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欢乐道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 或者说,小道士的这个南院大王,到底是耶律宗全敷衍他封的一个虚职,还是确实如萧峰描述的那样,真正拥有大权。而萧峰这些亲卫,是监督小道士,还是真心诚意效忠于他。
萧峰躬身道:“大王问,属下自然知无不言。”
真要说了!
文良纯等人十分惊讶,也就是说,小道士的南院大王并非虚职。凭良心说,这可真的把大齐给比下去了。奇哉怪也,小道士除了能闹腾些,也没什么真本事,耶律宗全未免太大方了吧?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com 】
萧峰确实忠于南院大王。
除了阿朵儿,耶律宗全很少和人沟通,因为他不信任别人。所以,即使耶律宗全有什么想法,他也不会告诉萧峰。五千亲卫实实在在效忠于秦行之。
但这并非萧峰肯回答的主要原因。
和耶律乞买一样,萧峰也是有心机的人,正常情况下,这种契丹国事即使大王问,他也会单独回禀,而不是当着这么多大齐官员说。
然而契丹实行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让耶律宗全下定决心改革的,不是小道士的建议,而是对高人的渴求。
他需要让天下人知道,契丹和从前不一样了,不再是文明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凶地,而是欢迎僧道高人前来传教弘法的乐土。
所以,即使秦行之不问,萧峰也会主动宣扬。
“自陛下从恨天宫归来……”
萧峰娓娓道来。
真正的僧道高人几乎都是汉人,因此耶律宗全的第一步改革,就是提高汉人的地位。简单说,就是汉人享有和契丹人平等的权利。
这项改革的阻力不大,原先就已经宣布过汉人不是奴隶,只要别把其他奴隶一起废除,贵族们能接受。汉人普遍体弱,干活本来也没什么优势。
第二项改革,则是推广汉字。
不是小道士用简化字冒充的所谓“契丹字”,而是正儿八经的汉字,大齐和周边许多国家都在使用的汉字。
这是为今后契丹人学习道法做准备。
耶律宗全也明白,成年契丹人很难学会文字,这项改革只针对未成年人。老牌权贵一听不需要自己学写字,也就没什么话可说了。
推广汉字,势必重用契丹境内的汉人,相应的也提高了汉人的地位。耶律宗全私下里经常佩服自己,这一环套一环的一般人真想不到,朕果然睿智呐。
第三项改革,就是分南北而治了。
所谓南北,指的不是地域,而是南人(汉人)和北人(契丹人)。
汉人善于耕种和建设,而契丹是马上民族,耶律宗全不认为大家全部下马种地是个好主意。改革固然重要,民族特色也不能轻易丢弃啊。
分南北而治就十分重要了。契丹人继续骑马放牧,专门给汉人划分出一片疆域,用来开荒耕种。这听起来和先前似乎差不多,但先前只是个临时性措施,现在却是国策,意义完全不同。
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汉人可以自由行动。
既然汉人和契丹人地位相同,当然不能再限制汉人的活动范围,更不能规定汉人只准耕种。若是有汉人偏偏喜欢放牧,他也有权那么做。
相应的,有喜欢种地建房子的契丹人,更应该给予鼓励——这正是耶律宗全改革的根本目的!
只有出现汉化的契丹人,以后才有可能跟随道士学本事。如果只是分南北而治,契丹人还像现在一样,全体以放牧和抢劫为生,即便忽悠来高人,估计人家也不肯收野蛮人兼强盗为徒。
至于设立南北大王,学大齐搞爵位制,这都是附带的。
听完萧峰的讲述,大臣们陷入沉思。
孙蒙对思考国家大事没兴趣,他在意的是不能被别人比下去,即使对方是契丹皇帝也不成。
“小道士,朕决定了!”孙蒙忽然叫道,“这些大内侍卫,朕要赐给你做护卫。”
秦行之糊涂了:“这话说的,他们本来就打算投靠贫道,用得着你赐给我?”
“不一样,朕的意思是,他们仍然算大内侍卫,属宫廷编制,由朝廷发饷,朕特旨赏赐他们负责护卫恨天伯。咱这可都是武林高手,人数少点,可随便一个对付十个八个契丹人很轻松,长脸呐!”
“这不合适吧?”秦行之看向文良纯。
皇帝的大内侍卫,赐给臣子做护卫,即使小道士懂得不多,也知道与礼法不合,恐怕大臣们不会同意。
谁知文良纯却捻须点头:“陛下睿智。”
大臣们从沉思中惊醒,纷纷表示赞同。
这件事得分从什么角度看。它固然不合规矩,但说有悖礼法就夸张了。皇帝派侍卫保护大臣,特殊情况下历史上也不是没发生过,道理上说得过去。
最重要的是,由皇家发饷的侍卫必然忠于皇帝。
这就像大齐兵马,发饷时首先必须强调饷银来自皇帝陛下,长官只是过把手的执行者。如此士兵感激的只能是皇帝,谁想带他们造反,根本不可能。
这群大内高手投靠小道士,大家还要担心小道士依靠他们作乱呢——虽然这基本不会发生。
皇帝赐大内高手给小道士,就完全避免了这个可能。
于是秦行之得意了。
契丹南院大王,大齐恨天伯,双料爵爷史上绝无仅有。更是一下子拥有了七十多名亲卫,有大内高手,有契丹勇士,这要是拉出去溜,绝对拉风到冒烟。
sp; 或者说,小道士的这个南院大王,到底是耶律宗全敷衍他封的一个虚职,还是确实如萧峰描述的那样,真正拥有大权。而萧峰这些亲卫,是监督小道士,还是真心诚意效忠于他。
萧峰躬身道:“大王问,属下自然知无不言。”
真要说了!
