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于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迎归太上皇牛獎火散发出热气,也散发出淡淡的臭味,十个牛粪火盆给也先的银顶宝帐平添了几许春意。也先虽说不是可汗,不是皇帝,但也有他的享受方法。牛羊肉在他面前是管够的,低度的马奶酒,使他的酒量大得惊人。瓦剌各部也不乏美女,选来十个,穿得薄薄露出所有能露的部位,赤足在毛毡上轻歌曼舞,也足以令他赏心悦目。甜美的歌声在他的耳边缭绕,像一股股轻风飘来飘去:

    草原是绒毡,丝被有蓝天。

    男人是青山,姑娘躺身边。

    一支潍翎箭,射落两只雁。

    妹妹与哥哥,不分是永远。

    这首瓦剌小曲优美动听,也先百听不厌。今天他发誓要听上八遍十遍,可是匆匆进帐的乃达,把他的享受打断了:“禀太师,袁彬求见。”

    也先以为是金宝已经取回,挥手将舞女们赶下:“让袁彬即刻进见。”

    袁彬只身一人入帐:“拜见太师。”

    “金宝现在何处?”

    “禀太师,小人陪喜宁正使,刚刚到了宣府,还没前往北京,那喜宁就给明军都指挥抓起来。”

    “喜宁被抓了?”也先的酒也醒了一半,“他是我瓦剌的正使啊,明军怎能不懂规矩。”

    “可明军就是把他抓了。”

    “为什么没把你也抓起来?”

    “都指挥说他们抓的是汉奸,让我回来给太师报信。”

    “我明白了。”也先站起身,“这是你和朱祁镇同谋设下圈套,说什么取珍宝,实则是想除掉喜宁。”也先总算明白了,怒吼一声,“来呀,把这个袁彬给我戴上脚枷。”

    两边的护帐卫,呼啦啦上前就把袁彬按倒。伯颜帖木儿刚好进人宝帐,见状问道:“兄长,这是为何?”

    “姓袁的小子与朱祁镇合谋,把喜宁送给了明军,枷上他再去抓那个太上皇,把他们一同打入土井。”也先气得脸都发紫。“把他放了,让他回到太上皇那里。”伯颜吩咐护帐卫。

    “不能这么便宜他,也不能放过朱祁镇。”也先怒气不息,“这回一定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哎呀兄长,有大事发生,你痛快放了他,我还有话说。”伯颜上前推开护帐卫,^^袁彬说,“你走吧。”

    袁彬有些莫名其妙,心中猜测不透究竟有何大事,他疑虑重重地离开了也先的宝帐。

    也先眨巴着眼睛,很有些不满地问:“什么大不了的事?你非得把袁彬放走,还不许去抓朱祁镇。”

    “兄长,大局不妙啊。”伯颜说时忧心忡忡,“我刚刚得到消息,脱脱不花派知院阿剌去往北京,已同明国议和,双方要合起手来,对我们开战啦。”

    “有这种事?”也先难免吃惊,“如果单单明军,我们不怕他,打不过我们可以在大漠中和他们兜圈子。可是真要脱脱不花他和明军联手,我们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正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还得利用太上皇这张牌,不能对袁彬采取过火的行动,还要设法用太上皇与明国修好。”

    “看来我们必须破解脱脱不花与明军的联合,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主动向大明示好。”

    “要派人主动去北京,与明朝议和。”

    “脱脱不花派的知院,我们如果去的人职位低,很难让明国重视。”也先看看伯颜,“王弟,看来只有你辛苦一趟了。”

    “为了我部的生存,辛苦倒在其次,怕的是上赶着不是买卖,明国的皇帝大臣巳同脱脱不花议和,况且他又是正牌的可汗,明国不接待我们也是有可能的。”伯颜不无担心。

    “王弟,明国君臣应该清楚,你是我的胞弟,又是王爷,瓦剌的实力在我们这方,脱脱不花徒有虚名而已。”也先自认为有底,“明国北疆若想安定,没有我们的合作就是空话,他们不会轻视你“舍下这张脸,且去跑一遭,若是碰一鼻子灰,那我就没脸见人了。”伯颜是一种壮怀激烈的感觉。

    “我的弟弟,你不要悲观,我们还有一件很好的见面礼,太上皇在我们手中,谈判下来可以答应无条件送回。”

    伯颜苦笑一下:“这个,明国皇帝怕是更不买账,显然他根本就没打算让朱祁镇返国。”

    “现在预计一切都可能落空,且待到了明国后随机应变就是。”也先也心中没底了。

    经过艰苦的旅程,伯颜终于到了北京。在馆驿下榻后,他向礼部投文,等待着景泰帝的接见。

    礼部尚书向景泰帝奏报:“万岁,瓦剌使者伯颜到京,主动提出议和,并有国书在身,请万岁安排陛见。”

    “以往都是我方派员去瓦剌处议和,他们还都推三阻四,如今怎么主动上门了?这议和是真是假呀?”

    “臣以为,瓦剌此番主动议和是真,他们是害怕我大明与脱脱不花联手消灭他们,因而派来也先的胞弟,伯颜帖木儿王爷。”“他是唯恐我们不谈?”

    “正是,而今的主动权在我们手中。”礼部尚书又说,“伯颜言称,双方议和达成,愿将太上皇无条件送回。”

    景泰帝闻听此言,脸色立时变得十分难看:“让他在馆驿候旨,待朕得空自会召见他。”

    “万岁,臣以为召见伯颜对我大明格外有利,这可令瓦剌双方互相制约,正所谓鹬蚌相争,我方坐收渔人之利。”

    景泰帝已没兴趣再听了:“朕已说过,让他在馆驿候旨便是礼部尚书被赶走了,何时召见伯颜,也是不得下文。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伯颜只能在馆驿傻等。七八天以后,伯颜明白这召见是无望了。可是如若空手而归,该如何面对兄长也先,而且要不在大明与脱脱不花之间打进一个楔子,他们双方真要合伙进攻,那自己一方便有覆没的可能。绝不能坐以待毙,还要积极主动寻找出路!

