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众神聊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到量子力学的根本原理(顺便说一句,据说国外上量子力学课的教授在第一堂课总会说一句:shut up,just do it!意思就是,闭嘴,别特么问老子为什么是这样,你们直接计算就好!这个搞笑的段子大概也是现有物理对量子力学的无奈:我们无法完全解释,但是事实就是这样,我们只能先接受它了),对于人体自身研究的工具限制,让我们至今对人类的意识无法了解清楚。(这也是今天的人工智能发展的天花板,或者一个游荡在人工智能世界的乌云:人类在还没有完全了解清楚人类的意识是如何产生,运作,以及相关规律的情况下,强行开发人工智能,这个技术如果只是人工智障的层面还好,如果一旦真的产生与人类一样的意识,该如何是好?——还未见自己,未曾见天地,便图见众生,这样的变异型进化,结果会是如何呢?)——故而工具层面,众神聊斋也为书中人物“发明”了一些工具:潘多拉金属,众神精华,宏电子(宏量子)
【头脑】:人脑的运算体系主要分为以下三类:较为复杂的本能,强有力的逻辑,以及偶然出现的灵感。
较为复杂的本能的范畴比较大,既包括情感,也包括想象,也包括某些冲动等,这些都是无法用逻辑进行判断的:你喜欢一个女孩儿,不是因为从逻辑中推演的,而是你看到她就喜欢。你看到一个人被欺负,你心中希望见义勇为,至少会觉得那个人不对,这也不是逻辑推演的。以常规来看,这种较为复杂的本能的应用,远远高于逻辑推演。——但某种意义上来说,纯粹的本能,又有些偏向动物性(部分本能是人与动物都具备的)
强有力的逻辑推演,是人类在不断自我进化过程中而出现的一种思维方法,这种方法是需要后天训练的,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一个逻辑极强的人与一个不讲逻辑的人的对话,会让双方都崩溃。一个最经典单的案例是:如果你和一个非常讲逻辑的人打招呼说:你好。对方会反问你:你怎么知道“我好?”——这哪里是聊天,这简直就是一场对话灾难!——所以在本书中,对特别喜欢讲逻辑的浩宁也做了一定程度的调侃,来隐形的提出,他的思维方法,仅仅是人脑思考方法的其中之一而已。
偶尔出现的灵感:如果说本能可以用激素,头脑对一些事情的直观反应,来解释,逻辑推演用现有的推演方法来解释,那么灵感这个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现的东西,简直太可怕了——因为我们不知道灵感什么时候会出现,出现之后是不是对的,甚至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原理,但是灵感的魅力在于,它是一种超脱于本能,超脱于逻辑的灵光,某种意义上来说,灵感甚至是人类思想发生“变异”,发生跳跃式“进化”的推进者。(当然作用并不是绝对明显),在过往的著作中,对灵感多有提及:
《封神演义》中,女娲被商纣调戏之后,气的说的原话是:“……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圣人级别的言论)
《西游记》中,菩萨的金鱼跑脱了,到下界变成一个妖怪,每年要吃同年童女,这个妖怪的名字就叫:灵感大王——我们看了书都知道,这货其实就是一条在花丛中得了“灵感”的金鱼。而这条金鱼是从哪里来的“灵感”?菩萨啊!
