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张晓风经典散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楔子
妹妹被放下来,扶好,站在院子里的泥地上,她的小脚肥肥白白的,站不稳。她大概才一岁吧,我已经四岁了!
妈妈把菜刀拿出来,对准妹妹两脚中间那块泥,认真而且用力的砍下去。
“做什么?”我大声问。
“小孩子不懂事!”妈妈很神秘地收好刀“外婆说的,这样小孩子才学得会走路,你小时候我也给你砍过。”
“为什么要砍?”
“小孩生出来,脚上都有脚镣锁着,所以不会走路,砍断了才走得成路。”
“我没有看见,”我不服气地说“脚镣在哪里。”
“脚镣是有的,外婆说的,你看不见就是了。”
“现在断了没有?”
“断了,现在砍断了,妹妹就要会走路了。”
妹妹后来当然是会走路了,而且,我渐渐长大,终于也知道妹妹会走路跟砍脚镣没有什么关系,但不知为什么,那遥远的画面竟那样清楚兀立,使我感动。
也许脚镣手铐是真有的,做人总是冲,总是顿破什么,反正不是我们壮硕自己去撑破镣铐,就是让那残忍的钢圈箍入我们的皮肉!
是暮春还是初夏也记不请了,我到文星出版社的楼上去,萧先生把一份契约书给我。
“很好,”他说,他看来高大、精细、能干“读你的东西,让我想到小时候念的冰心和泰戈尔。”
我惊讶得快要跳起来,冰心和泰戈尔?这是我熟得要命,爱得要命的呀!他怎么会知道?我简直觉得是一份知遇之恩,地毯的那一端就这样卖断了,扣掉税我只拿到二千多元,但也不觉得吃了亏。
我兴匆匆地去找朋友调色样,我要了紫色,那时候我新婚,家里的布置全是紫色,窗帘是紫的,床罩是紫的,窗棂上爬藤花是紫的,那紫色漫溢到书页上,一段似梦的岁月,那是个漂亮的阳光日,我送色样到出版社去,路上碰到三毛,她也是去送色样,她是为朋友的书调色,调的草绿色,出书真是件兴奋的事,我们愉快地将生命中的一抹色彩交给了那即将问世的小册子。
“我们那时候一齐出书,”有一次康芸微说“文星宣传得好大呀,放大照都挂出来了。”
那事我倒忘了,经她一提,想想好像真有那么回事,奇怪的是我不怎么记得照片的事,我记得的是我常常下了班,巴巴地跑到出版社楼上,请他们给我看新书发售的情形。
“谁的书比较好卖?”其实书已卖断,销路如何跟我已经没有关系。
“你的跟叶珊的。”店员翻册子给我看。
我拿过册子仔细看,想知道到底是叶珊卖得多,还是我——我说不上那是痴还是幼稚,那时候成天都为莫名其妙的事发急发愁,年轻大概就是那样。
那年十月,幼狮文艺的未桥寄了一张庆典观礼券给我,我台湾去了。丈夫也有一张票,我们的座位不同区,相约散会的时候在体育场门口见面。
我穿了一身洋红套装,那天的阳光辉丽,天空一片艳蓝,我的位置很好,运动会的表演很精彩,想看的又近在咫尺,而丈夫,在场中的某个位子上,我们会后会相约而归,一切正完美晶莹,饱满无憾。
但是,忽然,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我想起了南京
不是地理上的南京,是诗里的,词里的,魂梦里的,母亲的乡音里的南京(母亲不是南京人,但在南京读中学)依稀记得那名字,玄武湖、明孝陵、鸡鸣寺、夫子庙、秦淮河
不,不要想那些名字,那不公平,中年人都不乡愁了,你才这么年轻,乡愁不该交给你来愁,你看表演吧,你是被邀请来看表演的,看吧!很好的位子呢!不要流泪,你没看见大家... -->>
楔子
妹妹被放下来,扶好,站在院子里的泥地上,她的小脚肥肥白白的,站不稳。她大概才一岁吧,我已经四岁了!
妈妈把菜刀拿出来,对准妹妹两脚中间那块泥,认真而且用力的砍下去。
“做什么?”我大声问。
“小孩子不懂事!”妈妈很神秘地收好刀“外婆说的,这样小孩子才学得会走路,你小时候我也给你砍过。”
“为什么要砍?”
“小孩生出来,脚上都有脚镣锁着,所以不会走路,砍断了才走得成路。”
“我没有看见,”我不服气地说“脚镣在哪里。”
“脚镣是有的,外婆说的,你看不见就是了。”
“现在断了没有?”
“断了,现在砍断了,妹妹就要会走路了。”
妹妹后来当然是会走路了,而且,我渐渐长大,终于也知道妹妹会走路跟砍脚镣没有什么关系,但不知为什么,那遥远的画面竟那样清楚兀立,使我感动。
也许脚镣手铐是真有的,做人总是冲,总是顿破什么,反正不是我们壮硕自己去撑破镣铐,就是让那残忍的钢圈箍入我们的皮肉!
是暮春还是初夏也记不请了,我到文星出版社的楼上去,萧先生把一份契约书给我。
“很好,”他说,他看来高大、精细、能干“读你的东西,让我想到小时候念的冰心和泰戈尔。”
我惊讶得快要跳起来,冰心和泰戈尔?这是我熟得要命,爱得要命的呀!他怎么会知道?我简直觉得是一份知遇之恩,地毯的那一端就这样卖断了,扣掉税我只拿到二千多元,但也不觉得吃了亏。
我兴匆匆地去找朋友调色样,我要了紫色,那时候我新婚,家里的布置全是紫色,窗帘是紫的,床罩是紫的,窗棂上爬藤花是紫的,那紫色漫溢到书页上,一段似梦的岁月,那是个漂亮的阳光日,我送色样到出版社去,路上碰到三毛,她也是去送色样,她是为朋友的书调色,调的草绿色,出书真是件兴奋的事,我们愉快地将生命中的一抹色彩交给了那即将问世的小册子。
“我们那时候一齐出书,”有一次康芸微说“文星宣传得好大呀,放大照都挂出来了。”
那事我倒忘了,经她一提,想想好像真有那么回事,奇怪的是我不怎么记得照片的事,我记得的是我常常下了班,巴巴地跑到出版社楼上,请他们给我看新书发售的情形。
“谁的书比较好卖?”其实书已卖断,销路如何跟我已经没有关系。
“你的跟叶珊的。”店员翻册子给我看。
我拿过册子仔细看,想知道到底是叶珊卖得多,还是我——我说不上那是痴还是幼稚,那时候成天都为莫名其妙的事发急发愁,年轻大概就是那样。
那年十月,幼狮文艺的未桥寄了一张庆典观礼券给我,我台湾去了。丈夫也有一张票,我们的座位不同区,相约散会的时候在体育场门口见面。
我穿了一身洋红套装,那天的阳光辉丽,天空一片艳蓝,我的位置很好,运动会的表演很精彩,想看的又近在咫尺,而丈夫,在场中的某个位子上,我们会后会相约而归,一切正完美晶莹,饱满无憾。
但是,忽然,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我想起了南京
不是地理上的南京,是诗里的,词里的,魂梦里的,母亲的乡音里的南京(母亲不是南京人,但在南京读中学)依稀记得那名字,玄武湖、明孝陵、鸡鸣寺、夫子庙、秦淮河
不,不要想那些名字,那不公平,中年人都不乡愁了,你才这么年轻,乡愁不该交给你来愁,你看表演吧,你是被邀请来看表演的,看吧!很好的位子呢!不要流泪,你没看见大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