    晚饭后,于谦在书房又提起了狼毫,他不只是高官,还是一位勤于写作的诗人,只要得闲,便会有感而发。此刻,他在境况不佳的家中,想到了边关的将士,同情之意油然而生:

    萧然一室如僧室,秉烛焚香坐夜阑。

    却笑酒甜越帐暖,谁怜漏水铁衣寒。

    安知天下无三杰,但愿军中有一韩。

    世事关心成感慨,旋移书卷就灯看。

    刚刚落笔,于广进房来禀报:“父亲大人,瓦刺的伯颜王爷登门求见。”

    “他怎么会来?”于谦打个沉,“请。”

    伯颜进房来,拱手一礼:“于大人,唐突造访,尚请见谅。”

    “王爷,下官是兵部,你作为瓦剌国使,理应同礼部打交道,怎么找到我的头上?怕我无能为力。”

    “于大人,礼部迟迟没有消息,万般无奈,本使才不得不向大人求援。”伯颜言辞恳切,“万望大人伸出援手。”

    “王爷此言差矣,”于谦说的是实情,“大明对外交往,皆礼部所辖,兵部无权干预。”

    “于大人,我奉太师之命,主动前来修好议和,可贵国皇帝至今不肯召见,我想是他故意推托,意在让我知难而返。可我为两国黎民的和平计,不能一事无成地离开。”

    “那我又能做什么呢?”于谦已是露出同情。

    “于大人在朝中位高权重,又深谙兵法熟知合纵连横。而今脱脱不花欲借大明之手,夺取瓦剌的全部权力,所谓议和实为利用。而明国北疆欲得安宁,还须我太师也先与贵国和好,这难得机遇不能错过。”

    “这个道理,王爷不说,本官亦了然于胸。”于谦不忘敲打一下,“贵部还是兵败北京实力大损,担心我方与可汗联手,方才急切地派王爷出面求和。其实这也是一步好棋。”

    “于大人,时势如此,凡大人物皆应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对双方有利的事何乐不为呀!”

    “故而,本官并未主张对贵部用兵,而是力主派李实出使,却是无果而归,太上皇仍滞留贵邦。”

    “我家太师言道,只要和议一成,便会送回太上皇,不要贵国的寸金分文。此言绝无虚妄。”

    “王爷登门之意,本官已尽知。待明日早朝,我会同朝中大臣向万岁力谏,力促达成和议。”于谦又提醒道,“万岁派官出使,国书中必然不提太上皇一事。王爷与太师,切莫以此为口实,只管将太上皇送归。本官自会严格履行和议,不向瓦剌出兵。”

    “谢于大人玉成,本使在馆驿静候佳音。”伯颜告辞了。

    次曰,早朝的奉先殿上,礼部尚书在得到于谦事先的知会后,第一个仗着胆提出:“万岁,瓦剌使者已在馆驿候旨近旬,何时召见,还请万岁示下。”

    “朕不是说过,空闲时自会召见。”景泰帝很不耐烦,“朕眼下国事繁忙,不得空闲,他如等不得,当可先行回转。”

    “万岁,这只怕使不得。”于谦不待降旨便擅自出班开言。

    “于谦,朕还错了不成?”

    “万岁,大国之君更当言而有信,若轻易失信于番邦小国,岂不贻笑天下?”于谦劝道,“还当召见才是。”

    这番话,令景泰帝无言以对,也没法反驳,只好赌着气同意:“那就叫那个什么伯颜来吧。”

    王直出班奏道:“万岁,臣也有本章。”

    景泰帝心说,就知道你二人就是一唱一和,说:“准奏。”

    “万岁,瓦剌也先主动来使议和,我朝当接受之,使得瓦剌内部互相争斗,这样对我有利,万勿推却。”

    景泰帝反问:“我方这不是脚踏两只船了?”

    “万岁,对敌要讲策略。此乃以夷制夷之道。”于谦接过话来,“敌之力量消减,北部边防自然无事,我朝边民安居,万岁百姓之福王直接下去不容景泰帝多想:“万岁,等下伯颜议和成功,我国当派一大臣去瓦剌回访,共订和约。”

    “不知何人可当此任?”景泰帝其实还未想好。

    “李实李大人轻车熟路,不怕吃苦,仍然派他出使如何?”王直与于谦是同一想法。

    景泰帝已风闻李实自己出钱给太上皇买吃穿用度之物,心中非常憎恨,还来不及拿他出气呢,怎能还让李实出使?便道:“朕闻此人在太上皇面前口出不逊。似此以下犯上的人,不配再为国使。”

    “那就请万岁另选贤能。”王直有些不满。

    景泰帝急切间也心中没谱儿:“就着于大人举荐。”

    于谦不假思索:“这个人官职不能低于二品,右都御史杨洪杨大人官任从一^品,他为使如何?”

    “就是他吧。”景泰帝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便降旨任用了杨洪。

    景泰帝在召见了伯颜后,走了例行的形式,之后,召见了新任国使杨洪。此番他从户部国库给杨洪拨了一千两银子,让他给太上皇带些应用物品。景泰帝的意思是,太上皇还要在瓦剌待上一两年再说。而杨洪一出宫门,即被于谦、王直叫住:

    “杨大人慢走。”

    杨洪与二人见礼:“二位大人有事?”

