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大唐书生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昨天的阳光温暖了江南的这座城,半月的阴雨终于结束,不必深究,但凡是可以游赏的所在,这一日必定是挤满了游人。之前的天气使得人心都发霉了吧,所以这第一个雨后的艳阳天,不像是游赏风景,倒更像是给心情放风。
下午的时候去了紫金山,雨后的丛林里显得泥泞,但小径已被先行的人踩得平整。在半山遇到卖糖葫芦的的阿伯,他已经卖完了商货,扛了行头从山顶下来。庆幸自己是下午来的,不知道上午的山上会多拥挤呢。
一路同行上山的还有很多人,多是这个城市各个学校的学生,老旧的山林被大片的青春占据,不得不感慨,号称80年代的我们其实已经老了。当然轻松地超越一波又一波的他们,看年轻的脸们略带艳羡地目送我不疾不徐的到他们前面去,自豪还是有的。年轻的身体还缺少坚韧和力量。
山顶的人依然多,一群孩子倚在崖壁上齐声唱单身情歌,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唱飞得更高,另一群孩子在一块平地上表演或者观看小品不差钱。欢笑弥漫,这两群都是初中的孩子,比在山路上遇到的那些更要年轻呢。他们会是他们的未来,就像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一样。
不喜欢这样子的嘈杂,于是一头扎进丛林里,在已经遍地新绿的山南感受着宁静深幽的春天。六朝的先人在山腰的高处遗留了很多建筑的遗址,当然现在看上去只是一些整齐或散乱的石砾。他们的足迹,在脚下的泥土上已被深埋了几尺呢?
喜欢登山的人每次进山都不会走同一条路,这个问题非常好解决,丛林里到处是被前人踩出的小径,曲径通幽,每一条都能到达一个意想到或者意想不到的所在。虽然山下竖满了提倡沿石阶上山的牌子,可作用明显是有限的。难为情的是,我也从来没有遵守过。
不过走石阶路的主张我是赞成的,众多小径对植被造成的硬伤并不是最难以接受的,满眼里乱丢在石前树后的垃圾杂物实在才是大煞风景也污染环境,有时候顺路捡拾一些扔到不远处的垃圾桶里,心情会畅快一些。可惜浑不在意的游人太多,捡的没有扔的快,捡是捡不完的。
在下山的路上遇见一个唱曲的老人,仔细辨听,塬来是越剧的宝玉哭灵。吴侬软语的唱腔从来只在电视电脑上听过,在北方偶有机会听票友唱戏,那也都是京剧的雄浑,南戏的婀娜这还是第一次于不经意间领略的。听的痴了,静静地随了人家走出很远,直到半山的拐角处,游人蜂拥,他便不再吟唱。
另一半下山路本来想走山南通往白马公园的石径,但唱曲的老人去了天文台的方向,便改了主意随在他身后一路走去,期盼能再听他有板有眼的唱腔。可惜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先前唱的累了,那半路只看他低头走路,耳福的奢望落空了。
电脑里是存了越剧红楼梦的电影版的,扮宝玉的徐玉兰的唱腔罡气太浓,更喜欢尹桂芳的情切哀婉。好在扮黛玉的王文娟是那个时代唱腔最好的,至于戏里所有人物的扮相,因了那个年代的局限,也就不敢怎么恭维了。可以闭上眼睛静听,还是会觉得完美。
搜了黛玉焚稿和宝玉哭灵的几个版本,流派不同唱词和唱腔都差别极大,选了最喜欢的两个版贴在下面,前者是王文娟的折子戏专场,名家的风范一览无余;后者是尹派传人赵志刚的红楼梦节选,比他的祖师爷并无多少落差,扮相也美得多了,更重要的是他不是反串,他是纯种的爷们儿。
在这个遍布流行的时代,这些古老的传统艺术被挤占、压缩在舞台的边角,作为一个附庸风雅的门外汉,尽管我自己也热衷于流行,但不失时机地为这些传统经典摇旗呐喊,还是会不遗余力的。静下心来听,真的是耳朵的福,好听极了。
