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边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不过,现在这一切都已经改变了。
和杨朴等人不同,杨应麒一直对金军必胜充满了信心,他的信心甚至比金国的领袖阿骨打还要坚定!原因无它,就是因为他“知道”金军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我们来到之后女真人确实有了些改变,但似乎只是变得更强。”这句话,他当然没说,只是对杨朴道:“这次大捷自然可喜,但我现在想的,却是下一步我们要做的事情。”
杨朴说道:“此战全胜,战果多半比上两次更为丰硕,我们可得好好准备才是。”
杨应麒问道:“准备什么?”
杨朴道:“辽廷征集兵马来与我军开战,动员令是越来越南了,因此军队中的汉人、渤海也越来越多。此战若胜,汉俘必多!若是超过一万,只怕汉村就不够住了。”
杨应麒闭上眼睛,思虑了一会睁眼道:“这个我倒不担心,我们的管理系统已经成型。只要人口在十万人以内,这个系统都足以控制。”
杨朴问道:“若超过十万呢?”
杨应麒道:“超过十万就难说了。现在我们的一切土地、房屋、牛马、土地都是公有,部民因其战功劳力得到相应的财物,但房子土地却半分也无。如你所说,这不是长远之计。十万人以内我们可以从容算计,秉公分配。若人口滋长,地盘渐大,我们这种管理法子就不大行了。”
杨朴道:“朴之这些天来沉思冥想,倒觉得现在汉村的制度极好!选贤与能,人尽其用,讲睦修信,夜不闭户——虽然连年征战,但仓廪殷实。大家的生活,无论是兵是民都过得很不错。且全村如同一体,就像一家人一样!正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汉村还没有老人,刚出生的几个小孩子也都还在襁褓之中,但可以预见,像折将军承诺过的那样——老有所养,少有所育——一定可以实现!礼记云: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我看我部现在也差不多了。”
杨应麒听了杨朴这番话哈哈一笑:“你把我们汉部的成就抬举得太高了。”
杨朴正色道:“我说的可都是实话。”
杨应麒道:“不错,礼记上说的那些,我们确实大多做到了。但我们有个大前提,那就是村小,人少——这是我们的局限,也是我们能够成功的原因!正如你刚来时所说,十里之地,千户之家,这么小一个汉村能有多少事情?我们几个的能力都不算差,因此可以把这个小地方管理得细致。只要我们几个首领立身正,眼睛明亮,村里就藏不住奸邪!所以我们汉村才暂时性地没有人事腐败问题。但是如果我们的势力继续扩展下去,有一天便会突破我们能照看到的极限。等到我部人口超过十万,你我便难以通过自己的眼耳知悉汉部所有的一切了。”
杨朴点了点头,杨应麒继续道:“现在村里的人都服我们,因此我得以从容将所有货殖之母——如田地,如琉璃屋收归公有,土地出场、工商所得也都入我之手——这些都基于他们对我的信任。只要我没有贪婪之心,便能按各人的贡献公平地分配下去,但这也是暂时的。总有一天,我无法能凭一人之力掌控所有财务,那时怎么办?”
杨朴道:“一人之力不行,可以培养人才作为手足耳目。”
“人才?”杨应麒笑道:“我可不敢说我们招揽和培养的人都一定能够秉持公心办实事。不过等格局做大了,还是得把权力分配下去的。人才的培养和管理,那不是一两句话说得完的。孔圣人忙活了几十年,弟子三千,及门七十,但天下还是没有大治。不但天下没有大治,连鲁国也没有。他老人家都这样,更何况我?”