    王直的性格还是直来直去:“没事儿何必在这等你。”

    “请二位大人赐教。”

    “杨大人,等你也就是要交代一句话,此去瓦剌,一定要把太上皇接回来。”于谦明白无误地说。

    “二位大人,”杨洪告知,“万岁在国书中可是只字未提此事。下官还在纳闷,正想向二位请教。”

    “这就对了,这才是万岁的行事风格。”于谦微微一笑,“王大人,果然不出你我所料。”

    王直见杨洪还有些茫然,便点明了说:“杨大人,万岁是永远不会在国书中提及此事的,李实的国书莫不如此。不过,此番他破例给了你一千两白银,要你为太上皇购买应用物品,是想要太上皇还在瓦剌住上一阵,三年二载都不在话下。”

    “这一次,瓦剌为求和,主动提出送还太上皇,所以你一定要接回,”于谦深有感触地说,“不能让太上皇再受苦了。”

    “万岁要是怪罪下来,下官可是吃不消啊。”

    “杨大人,接回太上皇是人心所向,责任也当然落在了你的肩头。你不能寒了孙太后、钱皇后的心,更不能让百官指责。至于万岁责难,我和王大人一定力保你无事。万岁真要一意孤行,你就背一回黑锅也值得。”于谦拍拍他的肩,“怎么样,能否挑起这副重担。”

    “佛语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我就是拼着一死也要接回太上皇。”杨洪表明了决心。

    半个月后,杨洪来到了也失八秃,此番也先对明使与以往是大不相同。这次他是真正待如上宾,热情款待,临行还有礼物相送。虽然国书上只字未提太上皇之事,也先还是打点好了一切。舒适的车队,丰厚的礼品,高规格的护送,真是竭尽所能。单就伯颜亲自担任护送队伍总领这一点,就足以看出也先的重视。一行人不急不缓渐次到了居庸关外,伯颜不得不同太上皇分手了:“太上皇,前面就是大明地界,我也只能送到此地了,愿你多多保重。”

    英宗与他执手相握不忍分开:“朕在瓦剌这段日子,承蒙伯颜王爷多方关照,朕才得以活到今天。这深情厚谊,朕终生难忘,但有机会,定加倍回报。”

    伯颜眼中含泪:“只愿双方世代友好,不动刀兵,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边疆永远太平。”

    二人依依惜别,英宗进人了居庸关城,还在回头观望,看得出他与伯颜的感情之深。

    北京的奉先殿上,关于迎接太上皇的相关事宜正在进行激烈的争论。景泰帝的脸都气得发青了,他实在难以接受这个现实,他是皇帝,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而在他没有同意的情况下,杨洪竟然把太上皇接回来了。但他又不便公开反对,可说是让他吃了哑巴亏。大臣们一个个无不提议隆重热烈地欢迎太上皇还朝,以此表明对瓦剌作战的彻底胜利。

    王直干脆提议:“万岁,让文武百官出城十里接驾,全城百姓夹道,大街黄土铺道洒水,家家焚香……”

    景泰帝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话:“你还有完没有,照你的说法这比登基大典都要隆重了。”

    “臣以为,太上皇回国本为大事,形式上讲究些毫不为过,其实这是在宣扬万岁的功绩。”

    “可你们别忘了,太上皇本人已经传过话来,对他回国的迎接要节俭,不可劳民伤财。”景泰帝用英宗的话来堵大臣的嘴。

    孙太后对景泰帝的做法当然不满:“节俭不假,那是太上皇体谅万岁的客气话。迎太上皇还朝,隆重总还是要的。”

    “朕以为太上皇的旨意不可违背。”景泰帝还是用英宗的话为自己的做法寻找理由。

    于谦觉得人回来是关键,在这形式上纠缠没有意义:“臣想关于形式,由万岁决定便是。”

    景泰帝想自己是皇帝,理应决定一切:“派出一车一马,前往居庸关相迎,待到京城,由各部尚书出城相迎。”

    孙太后一听就翻了:“这哪像是迎接太上皇返国,分明是在打发叫花子,这太过分了!”

    王直跟着谏奏:“万岁,前去居庸关的人员过于寒酸,而到达京城后,尚应再隆重些。”

    景泰帝无法与孙太后顶牛儿,但对王直可就不客气了:“这朝中是谁说了算?难道朕还要听你们的不成?”

    “皇上也得讲理,当年唐太宗还听魏徵的呢。万岁也应该兼听则明,不要一意孤行。”王直和他顶牛儿了。

    于谦见状插嘴说:“臣下当然要听万岁的,不过万岁有时也会稍有含糊。微臣想,太上皇这许久被困瓦剌,还朝毕竟是大喜事,万岁如不出城相迎,怕是说不过去。请万岁自己拿主意。”景泰帝明白不作下让步,孙太后和王直等人面子都过不去,便吐口了:“既是于大人提议,朕便出城迎接太上皇。朕原打算是与太上皇在奉先殿相见,既是出城相迎,就免了金殿相见。”孙太后心说,于谦把皇上出城给争取了,可倒好又把上金殿的仪式取消了,她还有个最为关心的事:“皇上,太上皇归来,让他住在哪处宫殿?”

    “这个,”景泰帝故意试探一下众人的态度,“朕已正位临朝,总不能把现下的宫院让出来吧?”

