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北洋权魔段祺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摊开地图可以看到,由奉天进关不外两条路:一条是进山海关,一条是出热河。山海关一路既近又平坦,有现成的京奉铁路可通,交通十分方便快捷。出热河分南路和北路。南路由北镇出朝阳,经凌峰进喜峰口,这一路较远,交通运输均不方便,但战略地位很重要,因为,对方通过进军朝阳,可直接威胁锦州;北路是由通辽、开鲁,经赤峰南下多伦,再进喜峰口以西各口。这是最远的一路,交通运输都很困难,不过可以利用骑兵,不是没有可为……奉军的战略是:集结主力于山海关,九门口一线。进攻先从热河方面开始,预定待热河方面与山海关,九门口一线齐平后,一线主力再发起进攻,三路齐头并进,一举入关。
6个军的具体部署是:第1、军14个团5万人,担任山海关、九门口一线;第军7个团万余人,担任热河南路;第4军6个团摆在锦州作总预备队;第5、6军6个团(以骑兵为主)担任热河北路。
194年9月15日,热河一线战斗已经打响。奉军相继占领开鲁、朝阳,向凌源进攻,18日,榆关一线开始交火……直军部署是这样的:
……15日曹锟收到张作霖出兵电报后一片惶恐。立即急召吴佩孚来京主持军事。17日吴到京、受到他有生以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隆重欢迎。
当晚,曹锟大排盛宴,全体阁员,直系大将,北京政要悉数出席作陪。曹锟满脸挚诚紧握吴的手说:“老弟,我老了,辛苦你摄行陆海空大元帅之职,一切便宜行事。”
次日晚10时,吴佩孚身着长袍马褂,趿拉着鞋出席在公府四照堂举行的点将会,组成“讨逆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吴佩孚松松垮垮,随随便便宣布了大军组成:
王承斌任副总司令兼筹备司令,张方严任参谋长,彭寿莘为第一军总司令,4万余人;王怀庆为第二军总司令,。5万余人,冯玉祥为第军总司令,。5万多人;张福来为援军总司令,杜锡珪为海军总司令,熊炳琦为山东后方筹备总司令,李济臣为河南筹备总司令,郑士琦为直鲁海疆防御总司令,曹锐为军需总监理。
此外,组成10路援军:曹瑛、胡景翼、张席珍、杨清臣、靳云鄂、阎治堂、李治云、潘鸿钧、潭庆林分任1至10路援军总司令。
吴佩孚的军事阵容十分宏大,他把几乎所有直系军政要员罗致在内,连内阁成员也分别聘为“高级顾问”等要职。
会后,吴佩孚接见了新闻记者,大言不惭地声称:我出兵0万,两个月内平定奉天。张作霖下台后,他儿子张学良可以派送出洋学习,所有外国人在东三省特权,我都予以尊重。南方问题也不难解决。陈炯明就要打进广州了……这次战争,双方投入总兵力达55万人之多,是北洋军事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段宏业、姚震等人,奉段祺瑞之命,对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等人作了长期策反工作。段祺瑞又通过贾德耀、李长泰分别给冯玉祥捎去亲笔信,要他“看清前途,当机立断”。因为冯玉祥等并非军嫡系,军饷长期拖欠,军械得不到补充,现在已经10月深秋,官兵们还穿着单衣在西北荒原上行军作战,其困苦可想而知。所以,官兵们对曹、吴恨之入骨,怨气冲天,早有寻求出路之意。经过段祺瑞、张作霖的策反工作,他们态度由暧昧到明朗。倒戈已成定局。
