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全球三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帝国本土,素来是牝鸡司晨,大家都是明白的,本国的大公鸡,喜欢偷懒,又习惯性每隔几年就跑到外面抢地盘争母鸡去了,因此家中就是他的妻妾来管理家中事务,雄主外雌主内,这些年来大家都习惯了。
新年尹始,皇帝下西洋,蔡琰就着手准备好几桩大事了。
一件就是官场大换血,按皇帝所订之制,各级主官,每届五年,最多只能任职十年,就要离开其职任另行安排,本届官员大部分是做足二届,现在已是青武十年,皇帝走之前设想,琰皇后要在秋天结束,完成本届官府的换血。
帝国现在内阁五辅,首辅张昭,次辅二北二南,北者是华歆、曹植,南者为诸葛瑾、张温。各部各地奏折到得中央,先交由内阁初批,给出意见,再送入宫中,由后妃集体作最后决定,然后交到相关部门执行。
内阁权重,他们的意见无疑能在很大程度左右宫中作最后决定的后妃们的意愿,当中内阁首辅,俨然百官之首,可礼绝百僚(官员向他行礼,他可不用还礼)。
现任首辅张昭,精于帝国朝政,处事精明,行事刚正不阿,极有民望,深得帝心。从皇帝到后妃,均对其尊敬有加,不过体制订死,张昭必须去职。
问题是张昭作过首辅,官员之首,再无适当职位可供调剂,唯有退休了事,不再任职“现管”
他下台后,继承人会是谁?
一个人名浮出了水面,那就是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名冠乡里。歆刚刚为郡吏的时候,每每是沐浴出府,回家合门,议论政事取其中庸,从不用言语毁伤他人。
他原为江南之官,当年曹操与亦奇翁婿相争,歆送亦奇之信过江北,被操扣留,做了北官,是推动曹操废汉的幕后黑手(后来,曹后(曹操之女)看兵部秘密档案才郁闷地发现歆是江南去江北的内奸),后元蜀合并,歆以北官身份再回江南任职。
他在翁婿二处为官,做得滋润,自有他过人之处。
华歆与人友善,是以百官皆与其交好,又谄事皇帝,逢迎后妃,做官做得四平八稳,因此皇帝御笔亲点他即为下任首辅。
其实,皇帝并不是看重华歆的拍马功夫,若看重这一点,曾经踢过皇帝一屁股的张昭岂有立足之地?他看重的是华歆接受新观念、新思想速度很快,只要是皇帝说的,华歆能够不折不扣执行,做得也不差。
要知道,皇帝之政,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政,如果下边的人执行不力,来个歪嘴和尚唱歪经,可能新政就会做适得其反。
另外,皇帝当年与曹操约定,每十年南北两地各择官员任首辅,现在轮到北官,遂让名为北官,实质南官的华歆占了个大便宜。
张昭要去,华歆代之,下面内阁各辅、六部尚书、州刺史也相应调动。
随张昭一起下台的官员还有三个:
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蔡邕很久之前,就与皇帝产生了意见分歧,理念不合,勉强为官,又觉得自已女儿蔡琰以皇后身份当家主妇掌握朝政,他捏着实权,身处嫌疑之地,因此求去,他的去向将是出任江南大学山长;
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王甲与户部尚书丘八为皇帝服务多年,已经倦政。他们均是山越族人,追随皇帝最久,皇帝封赏极厚,他们赚到盘满钵满,拥有大量原始股也!(注:帝国初期大搞股份制,股票不受青睐,强迫官员买股,后来大家认识到股票的好处,帝国政府就禁止官员直接持股,只能通过“投资公司”间接买卖股票获得收益,不过官员持有的早期股票不受此限,加上帝国股票以分红为主,收益稳定。)
