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上古第51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顾实先生谓“黑水即新疆叶尔羌河”(《穆传讲疏》六六页)。叶尔羌河源出葱岭,与

    顾先生所认为昆仑山脉或托古兹达坂无关,且河身太短,不称四大水之实。顾先生又谓新疆

    喀什噶尔河为洋水,西康境之怒江上游喀喇乌苏河为青水,均见《穆传讲疏》六三页至六六

    页。

    黄河以外,洋、弱、赤、黑、各水与今日昆仑山脉亦均不能发生关系。古今学者,于此

    四水,牵之、挽之、揉之、搓之,望其与昆仑山脉,打成一片,而顾此失彼,总不自然。赤

    水之名,仅见野史,既难捉摸,只有付之不论。黑水、弱水名见经书,安敢不为探讨,而迷

    离恍惚,依然闷壶卢一个。故宋代毛晃废然叹曰:“史志及诸家言黑水弱水互有异同,率多

    牴牾,姑撮其梗概,辨其误而阙其疑,以俟博达君子而折衷焉”(《禹贡指南》卷二)。魏

    源则直指弱水为荒诞(《释昆仑》上),近人蒙文通先生亦归黑水于神话(《古史甄

    微》),是岂无故而然哉!夫竭二千数百年学者之聪明才力,不能解决此区区四水之问题,

    言之可笑而亦可哀矣。使《山经》、《淮南》所言昆仑果在中国,四水果为中国之地理,又

    乌得有此现象耶?

    中国古人于昆仑四大水印象颇深而除借重潜流,勉强牵合之黄河外,其他三水之所在,

    则苦于无法证实。乃为“四渎”之说,以为慰情聊胜之计。《尔雅·释水》:“江淮河济为

    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应劭《风俗通》:“江、淮、河、济为四渎,渎,通也,

    所以通中国垢浊。”淮水发源河南桐柏山,济水发源河南王屋山,其长度比江河不及十分

    一,济水尤细微,与江河并称四渎,实为不称。唐太宗即曾以为疑,问许敬宗曰:“济甚细

    而在四渎,何哉?”对曰:“渎之为言,独也。不因余水,独能赴海者也。济水潜流而屡

    绝,状虽细微,其实尊也”(见《唐会要》)。是言亦甚矫强,今淮夺于运,济夺于河,中

    国四渎仅存其二而已。

    (B)印度阿耨达山之四河《长阿含经》:

    “雪山顶上,有阿耨达池。纵广五十由旬。其水清冷澄澈,无秽,七宝砌垒。其池底金

    沙充满,华如车轮,根如车毂。华根出汁,色白如乳,味甘如蜜。池东有恒伽河,从牛口

    出,从五百河,入东南海。池南有新头河,从师子口出,从五百河,入西南海。池西有缚叉

    河,从马口出,从五百河,入西北海。

    池北斯佗河,从象口出,从五百河,入东北海。”

    《释氏西域记》(《水经注》卷一引):

    “阿耨达大山,其上有大渊水,宫殿楼观甚大焉,即昆仑山……其山出六大水。山西有

    大水名幸头河……”

    《华严经音义》:

    “香山顶上,有阿耨达池,四面各流出一河:东面私陀河,出金刚狮子口。南面恒伽

    河,出银象口。西面信度河,出金牛口。北面缚刍河,出琉璃马口。”

    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

    “赡部洲之中地者,阿那婆答多池也(原注:唐言无热恼,旧曰阿耨达池,讹)。在香

    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余里,金、银、琉、璃、颇胝、饰其峰焉。金沙弥漫,清波皎

    镜。大地菩萨,以愿力故,化为龙王,于中潜宅。出清冷水,给赡部洲。是以池东面银牛

    口,流出殁伽河(原注:旧曰恒河,又曰恒伽,讹也),绕池一匝,入东南海。池南面金象

    口,流出信度河(原注:旧曰辛头河,讹),绕池一匝,入西南海。池西面琉璃马口,流出

    缚刍河(原注:旧曰博叉河,讹),绕池一匝,入西北海。池北面,颇胝师子口,流出徙多

    河(原注:

    旧曰私陀河,讹),绕池一匝,入东北海。或曰潜流地下,出积石山,即徙多河之流,

    为中国河源。”

    诸释典所言四大水,有似出于想象。幸而其中有殁伽河,即恒河(GangesR.)

