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燃烧的海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得了大量油气资源,日本肯定会因此减少原油与天然气的进口量,加大对东海油气资源的依赖程度。结果就是,如果中日交恶,中国可以轻而易举的切断日本的能源供应。
黎平寇在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肯定考虑到了这一点。
由此可见,黎平寇此举的真正目的,除了缓和中日关系之外,还是希望通过和平方式拉拢日本。
如果中日能够结成同盟,那么最大的获益者就不是日本了。
要知道,中国从来没有把日本当成真正的敌人。
从历史上就看得出来,只要中国强大了,不管用什么办法,日本最终都将成为中国的朋友,甚至是中国的学徒。
更重要的是,从傅秀波开始,就没有哪个领导人把日本看成最终对手。
这几十年来,中国领导人乃至整个领导集团的最高目标都是实现民族复兴,即使中华民族登上民族之林的巅峰,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这条道路上,日本是一道必须迈过去的障碍,却不是最终归宿。说得直接一些,中国必须战胜或者笼络日本,但决不会因此而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从战略上讲,拉拢日本肯定比战胜日本更划算。
哪怕存在一些风险,也能在短期内获得不少好处。
问题是,黎平寇长期主导国务院的工作,而且在杜小蕾出任外长之后,一直把重点放在国内建设上,因此在考虑问题的时候,黎平寇把经济放在了首要位置上,或多或少的忽略了政治与外交因素。
从经济上讲,黎平寇此举肯定有很大的诱惑力。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日本不能在十年之内解决能源问题,随着中国率先进入可控聚变时代,日本将首先在经济上战败。在国家间的全面对抗中,经济战败的危害远远超过军事,日本必然因此失去未来。
可惜的是,在政治与外交上,日本绝对不会接受黎平寇的提议。
要知道,东海战争之后,以中岛俊夫为守的将领政客一直把报仇雪耻当成政治资本。十多年过来,几乎所有日本人都对中国有根深蒂固的敌意,而且把中国视为必须击败的敌人。
在此情况下,日本首相肯定不会自毁前程。
说白了,就算日本首相有足够的远见,接受了黎平寇的提议,也会立即遭到弹劾,甚至遭到暗杀。
至于接任者,显然不可能担起大任。
最重要的是,在复仇情绪的影响下,日本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转变,直接导致控制日本经济命脉的主要财团依附于国防建设,军工行业已经成为日本经济的重头,而中日关系缓和的直接结果,必然是缩减军费开支,等于动了几个主要财团的蛋糕。到此,财团就会铲除障碍。
在外交上,日本依然以美国马首是瞻。
在必须依附美国的情况下,日本更不可能与中国走近,更不可能把国家命脉置于中国的威胁之下。
从根本上讲,黎平寇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必须承认,傅秀波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不同的是,傅秀波更注重现实,往往会在现实与理想中做出妥协,而且偏向于现实。黎平寇则更加倾向于理想,认为有能力避开现实中的困难。
这个差别,让黎平寇做了一件自讨没趣的事情。
当然,这也让黎平寇认清了现实,即中国与日本的矛盾不可调和,最终只有战争才能解决问题。
也正是如此,黄峙博才意识到,已经到了必须说服黎平寇的时候。
虽然黄峙博从来没有怀疑过黎平寇的基本立场,不然也不会全力支持他,但是黄峙博同样清楚,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很有可能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比如错过解决中日纷争的最佳时机。
站在军人的立场上,黄峙博非常清楚,二零三五年是大限。
如果不能在此之前解决问题,日本有很大的可能在二零三六年制造出核武器,获得足以遏制中国发动战争的战略报复能力,最终迫使中国放弃战争想法,成为横亘在中国东面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再往后看的话,日本很有可能在几十年后,成为左右中美战略平衡的关键力量。
为了说服黎平寇,需要的不止是一份高度可行的战争计划,还要更加重要的证据。
所幸的是,在牧浩洋提交了战争计划之后,李明阳获得了一份至关重要的情报,一份足以让黎平寇认清形势的情报。
