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血宝狂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出了十几步,可子弹要追上这么十几步并不困难。这次只有一颗子弹,从人群的缝隙中穿过,准确地钻进他的左后脑,那部位和第一个杀手溅出脑花的位置一模一样。钻进后脑的子弹又从杀手的左眼钻出,但只是露出了个弹头尖儿便停住了,将杀手的左眼瞳孔换成个金属的。
杀手并非刀枪不入,杀手只是在黑色衣靠和蒙面巾中多套了一层密棕藤护具。这种多层细密编织,再加层间软夹制作而成的护具足以挡住手枪这类武器的攻击。这些是鲁一弃在撕开死去杀手的外衣后得到的答案。
瞎子在鲨口的搀扶下赶到鲁一弃这里的,围住鲨口的八个杀手在又有一个被鲨口削掉整个下颌,两个被切断颈椎骨后,一下子都散了,丢下不能动的重新往大海的方向逃走。
围住瞎子的四个一个都没逃。虽然瞎子刚开始只是将其中两个脚面骨刺穿了。但在后面赶来的鲨口协助下,不但两个脚面骨被刺穿的被鲨口用宽根厚背开贝刀切断颈骨,另外两个也都被瞎子的盲杖挑碎了裆中阴囊。
在下海滩民的引领下,鲁一弃他们四个终于上到海岸之上,几十天的海上漂泊,现在又重新闻到土腥味儿,又看到房屋树木,鲁一弃感觉自己像是重新活过来的。
鲁一弃上来后第二个感觉就是这里真的离宝构不远了。其实细细想想也是,上次在东北山林中“高低错”坎面处,用“逆光寻刺”法读懂柴头“弄斧”图含义,从中获知这正东之宝为“地”宝,既然是“地”宝,不在陆地上寻,反到茫茫海上去找?看来对家逼自己走这么一趟也是只知其象不明其理,对祖宗藏的这几宝还是知之甚少的。
此处地界沃野平川,土地肥硕,河溪交错,均是湿土无石的绝好耕种之地,而且让人想不通的是临近茫茫大海,却丝毫未受其盐碱之害,这不知道是不是宝力起的效果。
向那些滩民打听了一下,原来此处已经到了南通州的辖内。南通州东临海,南临江,西、北方向均是平川沃野,界内河道纵横,物产丰饶,绝对是个少有的鱼米之乡。“弄斧”图上说般门弟子鲁子郎携宝带一子一孙一侄,从扬子江下水,顺流入海,从此不知所踪,或许真是没寻到凶穴,或者出来什么差错,以至于无奈流落此地,并且藏宝与此。。
既然鲁一弃有了离宝构不远的感觉,当然就不会就此舍弃。于是他将“弄斧”的玉符挂到了衣外,希望能凭此信物找到鲁家的朋友和祖上在此藏宝护宝的后人。
在滩民的引领下,鲁一弃他们来到海边的一个小镇子。看得出,这个小镇建镇的时间不会太久,因为房屋都较新,还有许多临时的泥棚屋。原来这里前些年是开掘海港子的工匠们的聚居地,后来海港掘成,部分工匠留下改吃海子饭,再加上其他迁居而来的流民和当地该上岸讨食的渔民、滩民,就渐渐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小镇。
此处民风极好,在小镇上,鲁一弃他们说自己是遇到海盗逃出的北方海客,被劫得身家全无。这种事情很容易博得吃海子饭的人们同情,便都极热情地安排他们洗住饮食。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他们才只是洗完澡换上衣服,就已经有人在饭桌边等着他们了,这是一个认得“弄斧”玉符的人。
许小指,原先是一群专门下海滩踩文蛤、蚶子滩民的头,据说他踩文蛤、蚶子和别人不一样。别人都是用脚将一块滩涂踩松软,让文蛤、蚶子冒上来,或者用犁口拖杆拉,把文蛤、蚶子从泥沙中翻出来。而他打眼就能从根本没有痕迹可辨别的泥沙中看出文蛤在什么地方,然后指头插入泥沙直接捏出。因为一直这样踩取贝类,使得他的双手手指如钢如铁,破贝钻石,捏力无比。这功夫是独成一路,后来也不知道谁起个头,都把这把式叫做“破贝捏指”。