    也。有辛头河,即印度河(IndusR.)

    也。但须觅得此二河之策源地,便知阿耨达山何在?而二河实出西藏阿里之冈底斯山,

    故知冈底斯即阿耨达也。按喀喇昆仑山脉至西藏阿里境,与喜马拉雅山脉相合,成冈底斯山

    脉。其最高峰为僧格喀巴布山,次高峰为冈底斯山。冈底斯山者,非所谓“众山水之根”,

    亦非所谓“雪山”,乃由恒河原音Ganges而得名。冈底斯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旋又

    分离,并行而东,其中为雅鲁藏布江谷。冈底斯之东南有二大池,一曰拉葛池,一曰玛那萨

    罗沃池——《大清一统志》称之为马品木**池,今西人称之为麦那萨落瓦湖(ManAa*

    螅幔颍铮颍睿幔颉。蹋幔耄澹F涿搿洞筇莆饔蚣恰分⒛瞧糯鸲喑叵嘟粗泄怂

    胫Ⅰ翊锍匾印S《妊爬踩吮揪酉猜砝派剑室源松轿ド剑撕ズI窕坝敕

    鹁兰按撕撸挡灰欢恪*

    徐松《西域水道记》卷一,谓此山分为四干,东出者曰克喀巴布山,西藏语为“马

    口”。其水曰崖鲁藏博楚,义犹“马泉河”,即雅鲁藏布江也。南出者曰部沁喀巴布山,藏

    语曰“象口”。其水曰狼楚,义犹“象泉河”。西出者曰玛布佳喀巴布山,藏语“孔雀

    口”,其水曰麻楚。北出者曰僧格喀巴布山,藏语“狮子口”,其水曰拉楚,义犹云“狮泉

    河”。

    狼楚、麻楚、拉楚三河相会,始名冈噶江,即恒河也。会雅鲁藏布江,东南注孟加拉湾

    而入大海。拉楚河又西北流,会狼河那古河为印度河,西北入印度境,折而西南流入阿拉伯

    海。徐说盖根据《大清一统志》而又参以西域见闻而成之者。

    笔者按:冈底斯诸泉与佛经所记同,特名目略异(魏源谓皆喇嘛所伪造,未免诬喇嘛太

    甚。天下惟作伪之事最为容易,喇嘛果有心作伪,何不依据佛经以立四水之名?又何必留孔

    雀之异?故笔者宁谓此四水之名实自来所有)。又四方之方向不同耳(然《大唐西域记》与

    《长阿含经》、《华严经音义》,即相互牴牾)。察西藏地图,诸水所出,并不如徐松所云

    之整齐,若如佛经所云之东西南北四面各出一水,各绕池一匝,各从五百河,分注东西南北

    四大海,则更无其事。印度人强实际之冈底斯,为其理想之苏迷卢(其黄金、白银、琉璃、

    玻璃之四口,即影射苏迷卢之四宝合成之四面),故描绘得异常热闹。吾人若信以为真,按

    图以索骥,则非上印度人之大当不可。

    然则康泰《扶南传》谓恒河有五大源,奈何?余于西藏地理不熟,殊不敢强为解释,疑

    康泰五大源之说,实指印度河彭甲伯(Pan-jab)一带之五河,误以下流为上源耳。

    《梁书》五十五:“国临大江,名新陶,源出昆仑,五江总名曰恒水。”新陶即辛头,亦即

    印度河。印度河上游分二支在中国人口中,称东西恒河也。或曰殁伽即恒河,辛头即印度

    河,二大水,今闻命矣。其缚刍徙多二河,果即狼楚、拉楚诸河乎?