    孙太后“哼”了一声,道:“即便让出来也无妨。当年皇上是成王,而今再换回来,哀家看也说得过去。”

    于谦首先回应:“万岁何出此言?说什么让出宫院,断无此理。”其实,他这也是把孙太后的想法给顶回去。

    王直认为于谦言之有理,如若像孙太后所说,这国家还不又生乱象?他提出一个建议:“臣看皇宮对面的南宫,建筑雄伟,内部豪华,又有个小巧的花园,适合太上皇颐养天年,莫如就把南宫作为太上皇的起居之地。”

    景泰帝很少与王直有共同之处,不过这个提议让他感到满意,因为南宫就在皇宫的对面,无论谁去全都看得见。可以说,英宗住此等于就在景泰帝的眼皮子底下,太上皇想搞猫儿腻是不容易了。他立即接茬:“准奏。”

    孙太后想要反对也办不到了,只好接受这个既成事实。

    数日之后,太上皇的车驾在冷冷清清的气氛中,抵达了北京。景泰帝没带文武百官,只有各部尚书相随,出德胜门迎接。驷马御车在城门前停稳,待太上皇先下了车,景泰帝这才从御车上下来。他扫一眼太上皇,这哪里是当年英姿俊逸的英宗皇帝,满脸的沧桑和疲惫,真是人憔悴没精神,心中也觉酸楚。

    而英宗目睹眼前站立的龙冠龙袍的景泰帝,哪里还是当年他加封的成王,分明是自己当年的形象,心中甚觉惨然。而今身份已换,他明白这个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上前一步,首先很不情愿地喊出:“万岁!”

    “太上皇。”景泰帝随后迎过去,他的态度是,一定要对方主动,他决不先行一步。

    两位皇帝的手,一双兄弟的手,握到了一处。要是在普通平民家庭,这兄弟间的劫后重逢,该演绎出多少人间活剧,是悲喜交加,是喜极而泣,是热情相拥,是忘情问候。而他们之间,全然没有这种常见的表现。

    英宗的心情分外复杂,他强忍住泪水:“万岁国事繁忙,还亲身到城外迎接,深表谢意。”

    景泰帝的心情更加复杂,这位不希望见到的人,竟然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上活下来,竟然在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下生存下来,该是有多么强烈的存活欲望,对自己一定是很大的威胁:“太上皇,你受苦了。”

    英宗擦一下眼角噙的泪珠:“不管怎么说,总算是活着回来,没有像徽、钦二帝一样客死异乡,实属万幸。”

    景泰帝对这话就多心了:“回来就好,至少可以不再整日以牛羊肉煳口,有白米粥喝了。”

    两人这就没话了,他们之间已天然存在隔阂。景泰帝招呼各部尚书:“你们过来见过太上皇。”

    六部尚书同时跪倒叩首:“太上皇万岁万万岁!”

    英宗想起以往这都是他的臣子,现在却形同路人,含悲忍泪做出相搀的手势:“各位大人请起。”

    “谢太上皇。”众人起身,王直就想过去,同太上皇再说;I句话。

    景泰帝瞪他一眼:“太上皇,就请上车进城吧。”

    英宗也想同王直、于谦叙谈几句,一见景泰帝的脸色,也只好作罢,默默无言地上了御车。^进了皇城之后,景泰帝的御车停在端门外,叫过都指挥纪广:“纪将军,朕有要事差你。”

    “末将听旨“命你把守南宫大门,将南宫四外团团围住,任何人不经朕的旨意,一律不得进人南宫。”

    “末将遵旨纪广走后,景泰帝又唤道:“转来。”

    “万岁,还有何旨意?”

    “纪广,假如吏部尚书王直要进南宫见太上皇,你当如何?”“这,王大人是吏部尚书,官髙位显,况且不过是同太上皇见见面叙谈几句,末将怎敢阻挡?”

    “你这就是犯了欺君之罪。”景泰帝声色倶厉,“朕得知这一情况,一定将你斩首示众。”

    “万岁,这么严重啊。”

    “你要切记,朕说的是任何人。”景泰帝又重复一句,“可记下了?”

    “末将谨记在心,绝对无误。”纪广信誓旦旦。

    英宗的御车到了南宫的大门,他步下车来,推开大门,看到的是他的钱皇后,英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还是那位风华绝代的年轻皇后吗?面前的女人脸上满是皱纹,失明的一目已塌陷下去,而且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她的一条大腿的腿骨已坏。英宗扑上前去,将妻子拥在怀中:“皇后,我们总算活着见面了,让你受苦了。”

    “万岁爷,为妻到底把圣上等回来了。”

    “不要叫万岁,而今朕已是太上皇,”英宗叹口气,“这样称呼,被人听到会有杀身之祸的。”

    “为妻叫不惯太上皇,我就要称陛下为万岁,看谁能把我怎么样。”钱皇后憋得太久了。

    “咳,忍吧,就得忍。”英宗老大不情愿,也只得劝慰钱皇后,“没办法,要活下去,就得忍。”

    二人相搀着进入内殿,不免说起这一年多的往事。英宗无限感慨:“看起来乱世见忠奸,要不是于谦,朕还说不定何时才能返回故国。”

    “哼!别说那个于谦了,事都是坏在他的身上。”

    “皇后,此话从何说起?”

    “就是于谦他力主成王做皇帝,要不然万岁回来就可以归位。”

    “那时他也是为了绝瓦剌要挟之念,朕不是皇帝了,也先再拿我奇货可居,也就失去了作用,这样朕才能回国。”英宗还是理解于谦的良苦用心。

    “妾妃看于谦根本就把万岁爷你给抛弃了,他是一心一意要给新皇捧臭脚,一再扬言天下为重君为轻,万民为重君为轻。命令向敌营开炮,不顾你的生死,他是想替朱祁钰除去你这个后患哪。”

    “有这种事?”