眼下这许小指已然不再做踩贝行当,而在这小镇上做收贝贩贝的坐地贩子。他认识这“弄斧”玉符,却不知道这玉符的真正含义,只是因为有人给他看过这样的样式。那人是他贩文蛤蚶子时认识的一个朋友,在几十里外的通州城里。
鲁一弃暂时相信了面前这个黑瘦的汉子。如果这人要说认识这“弄斧”是因为和鲁家有渊源,或是受过般门什么恩惠,那么他的可信度就很值得怀疑,世上的巧事多,却都不会落在他鲁一弃一人的身上。而这个人说的却是见过这“弄斧”的样式,这就有可能和柴头有“弄斧”图是同样道理,鲁家在这里留有守护“地”宝的传人。而自己的感觉正好也确定这里有宝,两下便合上拍了。再说了,不是终归还有个“弄斧”的样式可以来证明他的诚实吗。所以鲁一弃没有和这个黑瘦的许小指多说什么,只是要求见见他所提到的“弄斧”样式和藏有样式的那个朋友。
几个人是乘小班船从通州城东门入城的。其实在离着通州城很远的地方,鲁一弃已经能感觉到此处霞气氤氲、紫辉腾祥。
许小指在来的路上一直都说叨着通州城的事情,从他的介绍中鲁一弃得知这通州城四面环水,河道交错。年年风调雨顺,从无灾害,古时就被称作“崇川福地”。在通州城南面临江之处有五座小山,其中最为俊秀的一座叫狼山,不过这山上没有狼,也没有什么地方像狼。据说原先叫做紫琅山,后来不知道为何把个很雅致名字改作这样一个俗气的名字。
“崇川福地”、“紫琅山”,再加上千里滩涂,玉牌上所识的三个字“福”、“琅”、“滩”都齐了。所以还未等入到城里,鲁一弃的心中已然确定了自己的判断,此处的宝构就在通州城附近。
通州城早年间的城墙现在已经破损许多,但当年的护城河却依然秀丽清澈。这护城河又名濠河,史载“城成即有河”,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它担负着防御、排涝、运输和饮用的重任。宽窄有序的水面,清澈的水流,迂回荡漾,波光粼粼,处处是鸥飞鱼翔的自然美景。
鲁一弃他们是从东门运盐河经龙王桥、三元桥转入濠河的,由于是专门载客的班船,他们又绕到北极阁西面的小码头上岸。船从此处水面过去时,鲁一弃觉得这周围的环境有着什么不寻常,但是匆匆而过,他也来不及细看细想。
上岸后,许小指领着他们再沿濠河往南步行,过通济桥、望仙桥、众安桥,来到南门口子外的万盛油坊。
这一路走下来,通州城的大概轮廓让鲁一弃的脑脑海里找到个风水概念——天鬲聚福(鬲li:古时一种可以盛米盛水还可蒸煮饭食的器皿)。这个概念来自于隋代萧吉的《相地要录》。在这里南部有山为鬲盖,周围水道环绕为鬲身,中间又有多道水路横贯为鬲隔。对于一方民生来说,这是个有衣有粮无灾无难的上上吉风水之选。
而且这里的布局还让鲁一弃想到在北平琉璃厂见识过的一件绝好古件儿——玲珑坠五福套连环。这里多道河道套连为环,众多桥梁为玲珑坠,南面五山则为五蝠(福)。
万盛油坊门面上的生意很好很热闹,但油坊磨房里却很安静,因为一坊油出完,榨油的伙计都回去歇了。偌大个磨房里只剩下两个人坐在巨大石磨边喝茶吃缸爿(一种和烧饼差不多的点心)。
鲁一弃从进油坊开始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麻油香味儿。他吃过无数次麻油也去过好多间油坊,从没有闻到过如此香郁的麻油味儿。看来这里油坊在榨油中肯定有自己独到的工艺技法,难怪门面上生意那么好。
但让鲁一弃失望的是,从油坊的门面布置到榨油的设施工具,他没有发现一点带有鲁家六工中绝妙手法的痕迹。也就是说这里的主人不懂《班经》,和般门没有丝毫渊源,更不大可能是鲁家祖上藏宝护宝留下的后人。可是他们又是如何知道弄斧的?又是如何会有弄斧的样式的呢?
