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武帝寄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徐羡之讲完徐道覆的话,叹了一声说:“徐道覆虽为盗匪,实非凡才啊。卢循落入如此颓势,全赖徐道覆周旋。”
桓修听徐羡之这样的感慨,不禁有些动容。他问徐羡之:“依宗文之见。我们当如何处之?”
徐羡之环顾了帐中一圈,见大家都望着他不说话,他才开口说:“如此情形,灭卢循实乃举手之劳。然而灭之后该当如何?却非易事。自当年会稽失守之后,浙江之南朝廷实难控制。选文官武将易、派守卒难。大晋国良将众多,而兵源却不足。
当年汉高祖平定天下,韩信、曹参等军功赫赫,张良、陈平等奇计连连,然而第一功臣,却是萧何莫属。何者?萧何于政,能抚民;于民,能募兵。我大晋国此时不乏韩、张,却缺萧何。如萧何一般的募兵奇才倒也曾有过一位。”
他说到此处,有意顿了一顿。
大家一愣,想听听徐羡之说的这个人倒底是谁。不过,很快大家就明白了,他所指的其实是孙恩,不禁相视一笑。
徐羡之也笑了笑,接着又说:“卢循毕竟不及孙恩的募兵之能,但是卢循剿灭之后,孙恩的徒子徒孙尚在,他们另扯大旗扬臂召兵募勇,也非难事。卢循虽为贼首,但毕竟尚读过些许孔孟之书;他虽为乱一方,但终不能成大器。留卢循一命,孙恩的徒子徒孙便会聚于卢循麾下,以免四处为害。此于我利大于弊。不知各位是否认同?”
剿灭孙恩、卢循,本是我辈义不容辞的职责。现在听徐羡之一席话,倒觉得也有一些道理。毕竟,目前的朝廷的的确确是不可能将精力过多地牵制在南方。朝政也好、民政也好、军政也好,均处于多事之秋。像我这样的以军功晋身之人,自然可以把贼众尽行剿灭,但桓玄、桓修之辈,当然要权衡个中的利害。
果然,听了徐羡之的话后,桓修不待众人发言就开口说:“宗文此言果然精辟。既然剿灭卢循利小于弊,但也不能放任他在南方为乱。如之奈何?”
徐羡之没有说话。桓修又把目光投向我。
我听了徐羡之的话后也在心里权衡。如果剿灭了卢循,桓玄的确是有可能变本加厉的残害北府将士。留着卢循在,也许还能牵制桓玄。但卢循毕竟是贼,这次把他困在内地使其不能再逃回海上,如不趁机斩草除根的确会令我耿耿于怀。
我权衡了一番说:“卢循、徐道覆等贼原本是期望能占据一郡休养生息,以便与王师争雄。但是,贼人们又误判了太尉剿贼的决心,所以才会如此大胆地在南方生事。此次将其尽行剿灭确实易如反掌。但正如宗文所述,卢循毕竟不同于孙恩。
数月来,卢循治下之永嘉远远强过朝廷治下之永嘉。如果卢循等能痛改前非,真心归附于朝廷,倒不失为为朝廷广纳人才。毕竟贼人中不仅仅只有徐道覆一个人才。然而如果眼下放虎归山,恐怕还会为害不浅。
不如暂且把贼人逐回海岛。派兵封锁出海之路,令一良将守之,将他们困于海外。等这些贼人在海外无所作为、军心涣散时,再分化之,选其中精明强干者招为我用。余下贼人碌碌无为,也就自然散去了。”
这个建议如果被桓修采纳,就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桓修令我带兵守海路;二是桓修派另一将驻守,而带我回京口。二者于我孰利孰弊,此时是难以断定的。
令我回京口,我就可以与建康、京口的义士们一同策划如何反桓玄;令我驻守海路,我便可以把义士们召到天高皇帝远的地方经营势力,学卢循一样建立反桓的基地,甚至还可以把卢循的势力招募进来。而后高举义旗,率军攻入建康。
桓修听了我的建议,也摸了摸胡子,但是并没有说话。
... -->>
徐羡之讲完徐道覆的话,叹了一声说:“徐道覆虽为盗匪,实非凡才啊。卢循落入如此颓势,全赖徐道覆周旋。”
桓修听徐羡之这样的感慨,不禁有些动容。他问徐羡之:“依宗文之见。我们当如何处之?”