    “这事尽人皆知,不信你可以问问别人。”

    “看起来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英宗大为感慨,“朕还以为他是个力挽狂澜的大英雄,没有他就没有大明的胜利,原来还是这样一个见异思迁另攀高枝的卑鄙小人。”

    “岂止如此。”钱皇后受了这长时间的气,她想一下子都从于谦身上发泄出去,更想要让自己的不光彩变成无奈之举,就不惜给于谦脸上抹黑,“于谦的人品,简直是令人不齿。”

    “这又是怎么说?”

    “妾妃为了救你早日回国,知道于谦执掌朝中大权,又深得皇帝的宠信,便请他进宫,求他在皇帝面前进言。”钱皇后顿了一下,“你猜他怎么着?”

    “他待怎样?”

    “竟然提出无理又无耻的要求。”

    “他要做甚?”

    钱皇后左右看了一眼两边的侍女春花和秋月:“竟然要她二人伴寝,你说他不就是衣冠禽兽吗?!”

    “于谦本正人君子,他会做出这种事?”英宗难以置信。

    “此事妾妃都羞于启齿,怎还敢谎言欺君?”钱皇后用眼神示意二宫女,“万岁不信可问她二人。”

    春花明白主人的用意:“万岁,娘娘所言不差。于谦他自从死了老婆,再没亲近过女人,他是久旷之人如狼似虎。”

    秋月见钱皇后瞪她,也就跟着说:“万岁,千真万确,真的如此。”

    “你二人是朕身边之人,他也敢打歪主意?在联的心中,他于谦不是这样寡廉鲜耻之人。”

    “万岁,于谦后背有一铜钱大小的黑记,是奴婢亲眼所见,万岁不信可以核实。”春花抛出杀手锏。

    “世事难以预料,真是想不到于谦表面上是道貌岸然的君子,实际上却是个令人不齿的奸人。”英宗不由得不信了。

    南宫的院门外,袁彬在门前,与纪广正在争论:“纪将军,我与太上皇在瓦剌处同甘苦共患难,一直是我在他身边,太上皇说过,即便回国后我二人也不分离,我必须进去。”

    “你说什么也没用,我是奉旨把守宫门。万岁交代过,任何人不得人内,除非你持有万岁的圣旨。”

    “你这人怎么就不开窍,我是太上皇的随从,太上皇离不开我,若是太上皇怪罪下来’你担待得起吗?!”

    “袁将军,你别大言不惭了。还太上皇离不开你,那是在瓦刺。”纪广撇撇嘴,“而今回朝有了钱皇后,人家两口子还热乎不够呢,你还跟着瞎掺和啥,识相点滚一边去算了。”

    袁彬还想同他争辩,扭头看见孙太后过来,便有了主意,心想自己同孙太后说明原委,随孙太后去见太上皇,如留便还在身边侍候,如不留便自己另寻出路。想来太上皇是不会抛下自己不顾的,他信心十足地向孙太后迎过去。

    祸起镀金刀西斜的阳光,把一抹红辉投到南宫的脊瓦上,像是涂上了一层血污。几只觅食的麻雀,无助地东寻寻西觅觅,也找不到可以人腹的食物。这些喻示着它的主人,面临的将是极为可怜的境遇。都指挥纪广捡起一块石子抛上房,麻雀轰的一下炸窝全都飞得七零八落,他得意地拍拍手上的尘土。对于孙太后的到来,他故意视而不见,嘴里哼着小曲,歪头望着头上的天。

    袁彬迎上孙太后:“太后,您老人家好精神,是来看太上皇的吧?”

    “那是自然。”孙太后在亲随太监阮浪陪伴下慢步而来,“哀家估摸着儿子和儿媳见面话也该说完了。”

    “太后,末将陪您一起去。”袁彬恭顺地伴在身旁。

    “袁将军,哀家听说你在瓦刺与太上皇相依为命,倒是个有良心的臣子。”孙太后边走边念叨。

    “其实都是小人得到太上皇的照顾,要不是太上皇,小人也早就客死异乡了。”袁彬还想说说太上皇用身体为他驱寒之事,巳到大门前与纪广碰头了,也就不再言声了。

    孙太后自顾向前行,纪广挺身挡住了去路。阮浪眉头一皱:“好大的胆子,竟敢阻住太后的路。”

    纪广嘿嘿一笑:“请问,是向何处去?”

    “太后看她的儿子太上皇,这还有错吗?”

    “万岁有旨,任何人不得人内。”

    “什么,太后看太上皇你还敢拦挡?”阮浪厉声斥责,“我看你是活够了,谁大谁小都不知了!”

    “我只知万岁爷最大,也只听万岁爷的。”

    孙太后忍不住了,对纪广大声训斥:“你这个狗东西,给我滚开!”

    “太后,跟我发火没用,我是奉旨行事。”纪广根本不理睬孙太后,“有本事找万岁要圣旨。”

    “真是反了,反天了!小小的御营兵马都指挥,竟然管到哀家身上来了。”孙太后下令,“阮浪,给我打!”

    “遵懿旨。”阮浪上前举手就打。

    纪广一把抓住阮浪手腕:“阮公公,讲打你不是我的对手,我是带兵的武将,你占不到便宜。”

    阮浪回头对孙太后说:“要不然,老奴我找万岁爷请旨去吧“这个万岁,分明是浑了,还下了这样无理的圣旨,看我不找他算这笔账。”孙太后气哼哼回身就走。

    纪广认为他取得了胜利,不由得又哼起了小调,并用眼神向袁彬挑衅,那真是分外得意。

    袁彬刚想离开,就见于谦与王直二人相伴走来,便又停住脚步,上前打招呼:“二位大人,可是想去看望太上皇?”