许小指介绍油坊主人时没刻意说姓名,只说叫左铁杠。这名字的来历其实在海边小镇就告诉过鲁一弃。其他磨房磨油都是用毛驴拉磨,而这左铁杠刚做油坊生意时家里穷,置不起毛驴。只能自己来摇石磨。先是用小石磨,然后逐渐换成大石磨。由于一个人摇石磨时,一般都是用左手摇磨杆,腾出右手加磨料。天长日久,倒让他练成了一条力道无比、虬劲如铁的左臂,所以大家索性都管他叫左铁杠。
左铁杠一张圆脸满面油光,从体型和面相看,现在的他不再是个买不起毛驴要自己摇磨的主儿。
和左铁杠在一块儿喝茶吃缸爿是个精神健硕的小老头,胡须剃得很干净,一头滑顺的齐耳发紧贴在头上,没有一丝的乱翘,只是稍稍有些花白,从发型看得出这老人当年留过辫子后来铰掉了。这老头浑身上下显得那么干净利索,而且还有一点和鲨口很相像,就是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不同的是他的笑是确确实实笑出来的,而鲨口是因为天生的脸型就是个笑脸儿,而且这老头的笑也没鲨口那样夸张,含蓄地微笑中似乎掩藏着什么。(未完待续)
出了十几步,可子弹要追上这么十几步并不困难。这次只有一颗子弹,从人群的缝隙中穿过,准确地钻进他的左后脑,那部位和第一个杀手溅出脑花的位置一模一样。钻进后脑的子弹又从杀手的左眼钻出,但只是露出了个弹头尖儿便停住了,将杀手的左眼瞳孔换成个金属的。
杀手并非刀枪不入,杀手只是在黑色衣靠和蒙面巾中多套了一层密棕藤护具。这种多层细密编织,再加层间软夹制作而成的护具足以挡住手枪这类武器的攻击。这些是鲁一弃在撕开死去杀手的外衣后得到的答案。
瞎子在鲨口的搀扶下赶到鲁一弃这里的,围住鲨口的八个杀手在又有一个被鲨口削掉整个下颌,两个被切断颈椎骨后,一下子都散了,丢下不能动的重新往大海的方向逃走。
围住瞎子的四个一个都没逃。虽然瞎子刚开始只是将其中两个脚面骨刺穿了。但在后面赶来的鲨口协助下,不但两个脚面骨被刺穿的被鲨口用宽根厚背开贝刀切断颈骨,另外两个也都被瞎子的盲杖挑碎了裆中阴囊。
在下海滩民的引领下,鲁一弃他们四个终于上到海岸之上,几十天的海上漂泊,现在又重新闻到土腥味儿,又看到房屋树木,鲁一弃感觉自己像是重新活过来的。
鲁一弃上来后第二个感觉就是这里真的离宝构不远了。其实细细想想也是,上次在东北山林中“高低错”坎面处,用“逆光寻刺”法读懂柴头“弄斧”图含义,从中获知这正东之宝为“地”宝,既然是“地”宝,不在陆地上寻,反到茫茫海上去找?看来对家逼自己走这么一趟也是只知其象不明其理,对祖宗藏的这几宝还是知之甚少的。
此处地界沃野平川,土地肥硕,河溪交错,均是湿土无石的绝好耕种之地,而且让人想不通的是临近茫茫大海,却丝毫未受其盐碱之害,这不知道是不是宝力起的效果。
向那些滩民打听了一下,原来此处已经到了南通州的辖内。南通州东临海,南临江,西、北方向均是平川沃野,界内河道纵横,物产丰饶,绝对是个少有的鱼米之乡。“弄斧”图上说般门弟子鲁子郎携宝带一子一孙一侄,从扬子江下水,顺流入海,从此不知所踪,或许真是没寻到凶穴,或者出来什么差错,以至于无奈流落此地,并且藏宝与此。。