从以上看出来,越往高级走的神祗,越是重视灵感的,所以在《众神聊斋》中,在最后的时光之河中的那些鱼,被浩然称为“灵感系统”,也是想说这点的。(是不是这个梗又埋得比较深?哎哎呀大家不要打我!这不是沐雨已经在后记中讲出来了嘛~)
总之,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出,人脑的运算方式,本能-->逻辑-->灵感,在人们的一生中分别由多变少(本能多,逻辑少,灵感更少),但是从自我进化的重要性上来看,刚好相反,仅凭本能进化少(或者说只是自然选择的优胜劣汰演化而已),讲逻辑可以以某种速率进行自我进化(我们的科学史,几乎可以说是在逻辑这个大范畴下不断进行的),但是灵感的爆发,会使得人类历史呈现某种突发式的飞跃——西方的灵感爆发阶段:文艺复兴,奠定了随后几百年的西方科学爆发史(文艺复兴没有直接导致西方强盛,但是西方强盛与文艺复兴不可分割);而东方在两千多年前的巨量灵感爆发:诸子百家,直接造就了在随后的两千年间,东方以一个绝对强者的姿态,傲立世界。
好了,大家把民族自豪感的豪迈之心先收一收,别忘了我们讨论的是真假之辨:即便如此,我们也清楚,人脑的三种运算方式:本能无法看清世界(主要是为了活下去),逻辑推演是有漏洞的并且有学习难度的,而灵感这种可遇不可求的又虚无缥缈的东西,更无法直接推动人们认识真正的现实。
如此,我们只能有一个比较悲观的结论,那便是,我们人类在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里,不论从我们的感受世界的感受器官:六识,还是我们的感受工具:宏观(宇宙级别),微观(量子级别),达观(意识级别),以及我们感受的运算方法:本能,逻辑,灵感,之间都是不足的。
这种不足,造成了我们认识世间的现实世界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便是周源所说的:假。
周源,以及书中多次提出,这个假,不是说谎,不是错,不是故意的说假话(这个要区分),也不是恶,不是丑,而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自身感受——换句话说,这个假,就是人们认识世界过程中,因为感受器官有限,工具有限,方法有限,而使得“真实”的现实世界在人们心中的“假”的投影而已。
但是在一定时间段内,我们人类把这个“假”的投影,称为“真理”。
人们在一定程度范围内,认为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真理”
随后的日子里,人们认为地心说是“真理”
在随后人们认为日心说是“真理”
随后人们认为万有引力是“真理”
随后人们认为量子力学是“真理”(对了,关于量子力学的很多观点,爱因斯坦是非常不认同的,那时候的爱因斯坦,从对牛顿“假理”的颠覆者,变成了对自己理论的维护者。)
而在以上的每一次,每个时代的“真理”出现时,都是对之前“真理”的一次颠覆,一次推翻,一次重建,一次证明之前是“假”理。
换句话说:所谓人类世界认识的“真理”,不过是那个冥冥存在的真理,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在人类世界的“投影”,这个投影,并不是真正的真理的全部外貌,而像一个大象的不同部位而已,我们人类就是摸象的盲人,在时空长河中不断的摸这个大象的不同部位,进而在不同的时空里,得出这个大象的不同“真理”,其实都是“假象”。
以上是比较严肃的解释,如果套用佛经的话便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以上,便是《众神聊斋》中所讨论的真假之辨。
类似的讨论一般都是非常形而上学的讨论,并且容易被一些“邪教”拿去忽悠人,所以沐雨在整部书中,通过各种故事以及故事中的存在试图说明,这个假不是真的假,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客观过程,并非客观世界的假,换句话来说,短期内看起来假是绝对,但长期看起来,假是相对的:
“假文殊”的假,是因为被薛神医用了双层(多层)“缸中之脑”设计,蒙蔽了真心,在外人看起来是假,但其本心却是真的,才会在最后出现那把真实的慧剑,并且赠与周源。(本能)
人类,地球,宇宙三个级别的意识,都由于观测工具层面的限制,无法观测到真实世界,但是却都在不同意识的对比之间,逐渐认识真实世界:浩宁看界天师,界天师与浩宁看宏原子与香火神,浩宁通过浩然的时光长河看灵感等等。(工具)
各种角色,也在不断的进化,接受新的思考方法,来打破自身的认识局限。(逻辑之外,还有人心,还有灵感)
换句话说,《众神聊斋》中提出了在人类因为感官,工具,思考方法的限制而无法“真正”认识世界的本源思考下,提出了另外一套思考的解决方案:族群的自我进化+族群不断活下去。
这便是刘帅以一个生物专业,在小说最后一章,回答的那个问题:人类为什么不选择永生这种进化方式?
