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李代桃僵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做了自己的心腹后就能保证在自己离开韶州后,由他来看顾自己在仁化县的利益吗?
答案是否定的,自己也曾是上任寻访小使的亲信,结果怎样,他离任不到半年,自己就把他扶植的朱勇给灭了。谁又能保证杨赞这个心腹将来不把自己的“朱勇”也给灭了呢。
常思云拿着那副名画在书房里来回踱着步,苦苦思索着,他的夫人派丫鬟来催请他歇息,丫鬟走到书房门口,见此情形,不敢吭声。一连几次,夫人恼了,披着一件夹袄亲自赶了过来,常思云的夫人周氏出身小户人家,自幼就跟着母亲在街头摆摊子卖菜,嫁给常思云时,只有十四岁,常思云大她七岁,那时还是个落魄书生,一贫如洗,二十一岁连个秀才也没考上,在乡里受尽了白眼。
周氏却不管不顾地嫁给了他,婚后她继续在街上摆摊子卖菜,幸苦供养丈夫读书上进,结果常思云又是连考两场不中,年近三十,穷困潦倒。
周氏娘家的哥嫂断定常思云将贫窘一生,暗地里劝她离婚改嫁。周氏把她嫂子一顿臭骂后,挥杖打出门去,仍旧********地供养常思云读书求取功名。
常思云三十岁那年考取了秀才,次年喜逢恩科,又考中举人,从此踏入仕途,不到四十五岁就做到了四品刺史,周氏也夫贵妻荣,过上了锦衣玉食的贵夫人生活。
常思云感念周氏恩德,做官之后,贪酷有之,于女色上却十分规矩,除周氏外并没纳妾,家里虽然蓄养了几个娇颜美貌的丫鬟,常思云却也从不染指。
周氏一来,就夺下常思云怀里的画,往案上一丢,心疼的常思云连声大叫,扑过去,抢过来,拿在手里仔细检查,生怕破了烂了。
周氏气鼓鼓地又把画夺了去,作势要撕,气鼓鼓地责道:“你又收人这么多钱财,就不怕哪一天天子断你个贪污受贿之罪,把你流放边关。”
常思云陪笑道:“夫人休要担心,现今做官的哪有不贪的,众人皆醉你独醒,你的麻烦就来了,众人皆贪我也贪,方是安身立命之道。”
周氏道:“这些大道理我是一个都不懂,我只问你,你这大晚上的不睡觉,抱着幅画在这转来转去的做什么?究竟是抱着它舒服还是抱着我舒服。”
常思云先赔了声笑说当然是抱着肉乎乎的夫人你舒服,却又悠然一叹,把自己心里不决之事说给了周氏听。
周氏琢磨了一会,说:“这事有甚难嘛,你为啥要寻朱勇的晦气?还不是因为他做人做事太绝了么,自以为攀上了姓米的就不把你放在眼里,一年三十万贯的好处,才分你三百贯,不弄倒他都没天理了。要我说人情这东西虽然顶靠不住,但人人又都是讲人情的。当初姓米的要是肯跟你搭伙做这桩生意,每年分你个三五万贯钱,卖你一个人情给你一点好处,你会打朱勇?要是朱勇肯每年孝敬你三五万贯,你会容不得他吗?”
常思云点点头,道:“那是自然,即便终究要找他晦气,也不会这么快,也不会这么绝,他若果然听话,或许我还能容他每年落个三五万贯养家呢。将来离任,这桩好处还不是他的。嗯,夫人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
周氏笑问:“你都明白什么了?”
常思云潇洒地一挥手,“独食吃不得,得让大家伙都尝尝甜头,我嘛这个带头大哥吃最大的那一份,将来我走了,私下各许他们一点好处,让他们吵吵嚷嚷,相互牵制,没个三五年也不能把我怎么样,三五年后,哈哈,那时候或许我已经瞧不上这三五十万贯的小钱了。”
周氏撇撇嘴道:“读了三十多年的圣贤书,你还不如我一个卖菜的婆子看的明白。常使君要是忙了公事,你我是不是该忙些私事了?”
