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朱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章书院攻读
元宵刚过,一日清晨。寒霜铺地,浑白一片,刺脸彻骨,浓雾弥漫,三丈外只闻人声不见人。坡土里麦苗碗豆苗胡豆苗,旱田里油菜牛皮菜,给白头霜打蔫了头。
此时路上,默默走着三人,踩在铺霜的石板上,“嚓嚓”作响。走前者朱继宗,新衣新鞋,两手空空。走中是朱顺成,辫子盘在头顶,黑瓜皮帽罩着,长棉袍给黑缎马褂套着,右手杵根拐杖,黑得发亮。挑担力夫走后,头缠白帕,上穿短袄,腰束布带,下穿单裤,脚登草鞋,冻得紫红。继宗初出远门,兴致勃勃,步伐不慢。
一行走进龙兴场。街道石板铺就,中部略高两边稍低。街道狭窄,两厢窗口常用竹杆吊篮相互递物。每到逢场,拥挤不通。小猪“叽叽”,鸭子“嘎嘎”,男人莽呼,女人尖喊,卖主招客,买客砍价,老唤少应,你推他嚷,汗气臭气,呛人憋气。可赶场人没见减少。
然而,龙兴场却是沿江重镇,不折不扣交通要津,难得的消息传递地。东南方,由重庆朔江而上的木船,多半在此下客卸货,洋碱洋布洋油洋火烟土煤炭堆满码头;西北方,顺涪江而下的木船,在此装货上客,白米红苕生猪生丝桐油花生扛上船舱。随木船上下的,有穿长衫的老爷先生,有打洋伞的太太小姐,有挎钱袋的商贾提书箱的学生,南来北往,东奔西走,时代足迹满布乡场码头,面目常常为之一新。
朱家爷孙快速走出西头场口,拐上右首驿道。此行终处,乃六十里外的涪州县城。年过花甲之朱族长送孙子就读涪州《船山书院》,寄宿县城北街大女家。本来,龙兴场也有募捐兴建之书院,但教习能力不高。罗秀才多次劝导:“继宗聪明,切莫窝在乡头,外面世界大得很。”朱族长欣然纳之,不得有误。
朱族长向来信奉“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黄荆条条出才子”,宁肯降低身价,亲自操鞭严管。孙子九岁一过,读完私塾。虽不解“四书”“五经”文意,之乎也者随口便来。毛笔字一横一撇,工整有力,不时派上挥写春联。不巧的是,那年正当涪州童生试,孙子染上“摆子”病,误过考期。按童生试规矩,三年内举行两次,丑、未、辰、戊年为岁考,寅、申、己、亥为科考。孙子这一病误,不得不再等一年半。朱家快马加鞭。孙子刚入十岁半,正恰已丑年童生试岁考。
眼前,力夫担子里,有孙子衣裤书包纸笔墨砚,有送大女的腊肉鸡蛋糯米香肠。本来,他们可各乘一抬滑杆,“吱呀、吱呀”摇到县城,可族长既想省点银两,又要磨练孙子,心肠一硬,双双以步代轿。倘若孙子实在走不动了,再把所有东西放在一筐,三十多斤的继宗坐进另一筐,力夫挑上,“吱嘎吱嘎”。
翻过山垭,面前一片田坝。墨绿的冬水田里,薄冰开始融化。几只翠雀从雾中俯冲下来,朝水里一点,叼起一条小鱼,仓皇飞进雾里,溅起圈圈涟漪,直到田岸消失。到得龙溪石桥,大雾薄了。桥头右首,立一棵百年黄葛树,巨伞般盖住整座桥头。树旁,耸立石塔一座,七级六角,正对桥头。石塔底层有烧纸的孔洞。二层正对桥面,竖刻四字对联:“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二层到四层的六面外墙上,密密麻麻刻着人名。
“公,这是啥子塔?”继宗问。
“‘字库’。古人怕糟蹋圣贤,捐钱造座石塔,用过的字纸,拿到‘字库’来烧,莫乱丢。”
“那些名字刻来做哪样?”
“修桥修‘字库’靠募捐,捐了钱的都刻。”
“有公的名字?”
“那阵,公才十几岁,正存钱修新院子,没捐。”
“公,你是石匠,没来修桥?”
