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朱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顿时,朱举人一股气上冲胸际,继而徐徐吐出,身子不由一缩。天爷!也可能啊。而今朝廷,变幻无常,一会儿变法,一会儿弹压,一会洋务派得势,一会儿保皇党扬眉,一会儿光绪飞扬,一会儿西太后跋扈,风云莫测,朝云暮雨。身在其中,尚且难料,何况天下黎民百姓,那么,废除科举很有可能。
如此一想,朱举人心跳“咚咚”,脑鸣“嗡嗡”,良久。
监督说:“作为学人,深知你的处境,作为同仁,我既为你着想,也为教育考虑。古人要我辈传道、授业、解惑,责任重大。你是科班出身,堂堂正正举人,本县实属太少,去年,朝廷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那份《任用教员章程》,你亦知晓,要求学堂多聘用科班出身的举人。还有,自兴新学起始,不仅高初两等学年延长,而且增开算术历史地理学科,能教好你那两科的教习,不但少,还不愿教啊,而你所授,各方反映甚好。所以朱先生,你看这般如何,你作两方考虑,一则,在未见正式诏函前,你还是作应试考虑,温习再温习,二则,作不应试之考虑,该教书依旧教书,两不耽误。所以,今日请你前来,一则,告之你这个消息,二则,请你继续来学堂授课,莫告假了。不知,朱教习意下如何?”
朱举人哪能死心。此刻,他想的不是当不当教习,他想的是废除科举考试是否属实?是道听途说还是县署对他清明扫墓怀恨在心故意乱说?他相信监督,可监督也有受蒙蔽之时。
如此一想,朱举人又来精神,说:“谢谢监督千恩万德,我不想脚踩两只船。所以,请假一事,仍请先生鉴谅,望学堂另聘高师。倘能如此,不胜感激。”
“要不然,你先去劝学所问问。”许监督建议。
“我要问,也是去省府问,我信不过县署。”朱举人固执道。
许监督不无失望,叹口长气。“朱先生啊,你考虑事情太偏太执呐!好吧,恕不远送。不过,非去省署,早去早归。”
从监督那里出来,朱举人如同泄气皮球,有气无力,慢腾腾地走,心却翻滚着。
无风不起浪啊,倘消息属实,天爷,二十几年寒窗枉熬了,走上仕途参与治国之正路断绝了,从此,只能与一般读书人为伍,要遭人嘲笑了。
罗玉兰见他脸色带青,眼睛半睁半闭,遂问:“喊你做啥子?”
朱举人不答话,走进巷道,进得北睡屋,一头倒在床上,一动不动。
妻子尾随于后:“你是病了?还是碰到啥子事了?快说话呀。”
朱举人突然坐立,却不说话,呆若木鸡。妻子急了,摇他肩膀,带着哭声:“先人,到底哪么回事,你说啊!”
朱举人这才红着眼睛,慢慢说出经过。妻子一听,反倒高兴:“不考就不考嘛,怄啥子?”
“许监督说学堂不好聘人,要我马上去上课。”
“先人,你是读傻了还是读疯了?不考试了又不教书,你做哪样?”
“我不相信!废除科举不考,该有个诏示呀。”
罗玉兰拿这位书呆子莫法了,稍顷,道:“你想走仕途,我帮你。可是这条路断了呀,为啥子还是死脑壳?我还是那句话,官,可不做,书,不可不读。”
“我要看到废科举的诏示才安心。”
“它要不来呢?”
“我去省城问学务处。”
“你……,”罗玉兰气得说不出话,真想大哭一场。可她没哭,倒是一转身,气冲冲出睡屋。中午,朱举人没去饭屋,罗玉兰送来饭,说:“下午你戴上举人顶子,到县署问下嘛。”
“我不找县署,信不过他们。”
罗玉兰反给气笑:“你是乌龟吞秤砣,铁了心罗。”
既然要去,何不早去,早点死心。罗玉兰反倒催他:“要去省城,明天就去!”
次日,朱举人果然成行。戴上举人顶子,穿蓝缎长棉袍,套对襟大袖口马褂,登双青缎棉鞋,轿子自然与之相配,标准的举人出行模样。罗玉兰把他的衣物布包往轿里一放,塞两轿夫各一当百铜元,低声说:“两位老表帮我多多关照,一同回来。费心了。”
到得成都当晚,朱举人仍驻《涪香旅店》。不过,老板公公辞世七年,新老板是他儿子。老板伯伯见到举人侄子,如其父亲。
吃罢夜饭,朱举人再也忍不住,遂问那位早已熟识的小伙计:“同乡,宵夜没有?”
小伙计答:“吃呱了。”
小伙计依然一口涪州腔,喜欢加个“呱”字。
朱举人记得,第二次来省乡试,有个川南考生,笑他说“呱”,便道:“那天,我看到呱你的妈。”这话本意是看到了你妈,涪州常常听到。可实际听来却是,看到你的妈被人剐皮啦。那还了得!如此一笑,朱举人早已改掉“呱”字,而这小伙计嘴里,仍然家常便饭。
朱举人继续打听:“可有涪州举人来过?”