    “正有此意。”王直回答。

    “袁将军看过了?”于谦问道。

    袁彬摇摇头:“不让啊。”

    “为何?”王直好不理解。

    “说是万岁有旨。”

    王直不免有气:“这万岁也未免管得太宽了。”他气呼呼直向南宫大门走去,毫不停步就想进入。

    纪广挡住了孙太后,别人就更不在乎了:“王大人,留步。”

    “怎么,还真阻拦哪。”

    “万岁有旨,不许同太上皇见面。”

    “圣上也是,他可怕者何来?和太上皇见见面说说话,就能夺走他的皇位吗?”

    “跟我发火没用,有本事找万岁爷要圣旨去。”

    “我没圣旨,我还偏要进。”王直和纪广在大门前争吵起来。两个人声音越吵越髙。

    英宗在房中听见:“宫院门前为何如此吵闹,像是打架^砰0

    “奴婢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春花讨好地出去,到了大门前,她推开一道缝,探出半边脸。

    于谦见王直与纪广争执不下,也没个结果,便上前劝道:“王大人,算了,不让见咱不见就是。也免得与太上皇相见,惹出许多麻烦。”

    “这个纪广,小人得志,好像他有了多大的权力。”王直愤愤地说。

    于谦又拉又劝:“王大人,这是万岁爷担心大臣们和太上皇勾结。他既是防备我们,我们又何必惹万岁不高兴,不见太上皇我们也少不了一块肉,见他我们也不能升一级官职,这是何苦呢?”

    “我就是看不惯这种狐假虎威的人。”王直在于谦的劝说下,随于谦离开了南宫的院门。

    春花回到内殿,绘声绘色地告诉英宗和钱皇后:“是于谦王直和把门的纪广吵起来了。”

    “所为何事?”

    “王直想要进院看望太上皇’纪广奉万岁旨意不让进。”英宗听后不由得长吁短叹:“万岁何至于防范到如此地步,难道还要把朕隔离不成?”

    “王直要进,于谦劝他不要为这看太上皇的事而得罪当今万岁。看太上皇也不能升一官半职,为此惹万岁不高兴不值得,是于谦把王直硬给拉走了。”春花一口气说。

    钱皇后似乎找到了佐证:“怎么样,我说于谦这人不地道,你还不愿相信,妾妃之言没错吧。”

    “真是想不到,于谦竟是这种人品。”英宗万分感慨。

    景泰帝在御书房想看书根本看不下去,心情说不出的烦躁。英宗的归来,成了他地地道道的心病。本来一向温文尔雅的他,现在如同换了一个人,脾气变得相当暴躁,动不动就发火,而且特别多疑。他觉得太上皇随时随地都在明谋对他夺权,疑心使得他坐立不安。

    曹吉祥进来禀报:“万岁,徐有贞大人求见。”

    景泰帝想起上次这个徐有贞,给他出的主意很合心意,正好自己没有主张,何不向此人讨个主意:“宣。”

    徐有贞进来跪拜后:“万岁的气色不太好,好像是有心事在身。”

    “你说说看,朕为何事烦恼?”

    “臣想,无非是太上皇回朝之事。”

    “大胆徐有贞,竟敢妄度圣意,不怕死吗?”

    徐有贞心中暗喜,说明自己猜对了:“只要能为万岁分忧解愁,臣便粉身碎骨又何足惜!”

    “那你就给朕开个药方吧。”

    “万岁,很简单的事,莫不如一了百了。”

    “徐大人的意思,朕还参详不透。”

    “万岁,如果太上皇这个人不在了,还不就是一了百了?”

    “可是,他并无死罪。”

    “这有何难,谋逆便是丢命的重罪,是无人可以保他性命的。”徐有贞觉得皇上已对他不回避了,就可以更加靠近了,“太上皇对现状必定不满,找他谋反的事由还不容易。”

    景泰帝不觉点点头,又故意斥责道:“徐有贞,你竟然在朕面前胡言乱语,姑念你是无意且不追究,若敢再出此狂言,定杀不赦。”

    “臣死罪。”徐有贞明白,他的话被皇上接受了。他还想继续在景泰帝面前取得信任,听到外边人声嘈杂,知道又有人来,便识趣地告退了。

    曹吉祥一边往屋里退,一边阻拦:“太后,您这是让奴才砸饭碗哪,奴才得向万岁禀报。”

    “哀家不信皇上他敢不让我见。”孙太后说着进人房中,“皇上,你现在架子可太大了。”

    “太后驾到,朕有失出迎,万望恕罪。”景泰帝分辩道,“朕不过是对奴才们有个约束,哪敢对您无礼。”

    “还辩白呢,”孙太后说时气不打一处来,“哀家堂堂太后,连看儿子的权利都给剥夺了,这还有天理吗?”

    “太后,这是从何说起?”景泰帝心中明白,并对纪广的作为暗暗赞赏。

    “那南宫是我儿太上皇住处,哀家竟被他挡在门外,口口声声要你的圣旨才肯放行。”孙太后怒斥,“皇上,你未免太霸道了景泰帝假意生气:“这个纪广,他真是浑了,朕要他不要轻易放别人入内,免得影响太上皇的休息。他竟然分不出轻重,太后是何等尊贵的身份,能与别人等同吗?真是成何体统。”

    “你到底想怎么办,还让不让我看儿子。”孙太后追问。

    “怎么会呢,太后看太上皇理所当然,朕怎敢阻挡。”景泰帝像是受委屈的样子,“朕陪你同往如何?”