    曰:此又不然。狼楚,拉楚乃河源耳,而缚刍、徙多则与恒河、印度河并列为四大水,

    且其末流均注海者也。《大唐西域记》谓“徙多潜流地下,为中国河源”,则当系指塔里木

    河而言。《西域记》又云:“大龙池……东面一大水东流,东北至疏勒国西界,而徙多合而

    东。”此大水者指塔里木河之上源喀什噶尔河,汉疏勒国,唐时为法沙国、清为喀什噶尔。

    其地正当此河流也。又云“西北(指大龙池之西北)一大流,与缚刍河合而西,至达摩谛

    国。”达摩谛国为今葱岭西之什克南部地。魏源谓缚刍即《水经注》之妫水,即《元史》之

    日者布河,亦作阿梅河,亦即南怀仁《坤舆图》入咸海之阿书河。今则曰阿母河。阿母与阿

    书,乃缚刍之音转云云(见《释昆仑》下)。近代中外地理学者,亦多作此说。

    惟塔里木之下游黄河,虽云入海,而其上源喀什噶尔河源出葱岭。阿母河源更在葱岭以

    西,与冈底斯皆全无干涉。阿母河末流入咸海,不过一大湖而已,非大海也。强此二河与冈

    底斯发生关系,则非借重“潜流”、“重源”之学说不可。笔者固言此种学说,不但中国人

    信仰,印度学者亦非常信仰。彼对黄河既屡作此论矣,今更请徵之《水经注》。《水经注》

    卷二,言妫水与握罗跋谛水同注雷翥海。又引《释氏西域记》:

    握罗跋谛出出阿耨达山之北,西经各国,至安息注雷翥海。据魏源考证,妫水即阿母

    河,握罗跋谛水即乌浒河,雷翥海则为里海。阿耨达(即冈底斯)在帕米尔高原以东,里海

    则在帕米尔高原以西。今出阿耨达之妫水与握罗跋谛水能注于里海,则非利用潜流学说,如

    何可通?魏源拥护此说,但尚以里海为非大海,而谓其竟注于地中海,言阿母河潴于咸海,

    潜行地底而注里海,再由里海以西,潜行地底,重源再出,而为大乃河,长二千四百里,分

    三道入墨的湖而达地中海(见《释昆仑》下)。

    总之,印度仅恒河与印度二河,真发源冈底斯。徙多缚刍,发源及入海,均须借重“潜

    流”。(C)阿拉拉特之四河

    今言及本题矣。举世仙山,既皆出西亚阿拉拉特,则阿山固举世仙山之祖也。惟此仙山

    传衍及他国,皆变为神话之境,且传合之以本国河流(如印度阿耨达),探索殊为不易,幸

    《旧约》伊甸,同产小亚细亚,四河皆有主名,而其中有两大河尤为地理上真实名字,举以

    为证,问题便易解决。至伊甸故事在阿山前?抑在其后?《圣经》学者或可言,浅学如余,

    安敢置喙?按《旧约·创世纪》第二章:“耶和华上帝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

    造的人,安置在那里……

    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第一道河名叫比逊(Piao

    n),就是环绕哈腓拉(Havilah)全地的。在那里有金子,并且那地金子是好的。

    在那里又有珍珠和红玛瑙。第二道河名叫基训(Cihon),就是环绕古实(Ethio

    pia法文译本作Cousch)全地的。第三道河名叫希底结(Hiddeke法文译本

    作Tigre),流在亚述(Assyria)的东边。第四道河,就是伯拉河(法文译本

    作L.Euphrate)。

    以《山海经》、《淮南子》所言四大水,合之中国昆仑山脉及印度阿耨达,凿柄龃龉,

    百无是处。合之阿拉伯半岛,则如断符裂契之相投,泯然无复痕迹。谓余不信,请徵之希伯

    来人伊甸之四河。中国昆仑印度阿耨达,希腊奥林匹司皆在国境西北,而伊甸独东,是伊甸

    在阿拉拉特丛山之第一铁证。

    盖从建国于半岛西部之希伯来人言之,阿拉拉特固在其东也。

    上帝造亚当夏娃于伊甸,而阿美尼亚高原,相传为人类之摇篮,挪亚方舟又搁于阿拉拉

    特山顶。凡此种种,皆可证明阿拉拉特与伊甸之关系。

    今且论伊甸四河之一即第三道河曰希底结者。所谓希底结(Hiddeke)本非希伯

    来人语。但《创世纪》明言此河在亚述东边,故《圣经》学者知此河即构成两河流域最重要

    之一条大河替格里斯(Tigris)也。此河长一千一百四十六哩,为亚洲大河之一,发

    源于阿拉伯半岛阿美尼亚大丛山,亦可谓出阿拉拉特之东北群山,引而东南流,经过尼尼微

    等大城,一路沟渠无数,灌溉处皆为沃壤,东南入波斯湾而达阿拉伯海。

    伊甸第四道伯拉河即幼发拉底斯河也。幼发拉底斯河,发源于阿美尼亚丛山,其源近阿

    柴(Arze),近代则曰奥柴龙(Erzeroum),在阿拉拉特之西北。初为甚细之

    泉源,流而向东,遇喀巴图亚山(Coppadocia)阻其道,折而南流。会自阿拉拉

    特山南部流来之大河曰阿刹尼亚斯(Arsanias)者,又纳玛纳特河(Manner

    t)遂成洪川。一路所入运河亦无数,最后与替格里斯相合而入波斯湾,以达阿拉伯海。河

    长一千七百八十哩,比替格里斯尤长。

    希腊人名此河曰佛拉特(Phrat),义犹云土地肥沃,产殖丰硕也。希伯来人则名

    曰伯拉(Perath)(即《创世纪》第四道伯拉河),波斯人则称之为幼佛拉透(Uf

    ratu),或西里阿克(Syriac),或奥发拉特(Ephrat),或幼拉特(E

    urat)。

    我国古人,谓黄河之源为二,其源指罗布泊所注之塔里木河也。然塔里木河之源实四

    (郦道元《水经注》谓为三源,已纠正其误),故深滋后世疑议,然若知彼等所闻者实为西

    亚幼河,则涣然释矣。幼河确有二大源,一曰卡刺特(Karat),一曰慕刺特(Mur

    et)。黄河并不出昆仑,而幼河则确出阿拉拉特之东北陬。《尔雅·释水》谓河并一千七

    百渠。黄河在战国时,虽有沟渠,恐不如此之多,而幼河则运河纵横如织。

    《山海经》曰:“河水……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淮南·地形训》:“河水出昆仑东北隅,贯渤海,入禹所导积石山。”可见此河出海以

    后,始入积石,两书之言,非常明白。但中国黄河则先入积石,后乃入渤海,与两书之言正

    相反。《山海经》亦有两积石。《西山经》第二:“又西(轩辕丘西也,距西王母玉山七百

    八十里)