“认俅不得。”
再问:“听到过废科举的事情没有?”
“晓俅不得。”
一口乡下的粗野话。看来,除俅外小伙计不管其他,何必再问。但愿仅是谣传啊。
朱举人心情略有放松,继而整顶子理长袍,出得店门,独自走在寒风凛冽的成都大街上。他赶紧捂住耳朵,闭紧嘴巴。春节刚过,夜晚依旧热闹。大红灯笼高悬门前,红辉柔影;小吃馆子烟雾腾腾,熙熙攘攘,大馆子里高堂雅座,丝弦细歌;茶馆里外挨肩接踵,提长嘴壶幺师钻进挤出。看罢,朱举人兴趣顿逝。此时此地,戴品级顶子的多得很,而他不过是落魄省城的外县人!
回到旅店,一听口音,全是涪州人,再下楼看看睡底屋的轿夫,人家早已打起“呼噜”,才没他那么多忧虑。
早上,他给两个轿夫各两个当十铜元,由他们去找想吃的小吃,而他独自坐在油茶摊子前。饭后,按照旅店指引,一抬轿子直奔《学务处》。
《学务处》作为清末川省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并不在督院街的制台衙门内,而在学道街,单独一处,不过,离制台街不远。从督院街拐弯即走马街,左拐即学道街东口。
学道街名实相符。街内,一大半是书铺,比青石桥北街书铺还多。除专卖新书的《二酉山房》《点石斋》外,还是那些古书铺声名最著,势力最大。此类书铺不仅贩来南北著书,还能自刻自印,佼佼者如《志古堂》。此外还有卖纸笔墨砚和碑帖古物的铺子。
学台衙门自然不如制台衙门那般威武森严,却也有兵弁把守,一副凛然无犯模样。朱举人下得轿来,再次整冠理衣,摆出举人派头,步履沉稳地走向大门。上得阶梯十余,两兵弁朝前各进一步,靠拢站定,意欲挡住朱举人,却又不问话。朱举人再上一阶,双手一拱:
“禀二位公人,在下朱举人继宗求见高衙之总办大人或参议大人。”
一兵弁看看他,并未为他衣冠和身份所动,道:“总办大人有令,非要事不得会见。”
朱举人再次拱手,道:“在下就是有要事,才从涪州赶来。”
... -->>
顿时,朱举人一股气上冲胸际,继而徐徐吐出,身子不由一缩。天爷!也可能啊。而今朝廷,变幻无常,一会儿变法,一会儿弹压,一会洋务派得势,一会儿保皇党扬眉,一会儿光绪飞扬,一会儿西太后跋扈,风云莫测,朝云暮雨。身在其中,尚且难料,何况天下黎民百姓,那么,废除科举很有可能。
如此一想,朱举人心跳“咚咚”,脑鸣“嗡嗡”,良久。
监督说:“作为学人,深知你的处境,作为同仁,我既为你着想,也为教育考虑。古人要我辈传道、授业、解惑,责任重大。你是科班出身,堂堂正正举人,本县实属太少,去年,朝廷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那份《任用教员章程》,你亦知晓,要求学堂多聘用科班出身的举人。还有,自兴新学起始,不仅高初两等学年延长,而且增开算术历史地理学科,能教好你那两科的教习,不但少,还不愿教啊,而你所授,各方反映甚好。所以朱先生,你看这般如何,你作两方考虑,一则,在未见正式诏函前,你还是作应试考虑,温习再温习,二则,作不应试之考虑,该教书依旧教书,两不耽误。所以,今日请你前来,一则,告之你这个消息,二则,请你继续来学堂授课,莫告假了。不知,朱教习意下如何?”
朱举人哪能死心。此刻,他想的不是当不当教习,他想的是废除科举考试是否属实?是道听途说还是县署对他清明扫墓怀恨在心故意乱说?他相信监督,可监督也有受蒙蔽之时。
如此一想,朱举人又来精神,说:“谢谢监督千恩万德,我不想脚踩两只船。所以,请假一事,仍请先生鉴谅,望学堂另聘高师。倘能如此,不胜感激。”
“要不然,你先去劝学所问问。”许监督建议。
“我要问,也是去省府问,我信不过县署。”朱举人固执道。
许监督不无失望,叹口长气。“朱先生啊,你考虑事情太偏太执呐!好吧,恕不远送。不过,非去省署,早去早归。”
从监督那里出来,朱举人如同泄气皮球,有气无力,慢腾腾地走,心却翻滚着。
无风不起浪啊,倘消息属实,天爷,二十几年寒窗枉熬了,走上仕途参与治国之正路断绝了,从此,只能与一般读书人为伍,要遭人嘲笑了。
罗玉兰见他脸色带青,眼睛半睁半闭,遂问:“喊你做啥子?”