两人向着标准化的新新人类靠拢:“早早赚够钱,早早退休。”所以均是上奏离职,回家享福。
蔡琰先后召张昭与华歆进宫,询问两人对日后人事的安排。
张昭素来有什么讲什么,现在更临去职,更是畅所欲言。
华歆日后要做秉政大臣,与之共事的同僚,当然不想有擎肘之事发生,也小心地提出自己的意见。
然后蔡琰与她的姐妹们仔细合计,交谈中把人选初定下来,然后依次找来官员谈话,最终列出名单:
内阁四次辅二北二南:北者为郭嘉、曹植,两人均去掉了尚书衔(即不为尚书),分别加为武英殿、文华殿大学士;南方官员是诸葛瑾,此人圣眷极隆,除为次辅、东阁大学士外,将由吏部尚书改任户部尚书,不过他现在军前效力,也不知何时能接任。另一个次辅是中和殿大学士、改制后的商务尚书张正常,他为张昭兄弟,作为张昭去职后的对张家的安抚,让其进位成为次辅。
按理,曹植与诸葛瑾做次辅,都是留任,诸葛瑾更是做足十年次辅,不过次辅毕竟不同于首辅,自有变通之术,把他们改名一下名称,加多一些职务,就名正言顺。
搞定内阁,六部改制也进入工作进程。
六部本为皇帝一手所创,权柄极重,各部尚书都是牛人,如此对于皇朝的统治是不利的,不过皇帝毕竟是未来所去之人,自然有应对之法,早就存在对六部进行改制之意。
方法很简单,就是六部拆分拆细,把权力变小,那就闹不起来了,皇权更是稳固。
初时,朝政事务不多,钱也不多,养得太多官,不是件好事。然而,现在帝国财力富裕,已经能够支持得起六部拆分。
老工部正式分为只管工程建设的工部和管工业、商务、运输部的商务部,工部尚书为荀彧;老礼部拆分得厉害,分出三部,为主掌礼仪、祭祀、宗教、民族、文宣的礼部、管理卫生及环境、国土资源的环卫部、管理教育教化和家庭的教育部,大臣分别为步骘、顾雍、钟繇。
兵部尚书之位,原任郭嘉加封大学士,进为次辅,不再任兵部尚书,另一个尚书王甲又退去。军权极重,必须落在一个稳重忠心人的手上,才可安心睡觉,蔡琰遂召鲁肃进宫细谈,言意愿他出任兵部尚书。
问题在于,兵部尚书是文官,不可由现役军人担当,鲁肃现为帝国总参谋长,上将军衔,将来很有希望晋升帝国元帅,手持元师节杖,肩扛四爪金龙军衔,威风凛凛,可谓军神!
兵部尚书常有,元帅之衔不易得。鲁肃能否放下个人得失之心?
一问一个准,鲁子敬何许人也!谦谦君子,当然不会让皇后娘娘失望,他痛快地答应卸去军职,出任帝国兵部尚书。
他肯上任,问题就迎刃而解,远在南洋的贾诩即时收到线报:下一任帝国总参谋长就是他贾文和了!本来总政治部长田丰有资格与贾诩争总参老总这个位子,不过贾诩占了先机,因此胜出。
毕竟他现在随帝远征,功劳大大,而且他女儿贾靖雯在宫中极为得宠,自然贾诩的地位也随之牢固。
田丰见争不过贾诩,也请削去军职,改为文官,出任兵部待朗,当了鲁肃的助手。
鲁肃为人谦和,正好容忍得了脾气刚硬的田丰,大有相得。退一步海阔天空,搞得好,下一任兵部尚书就是他田丰!按帝国军制,兵部尚书主武官选用升降,兵藉,军械的制造、保管,军令发布等事务,地位犹在总参老总之上。
田丰之位,顺理成章由陆逊出掌总政治部,马谡(马良之弟)出任帝国军部第一副总参谋长,却没有循例出任gru(帝国军事情报总局)老总,仍由贾诩兼任。
皇帝的幕僚长马良与cia(中情局)老总庞统两人,皇帝用得顺手舒心,遂将两人职位调换,庞统当皇帝幕僚长(白宫群英也!)马良出掌cia。若让马谡也掌情报机关,则帝国两大情报机关落在一家兄弟的手中,不是件好事。