    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海外北

    经》第八:“博文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

    木,一曰博文。禹所导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二积石一在国中,河水冒以西流,一

    在海外,为禹所导,河之所入。则二积石截然不同,于此可见。中国大小积石之辩,始于魏

    王泰,然中国地理上,确有两积石。《山海经》今多佚文,但初入中国时,疑有两积石之明

    文,故中国人受其暗示而仿置焉。西经所言轩辕丘西之积石,当是西亚之小积石山,距阿美

    尼亚丛山不远。北经所言河水所入之积石,当是西亚之大积石山。河水贯渤海,即阿拉伯

    (Arab)海也。“渤”与rab盖为甚切之对音矣。出此海外,即西而北,始入禹所导

    积石山,则此积石山当在印度洋中。惜聂耳、博文、邓林之所在,皆恍惚难明,不然,固不

    难考得其处耳。

    替格里斯与幼发拉底斯今日同流入波斯湾,再流入阿拉伯海,但古时两河各有其入海之

    道。

    第一道河比逊,《创世纪》谓其环绕哈腓拉全境。《圣经》学者不知哈腓拉为何地,故

    亦不知比逊究为何水?有以哈腓拉系在波斯湾以东者,有以系靠近里海西岸之地者。笔者则

    以比逊河当是流入黑海之大水,在《山海经》、《淮南子》书中名之曰洋水,又曰黑水,又

    曰敦薨之水。注入黑海有两大河,一名吉瑞尔伊拉马克(KigilIramak);一曰

    萨卡耶(Sakarya),而吉瑞尔河较长,其发源亦较近阿拉拉特,以此河为黑水,比

    萨河为合理。笔者尚有一证焉。前文曾言,中世纪时意大利天主教教士马黎诺里游于印度,

    闻地堂之说。所谓地堂即伊甸园,印度人谓伊甸园在锡兰岛之东名曰科伦白姆(其发音宛与

    昆仑相近,已见本书《海外之昆仑》条),其间流出之水,其名与《创世纪》一一吻合。至

    其言第二河(《创世纪》为第一河)曰肥逊(Phison),流经印度,环绕爱威拉克

    (Eviloch)全境,抵契丹(中国之谓)境,河乃名喀兰摩兰(Caranora

    n)义犹黑河也。马氏肥逊原文Phison,与《创世纪》比逊原文Pison仅一字母

    之差,印人名之为黑河,岂非《山经》、《淮南》之黑水(洋水)哉?然马氏又谓此河流至

    喀发(Caffa)对岸,没于沙中,后乃再出,过塔纳(Thann)而潴于巴库海(S

    eaofBacu)云云。巴库海乃里海也,设黑河流抵契丹(中国)为黄河,又流至喀

    发、塔纳,而潴于里海,则黄河居然又由东向西回流矣,有是理乎?

    或将曰此则是矣,《创世纪》所言黄金、珍珠、玛瑙之事又如何?曰前文因曾举《山

    经》沃民之国有璇瑰、瑶碧、琅珷、白丹、青丹、多金银,产凤卵。《隋书·西域传》亦列

    举波斯以产真珠、颇黎、珊瑚、玛瑙、水精、金银、铜铁并大鸟卵,盖里海、黑海、地中海

    一带古时皆然。或古时黑海一带所产更丰,故《创世纪》加以特举。

    《创世纪》第二道基训河,究为地理上何水?则今日最渊博之《圣经》学者,亦莫能解

    答矣。马黎诺里游记,有一段关于此河之语。其言曰:“吉昂河(Gyon)环绕依梯俄皮

    亚洲(Ethiopia即非洲),洲中居民皆为黑种……埃及国之尼罗河相传与此水相

    通,中隔阿拔斯梯(Abastry即今日阿比西尼亚)一带之地云云(同上书)。按苏彝

    士运河未凿通以前,非洲与阿拉伯半岛,原自相连,然未闻半岛西部有何大河流入非洲,环

    绕非洲东岸之全部,并牵至阿比西尼亚,果如此,则此河非长万里不可。且马氏地堂四水全

    同《创世纪》,又谓幼、替二河,构成两河流域,曰“米索博达米亚”,并列举尼尼微、巴

    比伦各大城市,谓皆二河之所经,则其地固为阿拉伯半岛矣。乃又谓地堂在印度锡兰岛东之

    科伦白姆,距锡兰不过四十里,水流之声,锡兰岛居民闻之了了。竟不知此四水如何流法?