文良纯等人十分惊讶,也就是说,小道士的南院大王并非虚职。凭良心说,这可真的把大齐给比下去了。奇哉怪也,小道士除了能闹腾些,也没什么真本事,耶律宗全未免太大方了吧?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com 】
萧峰确实忠于南院大王。
除了阿朵儿,耶律宗全很少和人沟通,因为他不信任别人。所以,即使耶律宗全有什么想法,他也不会告诉萧峰。五千亲卫实实在在效忠于秦行之。
但这并非萧峰肯回答的主要原因。
和耶律乞买一样,萧峰也是有心机的人,正常情况下,这种契丹国事即使大王问,他也会单独回禀,而不是当着这么多大齐官员说。
然而契丹实行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让耶律宗全下定决心改革的,不是小道士的建议,而是对高人的渴求。
他需要让天下人知道,契丹和从前不一样了,不再是文明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凶地,而是欢迎僧道高人前来传教弘法的乐土。
所以,即使秦行之不问,萧峰也会主动宣扬。
“自陛下从恨天宫归来……”
萧峰娓娓道来。
真正的僧道高人几乎都是汉人,因此耶律宗全的第一步改革,就是提高汉人的地位。简单说,就是汉人享有和契丹人平等的权利。
这项改革的阻力不大,原先就已经宣布过汉人不是奴隶,只要别把其他奴隶一起废除,贵族们能接受。汉人普遍体弱,干活本来也没什么优势。
第二项改革,则是推广汉字。
不是小道士用简化字冒充的所谓“契丹字”,而是正儿八经的汉字,大齐和周边许多国家都在使用的汉字。
这是为今后契丹人学习道法做准备。
耶律宗全也明白,成年契丹人很难学会文字,这项改革只针对未成年人。老牌权贵一听不需要自己学写字,也就没什么话可说了。
推广汉字,势必重用契丹境内的汉人,相应的也提高了汉人的地位。耶律宗全私下里经常佩服自己,这一环套一环的一般人真想不到,朕果然睿智呐。
第三项改革,就是分南北而治了。
所谓南北,指的不是地域,而是南人(汉人)和北人(契丹人)。
汉人善于耕种和建设,而契丹是马上民族,耶律宗全不认为大家全部下马种地是个好主意。改革固然重要,民族特色也不能轻易丢弃啊。
分南北而治就十分重要了。契丹人继续骑马放牧,专门给汉人划分出一片疆域,用来开荒耕种。这听起来和先前似乎差不多,但先前只是个临时性措施,现在却是国策,意义完全不同。
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汉人可以自由行动。
既然汉人和契丹人地位相同,当然不能再限制汉人的活动范围,更不能规定汉人只准耕种。若是有汉人偏偏喜欢放牧,他也有权那么做。
相应的,有喜欢种地建房子的契丹人,更应该给予鼓励——这正是耶律宗全改革的根本目的!
只有出现汉化的契丹人,以后才有可能跟随道士学本事。如果只是分南北而治,契丹人还像现在一样,全体以放牧和抢劫为生,即便忽悠来高人,估计人家也不肯收野蛮人兼强盗为徒。
至于设立南北大王,学大齐搞爵位制,这都是附带的。
听完萧峰的讲述,大臣们陷入沉思。
孙蒙对思考国家大事没兴趣,他在意的是不能被别人比下去,即使对方是契丹皇帝也不成。
“小道士,朕决定了!”孙蒙忽然叫道,“这些大内侍卫,朕要赐给你做护卫。”
秦行之糊涂了:“这话说的,他们本来就打算投靠贫道,用得着你赐给我?”
“不一样,朕的意思是,他们仍然算大内侍卫,属宫廷编制,由朝廷发饷,朕特旨赏赐他们负责护卫恨天伯。咱这可都是武林高手,人数少点,可随便一个对付十个八个契丹人很轻松,长脸呐!”
“这不合适吧?”秦行之看向文良纯。
皇帝的大内侍卫,赐给臣子做护卫,即使小道士懂得不多,也知道与礼法不合,恐怕大臣们不会同意。
谁知文良纯却捻须点头:“陛下睿智。”
大臣们从沉思中惊醒,纷纷表示赞同。
这件事得分从什么角度看。它固然不合规矩,但说有悖礼法就夸张了。皇帝派侍卫保护大臣,特殊情况下历史上也不是没发生过,道理上说得过去。
最重要的是,由皇家发饷的侍卫必然忠于皇帝。
这就像大齐兵马,发饷时首先必须强调饷银来自皇帝陛下,长官只是过把手的执行者。如此士兵感激的只能是皇帝,谁想带他们造反,根本不可能。
这群大内高手投靠小道士,大家还要担心小道士依靠他们作乱呢——虽然这基本不会发生。
皇帝赐大内高手给小道士,就完全避免了这个可能。
于是秦行之得意了。
契丹南院大王,大齐恨天伯,双料爵爷史上绝无仅有。更是一下子拥有了七十多名亲卫,有大内高手,有契丹勇士,这要是拉出去溜,绝对拉风到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