杨朴道:“圣人无功,在于时局。”
杨应麒道:“说得好!时局二字点得很准!我们如今得以从容布开这个事业,也得益于时局二字。简言之:便是我们能依附女真,少了独抗强国之厄,此得一个安字;销售奇货,以契丹、大宋的市场来供养小小一个汉村,此得一个富字;四周都是蛮族,部民们原本不是贫民就是奴隶,若不依汉部,就有为奴之噩,所以一旦进入汉村都能极快地成为我们的一分子,此得一个忠字;我们的事业刚刚开始,几个领袖都是英雄人物,风气所激,便使我汉部如同一个全新的民族一般,人人以勇为荣,以怯为耻,此得一个义字。一个安、富、忠、义的部族,想不兴旺都难!而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我们能顺应时局。”
杨朴沉吟道:“然则这四点,似乎都能不长久。”
杨应麒道:“那也未必,只是要看我们要如何去维持。不过只要我们有自强之心,则不能久安他人篱下;有吞囊天下之志,则终不能以奇货为国基——琉璃屋的利润,分给一万个人尚多,分给十万个人可就嫌少了!我们现在所有的土地,给几千人种还行,给一万两万人吃也够!因为我们的作物好,知施肥又多牛马!但若人口急剧扩张,迟早非和女真人发生矛盾不可!现在我们田土工房均公有的制度,到底也不是长久之策,只能算是个过渡。”
他说到激动出,有些张扬起来了。但听在杨朴心中却是一阵莫名的震动,杨朴道:“然则七将军你心中的长久之策是”
杨应麒就要大谈他的大计,话到喉头,忽然省起道:“唉,我张狂了。”便住口不言。
杨朴道:“七将军莫非还对朴之有忌?因此不愿言明?”
杨应麒笑道:“说哪里的话!我可是把汉村的庶政都交给你了,刚才那番话,犯忌的还少么?连‘不能久安他人篱下’的话都说了,哪里还会对你有所忌?我不愿说,只因政事一道最是累人,纸上谈兵有何用处?我们占了这么多的便宜,到头来也不过做到‘大道之行,一村为公’,可见政事之难。只有自己做事了,才知道古人的难处!空话少提,一切都得慢慢来,一边摸索一边干吧。天下为公的事情我们暂时还管不着,先管眼前汉部的事情。”
杨朴听到这里也知道杨应麒无意在这个问题上谈下去,便说道:“粮草已经发出去了,接待新俘的村子、衣物也已准备好”杨应麒听了道:“这些都不必说,我相信你能办好。”
“那七将军口中的大事是”
杨应麒道:“我想让你做出一批地契来,这件事却得秘密,就算是大哥大嫂,他们不问起你暂时也别说”
/>
不过,现在这一切都已经改变了。
和杨朴等人不同,杨应麒一直对金军必胜充满了信心,他的信心甚至比金国的领袖阿骨打还要坚定!原因无它,就是因为他“知道”金军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我们来到之后女真人确实有了些改变,但似乎只是变得更强。”这句话,他当然没说,只是对杨朴道:“这次大捷自然可喜,但我现在想的,却是下一步我们要做的事情。”
杨朴说道:“此战全胜,战果多半比上两次更为丰硕,我们可得好好准备才是。”
杨应麒问道:“准备什么?”
杨朴道:“辽廷征集兵马来与我军开战,动员令是越来越南了,因此军队中的汉人、渤海也越来越多。此战若胜,汉俘必多!若是超过一万,只怕汉村就不够住了。”
杨应麒闭上眼睛,思虑了一会睁眼道:“这个我倒不担心,我们的管理系统已经成型。只要人口在十万人以内,这个系统都足以控制。”
杨朴问道:“若超过十万呢?”
杨应麒道:“超过十万就难说了。现在我们的一切土地、房屋、牛马、土地都是公有,部民因其战功劳力得到相应的财物,但房子土地却半分也无。如你所说,这不是长远之计。十万人以内我们可以从容算计,秉公分配。若人口滋长,地盘渐大,我们这种管理法子就不大行了。”
杨朴道:“朴之这些天来沉思冥想,倒觉得现在汉村的制度极好!选贤与能,人尽其用,讲睦修信,夜不闭户——虽然连年征战,但仓廪殷实。大家的生活,无论是兵是民都过得很不错。且全村如同一体,就像一家人一样!正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汉村还没有老人,刚出生的几个小孩子也都还在襁褓之中,但可以预见,像折将军承诺过的那样——老有所养,少有所育——一定可以实现!礼记云: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我看我部现在也差不多了。”
杨应麒听了杨朴这番话哈哈一笑:“你把我们汉部的成就抬举得太高了。”
杨朴正色道:“我说的可都是实话。”
杨应麒道:“不错,礼记上说的那些,我们确实大多做到了。但我们有个大前提,那就是村小,人少——这是我们的局限,也是我们能够成功的原因!正如你刚来时所说,十里之地,千户之家,这么小一个汉村能有多少事情?我们几个的能力都不算差,因此可以把这个小地方管理得细致。只要我们几个首领立身正,眼睛明亮,村里就藏不住奸邪!所以我们汉村才暂时性地没有人事腐败问题。但是如果我们的势力继续扩展下去,有一天便会突破我们能照看到的极限。等到我部人口超过十万,你我便难以通过自己的眼耳知悉汉部所有的一切了。”
杨朴点了点头,杨应麒继续道:“现在村里的人都服我们,因此我得以从容将所有货殖之母——如田地,如琉璃屋收归公有,土地出场、工商所得也都入我之手——这些都基于他们对我的信任。只要我没有贪婪之心,便能按各人的贡献公平地分配下去,但这也是暂时的。总有一天,我无法能凭一人之力掌控所有财务,那时怎么办?”