    除非地堂真在月球中耳。印度接受基督教甚早,将伊甸园强移至锡兰岛东,马氏又不仔细考

    察,遂有此种荒谬可笑之记载。张星YR先生已痛驳之。故其所言基训河流至非洲,似亦不

    必重视。

    但《旧约》“古实”本指非洲黑人国,前文已举例以明,错误亦不始自马氏。但“古

    实”有两解,一指非洲东岸,一指阿拉伯半岛南部沿红海边之一带。《旧约·民数记》(N

    umAbers)第十二章第一节:“摩西娶了古实女子为妻,米利暗和亚伦,因他所娶者

    古*蹬游蓿突侔!惫攀涤肿粑潘!读型跫汀罚ǎ耍椋睿纾螅┑谑哒露

    慕冢骸把鞘鐾醮影捅嚷住⒐潘⒀峭摺⒐砗臀鞣ㄍ摺⑶ㄡ闳死矗仓迷谌雎昀堑某且兀

    嬉陨腥恕!薄妒ゾ费д呶剑捍酥攀涤牍潘甘蛋氲何髂虾旌1咭还还

    派海ǎ茫酰螅瑁幔睿欠侵抟病H绱耍颉洞词兰汀分岛尤栽诎氲壕衬冢谑吕斫虾

    稀*

    笔者主张《创世纪》第二道河基训乃阿拉斯河(Araxes)也,亦发源于阿美尼亚

    高原之北部丛山,其源有二,其一在阿拉拉特之西,绕过其前,其一在阿拉拉特山之北,东

    流曲折而北,迎北来之库拉(Kura)回而南趋,卒入里海。

    或者又将问,然则《创世纪》古实问题奈何?曰此则不知,特谓为红海边古珊,亦未

    必。或古时里海一带多黑人耶?

    《圣经》古实一语亦未必指非洲,前文已言。

    《创世纪》四河顺序系自北起,历东南至西而止,即北——吉瑞尔河;东——阿拉斯

    河;南——替格里斯河;西——幼发拉底斯河。

    前引《山海经·西山经》第二,四河排列顺序与《创世纪》正相反,乃反时钟方向,乃

    系从西算起,即西——河水;南——赤水;东——洋水(当是青水之误);北——黑水。

    《淮南·地形训》四河顺序同,即西——河水;南——赤水;东——弱水;北——洋

    水。

    余以前曾作一假设,谓《山经》弱水常与青水相连,洋水常与黑水相连,知弱与青为一

    水,洋与黑亦系一水。弱、洋乃河本名,青、黑则河别号,乃注文之误为本文者也。《淮

    南·地形训》帝之四神泉,叙述明白,而赤水之东曰弱水,斯足证矣。设以弱、洋为二水,

    则昆仑有六水矣。安得曰“帝之四神泉”?

    至环绕昆仑之弱水则指大瀛海。昆仑代表大地,弱水犹死水,言瀛海难济。弱水三千亦

    同,与此异。至前引《山经·海内西经》第十一,四河顺序则自南算起,至东而止。即南—

    —赤水;西——河水;北——黑水;东——青水。

    四水排列之顺序,无论顺起算,逆起算,或从中间起算,青赤白黑之四色,必与东南西

    北之四方相符,若谓其非同出一源,其谁能信?

    以上《山经》、《淮南》所言皆为西亚地理上之水道,至于中国实际地理,夏商前苏末

    之一支迁来中国,以山东半岛为根据地,虽将泰山当作世界大山,黄河当作幼河,而黄河自

    大陆西部流来,其源极远,决不能附会其策源于泰山,唯有姑置。印度恒河最大而长,久视

    为圣河,无奈恒河源出西藏冈底斯至印度东面入海,地理形势如此,无论如何不能强改,故

    《华严经义》,《长阿含经》及《大唐西域记》皆直言其为东,其他三河所流之方向皆与我

    国《山经》、《淮南》异。

    印度亦有五色河说,想其颜色已不能代表方向矣。

    至希腊地下之四河,回教天国之四河,均未言及如何流法,只有不论。

    现请将四水颜色,再为一论,以颜色代表五行,亦西亚人首创,七星坛之色余已有介

    绍。颜色又象征春夏秋冬四时,东南西北方向。今请再言四水之颜色。余于两河流域地理不

    熟,未知其河流颜色究竟如何,我国黄河作黄色,长江水色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