张作霖通过马炳南,秘密接济冯玉祥军费100万元;段祺瑞又通过姚震、密送军费160万元,解决了冯军燃眉之急。
现在,冯玉祥、王承斌、胡景翼、孙岳拟定了两种倒吴计划:一是吴佩孚打胜了,他们就把军队集中在谕关,不让吴佩孚进关,压迫曹锟任命吴佩孚为东三省巡阅使,这是倒吴不倒曹的计划;二是吴佩孚打败了,他们就回师北京发动政变,这是曹吴并倒的计划……段祺瑞夜以继日地忙碌,废寝忘食地关注着战事。奉军的一点小胜,会使他喜不自禁;奉军的一点失利,会使他惴惴不安。他的每条神经,每个细胞都与战事联系在一起。因为,这是决定他命运的最后一搏。
10月日,贾焜亭风尘仆仆回到天津,带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贾焜亭是段祺瑞一月前派往冯玉祥部,进一步洽商倒戈事宜的,因怕事不机密,段祺瑞不断派出新面孔。一进门,他就情不自禁地喊:“督办,成功了,我们成功了!”他一面擦汗,一面介绍。
……上月下旬,他奉命去冯营,把段祺瑞的一封亲笔信交给冯玉祥。冯看后十分高兴。他说,段芝老想得很周到,若杨士琦和阎锡山能及时切断津浦,京汉两条大动脉,成功的把握就更大了。
他说,自从吴佩孚得势后,气焰嚣张,目空一切,对不顺其意者打击压制。他的嫡系部队饷械两全;对西路军,不仅不发粮饷,反令就地征筹。西路军所过皆不毛之地,到哪里去筹?棉衣一旅只发100套,有将近一半的人穿不上棉衣;经曹锟批准的18门陆炮和000⺁一支步枪,还要花10万元贿赂才能领到。很明显,吴佩孚是想以参战之名把冯玉祥赶出北京,将其消耗在荒凉贫瘠的长城塞外……这种窝心日子实在受够了,只有造反才是出路!
冯玉祥对倒戈做了精心策划。他与胡景翼、孙岳结成生死同盟,发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做到里应外合,他派孙岳以“京畿空虚”为名,说服曹锟把他驻保定的混成旅调到北京拱卫京师。曹锟不知是计、欣然同意。他借口山路难走和粮饷难筹,一再拖延行军日期和速度。在顺义到牛拦山的平原地带,他命部队昼进夜退,以拖延时间……当西路军达到滦平时,冯玉祥得知直军九门口失陷。冯立即命参谋长刘骥火速回京,会同胡景翼和孙岳做好发动政变的最后部署。时过不久,冯接到吴的参谋长张方严从前线拍发的急电:“此间形势危急,不有意外胜利,恐难挽回颓势”,催他迅速进军,以资牵制。冯玉祥怕不保险,又打电报与北京联系证实。
10月19日,冯玉祥召集张之江、鹿钟麟、李鸣钟、邓宝珊等将领开紧急会议,贾焜亭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正式宣布班师回京,发动政变。日午夜1时,先头部队到达北京,迅速占领电报局、电信局、车站等要害部门,进而控制了全城。次日,总统府卫队被迫缴械投降,曹锟被拘于中南海延庆楼……西路军纪律严明,每人佩戴“不拢民,真爱民,誓死救国”的臂章,对百姓秋毫无犯。北京市民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以示庆贺……听了贾焜亭的汇报,段祺瑞十分激动。反直大业终于成功,4年蛰居生活终于结束,东山再起的希望终成现实,怎不让人由衷的高兴?他动情地说:“好啊,人心大快,大快人心!”