杨朴道:“一人之力不行,可以培养人才作为手足耳目。”
“人才?”杨应麒笑道:“我可不敢说我们招揽和培养的人都一定能够秉持公心办实事。不过等格局做大了,还是得把权力分配下去的。人才的培养和管理,那不是一两句话说得完的。孔圣人忙活了几十年,弟子三千,及门七十,但天下还是没有大治。不但天下没有大治,连鲁国也没有。他老人家都这样,更何况我?”
杨朴道:“圣人无功,在于时局。”
杨应麒道:“说得好!时局二字点得很准!我们如今得以从容布开这个事业,也得益于时局二字。简言之:便是我们能依附女真,少了独抗强国之厄,此得一个安字;销售奇货,以契丹、大宋的市场来供养小小一个汉村,此得一个富字;四周都是蛮族,部民们原本不是贫民就是奴隶,若不依汉部,就有为奴之噩,所以一旦进入汉村都能极快地成为我们的一分子,此得一个忠字;我们的事业刚刚开始,几个领袖都是英雄人物,风气所激,便使我汉部如同一个全新的民族一般,人人以勇为荣,以怯为耻,此得一个义字。一个安、富、忠、义的部族,想不兴旺都难!而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我们能顺应时局。”
杨朴沉吟道:“然则这四点,似乎都能不长久。”
杨应麒道:“那也未必,只是要看我们要如何去维持。不过只要我们有自强之心,则不能久安他人篱下;有吞囊天下之志,则终不能以奇货为国基——琉璃屋的利润,分给一万个人尚多,分给十万个人可就嫌少了!我们现在所有的土地,给几千人种还行,给一万两万人吃也够!因为我们的作物好,知施肥又多牛马!但若人口急剧扩张,迟早非和女真人发生矛盾不可!现在我们田土工房均公有的制度,到底也不是长久之策,只能算是个过渡。”
他说到激动出,有些张扬起来了。但听在杨朴心中却是一阵莫名的震动,杨朴道:“然则七将军你心中的长久之策是”
杨应麒就要大谈他的大计,话到喉头,忽然省起道:“唉,我张狂了。”便住口不言。
杨朴道:“七将军莫非还对朴之有忌?因此不愿言明?”
杨应麒笑道:“说哪里的话!我可是把汉村的庶政都交给你了,刚才那番话,犯忌的还少么?连‘不能久安他人篱下’的话都说了,哪里还会对你有所忌?我不愿说,只因政事一道最是累人,纸上谈兵有何用处?我们占了这么多的便宜,到头来也不过做到‘大道之行,一村为公’,可见政事之难。只有自己做事了,才知道古人的难处!空话少提,一切都得慢慢来,一边摸索一边干吧。天下为公的事情我们暂时还管不着,先管眼前汉部的事情。”
杨朴听到这里也知道杨应麒无意在这个问题上谈下去,便说道:“粮草已经发出去了,接待新俘的村子、衣物也已准备好”杨应麒听了道:“这些都不必说,我相信你能办好。”
“那七将军口中的大事是”
杨应麒道:“我想让你做出一批地契来,这件事却得秘密,就算是大哥大嫂,他们不问起你暂时也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