徐羡之环顾了帐中一圈,见大家都望着他不说话,他才开口说:“如此情形,灭卢循实乃举手之劳。然而灭之后该当如何?却非易事。自当年会稽失守之后,浙江之南朝廷实难控制。选文官武将易、派守卒难。大晋国良将众多,而兵源却不足。
当年汉高祖平定天下,韩信、曹参等军功赫赫,张良、陈平等奇计连连,然而第一功臣,却是萧何莫属。何者?萧何于政,能抚民;于民,能募兵。我大晋国此时不乏韩、张,却缺萧何。如萧何一般的募兵奇才倒也曾有过一位。”
他说到此处,有意顿了一顿。
大家一愣,想听听徐羡之说的这个人倒底是谁。不过,很快大家就明白了,他所指的其实是孙恩,不禁相视一笑。
徐羡之也笑了笑,接着又说:“卢循毕竟不及孙恩的募兵之能,但是卢循剿灭之后,孙恩的徒子徒孙尚在,他们另扯大旗扬臂召兵募勇,也非难事。卢循虽为贼首,但毕竟尚读过些许孔孟之书;他虽为乱一方,但终不能成大器。留卢循一命,孙恩的徒子徒孙便会聚于卢循麾下,以免四处为害。此于我利大于弊。不知各位是否认同?”
剿灭孙恩、卢循,本是我辈义不容辞的职责。现在听徐羡之一席话,倒觉得也有一些道理。毕竟,目前的朝廷的的确确是不可能将精力过多地牵制在南方。朝政也好、民政也好、军政也好,均处于多事之秋。像我这样的以军功晋身之人,自然可以把贼众尽行剿灭,但桓玄、桓修之辈,当然要权衡个中的利害。
果然,听了徐羡之的话后,桓修不待众人发言就开口说:“宗文此言果然精辟。既然剿灭卢循利小于弊,但也不能放任他在南方为乱。如之奈何?”
徐羡之没有说话。桓修又把目光投向我。
我听了徐羡之的话后也在心里权衡。如果剿灭了卢循,桓玄的确是有可能变本加厉的残害北府将士。留着卢循在,也许还能牵制桓玄。但卢循毕竟是贼,这次把他困在内地使其不能再逃回海上,如不趁机斩草除根的确会令我耿耿于怀。
我权衡了一番说:“卢循、徐道覆等贼原本是期望能占据一郡休养生息,以便与王师争雄。但是,贼人们又误判了太尉剿贼的决心,所以才会如此大胆地在南方生事。此次将其尽行剿灭确实易如反掌。但正如宗文所述,卢循毕竟不同于孙恩。
数月来,卢循治下之永嘉远远强过朝廷治下之永嘉。如果卢循等能痛改前非,真心归附于朝廷,倒不失为为朝廷广纳人才。毕竟贼人中不仅仅只有徐道覆一个人才。然而如果眼下放虎归山,恐怕还会为害不浅。
不如暂且把贼人逐回海岛。派兵封锁出海之路,令一良将守之,将他们困于海外。等这些贼人在海外无所作为、军心涣散时,再分化之,选其中精明强干者招为我用。余下贼人碌碌无为,也就自然散去了。”
这个建议如果被桓修采纳,就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桓修令我带兵守海路;二是桓修派另一将驻守,而带我回京口。二者于我孰利孰弊,此时是难以断定的。
令我回京口,我就可以与建康、京口的义士们一同策划如何反桓玄;令我驻守海路,我便可以把义士们召到天高皇帝远的地方经营势力,学卢循一样建立反桓的基地,甚至还可以把卢循的势力招募进来。而后高举义旗,率军攻入建康。
桓修听了我的建议,也摸了摸胡子,但是并没有说话。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