“公在外头打石头挣钱,要修新院子啊。”朱族长声音更低。
“我长大了,要捐钱。”继宗忙道。
朱族长满脸通红,低头说:“孙儿,好生读书,当了官有了钱,多捐就是。”
过得桥来,右面台地稍高,四五棵古老的黄葛树包围一座古庙,枝桠拼命伸开,罩在半空,若伞似盖,飞檐翘角,琉璃宝塔,隐现叶间。庙门正对桥中,“龙王庙”匾十分醒目。
春节香客太多,烛棍香签纸灰纸渣,丢满庙外各处,树上纸灰尚存,香蜡余味犹在。
到得涪江北岸盘龙镇渡口,离家二十余里。太阳露出“关公脸”,浓雾渐散,暖意些许。
下渡船上得岸,就是南坝。族长问孙子:“累不累?累了挑你。”
“不累!我走。”
整个下午,一行走在四十余里的南坝河滩路上。右边,涪江水流平缓,清澈见底,轻轻东去。左边,平坝一抹碧绿,直达远处浅丘。地里,油菜足有尺余,茁壮嫩绿,花蕾累累,间或,麦苗葫豆牛皮菜夹杂。路上,细沙铺地,一脚踩去,水迹冒出,提起脚来,脚印一路。全不象乡下土路,“天晴一把刀,落雨一团糟”。
族长说:“每年涪江发大水,这些河坝淹完,水一退,等于上了一道肥,所以庄稼又壮又嫩。再等个月,油菜花开,你偏起脑壳一看,象块看不到边的黄绸缎子,低头一闻,一股闷香,闻着闻着,想打瞌睡。”继宗听得入神。
族长说得津津有味:“还有,**月间,这一坝到处是棉花,花一开,你又偏起脑壳一看,一片白,像一天白云,晃你眼睛。”
孙子忙问:“该把棉花弄到我们乡头种嘛。”
“我们那里土质不好,粘得很,不滤水,秋雨又多,棉花根泡烂了,不结果。结了果也要落,还爱生虫。原来我们种过,不得行,没种了。”
力夫佩服族长:“朱大爷,你晓得好多啊。”
族长继续炫耀:“这里还有最好吃的花生。花生籽小,又香又脆,颗颗饱满,一样大小,销往重庆府成都省,拉船的说,重庆人爱喝酒,最喜欢我们涪州小籽花生下酒。”
夕阳已是一张红脸,迟迟不肯西坠。朦朦薄暮中,隐隐露出涪州城。
川中重镇涪州,座落涪江南岸河滩。发源于岷山雪地的涪江水,清澈碧绿,洗濯涪州脚板,悄悄东下,一路润泽,汇水嘉陵。这里坝宽丘浅,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四季分明,物产丰富,人勤户俭,民风古朴。谷子红苕,蚕丝棉花,菜油花生,产出尤多,远销各地,享“小成都”之誉。不过,有“两怕”,一怕洪水,二怕地动,百姓说是“鳌鱼翻身,天塌地陷”,皆已发生数次。
明朝,涪州设府。据野史《蜀碧》载,明末张献忠“剿四川”,几乎杀光涪州城人,一把火烧了大半,清廷便... -->>
第三章书院攻读
元宵刚过,一日清晨。寒霜铺地,浑白一片,刺脸彻骨,浓雾弥漫,三丈外只闻人声不见人。坡土里麦苗碗豆苗胡豆苗,旱田里油菜牛皮菜,给白头霜打蔫了头。
此时路上,默默走着三人,踩在铺霜的石板上,“嚓嚓”作响。走前者朱继宗,新衣新鞋,两手空空。走中是朱顺成,辫子盘在头顶,黑瓜皮帽罩着,长棉袍给黑缎马褂套着,右手杵根拐杖,黑得发亮。挑担力夫走后,头缠白帕,上穿短袄,腰束布带,下穿单裤,脚登草鞋,冻得紫红。继宗初出远门,兴致勃勃,步伐不慢。
一行走进龙兴场。街道石板铺就,中部略高两边稍低。街道狭窄,两厢窗口常用竹杆吊篮相互递物。每到逢场,拥挤不通。小猪“叽叽”,鸭子“嘎嘎”,男人莽呼,女人尖喊,卖主招客,买客砍价,老唤少应,你推他嚷,汗气臭气,呛人憋气。可赶场人没见减少。
然而,龙兴场却是沿江重镇,不折不扣交通要津,难得的消息传递地。东南方,由重庆朔江而上的木船,多半在此下客卸货,洋碱洋布洋油洋火烟土煤炭堆满码头;西北方,顺涪江而下的木船,在此装货上客,白米红苕生猪生丝桐油花生扛上船舱。随木船上下的,有穿长衫的老爷先生,有打洋伞的太太小姐,有挎钱袋的商贾提书箱的学生,南来北往,东奔西走,时代足迹满布乡场码头,面目常常为之一新。
朱家爷孙快速走出西头场口,拐上右首驿道。此行终处,乃六十里外的涪州县城。年过花甲之朱族长送孙子就读涪州《船山书院》,寄宿县城北街大女家。本来,龙兴场也有募捐兴建之书院,但教习能力不高。罗秀才多次劝导:“继宗聪明,切莫窝在乡头,外面世界大得很。”朱族长欣然纳之,不得有误。
