上心头。
“其实你今天可以到你的朋友那儿去,说不定——”话一出口,我就知道自己又错了。
“朋友,哼,多好听的名字,名是我的男朋友,利是我的女朋友,你看我这副德性,是有名还是有利,别人会把我当朋友?”
我沉默了,的确,我又能对他说些什么呢?安慰此刻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的。”他继续说道“我在这世上二十年春秋,有八个生日都是一个人在这里度过的从来也没有人记得我的生日,更别说祝贺生日快乐。今天,幸而有你,不然”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越来越嘶哑,最后一句话如同耳语一般。
听到这里,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原来,伤感也是一种病,一种会传染的病!
我拼命告诉自己,不要流泪,我怕我的泪水会淹没他最后的一点自尊心。
我强忍泪水,微笑着为他轻轻哼起了那首你的生日:
“祝你生日快乐,有生的日子天天快乐,别在意生日怎么过”
他缓缓抬起头,用含着感激的眸子凝望着我,里面已噙满泪水。
那夜晚,我失眠了。
望着窗外点点繁星,我默默地流泪了,为他,一个处在人群中都会感到寂寞的人。
以后,在很长一段日子里,我都没见着他的面,一打听,才知道他随船走了,就在我们见面的次日凌晨。
每天黄昏的时候,我都会放下身边的一切事情,一人骑车到江边,等待他的再次出现。
漫长的守候中,我度过了整整一个秋季。突然有一天,陈告诉我,磊在航行中遇难了!
在与他第二次见面的地方,我独自坐了一下午,为他,为所有有生的日子里找不到欢乐的人悲哀!
自从那年后,每年的秋天都特别的凉!
8。仲夏的老歌
有一脉清澈的溪流穿过心底,凉爽怡人,叮当作响。积年的友情经过一遍遍风雨的洗礼,就不再是尘封的故事和昏黄的记忆。
分明是那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我们围坐在那波光浩渺的湖边,弹拨着红色的木吉它。“一个人在孤独的时候,走在人群拥挤的街头,是在抗议过分自由还是荒谬的地球”悠扬的曲子淹没在如烟的旧事中,各奔东西的日子里,每每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校园的琐事渐渐占据了全部的生活。直到数页来鸿,惊醒了一些旧梦。
“快节奏的学习生活让人总在不可思议间辗转反侧。”雅博提笔写道。俨然我已陪他一同站在罗湖桥边眺望繁华的港岛,一同赢得两千元的期末奖从深圳到珠海再去了汕头。仿佛我们许多海阔天空的豪言都不再是遥遥无期。南来的风总让人心旌摇荡、踌躇不已。“暑假和我们去新疆吧。”玲子从那座遥远的城市邮来了两张美丽相片,(一张是青海湖,娴静如画;一张是日月山,壮美如诗。)“可以骑着枣红色的伊犁牧羊马儿上一半是春一半是秋的天山。”
“我们曾经一样地流浪,一样幻想美好时光,一样地感到流水年长。”当这首老歌在耳畔回荡的时候,幕幕难忘的画面就会重现于眼前。那帮还会玩捉迷藏游戏的小大人,那帮抢着看“变形金刚”的少年,那帮曾忙着高考强化又忙着写赠言的高中生,转瞬之间已分赴大江南北,天各一方。每次聚在拥挤的月台上,嘴上是谈笑风生,心里却是说不出的惆怅。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曾几何时,我们也在现实的际遇面前慨叹万千,对着在梦寐里失落的幻景无所适从。曾几何时,我们也维护着心底那一点自傲,对种种失意讳莫如深。又曾几何时,我们学会了张开羽翼未丰的翅膀,在一方天地里左奔右突,兴味盎然。
然而,山遥路远,每个人的处境已是大相径庭。有人曾说:世间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只有等待重聚的惊喜。可是,茫茫人海中已各奔东西,一路跋涉的人们往往会失之交臂,那份纯真的情谊已不能固守在这种期望里。岁月流年,我们已是别无选择。
马房山下数年光景,教会人们“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播种一些,收获一些。憧憬和畅想不是流逝了,却是在苗圃里悄悄地成长。远处有一个熟悉的声音来叩响窗棂,顿然间脑际就会环绕千百段回响:那飞花碎玉的瀑布,那云海磅砣的名山,那碧波万顷的海港,恰如几簇跳动的火苗,点燃了黄褐色的高原
有一脉清澈的溪流穿过心底,凉爽怡人,叮当作响。积年的友情经过一遍遍风雨的洗礼,就不再是尘封的故事和昏黄的记忆。恰如深埋多年的陈酒,变得清醇甘冽;恰如天空灿烂的星群,昭示着宇宙的流向;恰如梦里有个苍老的声音,呼唤着你的名字,然后告诉你珍惜和热爱。
“我们虽然不在同一个地方,没有相同的主张,但是你知道我的迷惘。”还是那首又是豪情又是忧伤的老歌,在那湖光滟滟的地方千人传唱的那首老歌。歌声中闪现着告别十九岁时那桔色的烛光,舞阳河畔那被笑声打碎的黎明、洞庭山庄那对坐无语的血色黄昏。也许是无法亲眼目睹那海风刮着椰树的热土,也许真没有机会骑着枣红的马儿上一半是春一半是秋的天山,但也许会始终无怨无悔地生活,永远记得这首仲夏里传唱的老歌。
9。青春的感动
在若干年后,当有一天我们偶然翻开厚厚的相册,或是当你我子夜梦回,久久不能再眠之时,是否还会再记起这一份真诚的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