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线膛枪问世 (1/2)
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洪荒之穿越诸天万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啪!”
一声枪响!
二百米外的靶子,正中红心!
“大帅威武!”周围的士兵为雷卫东的枪法叫好道。
侍卫从雷卫东手里接过步枪,迅速从枪口处装入发射药,填入弹丸,用通条将弹药冲压填实,然后又递给雷卫东。
“啪!”
雷卫东又是一枪,再次击中了200米处的靶子。
又递给侍卫!
完成装填之后又送了回来。
……
“不错,和普通滑膛枪比起来射程远了很多,子弹威力也很大!”一连开了二十多枪,雷卫东随手把手里的步枪扔给了侍卫。
校场的靶子都是用一寸厚的木板做的,两百米距离都可以一枪贯穿,这子弹如果打在人身上,能不能活只能看你运气了,铅子弹的危害可是很大的。
“刚刚的射速怎么样!”雷卫东问道。
“大帅,因为采用了定装的纸质弹壳,简化了装填程序,你刚刚的射击速度大约一分钟3发!”负责统计时间的侍卫回答道。
“这速度还行!”雷卫东点点头,“让大家都试一下,看看这枪统一射击的效果怎么样,顺便让大家涨一下见识。”
话音刚落,早就准备完毕的三百火枪手,排着整齐的三列横队走进了校场,来到了射击位置。
“预备!”火器统领,也就是负责训练火铳兵的总教官叫道。
“开火!!”
随着总教官下令,在第一排的教官大喊:
“开火!”
一百支火枪齐齐的打响,“砰砰”的声音瞬时大作,整个校场上立刻被白色的硝烟弥漫。
“第一排,落!”
教官大喊的同时,手里的红旗举了起来,第一排的士兵们在装火药的同时,立刻身体半蹲,把射击位置让给后排的兄弟。
日复一日的队列训练,雷家军的士兵们对口令都有了机械化的反应,那边一下令这边就蹲下了,即使因为声音大没听见,看到身边战友的反应也跟着蹲下。
第二排的教官在第一排喊话之后,就在盘算着时间。
“开火!”
第二排的教官在第一排喊话之后,数了五个数,立马下令。
这个时候如果前面的士兵不蹲下,被打死活该。
“砰砰砰!”
第二排的一百只火枪集体开火了。
“第二排、落!!”
“开火!!”
紧接着第三派的火枪又是打响。
“第一排!起!”
随着教官的命令,已经装填好的第一排士兵站了起来。
“开火!”
“砰砰砰!”
……
连续三轮,疾风骤雨般的射击,让在场的高级军官都看愣住了!
这射击的速度也太快了,除了有准备的骑兵,其他士兵想跑也……!
这火枪的射程有多远,大帅刚刚已经演示过了。
二百米的靶子一枪而过。
虽然士兵的枪法不能和大帅比,但是在战场上,数百人甚至数千人的密集射击中,根本太过瞄准,因为精准不精准已经没有关系了。
“诸位,你们看这枪威力怎么样,能不能在军中代替弓箭!”雷卫东把玩着手里的火枪道。
“当然可以了,这玩意比弓箭好多了!”陈远率先开口问道:“大帅,我看你刚刚的射击和士兵们的射击都没有点燃火绳,是否是说,以后的火器都不用火绳了,那么是不是不怕风雨天气了?”
“不错!”雷卫东点点头,道:“火枪采用遂发打火,子弹采用定装火药装在防水的油纸壳内,故而不惧雨雪,当然下大暴雨的时候还是有影响。”
“下大暴雨对谁都有影响!”徐东笑道道,“大帅,不知道刚刚的火枪什么时候能装备部队,要是我们骑兵能够于马上携火枪奔袭,那景象……啧啧,绝对无敌了!”