他立刻跑到电报房,给张作霖发电,虽然张得到的消息并不比他晚,他还是愿意同他一起分享喜悦。
段祺瑞神情亢奋,夜不能寝。他一遍遍设计着政治蓝图,一次次的想着大政方针,好像一统江山成了段家的了……次日,政变消息得到证实。中外报纸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北京政变消息和冯玉祥领衔的主和通电。电文说:
……国家建军,原为御侮;自相残杀,中外同羞。不幸中国自民九以还,无名之师屡起,抗争愈烈,元气愈伤。执行者苟稍有天良,宜如何促和平,与民休息;乃者东南衅起,延及东北,动全国之兵,枯万民之骨,究之因何而战?为谁而战?主其事者恐无从作答。本年水旱各灾,饥荒遍地,正救死之不暇,竞耀武于域中。吾民何辜,罹此荼毒?天灾人祸,并作一时。玉祥等午夜彷徨,欲哭无泪,受良心之驱使,作弭战之主张,爰于10月日决意回兵,并联合所属各军另组中华民国国民军,誓将为国为民效用。如有弄兵而祸吾国,好战而殃吾民者,本军不恤执戈以相周旋……至一切政治善后问题,应请全国贤达急起直追,会商补救之方,共开更新之局……随后,冯玉祥又以曹锟名义下停战令,撤销讨逆军总司令部,免除吴佩孚直鲁豫巡阅使和第师师长等本兼各职。改参加政变各部队为“中华民国国民军”,公推冯玉祥为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胡景翼,孙岳分任副总司令兼第、军军长……现在的段祺瑞思想十分脆弱,经常处于患得患失,左顾右盼之中。他知道推翻曹、吴后,他会被拥戴出山的,所以,在天津成立了以秘书、外事、财政、庶务、军事、联络等处的影子政府,负责处理内外事宜。分别由姚震,孙宝琦、曹汝霖、李思浩、魏宗瀚、许世英等人主持。不过,最近从北京传来消息,使他十分不快。
10月日,冯玉祥主持召开军政会议。会上,冯十分推崇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提出只有实行他的建国方针,才能救中国。因此议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政。在先生来之前,先成立以黄郛为首的摄政内阁处理国务。他的提议得到与会者原则确认。这时,孙岳提出一个权宜之计,他说,中山先生能否北上,愿不愿北上就职尚不得知,且尤须时日,所以建议暂时请段祺瑞出山……由此看来,他们请他出山,完全是权宜之计,并非真心拥护……不久,各大报发表中山先生贺电:“义旗聿举,大憝肃清,诸兄功在国家,同深庆幸,建设大计,即欲决定,拟即日北上,与诸兄晤商。”
冯玉祥立即复电:“辛亥革命,未竟全功,叹致先生政策无由施展。今幸偕同友军戡定首都,以役... -->>
摊开地图可以看到,由奉天进关不外两条路:一条是进山海关,一条是出热河。山海关一路既近又平坦,有现成的京奉铁路可通,交通十分方便快捷。出热河分南路和北路。南路由北镇出朝阳,经凌峰进喜峰口,这一路较远,交通运输均不方便,但战略地位很重要,因为,对方通过进军朝阳,可直接威胁锦州;北路是由通辽、开鲁,经赤峰南下多伦,再进喜峰口以西各口。这是最远的一路,交通运输都很困难,不过可以利用骑兵,不是没有可为……奉军的战略是:集结主力于山海关,九门口一线。进攻先从热河方面开始,预定待热河方面与山海关,九门口一线齐平后,一线主力再发起进攻,三路齐头并进,一举入关。
6个军的具体部署是:第1、军14个团5万人,担任山海关、九门口一线;第军7个团万余人,担任热河南路;第4军6个团摆在锦州作总预备队;第5、6军6个团(以骑兵为主)担任热河北路。
194年9月15日,热河一线战斗已经打响。奉军相继占领开鲁、朝阳,向凌源进攻,18日,榆关一线开始交火……直军部署是这样的:
……15日曹锟收到张作霖出兵电报后一片惶恐。立即急召吴佩孚来京主持军事。17日吴到京、受到他有生以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隆重欢迎。
当晚,曹锟大排盛宴,全体阁员,直系大将,北京政要悉数出席作陪。曹锟满脸挚诚紧握吴的手说:“老弟,我老了,辛苦你摄行陆海空大元帅之职,一切便宜行事。”
次日晚10时,吴佩孚身着长袍马褂,趿拉着鞋出席在公府四照堂举行的点将会,组成“讨逆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吴佩孚松松垮垮,随随便便宣布了大军组成:
王承斌任副总司令兼筹备司令,张方严任参谋长,彭寿莘为第一军总司令,4万余人;王怀庆为第二军总司令,。5万余人,冯玉祥为第军总司令,。5万多人;张福来为援军总司令,杜锡珪为海军总司令,熊炳琦为山东后方筹备总司令,李济臣为河南筹备总司令,郑士琦为直鲁海疆防御总司令,曹锐为军需总监理。
此外,组成10路援军:曹瑛、胡景翼、张席珍、杨清臣、靳云鄂、阎治堂、李治云、潘鸿钧、潭庆林分任1至10路援军总司令。
吴佩孚的军事阵容十分宏大,他把几乎所有直系军政要员罗致在内,连内阁成员也分别聘为“高级顾问”等要职。
会后,吴佩孚接见了新闻记者,大言不惭地声称:我出兵0万,两个月内平定奉天。张作霖下台后,他儿子张学良可以派送出洋学习,所有外国人在东三省特权,我都予以尊重。南方问题也不难解决。陈炯明就要打进广州了……这次战争,双方投入总兵力达55万人之多,是北洋军事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段宏业、姚震等人,奉段祺瑞之命,对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等人作了长期策反工作。段祺瑞又通过贾德耀、李长泰分别给冯玉祥捎去亲笔信,要他“看清前途,当机立断”。因为冯玉祥等并非军嫡系,军饷长期拖欠,军械得不到补充,现在已经10月深秋,官兵们还穿着单衣在西北荒原上行军作战,其困苦可想而知。所以,官兵们对曹、吴恨之入骨,怨气冲天,早有寻求出路之意。经过段祺瑞、张作霖的策反工作,他们态度由暧昧到明朗。倒戈已成定局。
张作霖通过马炳南,秘密接济冯玉祥军费100万元;段祺瑞又通过姚震、密送军费160万元,解决了冯军燃眉之急。
现在,冯玉祥、王承斌、胡景翼、孙岳拟定了两种倒吴计划:一是吴佩孚打胜了,他们就把军队集中在谕关,不让吴佩孚进关,压迫曹锟任命吴佩孚为东三省巡阅使,这是倒吴不倒曹的计划;二是吴佩孚打败了,他们就回师北京发动政变,这是曹吴并倒的计划……段祺瑞夜以继日地忙碌,废寝忘食地关注着战事。奉军的一点小胜,会使他喜不自禁;奉军的一点失利,会使他惴惴不安。他的每条神经,每个细胞都与战事联系在一起。因为,这是决定他命运的最后一搏。
10月日,贾焜亭风尘仆仆回到天津,带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贾焜亭是段祺瑞一月前派往冯玉祥部,进一步洽商倒戈事宜的,因怕事不机密,段祺瑞不断派出新面孔。一进门,他就情不自禁地喊:“督办,成功了,我们成功了!”他一面擦汗,一面介绍。
……上月下旬,他奉命去冯营,把段祺瑞的一封亲笔信交给冯玉祥。冯看后十分高兴。他说,段芝老想得很周到,若杨士琦和阎锡山能及时切断津浦,京汉两条大动脉,成功的把握就更大了。
他说,自从吴佩孚得势后,气焰嚣张,目空一切,对不顺其意者打击压制。他的嫡系部队饷械两全;对西路军,不仅不发粮饷,反令就地征筹。西路军所过皆不毛之地,到哪里去筹?棉衣一旅只发100套,有将近一半的人穿不上棉衣;经曹锟批准的18门陆炮和000⺁一支步枪,还要花10万元贿赂才能领到。很明显,吴佩孚是想以参战之名把冯玉祥赶出北京,将其消耗在荒凉贫瘠的长城塞外……这种窝心日子实在受够了,只有造反才是出路!