刘帅给出的答案是:向死而生。如果人类永生,便不会进化。
向死而生,刘帅一共提出过两次。
第一次是看着已经失去灵魂的周源,解释他当时“行尸走肉”的状态的时候(第一季,大家自行回忆或者寻找,为避免凑字数嫌疑,沐雨不在这里再写一遍了)
第二次是在所有人死了之后再次“重生”,刘帅被提出这个永生疑问的时候。
刘帅从生物学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个体的向死而生而拥有的有意识的自我进化行为,在宏观族群上会造成其永生的可能性。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因为一个族群的个体会死,所以这个族群的这个个体,天然就有求生存,求生存的更好,甚至求生存的时间更久(接近永生)的欲望,因此才会不断地发展自己这个个体(也就是单个的我),在这个过程中,只要这个族群的个体有自我意识,并且不是被动的受自然规律而被筛选的优胜劣汰方式,而是有意识的进行自我进化来躲避未来可能会出现在灾难的话,那么这个族群不仅在当前,也是在未来最有可能永生的族群——也就是刘帅说的,以牺牲个体的永生来换取族群的永生(或者叫进化的可能性)
针对这个概念,小说中在其他地方也探讨过:
比如因为失去“死”的恐慌的周源(周源失去灵魂之后,一段时间内身体被切割是没有痛觉的),他也失去了活着的意义,或者他变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比如费长房要把所有人都变成神,而在没有人的情况下,神也不会再又进化(实际上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所有人都成了香火神,继而不死的话,更可能的事件是,大家再也没有意识到地球的意识,或者宇宙宏观意识的可能性了,当然,此只为推测。)
比如浩然告诉浩宁灵感系统的意义:人类种族与在灵感系统(看向未来)的筛选下,更加有意识的自我进化。——浩然能够告诉浩宁这个进化方式,很有可能是以浩然这个宇宙级别的超宏观意识下,看到其他的“神经突触”,也就是其他星球的进化方式,也是类似的进化方式,或者曾经也有过类似的高效进化方式吧。
总之,不论哪一种,都提出一个可能性,那就是:虽然在一段时空内,人类得到的“真理”都只不过是那个真正的真理在这个时空中的“投影”(假象),但是只要这个族群有足够的进化意识,并且这个族群能够一直活下去,哪怕人类有诸多限制(感官,工具,思维方法等),也终将会将这个真理的“投影”(假象),还原成真正的真理。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假(周源),可能有反复(观自在),可能有妄人(费长房),可能有现有方法的坚持者(浩宁),但只要方向是族群不断进化的活下去,终将进化至找到那个“真”。
这是本部小说希望阐述的:真假之辨。
这是为什么,在最后虚假实境变化的地球,与费长房的诛仙剑共同湮灭之后,周源从“假”的圈神,变成了真的“悟空”:因为他悟到了假是空,真也是空,但正因为真悟“空”,才成了真悟空。
毕竟假虽然是真的投影,但只要时间足够,进化足够,假的终将为空,而到那时,真假之辨,或许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到此,沐雨花了三四万字,将整部小说的宏观构架,包括世界观,包括希望讲的进化主题,以及真假等层面上的思辨已经阐述完毕了,随后的后记,会将书中的一些细节的关键点做一些解读,毕竟读到这里的各位已经把全书看完,所以不存在剧透问题,我们只是把一些点拿出来互相印证,看我们每个人对这本书想表达的“真”,在各自心中的那个“投影”对照,看是否是一致的而已。
谢谢各位
到量子力学的根本原理(顺便说一句,据说国外上量子力学课的教授在第一堂课总会说一句:shut up,just do it!意思就是,闭嘴,别特么问老子为什么是这样,你们直接计算就好!这个搞笑的段子大概也是现有物理对量子力学的无奈:我们无法完全解释,但是事实就是这样,我们只能先接受它了),对于人体自身研究的工具限制,让我们至今对人类的意识无法了解清楚。(这也是今天的人工智能发展的天花板,或者一个游荡在人工智能世界的乌云:人类在还没有完全了解清楚人类的意识是如何产生,运作,以及相关规律的情况下,强行开发人工智能,这个技术如果只是人工智障的层面还好,如果一旦真的产生与人类一样的意识,该如何是好?——还未见自己,未曾见天地,便图见众生,这样的变异型进化,结果会是如何呢?)——故而工具层面,众神聊斋也为书中人物“发明”了一些工具:潘多拉金属,众神精华,宏电子(宏量子)
【头脑】:人脑的运算体系主要分为以下三类:较为复杂的本能,强有力的逻辑,以及偶然出现的灵感。
较为复杂的本能的范畴比较大,既包括情感,也包括想象,也包括某些冲动等,这些都是无法用逻辑进行判断的:你喜欢一个女孩儿,不是因为从逻辑中推演的,而是你看到她就喜欢。你看到一个人被欺负,你心中希望见义勇为,至少会觉得那个人不对,这也不是逻辑推演的。以常规来看,这种较为复杂的本能的应用,远远高于逻辑推演。——但某种意义上来说,纯粹的本能,又有些偏向动物性(部分本能是人与动物都具备的)
强有力的逻辑推演,是人类在不断自我进化过程中而出现的一种思维方法,这种方法是需要后天训练的,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一个逻辑极强的人与一个不讲逻辑的人的对话,会让双方都崩溃。一个最经典单的案例是:如果你和一个非常讲逻辑的人打招呼说:你好。对方会反问你:你怎么知道“我好?”——这哪里是聊天,这简直就是一场对话灾难!——所以在本书中,对特别喜欢讲逻辑的浩宁也做了一定程度的调侃,来隐形的提出,他的思维方法,仅仅是人脑思考方法的其中之一而已。
偶尔出现的灵感:如果说本能可以用激素,头脑对一些事情的直观反应,来解释,逻辑推演用现有的推演方法来解释,那么灵感这个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现的东西,简直太可怕了——因为我们不知道灵感什么时候会出现,出现之后是不是对的,甚至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原理,但是灵感的魅力在于,它是一种超脱于本能,超脱于逻辑的灵光,某种意义上来说,灵感甚至是人类思想发生“变异”,发生跳跃式“进化”的推进者。(当然作用并不是绝对明显),在过往的著作中,对灵感多有提及:
《封神演义》中,女娲被商纣调戏之后,气的说的原话是:“……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圣人级别的言论)
《西游记》中,菩萨的金鱼跑脱了,到下界变成一个妖怪,每年要吃同年童女,这个妖怪的名字就叫:灵感大王——我们看了书都知道,这货其实就是一条在花丛中得了“灵感”的金鱼。而这条金鱼是从哪里来的“灵感”?菩萨啊!