“要装备也是先装备我们步兵!”刘兴义不满道,“你们骑兵主要靠远途奔袭,集团冲锋,对火器要求不大,不像我们步兵,以火枪刚刚的射速,采用密集队形来抗击骑兵……,可以说骑兵对步卒的冲撞优势,不复存在!”
“张师傅,这枪能射击多少子弹!”看到众将领都希望自己的部队尽快装备火枪,雷卫东把目光放到了大匠张师傅身上。
“大帅,这样的一把线膛枪枪管射击寿命在三百发到五百发子弹之间,在我们的实验中,有一只枪管的使用寿命到了730发子弹,再多枪管就报废了。”
“300到500发!”对于这个数字雷卫东有点失望,寿命有点太短了,不过现在才17世纪,冶炼技术肯定和几百年后不能比,不能强求。
“这样的枪管一天能生产多少只!”雷卫东继续问道。
“大帅,这枪最难的部分就是在枪管里刻膛线,如果用人工刻线,即使是大匠的我们一天能刻出一只就顶天了,其他人就不用说了。”张师傅回答道,
“不过幸亏大帅的提点,我们做出了水利雕刻机,现在有八十五台水利雕刻机已经投入了使用,一天差不多能雕刻八十五只合格的枪管。”
“八十五只太少了,一天最少要生产一千只才行,有什么困难说出来?”听到生产量只有小小的八十五只,雷卫东摇摇头表示对这数量严重不满意。
“大帅,主要是适合安装水利雕刻机的地方太少了!”张师傅有些为难的说道,“这里是山区,合适安装水利机械的地方不多,再加上我们还需要安全其他水利机械,雷家寨附近已经没空了!”
说着,张师傅把大家带到了一个水力工坊,让大家参观。
这里进行着胸甲的打造。
有矛就有盾,米尼步枪毕不是机枪,要想抵御骑兵的集团冲锋几乎不可能,必须对士兵做最好的保护,而胸甲是最好的选择。
水力工坊中,在老师傅的指导下,学徒们拿着块铁板小心翼翼地塞进不断上下地砧锤之中。
<... -->>
“啪!”
一声枪响!
二百米外的靶子,正中红心!
“大帅威武!”周围的士兵为雷卫东的枪法叫好道。
侍卫从雷卫东手里接过步枪,迅速从枪口处装入发射药,填入弹丸,用通条将弹药冲压填实,然后又递给雷卫东。
“啪!”
雷卫东又是一枪,再次击中了200米处的靶子。
又递给侍卫!
完成装填之后又送了回来。
……
“不错,和普通滑膛枪比起来射程远了很多,子弹威力也很大!”一连开了二十多枪,雷卫东随手把手里的步枪扔给了侍卫。
校场的靶子都是用一寸厚的木板做的,两百米距离都可以一枪贯穿,这子弹如果打在人身上,能不能活只能看你运气了,铅子弹的危害可是很大的。
“刚刚的射速怎么样!”雷卫东问道。
“大帅,因为采用了定装的纸质弹壳,简化了装填程序,你刚刚的射击速度大约一分钟3发!”负责统计时间的侍卫回答道。
“这速度还行!”雷卫东点点头,“让大家都试一下,看看这枪统一射击的效果怎么样,顺便让大家涨一下见识。”
话音刚落,早就准备完毕的三百火枪手,排着整齐的三列横队走进了校场,来到了射击位置。
“预备!”火器统领,也就是负责训练火铳兵的总教官叫道。
“开火!!”
随着总教官下令,在第一排的教官大喊:
“开火!”
一百支火枪齐齐的打响,“砰砰”的声音瞬时大作,整个校场上立刻被白色的硝烟弥漫。
“第一排,落!”
教官大喊的同时,手里的红旗举了起来,第一排的士兵们在装火药的同时,立刻身体半蹲,把射击位置让给后排的兄弟。
日复一日的队列训练,雷家军的士兵们对口令都有了机械化的反应,那边一下令这边就蹲下了,即使因为声音大没听见,看到身边战友的反应也跟着蹲下。
第二排的教官在第一排喊话之后,就在盘算着时间。
“开火!”