冯玉祥对倒戈做了精心策划。他与胡景翼、孙岳结成生死同盟,发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做到里应外合,他派孙岳以“京畿空虚”为名,说服曹锟把他驻保定的混成旅调到北京拱卫京师。曹锟不知是计、欣然同意。他借口山路难走和粮饷难筹,一再拖延行军日期和速度。在顺义到牛拦山的平原地带,他命部队昼进夜退,以拖延时间……当西路军达到滦平时,冯玉祥得知直军九门口失陷。冯立即命参谋长刘骥火速回京,会同胡景翼和孙岳做好发动政变的最后部署。时过不久,冯接到吴的参谋长张方严从前线拍发的急电:“此间形势危急,不有意外胜利,恐难挽回颓势”,催他迅速进军,以资牵制。冯玉祥怕不保险,又打电报与北京联系证实。
10月19日,冯玉祥召集张之江、鹿钟麟、李鸣钟、邓宝珊等将领开紧急会议,贾焜亭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正式宣布班师回京,发动政变。日午夜1时,先头部队到达北京,迅速占领电报局、电信局、车站等要害部门,进而控制了全城。次日,总统府卫队被迫缴械投降,曹锟被拘于中南海延庆楼……西路军纪律严明,每人佩戴“不拢民,真爱民,誓死救国”的臂章,对百姓秋毫无犯。北京市民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以示庆贺……听了贾焜亭的汇报,段祺瑞十分激动。反直大业终于成功,4年蛰居生活终于结束,东山再起的希望终成现实,怎不让人由衷的高兴?他动情地说:“好啊,人心大快,大快人心!”
他立刻跑到电报房,给张作霖发电,虽然张得到的消息并不比他晚,他还是愿意同他一起分享喜悦。
段祺瑞神情亢奋,夜不能寝。他一遍遍设计着政治蓝图,一次次的想着大政方针,好像一统江山成了段家的了……次日,政变消息得到证实。中外报纸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北京政变消息和冯玉祥领衔的主和通电。电文说:
……国家建军,原为御侮;自相残杀,中外同羞。不幸中国自民九以还,无名之师屡起,抗争愈烈,元气愈伤。执行者苟稍有天良,宜如何促和平,与民休息;乃者东南衅起,延及东北,动全国之兵,枯万民之骨,究之因何而战?为谁而战?主其事者恐无从作答。本年水旱各灾,饥荒遍地,正救死之不暇,竞耀武于域中。吾民何辜,罹此荼毒?天灾人祸,并作一时。玉祥等午夜彷徨,欲哭无泪,受良心之驱使,作弭战之主张,爰于10月日决意回兵,并联合所属各军另组中华民国国民军,誓将为国为民效用。如有弄兵而祸吾国,好战而殃吾民者,本军不恤执戈以相周旋……至一切政治善后问题,应请全国贤达急起直追,会商补救之方,共开更新之局……随后,冯玉祥又以曹锟名义下停战令,撤销讨逆军总司令部,免除吴佩孚直鲁豫巡阅使和第师师长等本兼各职。改参加政变各部队为“中华民国国民军”,公推冯玉祥为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胡景翼,孙岳分任副总司令兼第、军军长……现在的段祺瑞思想十分脆弱,经常处于患得患失,左顾右盼之中。他知道推翻曹、吴后,他会被拥戴出山的,所以,在天津成立了以秘书、外事、财政、庶务、军事、联络等处的影子政府,负责处理内外事宜。分别由姚震,孙宝琦、曹汝霖、李思浩、魏宗瀚、许世英等人主持。不过,最近从北京传来消息,使他十分不快。
10月日,冯玉祥主持召开军政会议。会上,冯十分推崇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提出只有实行他的建国方针,才能救中国。因此议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政。在先生来之前,先成立以黄郛为首的摄政内阁处理国务。他的提议得到与会者原则确认。这时,孙岳提出一个权宜之计,他说,中山先生能否北上,愿不愿北上就职尚不得知,且尤须时日,所以建议暂时请段祺瑞出山……由此看来,他们请他出山,完全是权宜之计,并非真心拥护……不久,各大报发表中山先生贺电:“义旗聿举,大憝肃清,诸兄功在国家,同深庆幸,建设大计,即欲决定,拟即日北上,与诸兄晤商。”
冯玉祥立即复电:“辛亥革命,未竟全功,叹致先生政策无由施展。今幸偕同友军戡定首都,以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