    “你要好好教训一下那个纪广。”孙太后头前就走。景泰帝亲自去,她的心情好了一些。

    到了南宫大门,景泰帝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大胆的纪广,你真是浑到家了,太后是什么人,你竟敢挡她的凤驾,分明是活够了。”

    “末将只知按万岁所说看好大门。”纪广用眼角瞧着景泰帝的表情,“对于太后的身份,确实没有多想。”

    “下次再有冲撞,定要打断尔的狗腿!”景泰帝嘴上狠,却没有实际行动,“太后,请人内吧。”

    纪广让开,孙太后与阮浪大摇大摆走进。纪广献媚地问一声:“万岁爷可是也一同进入南宫?”

    “自作聪明。”景泰帝斥责他一句,吩咐曹吉祥,“你留在南宫,注意太上皇的一举一动。”

    “奴才遵旨。”曹吉祥进了南宫,走到内殿门外,见里面孙太后与太上皇正在亲切地交谈,便站在门外侧耳细听。

    阮浪发觉有人偷听,便悄声对孙太后知会道:“房门有人。”孙太后轻手轻脚走过去,猛地打开门,曹吉祥来不及躲闪,给撞个正着,闹个大红脸。

    孙太后冷冷地问:“曹公公在此听壁脚,是奉万岁的旨意吧?”

    曹吉祥万分馗尬:“太后,万岁看太上皇这里缺少人手,让奴才到这侍候太上皇,奴才还没来得及禀告。”

    孙太后一听便明白了景泰帝的用意,这是想在太上皇身边安个耳目,立时便拒绝了:“曹公公,你晚来了一步,哀家已将我的亲随太监阮浪留在了太上皇身边,回去告诉皇上,他的美意我们心领了。”

    “那,奴才回去。”曹吉祥带有威胁的意味,“这可是万岁爷的圣旨呀,奴才是不敢有违的。”

    “叫你走你就走,这是哀家的懿旨。”孙太后狠狠敲他一下,“难道你就敢违抗不成?”

    “奴才不敢,奴才不敢。”曹吉祥灰溜溜地走了。

    孙太后看罢儿子留下阮浪回宫去了,她万万没想到这是她最后一次见到儿子。阮浪进了南宮,也没再让他出院门。英宗在瓦刺时缺吃少穿,在这也不比瓦刺强多少。堂堂太上皇,住在皇宫中,竟然时常断顿。吃用之物全靠太监送进来,有时忘送,有时是故意不送,闹得英宗常常是吃上顿没下顿。景泰帝的做法是,你太上皇急于归国,我让你生不如死。后来,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钱皇后与春花、秋月做女红,绣些枕顶鞋垫之类,由阮浪央求同行偷偷拿出去换些零用钱,贴补生活。可以说,英宗在南宫的日子,还不如在瓦刺身为阶下囚。

    这一天,阮浪又为英宗饶了洗澡水:“太上皇,待老奴扶您烫烫澡,也好神清气爽解解乏。”

    英宗甚为感激:“阮公公也已一把年纪了,还这样尽心尽力地照看朕,着实令人过意不去。”

    “太上皇切莫如此说,这是太后对老奴的信任,也是老奴分内应尽的义务。只要在太上皇身边一天,老奴都不会让您一时为难。”

    二人边洗边谈,洗罢之后,英宗在穿衣时,看到了自己的金绣袋。阮浪要给他挂时,他接过来在手中掂量着:“阮公公,自打流落瓦剌,再到而今,朕手头已没有值钱物件了。这个金绣袋还算拿得出手,朕就送给你做个纪念,也算是朕对你服侍的回报。”

    “这万万使不得,”阮浪拒绝,“老奴怎敢夺太上皇心爱之物,服侍太上皇那是老奴应当效劳的。”

    “你一定要收下,英宗正色说,“拒绝便是对朕的不恭。”阮浪还是推辞:“太上皇,老奴确实不该收受。”

    “不要嫌弃,等朕有了更贵重的礼品,再补给你就是。”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阮浪也就没法再拒绝了:“老奴感激不尽,哪敢嫌弃好坏,只能愧受了。”

    南宫还有个太监叫王瑶,他与阮浪交厚,两人常在一起喝个小酒。这日对酌之时,阮浪就把这金绣袋让王瑶看了,说起太上皇是个有情有义之人。王瑶自是羡慕十分,并称自己要是也能得到太上皇的赏赐,给的哪怕是随便一支笔一张纸,也要供奉在家中永久保存。

    英宗获悉阮浪还有个朋友,而且有这个愿望,便将一把镀金小刀让阮浪转给王瑶:“你的朋友既然有此愿望,朕这把镀金刀他若不嫌,就送给他为念。”

    “万岁,这如何使得?”

    “阮公公,你的朋友就是朕的朋友,也非纯金仅仅镀金而已,不值几个钱,拿去吧。”

    阮浪也就只好收下了,并在当日转给了王瑶。这礼品令王瑶欣喜万分,他当晚请朋友卢忠聚餐共饮时,不免向好友显摆:

    “卢兄,小弟得到一把镀金宝刀,价值连城,堪称稀世之宝。”

    “贤弟是如何得到的?”

    “是个大人物赠送。”

    “何人如此大手笔?”

    “说起来,也得吓你一跳。”王瑶格外得意地透露,“是以前的皇帝,现在的太上皇。”

    “他,与你也无交往,却赠你如此贵重礼物。”卢忠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他这是何意呢?”