更多到,地址
得了大量油气资源,日本肯定会因此减少原油与天然气的进口量,加大对东海油气资源的依赖程度。结果就是,如果中日交恶,中国可以轻而易举的切断日本的能源供应。
黎平寇在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肯定考虑到了这一点。
由此可见,黎平寇此举的真正目的,除了缓和中日关系之外,还是希望通过和平方式拉拢日本。
如果中日能够结成同盟,那么最大的获益者就不是日本了。
要知道,中国从来没有把日本当成真正的敌人。
从历史上就看得出来,只要中国强大了,不管用什么办法,日本最终都将成为中国的朋友,甚至是中国的学徒。
更重要的是,从傅秀波开始,就没有哪个领导人把日本看成最终对手。
这几十年来,中国领导人乃至整个领导集团的最高目标都是实现民族复兴,即使中华民族登上民族之林的巅峰,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这条道路上,日本是一道必须迈过去的障碍,却不是最终归宿。说得直接一些,中国必须战胜或者笼络日本,但决不会因此而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从战略上讲,拉拢日本肯定比战胜日本更划算。
哪怕存在一些风险,也能在短期内获得不少好处。
问题是,黎平寇长期主导国务院的工作,而且在杜小蕾出任外长之后,一直把重点放在国内建设上,因此在考虑问题的时候,黎平寇把经济放在了首要位置上,或多或少的忽略了政治与外交因素。
从经济上讲,黎平寇此举肯定有很大的诱惑力。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日本不能在十年之内解决能源问题,随着中国率先进入可控聚变时代,日本将首先在经济上战败。在国家间的全面对抗中,经济战败的危害远远超过军事,日本必然因此失去未来。
可惜的是,在政治与外交上,日本绝对不会接受黎平寇的提议。
要知道,东海战争之后,以中岛俊夫为守的将领政客一直把报仇雪耻当成政治资本。十多年过来,几乎所有日本人都对中国有根深蒂固的敌意,而且把中国视为必须击败的敌人。
在此情况下,日本首相肯定不会自毁前程。
说白了,就算日本首相有足够的远见,接受了黎平寇的提议,也会立即遭到弹劾,甚至遭到暗杀。
至于接任者,显然不可能担起大任。
最重要的是,在复仇情绪的影响下,日本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转变,直接导致控制日本经济命脉的主要财团依附于国防建设,军工行业已经成为日本经济的重头,而中日关系缓和的直接结果,必然是缩减军费开支,等于动了几个主要财团的蛋糕。到此,财团就会铲除障碍。
在外交上,日本依然以美国马首是瞻。
在必须依附美国的情况下,日本更不可能与中国走近,更不可能把国家命脉置于中国的威胁之下。
从根本上讲,黎平寇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必须承认,傅秀波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不同的是,傅秀波更注重现实,往往会在现实与理想中做出妥协,而且偏向于现实。黎平寇则更加倾向于理想,认为有能力避开现实中的困难。
这个差别,让黎平寇做了一件自讨没趣的事情。
当然,这也让黎平寇认清了现实,即中国与日本的矛盾不可调和,最终只有战争才能解决问题。
也正是如此,黄峙博才意识到,已经到了必须说服黎平寇的时候。
虽然黄峙博从来没有怀疑过黎平寇的基本立场,不然也不会全力支持他,但是黄峙博同样清楚,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很有可能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比如错过解决中日纷争的最佳时机。
站在军人的立场上,黄峙博非常清楚,二零三五年是大限。
如果不能在此之前解决问题,日本有很大的可能在二零三六年制造出核武器,获得足以遏制中国发动战争的战略报复能力,最终迫使中国放弃战争想法,成为横亘在中国东面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再往后看的话,日本很有可能在几十年后,成为左右中美战略平衡的关键力量。
为了说服黎平寇,需要的不止是一份高度可行的战争计划,还要更加重要的证据。
所幸的是,在牧浩洋提交了战争计划之后,李明阳获得了一份至关重要的情报,一份足以让黎平寇认清形势的情报。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