从以上看出来,越往高级走的神祗,越是重视灵感的,所以在《众神聊斋》中,在最后的时光之河中的那些鱼,被浩然称为“灵感系统”,也是想说这点的。(是不是这个梗又埋得比较深?哎哎呀大家不要打我!这不是沐雨已经在后记中讲出来了嘛~)
总之,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出,人脑的运算方式,本能-->逻辑-->灵感,在人们的一生中分别由多变少(本能多,逻辑少,灵感更少),但是从自我进化的重要性上来看,刚好相反,仅凭本能进化少(或者说只是自然选择的优胜劣汰演化而已),讲逻辑可以以某种速率进行自我进化(我们的科学史,几乎可以说是在逻辑这个大范畴下不断进行的),但是灵感的爆发,会使得人类历史呈现某种突发式的飞跃——西方的灵感爆发阶段:文艺复兴,奠定了随后几百年的西方科学爆发史(文艺复兴没有直接导致西方强盛,但是西方强盛与文艺复兴不可分割);而东方在两千多年前的巨量灵感爆发:诸子百家,直接造就了在随后的两千年间,东方以一个绝对强者的姿态,傲立世界。
好了,大家把民族自豪感的豪迈之心先收一收,别忘了我们讨论的是真假之辨:即便如此,我们也清楚,人脑的三种运算方式:本能无法看清世界(主要是为了活下去),逻辑推演是有漏洞的并且有学习难度的,而灵感这种可遇不可求的又虚无缥缈的东西,更无法直接推动人们认识真正的现实。
如此,我们只能有一个比较悲观的结论,那便是,我们人类在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里,不论从我们的感受世界的感受器官:六识,还是我们的感受工具:宏观(宇宙级别),微观(量子级别),达观(意识级别),以及我们感受的运算方法:本能,逻辑,灵感,之间都是不足的。
这种不足,造成了我们认识世间的现实世界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便是周源所说的:假。
周源,以及书中多次提出,这个假,不是说谎,不是错,不是故意的说假话(这个要区分),也不是恶,不是丑,而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自身感受——换句话说,这个假,就是人们认识世界过程中,因为感受器官有限,工具有限,方法有限,而使得“真实”的现实世界在人们心中的“假”的投影而已。
但是在一定时间段内,我们人类把这个“假”的投影,称为“真理”。
人们在一定程度范围内,认为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真理”
随后的日子里,人们认为地心说是“真理”
在随后人们认为日心说是“真理”
随后人们认为万有引力是“真理”
随后人们认为量子力学是“真理”(对了,关于量子力学的很多观点,爱因斯坦是非常不认同的,那时候的爱因斯坦,从对牛顿“假理”的颠覆者,变成了对自己理论的维护者。)
而在以上的每一次,每个时代的“真理”出现时,都是对之前“真理”的一次颠覆,一次推翻,一次重建,一次证明之前是“假”理。
换句话说:所谓人类世界认识的“真理”,不过是那个冥冥存在的真理,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在人类世界的“投影”,这个投影,并不是真正的真理的全部外貌,而像一个大象的不同部位而已,我们人类就是摸象的盲人,在时空长河中不断的摸这个大象的不同部位,进而在不同的时空里,得出这个大象的不同“真理”,其实都是“假象”。
以上是比较严肃的解释,如果套用佛经的话便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以上,便是《众神聊斋》中所讨论的真假之辨。
类似的讨论一般都是非常形而上学的讨论,并且容易被一些“邪教”拿去忽悠人,所以沐雨在整部书中,通过各种故事以及故事中的存在试图说明,这个假不是真的假,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客观过程,并非客观世界的假,换句话来说,短期内看起来假是绝对,但长期看起来,假是相对的:
“假文殊”的假,是因为被薛神医用了双层(多层)“缸中之脑”设计,蒙蔽了真心,在外人看起来是假,但其本心却是真的,才会在最后出现那把真实的慧剑,并且赠与周源。(本能)
人类,地球,宇宙三个级别的意识,都由于观测工具层面的限制,无法观测到真实世界,但是却都在不同意识的对比之间,逐渐认识真实世界:浩宁看界天师,界天师与浩宁看宏原子与香火神,浩宁通过浩然的时光长河看灵感等等。(工具)
各种角色,也在不断的进化,接受新的思考方法,来打破自身的认识局限。(逻辑之外,还有人心,还有灵感)
换句话说,《众神聊斋》中提出了在人类因为感官,工具,思考方法的限制而无法“真正”认识世界的本源思考下,提出了另外一套思考的解决方案:族群的自我进化+族群不断活下去。
这便是刘帅以一个生物专业,在小说最后一章,回答的那个问题:人类为什么不选择永生这种进化方式?