    “咳,人失势了,我想,无非是交朋友而已。”

    “怕没这么简单。”

    “太上皇就是这么个人,他喜交友不爱财。”王瑶怕他不信,“他还给了阮浪一个金绣袋呢。”

    “依你看,他是在用财宝拉拢人呢还是有什么企图?”卢忠手端着酒都忘记喝了,呆呆地想事。

    卢忠是徐有贞手下的书办,他从王瑶处饮酒归来,便对徐有贞提起了此事:“徐大人您说,这太上皇也真是穷途末路了,赏赐拉拢阮浪倒还说得过去,连王瑶都赏,是不是傻啊。”

    徐有贞可不这样看,卢忠说者无心,他却是听者有意:“太上皇是在寻找同伙,要不他才不会随意把金宝送给不相干的人。”“小人也是这么想,比如我用着谁了,才给谁送礼呢。”卢忠更加证实自己的判断。

    “王瑶请你喝酒,是不是也想拉你人他们的伙啊?”

    “这他倒没明说,也许是有此意吧。”

    “看来你立功的机会到了。”

    “徐大人此话何意?”

    “这说明太上皇是有异动企图,我们向万岁举报,定然受到万岁的重视。为万岁排除谋逆的隐患,还不是立大功?”

    “是谁谋逆?”

    “自然是太上皇连同阮浪、王瑶他们一伙。”徐有贞引话道,“太上皇给王瑶金刀,就是让他相机刺杀当今万岁。”

    卢忠害怕了:“这,这可是灭门的大罪呀,他可没这么说,小人可是不敢去举报。”

    “这么说,你同他们是合伙人?”徐有贞发出威胁。

    “不,不,大人,我可没人他们的伙。”

    “那你就检举揭发他们,也好把你自己择清。”

    “徐大人,我,不敢见皇上。”

    徐有贞的语气缓和下来:“你不敢去这不要紧,由我代你前去,只是万岁找你询问时,你如实作证便可。”

    “小人遵命。”卢忠他不敢不听。

    徐有贞又来到了景泰帝的御书房,景泰帝对这个大臣是想见又不愿见,不见吧又想听听他的主张,见吧又每次都没有好事。放下书本,很不客气地发问:“又来出什么馊主意。”

    “万岁,臣得到重要情报,事关万岁的生死,不能不立即进宫禀明。”徐有贞有意把事情说得玄而又玄。

    景泰帝没太往心里去:“你在虚张声势。”

    “万岁,太上皇是不会甘心在南宫窝一辈子的,他已经收买了刺客,颁赐了金刀,打算择机刺杀万岁爷啊。”

    “真的?”景泰帝半信半疑。

    “谋逆大事,臣岂敢无中生有。臣手下的书办卢忠,听太监王瑶亲口所说,千真万确,绝无虚妄。”

    “卢忠何在?”

    “臣料到万岁会找他对证,已带他在宫门候旨。”

    “曹吉祥,传卢忠进见。”

    不一时,卢忠带到,他叩头时便全身哆哆嗦嗦:“小人给万岁爷叩头,万岁万万岁!”

    “卢忠,王瑶要刺杀朕可是实情?”

    “万岁,是王瑶亲口对小人言道,太上皇赠他金刀一把,让他待机行事。”卢忠说时全身不住发抖。

    “好了,你下去吧。”景泰帝并未多问,他心中在盘算,且无论此事有无水分,巳经牵连到太上皇,就不能放过。

    徐有贞在琢磨景泰帝的心理:“万岁,太上皇不除早晚是祸。看他已经谋逆,何不就此除之?”

    “难道朕还会想当然把他治罪吗?”景泰帝呼唤一声,“曹吉祥”。

    “奴才在。”“命锦衣卫立即将阮浪、王瑶下狱,严刑审讯,得出口供,尽快报朕知晓。”景泰帝一口气传罢口谕。

    徐有贞窃喜,因为他的建议被皇上采纳了,说明景泰帝对他已有依赖,他的升迁有望了。

    阮浪、王瑶二人真是飞来横祸。太上皇获悉二人之祸是因自己赠物引起,心中分外不安。他便欲向景泰帝说明,可是哪里出得了南宫院门。他写了一封信,想让皇上看到,可是无人传送。还想见到太后,让太后出面救援,可是这消息也无法告知孙太后,只能眼睁睁看着阮浪王瑶二人在锦衣卫受难。后来,孙太后得知,气呼呼地去找景泰帝评理,但景泰帝巳是铁下心来,想要借此事置太上皇于死地,所以他根本不见孙太后,英宗这才明白事态的严重。

    锦衣卫一向是以狠毒著称,对阮浪、王瑶用尽了各种酷刑,直折磨得二人皮开肉绽,骨断筋折,死去活来。要他们承认是太上皇给刀,命二人刺杀万岁,可是尽管这两个人年事已髙,却咬定了牙关,无论如何严刑拷打,就是不肯顺着审问者供出太上皇为主谋。时间一天天拖下去,景泰帝都已心烦了,他决意要让太上皇受一些苦,命曹吉祥传旨叫太上皇去同阮浪对质。

    金刀案在朝中已是沸沸扬扬,于谦获悉锦衣卫要传讯太上皇,他横下心来去见景泰帝:“万岁,您一无证据,二无口供,便降旨传讯太上皇,这会让人联想您是借机加害。”

    “这有何妨?如果与太上皇无关,锦衣卫审问清楚,就还给他一个清白,无事了就可回他的南宫。”

    “万岁,谁人不知锦衣卫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太上皇到了那里,怎能够囫囵出来。”于谦诚恳地劝谏,“太上皇不能动您的皇位,万岁不必杯弓蛇影啊。”

    “于谦,你好大胆,竟公然为太上皇开脱,他难道没有向王瑶赠刀?这不是刺杀朕又是何用意?”

    于谦微笑道:“万岁便认准这把镀金刀是刺驾之用?”

    “赠何物不可,偏偏赠刀,其险恶用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