既然鲁一弃有了离宝构不远的感觉,当然就不会就此舍弃。于是他将“弄斧”的玉符挂到了衣外,希望能凭此信物找到鲁家的朋友和祖上在此藏宝护宝的后人。
在滩民的引领下,鲁一弃他们来到海边的一个小镇子。看得出,这个小镇建镇的时间不会太久,因为房屋都较新,还有许多临时的泥棚屋。原来这里前些年是开掘海港子的工匠们的聚居地,后来海港掘成,部分工匠留下改吃海子饭,再加上其他迁居而来的流民和当地该上岸讨食的渔民、滩民,就渐渐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小镇。
此处民风极好,在小镇上,鲁一弃他们说自己是遇到海盗逃出的北方海客,被劫得身家全无。这种事情很容易博得吃海子饭的人们同情,便都极热情地安排他们洗住饮食。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他们才只是洗完澡换上衣服,就已经有人在饭桌边等着他们了,这是一个认得“弄斧”玉符的人。
许小指,原先是一群专门下海滩踩文蛤、蚶子滩民的头,据说他踩文蛤、蚶子和别人不一样。别人都是用脚将一块滩涂踩松软,让文蛤、蚶子冒上来,或者用犁口拖杆拉,把文蛤、蚶子从泥沙中翻出来。而他打眼就能从根本没有痕迹可辨别的泥沙中看出文蛤在什么地方,然后指头插入泥沙直接捏出。因为一直这样踩取贝类,使得他的双手手指如钢如铁,破贝钻石,捏力无比。这功夫是独成一路,后来也不知道谁起个头,都把这把式叫做“破贝捏指”。
眼下这许小指已然不再做踩贝行当,而在这小镇上做收贝贩贝的坐地贩子。他认识这“弄斧”玉符,却不知道这玉符的真正含义,只是因为有人给他看过这样的样式。那人是他贩文蛤蚶子时认识的一个朋友,在几十里外的通州城里。
鲁一弃暂时相信了面前这个黑瘦的汉子。如果这人要说认识这“弄斧”是因为和鲁家有渊源,或是受过般门什么恩惠,那么他的可信度就很值得怀疑,世上的巧事多,却都不会落在他鲁一弃一人的身上。而这个人说的却是见过这“弄斧”的样式,这就有可能和柴头有“弄斧”图是同样道理,鲁家在这里留有守护“地”宝的传人。而自己的感觉正好也确定这里有宝,两下便合上拍了。再说了,不是终归还有个“弄斧”的样式可以来证明他的诚实吗。所以鲁一弃没有和这个黑瘦的许小指多说什么,只是要求见见他所提到的“弄斧”样式和藏有样式的那个朋友。
几个人是乘小班船从通州城东门入城的。其实在离着通州城很远的地方,鲁一弃已经能感觉到此处霞气氤氲、紫辉腾祥。
许小指在来的路上一直都说叨着通州城的事情,从他的介绍中鲁一弃得知这通州城四面环水,河道交错。年年风调雨顺,从无灾害,古时就被称作“崇川福地”。在通州城南面临江之处有五座小山,其中最为俊秀的一座叫狼山,不过这山上没有狼,也没有什么地方像狼。据说原先叫做紫琅山,后来不知道为何把个很雅致名字改作这样一个俗气的名字。
“崇川福地”、“紫琅山”,再加上千里滩涂,玉牌上所识的三个字“福”、“琅”、“滩”都齐了。所以还未等入到城里,鲁一弃的心中已然确定了自己的判断,此处的宝构就在通州城附近。