老吏部大体不变,分出了劳工社保福利部分即社保部,两部大臣分别为张温、刘馥;
&nb... -->>
帝国本土,素来是牝鸡司晨,大家都是明白的,本国的大公鸡,喜欢偷懒,又习惯性每隔几年就跑到外面抢地盘争母鸡去了,因此家中就是他的妻妾来管理家中事务,雄主外雌主内,这些年来大家都习惯了。
新年尹始,皇帝下西洋,蔡琰就着手准备好几桩大事了。
一件就是官场大换血,按皇帝所订之制,各级主官,每届五年,最多只能任职十年,就要离开其职任另行安排,本届官员大部分是做足二届,现在已是青武十年,皇帝走之前设想,琰皇后要在秋天结束,完成本届官府的换血。
帝国现在内阁五辅,首辅张昭,次辅二北二南,北者是华歆、曹植,南者为诸葛瑾、张温。各部各地奏折到得中央,先交由内阁初批,给出意见,再送入宫中,由后妃集体作最后决定,然后交到相关部门执行。
内阁权重,他们的意见无疑能在很大程度左右宫中作最后决定的后妃们的意愿,当中内阁首辅,俨然百官之首,可礼绝百僚(官员向他行礼,他可不用还礼)。
现任首辅张昭,精于帝国朝政,处事精明,行事刚正不阿,极有民望,深得帝心。从皇帝到后妃,均对其尊敬有加,不过体制订死,张昭必须去职。
问题是张昭作过首辅,官员之首,再无适当职位可供调剂,唯有退休了事,不再任职“现管”
他下台后,继承人会是谁?
一个人名浮出了水面,那就是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名冠乡里。歆刚刚为郡吏的时候,每每是沐浴出府,回家合门,议论政事取其中庸,从不用言语毁伤他人。
他原为江南之官,当年曹操与亦奇翁婿相争,歆送亦奇之信过江北,被操扣留,做了北官,是推动曹操废汉的幕后黑手(后来,曹后(曹操之女)看兵部秘密档案才郁闷地发现歆是江南去江北的内奸),后元蜀合并,歆以北官身份再回江南任职。
他在翁婿二处为官,做得滋润,自有他过人之处。
华歆与人友善,是以百官皆与其交好,又谄事皇帝,逢迎后妃,做官做得四平八稳,因此皇帝御笔亲点他即为下任首辅。
其实,皇帝并不是看重华歆的拍马功夫,若看重这一点,曾经踢过皇帝一屁股的张昭岂有立足之地?他看重的是华歆接受新观念、新思想速度很快,只要是皇帝说的,华歆能够不折不扣执行,做得也不差。
要知道,皇帝之政,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政,如果下边的人执行不力,来个歪嘴和尚唱歪经,可能新政就会做适得其反。
另外,皇帝当年与曹操约定,每十年南北两地各择官员任首辅,现在轮到北官,遂让名为北官,实质南官的华歆占了个大便宜。
张昭要去,华歆代之,下面内阁各辅、六部尚书、州刺史也相应调动。
随张昭一起下台的官员还有三个:
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蔡邕很久之前,就与皇帝产生了意见分歧,理念不合,勉强为官,又觉得自已女儿蔡琰以皇后身份当家主妇掌握朝政,他捏着实权,身处嫌疑之地,因此求去,他的去向将是出任江南大学山长;
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王甲与户部尚书丘八为皇帝服务多年,已经倦政。他们均是山越族人,追随皇帝最久,皇帝封赏极厚,他们赚到盘满钵满,拥有大量原始股也!(注:帝国初期大搞股份制,股票不受青睐,强迫官员买股,后来大家认识到股票的好处,帝国政府就禁止官员直接持股,只能通过“投资公司”间接买卖股票获得收益,不过官员持有的早期股票不受此限,加上帝国股票以分红为主,收益稳定。)