常思云讨好地说:“我家的私事一向是夫人做主,夫人想怎么忙,常某遵命便是。”
……
打定主意之后,常思云就打发周氏出面邀请李煦夫妇来刺史府做客,设家宴款待,酒酣脑热之际,常思云以兄弟呼李煦,极尽拉拢之能事。
席散,周氏领着崔莺莺去后花园闲逛消食,常思云带李煦来到他的书房,落座献茶后,斥去下人。闲聊两句后,常思云先就问起李煦如何看待仁化县的兰桂生意。
李煦明白他的心意,就顺着他的意思说:“兰桂乃我韶州特产,每年除上贡朝廷外,还运销各地,获利丰厚。朱勇横行乡里、垄断这桩生意固然十分不妥,但不可否认,正是因为他的一家垄断,才将这桩生意越做越大,终于使我韶州的兰桂声名在外,在哪都是抢手货。如今朱勇虽坐罪被杀,但我以为这桩生意不可就此放手,若任由小民百姓去经营,他们势单力薄,又互相拆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用不了两年我韶州兰桂的好名声就毁了。”
常思云连连点头,忙问李煦有何应对之策。
李煦道:“卑职以为不如由地方官府出面责成当地商户百姓集资成立一家商社,统一经管这桩生意,各家按出股比例分享红利,如此一来就能免去一盘散沙、互相掣肘的隐患,可以集中人力财力办成大事。”
常思云道:“若当地百姓怨恨,又如何应付呢?”
李煦道:“官府只是出面责成他们出资组成商社,具体经营并不干预,甚至连他们如何出资,出资多少,聘用什么人,官府也不做干预,皆听他们自己的意思。如此百姓要怨恨也只能怨恨爹娘老子无能没给他们留下一副好家产,以至放在嘴边的肥肉也吃不上,须怨不得官府半分。”
常思云道:“这样做于理于法都说的过去,但于情却讲不通,兰桂产于仁化,每年获利数十万,当地百姓却一分好处捞不到,也未免太说不过去。我看这样,这个商社每年除了按章缴纳朝廷的税款外,还要拿出一部分利润用在当地,抚恤孤老,创办学堂,恩泽百姓。”
李煦起身赞道:“使君一片爱民之心仁化县百姓听了... -->>
做了自己的心腹后就能保证在自己离开韶州后,由他来看顾自己在仁化县的利益吗?
答案是否定的,自己也曾是上任寻访小使的亲信,结果怎样,他离任不到半年,自己就把他扶植的朱勇给灭了。谁又能保证杨赞这个心腹将来不把自己的“朱勇”也给灭了呢。
常思云拿着那副名画在书房里来回踱着步,苦苦思索着,他的夫人派丫鬟来催请他歇息,丫鬟走到书房门口,见此情形,不敢吭声。一连几次,夫人恼了,披着一件夹袄亲自赶了过来,常思云的夫人周氏出身小户人家,自幼就跟着母亲在街头摆摊子卖菜,嫁给常思云时,只有十四岁,常思云大她七岁,那时还是个落魄书生,一贫如洗,二十一岁连个秀才也没考上,在乡里受尽了白眼。
周氏却不管不顾地嫁给了他,婚后她继续在街上摆摊子卖菜,幸苦供养丈夫读书上进,结果常思云又是连考两场不中,年近三十,穷困潦倒。
周氏娘家的哥嫂断定常思云将贫窘一生,暗地里劝她离婚改嫁。周氏把她嫂子一顿臭骂后,挥杖打出门去,仍旧********地供养常思云读书求取功名。
常思云三十岁那年考取了秀才,次年喜逢恩科,又考中举人,从此踏入仕途,不到四十五岁就做到了四品刺史,周氏也夫贵妻荣,过上了锦衣玉食的贵夫人生活。
常思云感念周氏恩德,做官之后,贪酷有之,于女色上却十分规矩,除周氏外并没纳妾,家里虽然蓄养了几个娇颜美貌的丫鬟,常思云却也从不染指。
周氏一来,就夺下常思云怀里的画,往案上一丢,心疼的常思云连声大叫,扑过去,抢过来,拿在手里仔细检查,生怕破了烂了。
周氏气鼓鼓地又把画夺了去,作势要撕,气鼓鼓地责道:“你又收人这么多钱财,就不怕哪一天天子断你个贪污受贿之罪,把你流放边关。”
常思云陪笑道:“夫人休要担心,现今做官的哪有不贪的,众人皆醉你独醒,你的麻烦就来了,众人皆贪我也贪,方是安身立命之道。”
周氏道:“这些大道理我是一个都不懂,我只问你,你这大晚上的不睡觉,抱着幅画在这转来转去的做什么?究竟是抱着它舒服还是抱着我舒服。”
常思云先赔了声笑说当然是抱着肉乎乎的夫人你舒服,却又悠然一叹,把自己心里不决之事说给了周氏听。
周氏琢磨了一会,说:“这事有甚难嘛,你为啥要寻朱勇的晦气?还不是因为他做人做事太绝了么,自以为攀上了姓米的就不把你放在眼里,一年三十万贯的好处,才分你三百贯,不弄倒他都没天理了。要我说人情这东西虽然顶靠不住,但人人又都是讲人情的。当初姓米的要是肯跟你搭伙做这桩生意,每年分你个三五万贯钱,卖你一个人情给你一点好处,你会打朱勇?要是朱勇肯每年孝敬你三五万贯,你会容不得他吗?”