第二排的教官在第一排喊话之后,数了五个数,立马下令。
这个时候如果前面的士兵不蹲下,被打死活该。
“砰砰砰!”
第二排的一百只火枪集体开火了。
“第二排、落!!”
“开火!!”
紧接着第三派的火枪又是打响。
“第一排!起!”
随着教官的命令,已经装填好的第一排士兵站了起来。
“开火!”
“砰砰砰!”
……
连续三轮,疾风骤雨般的射击,让在场的高级军官都看愣住了!
这射击的速度也太快了,除了有准备的骑兵,其他士兵想跑也……!
这火枪的射程有多远,大帅刚刚已经演示过了。
二百米的靶子一枪而过。
虽然士兵的枪法不能和大帅比,但是在战场上,数百人甚至数千人的密集射击中,根本太过瞄准,因为精准不精准已经没有关系了。
“诸位,你们看这枪威力怎么样,能不能在军中代替弓箭!”雷卫东把玩着手里的火枪道。
“当然可以了,这玩意比弓箭好多了!”陈远率先开口问道:“大帅,我看你刚刚的射击和士兵们的射击都没有点燃火绳,是否是说,以后的火器都不用火绳了,那么是不是不怕风雨天气了?”
“不错!”雷卫东点点头,道:“火枪采用遂发打火,子弹采用定装火药装在防水的油纸壳内,故而不惧雨雪,当然下大暴雨的时候还是有影响。”
“下大暴雨对谁都有影响!”徐东笑道道,“大帅,不知道刚刚的火枪什么时候能装备部队,要是我们骑兵能够于马上携火枪奔袭,那景象……啧啧,绝对无敌了!”
“要装备也是先装备我们步兵!”刘兴义不满道,“你们骑兵主要靠远途奔袭,集团冲锋,对火器要求不大,不像我们步兵,以火枪刚刚的射速,采用密集队形来抗击骑兵……,可以说骑兵对步卒的冲撞优势,不复存在!”
“张师傅,这枪能射击多少子弹!”看到众将领都希望自己的部队尽快装备火枪,雷卫东把目光放到了大匠张师傅身上。
“大帅,这样的一把线膛枪枪管射击寿命在三百发到五百发子弹之间,在我们的实验中,有一只枪管的使用寿命到了730发子弹,再多枪管就报废了。”
“300到500发!”对于这个数字雷卫东有点失望,寿命有点太短了,不过现在才17世纪,冶炼技术肯定和几百年后不能比,不能强求。
“这样的枪管一天能生产多少只!”雷卫东继续问道。
“大帅,这枪最难的部分就是在枪管里刻膛线,如果用人工刻线,即使是大匠的我们一天能刻出一只就顶天了,其他人就不用说了。”张师傅回答道,
“不过幸亏大帅的提点,我们做出了水利雕刻机,现在有八十五台水利雕刻机已经投入了使用,一天差不多能雕刻八十五只合格的枪管。”
“八十五只太少了,一天最少要生产一千只才行,有什么困难说出来?”听到生产量只有小小的八十五只,雷卫东摇摇头表示对这数量严重不满意。
“大帅,主要是适合安装水利雕刻机的地方太少了!”张师傅有些为难的说道,“这里是山区,合适安装水利机械的地方不多,再加上我们还需要安全其他水利机械,雷家寨附近已经没空了!”
说着,张师傅把大家带到了一个水力工坊,让大家参观。
这里进行着胸甲的打造。
有矛就有盾,米尼步枪毕不是机枪,要想抵御骑兵的集团冲锋几乎不可能,必须对士兵做最好的保护,而胸甲是最好的选择。
水力工坊中,在老师傅的指导下,学徒们拿着块铁板小心翼翼地塞进不断上下地砧锤之中。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