朱举人不答话,走进巷道,进得北睡屋,一头倒在床上,一动不动。
妻子尾随于后:“你是病了?还是碰到啥子事了?快说话呀。”
朱举人突然坐立,却不说话,呆若木鸡。妻子急了,摇他肩膀,带着哭声:“先人,到底哪么回事,你说啊!”
朱举人这才红着眼睛,慢慢说出经过。妻子一听,反倒高兴:“不考就不考嘛,怄啥子?”
“许监督说学堂不好聘人,要我马上去上课。”
“先人,你是读傻了还是读疯了?不考试了又不教书,你做哪样?”
“我不相信!废除科举不考,该有个诏示呀。”
罗玉兰拿这位书呆子莫法了,稍顷,道:“你想走仕途,我帮你。可是这条路断了呀,为啥子还是死脑壳?我还是那句话,官,可不做,书,不可不读。”
“我要看到废科举的诏示才安心。”
“它要不来呢?”
“我去省城问学务处。”
“你……,”罗玉兰气得说不出话,真想大哭一场。可她没哭,倒是一转身,气冲冲出睡屋。中午,朱举人没去饭屋,罗玉兰送来饭,说:“下午你戴上举人顶子,到县署问下嘛。”
“我不找县署,信不过他们。”
罗玉兰反给气笑:“你是乌龟吞秤砣,铁了心罗。”
既然要去,何不早去,早点死心。罗玉兰反倒催他:“要去省城,明天就去!”
次日,朱举人果然成行。戴上举人顶子,穿蓝缎长棉袍,套对襟大袖口马褂,登双青缎棉鞋,轿子自然与之相配,标准的举人出行模样。罗玉兰把他的衣物布包往轿里一放,塞两轿夫各一当百铜元,低声说:“两位老表帮我多多关照,一同回来。费心了。”
到得成都当晚,朱举人仍驻《涪香旅店》。不过,老板公公辞世七年,新老板是他儿子。老板伯伯见到举人侄子,如其父亲。
吃罢夜饭,朱举人再也忍不住,遂问那位早已熟识的小伙计:“同乡,宵夜没有?”
小伙计答:“吃呱了。”
小伙计依然一口涪州腔,喜欢加个“呱”字。
朱举人记得,第二次来省乡试,有个川南考生,笑他说“呱”,便道:“那天,我看到呱你的妈。”这话本意是看到了你妈,涪州常常听到。可实际听来却是,看到你的妈被人剐皮啦。那还了得!如此一笑,朱举人早已改掉“呱”字,而这小伙计嘴里,仍然家常便饭。
朱举人继续打听:“可有涪州举人来过?”
“认俅不得。”
再问:“听到过废科举的事情没有?”
“晓俅不得。”
一口乡下的粗野话。看来,除俅外小伙计不管其他,何必再问。但愿仅是谣传啊。
朱举人心情略有放松,继而整顶子理长袍,出得店门,独自走在寒风凛冽的成都大街上。他赶紧捂住耳朵,闭紧嘴巴。春节刚过,夜晚依旧热闹。大红灯笼高悬门前,红辉柔影;小吃馆子烟雾腾腾,熙熙攘攘,大馆子里高堂雅座,丝弦细歌;茶馆里外挨肩接踵,提长嘴壶幺师钻进挤出。看罢,朱举人兴趣顿逝。此时此地,戴品级顶子的多得很,而他不过是落魄省城的外县人!
回到旅店,一听口音,全是涪州人,再下楼看看睡底屋的轿夫,人家早已打起“呼噜”,才没他那么多忧虑。
早上,他给两个轿夫各两个当十铜元,由他们去找想吃的小吃,而他独自坐在油茶摊子前。饭后,按照旅店指引,一抬轿子直奔《学务处》。
《学务处》作为清末川省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并不在督院街的制台衙门内,而在学道街,单独一处,不过,离制台街不远。从督院街拐弯即走马街,左拐即学道街东口。
学道街名实相符。街内,一大半是书铺,比青石桥北街书铺还多。除专卖新书的《二酉山房》《点石斋》外,还是那些古书铺声名最著,势力最大。此类书铺不仅贩来南北著书,还能自刻自印,佼佼者如《志古堂》。此外还有卖纸笔墨砚和碑帖古物的铺子。
学台衙门自然不如制台衙门那般威武森严,却也有兵弁把守,一副凛然无犯模样。朱举人下得轿来,再次整冠理衣,摆出举人派头,步履沉稳地走向大门。上得阶梯十余,两兵弁朝前各进一步,靠拢站定,意欲挡住朱举人,却又不问话。朱举人再上一阶,双手一拱:
“禀二位公人,在下朱举人继宗求见高衙之总办大人或参议大人。”
一兵弁看看他,并未为他衣冠和身份所动,道:“总办大人有令,非要事不得会见。”
朱举人再次拱手,道:“在下就是有要事,才从涪州赶来。”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