通州城早年间的城墙现在已经破损许多,但当年的护城河却依然秀丽清澈。这护城河又名濠河,史载“城成即有河”,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它担负着防御、排涝、运输和饮用的重任。宽窄有序的水面,清澈的水流,迂回荡漾,波光粼粼,处处是鸥飞鱼翔的自然美景。
鲁一弃他们是从东门运盐河经龙王桥、三元桥转入濠河的,由于是专门载客的班船,他们又绕到北极阁西面的小码头上岸。船从此处水面过去时,鲁一弃觉得这周围的环境有着什么不寻常,但是匆匆而过,他也来不及细看细想。
上岸后,许小指领着他们再沿濠河往南步行,过通济桥、望仙桥、众安桥,来到南门口子外的万盛油坊。
这一路走下来,通州城的大概轮廓让鲁一弃的脑脑海里找到个风水概念——天鬲聚福(鬲li:古时一种可以盛米盛水还可蒸煮饭食的器皿)。这个概念来自于隋代萧吉的《相地要录》。在这里南部有山为鬲盖,周围水道环绕为鬲身,中间又有多道水路横贯为鬲隔。对于一方民生来说,这是个有衣有粮无灾无难的上上吉风水之选。
而且这里的布局还让鲁一弃想到在北平琉璃厂见识过的一件绝好古件儿——玲珑坠五福套连环。这里多道河道套连为环,众多桥梁为玲珑坠,南面五山则为五蝠(福)。
万盛油坊门面上的生意很好很热闹,但油坊磨房里却很安静,因为一坊油出完,榨油的伙计都回去歇了。偌大个磨房里只剩下两个人坐在巨大石磨边喝茶吃缸爿(一种和烧饼差不多的点心)。
鲁一弃从进油坊开始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麻油香味儿。他吃过无数次麻油也去过好多间油坊,从没有闻到过如此香郁的麻油味儿。看来这里油坊在榨油中肯定有自己独到的工艺技法,难怪门面上生意那么好。
但让鲁一弃失望的是,从油坊的门面布置到榨油的设施工具,他没有发现一点带有鲁家六工中绝妙手法的痕迹。也就是说这里的主人不懂《班经》,和般门没有丝毫渊源,更不大可能是鲁家祖上藏宝护宝留下的后人。可是他们又是如何知道弄斧的?又是如何会有弄斧的样式的呢?
许小指介绍油坊主人时没刻意说姓名,只说叫左铁杠。这名字的来历其实在海边小镇就告诉过鲁一弃。其他磨房磨油都是用毛驴拉磨,而这左铁杠刚做油坊生意时家里穷,置不起毛驴。只能自己来摇石磨。先是用小石磨,然后逐渐换成大石磨。由于一个人摇石磨时,一般都是用左手摇磨杆,腾出右手加磨料。天长日久,倒让他练成了一条力道无比、虬劲如铁的左臂,所以大家索性都管他叫左铁杠。
左铁杠一张圆脸满面油光,从体型和面相看,现在的他不再是个买不起毛驴要自己摇磨的主儿。
和左铁杠在一块儿喝茶吃缸爿是个精神健硕的小老头,胡须剃得很干净,一头滑顺的齐耳发紧贴在头上,没有一丝的乱翘,只是稍稍有些花白,从发型看得出这老人当年留过辫子后来铰掉了。这老头浑身上下显得那么干净利索,而且还有一点和鲨口很相像,就是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不同的是他的笑是确确实实笑出来的,而鲨口是因为天生的脸型就是个笑脸儿,而且这老头的笑也没鲨口那样夸张,含蓄地微笑中似乎掩藏着什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