两人向着标准化的新新人类靠拢:“早早赚够钱,早早退休。”所以均是上奏离职,回家享福。
蔡琰先后召张昭与华歆进宫,询问两人对日后人事的安排。
张昭素来有什么讲什么,现在更临去职,更是畅所欲言。
华歆日后要做秉政大臣,与之共事的同僚,当然不想有擎肘之事发生,也小心地提出自己的意见。
然后蔡琰与她的姐妹们仔细合计,交谈中把人选初定下来,然后依次找来官员谈话,最终列出名单:
内阁四次辅二北二南:北者为郭嘉、曹植,两人均去掉了尚书衔(即不为尚书),分别加为武英殿、文华殿大学士;南方官员是诸葛瑾,此人圣眷极隆,除为次辅、东阁大学士外,将由吏部尚书改任户部尚书,不过他现在军前效力,也不知何时能接任。另一个次辅是中和殿大学士、改制后的商务尚书张正常,他为张昭兄弟,作为张昭去职后的对张家的安抚,让其进位成为次辅。
按理,曹植与诸葛瑾做次辅,都是留任,诸葛瑾更是做足十年次辅,不过次辅毕竟不同于首辅,自有变通之术,把他们改名一下名称,加多一些职务,就名正言顺。
搞定内阁,六部改制也进入工作进程。
六部本为皇帝一手所创,权柄极重,各部尚书都是牛人,如此对于皇朝的统治是不利的,不过皇帝毕竟是未来所去之人,自然有应对之法,早就存在对六部进行改制之意。
方法很简单,就是六部拆分拆细,把权力变小,那就闹不起来了,皇权更是稳固。
初时,朝政事务不多,钱也不多,养得太多官,不是件好事。然而,现在帝国财力富裕,已经能够支持得起六部拆分。
老工部正式分为只管工程建设的工部和管工业、商务、运输部的商务部,工部尚书为荀彧;老礼部拆分得厉害,分出三部,为主掌礼仪、祭祀、宗教、民族、文宣的礼部、管理卫生及环境、国土资源的环卫部、管理教育教化和家庭的教育部,大臣分别为步骘、顾雍、钟繇。
兵部尚书之位,原任郭嘉加封大学士,进为次辅,不再任兵部尚书,另一个尚书王甲又退去。军权极重,必须落在一个稳重忠心人的手上,才可安心睡觉,蔡琰遂召鲁肃进宫细谈,言意愿他出任兵部尚书。
问题在于,兵部尚书是文官,不可由现役军人担当,鲁肃现为帝国总参谋长,上将军衔,将来很有希望晋升帝国元帅,手持元师节杖,肩扛四爪金龙军衔,威风凛凛,可谓军神!
兵部尚书常有,元帅之衔不易得。鲁肃能否放下个人得失之心?
一问一个准,鲁子敬何许人也!谦谦君子,当然不会让皇后娘娘失望,他痛快地答应卸去军职,出任帝国兵部尚书。
他肯上任,问题就迎刃而解,远在南洋的贾诩即时收到线报:下一任帝国总参谋长就是他贾文和了!本来总政治部长田丰有资格与贾诩争总参老总这个位子,不过贾诩占了先机,因此胜出。
毕竟他现在随帝远征,功劳大大,而且他女儿贾靖雯在宫中极为得宠,自然贾诩的地位也随之牢固。
田丰见争不过贾诩,也请削去军职,改为文官,出任兵部待朗,当了鲁肃的助手。
鲁肃为人谦和,正好容忍得了脾气刚硬的田丰,大有相得。退一步海阔天空,搞得好,下一任兵部尚书就是他田丰!按帝国军制,兵部尚书主武官选用升降,兵藉,军械的制造、保管,军令发布等事务,地位犹在总参老总之上。
田丰之位,顺理成章由陆逊出掌总政治部,马谡(马良之弟)出任帝国军部第一副总参谋长,却没有循例出任gru(帝国军事情报总局)老总,仍由贾诩兼任。
皇帝的幕僚长马良与cia(中情局)老总庞统两人,皇帝用得顺手舒心,遂将两人职位调换,庞统当皇帝幕僚长(白宫群英也!)马良出掌cia。若让马谡也掌情报机关,则帝国两大情报机关落在一家兄弟的手中,不是件好事。
老吏部大体不变,分出了劳工社保福利部分即社保部,两部大臣分别为张温、刘馥;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