常思云点点头,道:“那是自然,即便终究要找他晦气,也不会这么快,也不会这么绝,他若果然听话,或许我还能容他每年落个三五万贯养家呢。将来离任,这桩好处还不是他的。嗯,夫人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
周氏笑问:“你都明白什么了?”
常思云潇洒地一挥手,“独食吃不得,得让大家伙都尝尝甜头,我嘛这个带头大哥吃最大的那一份,将来我走了,私下各许他们一点好处,让他们吵吵嚷嚷,相互牵制,没个三五年也不能把我怎么样,三五年后,哈哈,那时候或许我已经瞧不上这三五十万贯的小钱了。”
周氏撇撇嘴道:“读了三十多年的圣贤书,你还不如我一个卖菜的婆子看的明白。常使君要是忙了公事,你我是不是该忙些私事了?”
常思云讨好地说:“我家的私事一向是夫人做主,夫人想怎么忙,常某遵命便是。”
……
打定主意之后,常思云就打发周氏出面邀请李煦夫妇来刺史府做客,设家宴款待,酒酣脑热之际,常思云以兄弟呼李煦,极尽拉拢之能事。
席散,周氏领着崔莺莺去后花园闲逛消食,常思云带李煦来到他的书房,落座献茶后,斥去下人。闲聊两句后,常思云先就问起李煦如何看待仁化县的兰桂生意。
李煦明白他的心意,就顺着他的意思说:“兰桂乃我韶州特产,每年除上贡朝廷外,还运销各地,获利丰厚。朱勇横行乡里、垄断这桩生意固然十分不妥,但不可否认,正是因为他的一家垄断,才将这桩生意越做越大,终于使我韶州的兰桂声名在外,在哪都是抢手货。如今朱勇虽坐罪被杀,但我以为这桩生意不可就此放手,若任由小民百姓去经营,他们势单力薄,又互相拆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用不了两年我韶州兰桂的好名声就毁了。”
常思云连连点头,忙问李煦有何应对之策。
李煦道:“卑职以为不如由地方官府出面责成当地商户百姓集资成立一家商社,统一经管这桩生意,各家按出股比例分享红利,如此一来就能免去一盘散沙、互相掣肘的隐患,可以集中人力财力办成大事。”
常思云道:“若当地百姓怨恨,又如何应付呢?”
李煦道:“官府只是出面责成他们出资组成商社,具体经营并不干预,甚至连他们如何出资,出资多少,聘用什么人,官府也不做干预,皆听他们自己的意思。如此百姓要怨恨也只能怨恨爹娘老子无能没给他们留下一副好家产,以至放在嘴边的肥肉也吃不上,须怨不得官府半分。”
常思云道:“这样做于理于法都说的过去,但于情却讲不通,兰桂产于仁化,每年获利数十万,当地百姓却一分好处捞不到,也未免太说不过去。我看这样,这个商社每年除了按章缴纳朝廷的税款外,还要拿出一部分利润用在当地,抚恤孤老,创办学堂,恩泽百姓。”
李煦起身赞道:“使君一片爱民之心仁化县百姓听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