朱族长向来信奉“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黄荆条条出才子”,宁肯降低身价,亲自操鞭严管。孙子九岁一过,读完私塾。虽不解“四书”“五经”文意,之乎也者随口便来。毛笔字一横一撇,工整有力,不时派上挥写春联。不巧的是,那年正当涪州童生试,孙子染上“摆子”病,误过考期。按童生试规矩,三年内举行两次,丑、未、辰、戊年为岁考,寅、申、己、亥为科考。孙子这一病误,不得不再等一年半。朱家快马加鞭。孙子刚入十岁半,正恰已丑年童生试岁考。
眼前,力夫担子里,有孙子衣裤书包纸笔墨砚,有送大女的腊肉鸡蛋糯米香肠。本来,他们可各乘一抬滑杆,“吱呀、吱呀”摇到县城,可族长既想省点银两,又要磨练孙子,心肠一硬,双双以步代轿。倘若孙子实在走不动了,再把所有东西放在一筐,三十多斤的继宗坐进另一筐,力夫挑上,“吱嘎吱嘎”。
翻过山垭,面前一片田坝。墨绿的冬水田里,薄冰开始融化。几只翠雀从雾中俯冲下来,朝水里一点,叼起一条小鱼,仓皇飞进雾里,溅起圈圈涟漪,直到田岸消失。到得龙溪石桥,大雾薄了。桥头右首,立一棵百年黄葛树,巨伞般盖住整座桥头。树旁,耸立石塔一座,七级六角,正对桥头。石塔底层有烧纸的孔洞。二层正对桥面,竖刻四字对联:“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二层到四层的六面外墙上,密密麻麻刻着人名。
“公,这是啥子塔?”继宗问。
“‘字库’。古人怕糟蹋圣贤,捐钱造座石塔,用过的字纸,拿到‘字库’来烧,莫乱丢。”
“那些名字刻来做哪样?”
“修桥修‘字库’靠募捐,捐了钱的都刻。”
“有公的名字?”
“那阵,公才十几岁,正存钱修新院子,没捐。”
“公,你是石匠,没来修桥?”
“公在外头打石头挣钱,要修新院子啊。”朱族长声音更低。
“我长大了,要捐钱。”继宗忙道。
朱族长满脸通红,低头说:“孙儿,好生读书,当了官有了钱,多捐就是。”
过得桥来,右面台地稍高,四五棵古老的黄葛树包围一座古庙,枝桠拼命伸开,罩在半空,若伞似盖,飞檐翘角,琉璃宝塔,隐现叶间。庙门正对桥中,“龙王庙”匾十分醒目。
春节香客太多,烛棍香签纸灰纸渣,丢满庙外各处,树上纸灰尚存,香蜡余味犹在。
到得涪江北岸盘龙镇渡口,离家二十余里。太阳露出“关公脸”,浓雾渐散,暖意些许。
下渡船上得岸,就是南坝。族长问孙子:“累不累?累了挑你。”
“不累!我走。”
整个下午,一行走在四十余里的南坝河滩路上。右边,涪江水流平缓,清澈见底,轻轻东去。左边,平坝一抹碧绿,直达远处浅丘。地里,油菜足有尺余,茁壮嫩绿,花蕾累累,间或,麦苗葫豆牛皮菜夹杂。路上,细沙铺地,一脚踩去,水迹冒出,提起脚来,脚印一路。全不象乡下土路,“天晴一把刀,落雨一团糟”。
族长说:“每年涪江发大水,这些河坝淹完,水一退,等于上了一道肥,所以庄稼又壮又嫩。再等个月,油菜花开,你偏起脑壳一看,象块看不到边的黄绸缎子,低头一闻,一股闷香,闻着闻着,想打瞌睡。”继宗听得入神。
族长说得津津有味:“还有,**月间,这一坝到处是棉花,花一开,你又偏起脑壳一看,一片白,像一天白云,晃你眼睛。”
孙子忙问:“该把棉花弄到我们乡头种嘛。”
“我们那里土质不好,粘得很,不滤水,秋雨又多,棉花根泡烂了,不结果。结了果也要落,还爱生虫。原来我们种过,不得行,没种了。”
力夫佩服族长:“朱大爷,你晓得好多啊。”
族长继续炫耀:“这里还有最好吃的花生。花生籽小,又香又脆,颗颗饱满,一样大小,销往重庆府成都省,拉船的说,重庆人爱喝酒,最喜欢我们涪州小籽花生下酒。”
夕阳已是一张红脸,迟迟不肯西坠。朦朦薄暮中,隐隐露出涪州城。
川中重镇涪州,座落涪江南岸河滩。发源于岷山雪地的涪江水,清澈碧绿,洗濯涪州脚板,悄悄东下,一路润泽,汇水嘉陵。这里坝宽丘浅,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四季分明,物产丰富,人勤户俭,民风古朴。谷子红苕,蚕丝棉花,菜油花生,产出尤多,远销各地,享“小成都”之誉。不过,有“两怕”,一怕洪水,二怕地动,百姓说是“鳌鱼翻身,天塌地陷”,皆已发生数次。
明朝,涪州设府。据野史《蜀碧》载,明末张献忠“剿四川”,几乎杀光涪州城人,一把火烧了大半,清廷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