昨天的阳光温暖了江南的这座城,半月的阴雨终于结束,不必深究,但凡是可以游赏的所在,这一日必定是挤满了游人。之前的天气使得人心都发霉了吧,所以这第一个雨后的艳阳天,不像是游赏风景,倒更像是给心情放风。
下午的时候去了紫金山,雨后的丛林里显得泥泞,但小径已被先行的人踩得平整。在半山遇到卖糖葫芦的的阿伯,他已经卖完了商货,扛了行头从山顶下来。庆幸自己是下午来的,不知道上午的山上会多拥挤呢。
一路同行上山的还有很多人,多是这个城市各个学校的学生,老旧的山林被大片的青春占据,不得不感慨,号称80年代的我们其实已经老了。当然轻松地超越一波又一波的他们,看年轻的脸们略带艳羡地目送我不疾不徐的到他们前面去,自豪还是有的。年轻的身体还缺少坚韧和力量。
山顶的人依然多,一群孩子倚在崖壁上齐声唱单身情歌,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唱飞得更高,另一群孩子在一块平地上表演或者观看小品不差钱。欢笑弥漫,这两群都是初中的孩子,比在山路上遇到的那些更要年轻呢。他们会是他们的未来,就像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一样。
不喜欢这样子的嘈杂,于是一头扎进丛林里,在已经遍地新绿的山南感受着宁静深幽的春天。六朝的先人在山腰的高处遗留了很多建筑的遗址,当然现在看上去只是一些整齐或散乱的石砾。他们的足迹,在脚下的泥土上已被深埋了几尺呢?
喜欢登山的人每次进山都不会走同一条路,这个问题非常好解决,丛林里到处是被前人踩出的小径,曲径通幽,每一条都能到达一个意想到或者意想不到的所在。虽然山下竖满了提倡沿石阶上山的牌子,可作用明显是有限的。难为情的是,我也从来没有遵守过。
不过走石阶路的主张我是赞成的,众多小径对植被造成的硬伤并不是最难以接受的,满眼里乱丢在石前树后的垃圾杂物实在才是大煞风景也污染环境,有时候顺路捡拾一些扔到不远处的垃圾桶里,心情会畅快一些。可惜浑不在意的游人太多,捡的没有扔的快,捡是捡不完的。
在下山的路上遇见一个唱曲的老人,仔细辨听,塬来是越剧的宝玉哭灵。吴侬软语的唱腔从来只在电视电脑上听过,在北方偶有机会听票友唱戏,那也都是京剧的雄浑,南戏的婀娜这还是第一次于不经意间领略的。听的痴了,静静地随了人家走出很远,直到半山的拐角处,游人蜂拥,他便不再吟唱。
另一半下山路本来想走山南通往白马公园的石径,但唱曲的老人去了天文台的方向,便改了主意随在他身后一路走去,期盼能再听他有板有眼的唱腔。可惜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先前唱的累了,那半路只看他低头走路,耳福的奢望落空了。
电脑里是存了越剧红楼梦的电影版的,扮宝玉的徐玉兰的唱腔罡气太浓,更喜欢尹桂芳的情切哀婉。好在扮黛玉的王文娟是那个时代唱腔最好的,至于戏里所有人物的扮相,因了那个年代的局限,也就不敢怎么恭维了。可以闭上眼睛静听,还是会觉得完美。
搜了黛玉焚稿和宝玉哭灵的几个版本,流派不同唱词和唱腔都差别极大,选了最喜欢的两个版贴在下面,前者是王文娟的折子戏专场,名家的风范一览无余;后者是尹派传人赵志刚的红楼梦节选,比他的祖师爷并无多少落差,扮相也美得多了,更重要的是他不是反串,他是纯种的爷们儿。
在这个遍布流行的时代,这些古老的传统艺术被挤占、压缩在舞台的边角,作为一个附庸风雅的门外汉,尽管我自己也热衷于流行,但不失时机地为这些传统经典摇旗呐喊,还是会不遗余力的。静下心来听,真的是耳朵的福,好听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