刘帅给出的答案是:向死而生。如果人类永生,便不会进化。
向死而生,刘帅一共提出过两次。
第一次是看着已经失去灵魂的周源,解释他当时“行尸走肉”的状态的时候(第一季,大家自行回忆或者寻找,为避免凑字数嫌疑,沐雨不在这里再写一遍了)
第二次是在所有人死了之后再次“重生”,刘帅被提出这个永生疑问的时候。
刘帅从生物学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个体的向死而生而拥有的有意识的自我进化行为,在宏观族群上会造成其永生的可能性。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因为一个族群的个体会死,所以这个族群的这个个体,天然就有求生存,求生存的更好,甚至求生存的时间更久(接近永生)的欲望,因此才会不断地发展自己这个个体(也就是单个的我),在这个过程中,只要这个族群的个体有自我意识,并且不是被动的受自然规律而被筛选的优胜劣汰方式,而是有意识的进行自我进化来躲避未来可能会出现在灾难的话,那么这个族群不仅在当前,也是在未来最有可能永生的族群——也就是刘帅说的,以牺牲个体的永生来换取族群的永生(或者叫进化的可能性)
针对这个概念,小说中在其他地方也探讨过:
比如因为失去“死”的恐慌的周源(周源失去灵魂之后,一段时间内身体被切割是没有痛觉的),他也失去了活着的意义,或者他变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比如费长房要把所有人都变成神,而在没有人的情况下,神也不会再又进化(实际上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所有人都成了香火神,继而不死的话,更可能的事件是,大家再也没有意识到地球的意识,或者宇宙宏观意识的可能性了,当然,此只为推测。)
比如浩然告诉浩宁灵感系统的意义:人类种族与在灵感系统(看向未来)的筛选下,更加有意识的自我进化。——浩然能够告诉浩宁这个进化方式,很有可能是以浩然这个宇宙级别的超宏观意识下,看到其他的“神经突触”,也就是其他星球的进化方式,也是类似的进化方式,或者曾经也有过类似的高效进化方式吧。
总之,不论哪一种,都提出一个可能性,那就是:虽然在一段时空内,人类得到的“真理”都只不过是那个真正的真理在这个时空中的“投影”(假象),但是只要这个族群有足够的进化意识,并且这个族群能够一直活下去,哪怕人类有诸多限制(感官,工具,思维方法等),也终将会将这个真理的“投影”(假象),还原成真正的真理。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假(周源),可能有反复(观自在),可能有妄人(费长房),可能有现有方法的坚持者(浩宁),但只要方向是族群不断进化的活下去,终将进化至找到那个“真”。
这是本部小说希望阐述的:真假之辨。
这是为什么,在最后虚假实境变化的地球,与费长房的诛仙剑共同湮灭之后,周源从“假”的圈神,变成了真的“悟空”:因为他悟到了假是空,真也是空,但正因为真悟“空”,才成了真悟空。
毕竟假虽然是真的投影,但只要时间足够,进化足够,假的终将为空,而到那时,真假之辨,或许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到此,沐雨花了三四万字,将整部小说的宏观构架,包括世界观,包括希望讲的进化主题,以及真假等层面上的思辨已经阐述完毕了,随后的后记,会将书中的一些细节的关键点做一些解读,毕竟读到这里的各位已经把全书看完,所以不存在剧透问题,我们只是把一些点拿出来互相印证,看我们每个人对这本书想表达的“真”,在各自心中的那个“投影”对照,看是否是一致的而已。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