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新二战风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十二月中的哈尔滨,天气骤冷,但是对于滞留城中的十余万苏军士兵来说,这一份严寒似乎并非无法忍受,与此相反,他们还能感觉到一份新年来临前的惬意。是啊,对于他们来说,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了。
而对于居住在哈尔滨城内的中国老百姓来说,这段时间的生活同样是惬意的。日本人完了,在保持了对哈尔滨长达十余年的恐怖统治之后,这些从东面海上窜过来的匪徒,终于结束了他们在哈尔滨的统治,如今,这些个昔日作威作福的家伙们,变成了彻头彻脑的阶下囚,他们被关押在哈尔滨郊外的数个集中营里,往日的风光与凶利已然不再。
这段时间,去城外不远处的集中营观看那些日军战俘,似乎成了哈尔滨市民的一大快事,看着他们身着单薄的军装,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顺便向他们的身上投掷一些石块、菜根,以发泄长久以来抑郁在心中的愤怒,这些都能给刚刚摆脱被奴役命运的人们带来极大的快感。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那些负责看守俘虏的苏军士兵,对哈尔滨市民的这种做法保持了旁观性的默许,每当有类似的冲突发生的时候,这些苏军的士兵就三三两两的围聚在一起,吸着烟,眉开眼笑的在一旁“看戏”
苏军留守人员的这种漠视态度,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助长了市民们的报复心理,因此,在哈尔滨郊外的数个战俘集中营。接连不断地发生市民与战俘之间的冲突,情况在进入十二月中旬之后,变得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战俘伤亡的情况。
而在另一方面,随着苏军在满洲正面战场上一步步的攻势,日本关东军开始呈现出全线溃败的局面。十二月十日,苏军四线方面军克雷洛夫部的两个步兵师,在牡丹江外围地区发动攻势,经过八小时的激战,一举歼灭原驻守牡丹江地区的三个日军旅团。打死打伤日军士兵四千余人,俘虏少将以下军官二十余人。随即苏军进占牡丹江、延吉一线地区。彻底堵住了日军由这一线向朝鲜半岛转移的通道。原本滞留在该地区的近十万日本侨民,被迫向吉林一带转移。
十二月十一日。返回莫斯科近半月之久地楚思南,乘坐军机返回东线战场,在刚刚修复好的哈尔滨机场上,他刚一下飞机,就迫不及待地下达了一连串的作战命令,而其中最为重要地一条,就是命令克雷洛夫部务必竭尽全力向南挺进。将试图朝长城以南地区转移的那为数众多的日本侨民俘获在手。与此同时,他还命令在敌后活动的抗联武装,积极的活动起来,给向南转移的日本侨民、军队制造袭扰,从而延缓他们的南退速度。
十一日午时三十分,近四百架轰炸机、俯冲轰炸机从苏联境内地三个空军基地起飞。对由吉林通往沈阳、长春的公路;由哈尔滨经吉林通往平壤的铁路;由沈阳通往平壤的铁路,实施了大规模的轰炸。
“这是黑色的一天。”
后来地日本二战史学家在谈及这一天的苏军空袭时,往往都会说上这么一句话。而在实际上,对于那些日本移民来说,这也的确是黑色地一天。
在吉林的郊区,近十万的日本侨民等候着可以承载他们南下抑或是东进的列车到来,毫无疑问,聚集在这一带的庞大侨民数量,无论对于铁路运输还是对于公路运输来说,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再加上此时恰好是关东军作战的艰难时期,司令部方面要想调集这么大规模的运输力量,也着实的不容易。就这样,随着运输的迟滞,在吉林一带的日本移民越聚越多,而在制空权全部丧失的条件下,这其中蕴含着多大的危险实在是显而易见的。
也许有人会说,仗都打成这样了,还去顾虑那些移民干什么?尤其是日本军人,他们原本就不是仁慈善良的物种,他们还会考虑移民?其实,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关东军司令部不得不去考虑他们的移民问题了,毕竟在吉林近郊的不是一千抑或是几千的移民,而是数万近十万的移民。如果在满洲的军队,连自己的移民都无法保住,那么对于士兵的士气而言,将会是一个无比沉重的打击,甚至于今后的作战能否继续顺利展开,都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关东军司令部才在保证将后续部队运往前线的同时,竭尽全力的要将这批移民运入关内。
但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由于战争之初对战场制空权的丧失,日本关东军几乎陷入了某种程度的绝境,他们就像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在西线所遭遇的情况一样,无论是后勤运输还是兵团行进,都面临着苏军来自空中的肆无忌惮的打击。而对于日本移民的政策,早在战争之处,作为东线战役总司令的楚思南,就做出了很系统、很强硬的对待政策,按照他的说法,在邪恶的日本军国主义挑唆与驱使下,凡是进入日占区的所谓日本移民,已经完全失去了其作为平民的资格,与此同时,也失去了国际法中所规定的平民所应享有的战争保护权益。“他们已经成为了某种程度上军人,作为奴役另一民族的参与者,他们已经成为了法西斯追随者,对于这些人,我们的政策,而且是唯一的政策就是,要嘛投降接受审判,要嘛被直接消灭,没有中间道路可行。”
战争是残酷的,而战术则是不择手段的。当近十万日本移民拥挤在吉林郊区等待南下的时候,苏军方面同样想到了一个可以沉重打击日军士气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堪称庞大的空中轰炸与地面进攻计划出台了。
十一日下午一点二十分,四十架苏军俯冲轰炸机飞临吉林南郊日军驿马邬车站,在这个规模并不算很大地日军军用车站上,如今滞留着日本移民上万人。这些可怜的人期盼在这里可以等到南下的火车,从而搭载着他们脱离战争苦海,但是很可惜,他们首先等来并不是盛满希望的火车,而是播撒着死亡火种的苏军轰炸机。
其实,在最初的时候,这一批苏军轰炸机并没有将这个不起眼的小站作为直接的打击目标。他们的原定计划,是炸毁这一带的铁路干线。从而截断该地区日军地运输能力。正因为如此,在一点二十分的时候。这一批苏军俯冲轰炸机先是从车站上方掠过,而没有发动对面目标地袭击。
但是,飞机掠过时那隆隆的马达声,令原本潜藏在车站附近原中国民居内地日本移民惊慌失措,他们按照之前受过的防空训练,纷纷从民居内逃散出来,四处寻找着可以隐蔽的场所。一时间。四处奔走、如同鸭群一般的逃难者,拥堵了小站附近的街道、旷野,殊不知,他们的慌乱,令原本正在通过望远镜寻找轰炸目标的苏军战机观测员很快发现了这里地异常,随着苏军俯冲轰炸机编队的调头。史无前例的灾难出现了。
伴随着战机俯冲时所发出的刺耳尖叫声,一团团巨大的火光在盲目奔跑的人群中升起,一串串激射地机炮、机枪子弹。如同耕犁一般肆无忌惮的收罗着生命的祭品。在那浓烟与火光地映衬中,一具具原本鲜活的躯体,被残忍的撕成碎片,四散纷飞的肉块与肢体,毫无规律的散落地面,它们用活生生的事实,向这个世界阐述着战... -->>
十二月中的哈尔滨,天气骤冷,但是对于滞留城中的十余万苏军士兵来说,这一份严寒似乎并非无法忍受,与此相反,他们还能感觉到一份新年来临前的惬意。是啊,对于他们来说,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了。
而对于居住在哈尔滨城内的中国老百姓来说,这段时间的生活同样是惬意的。日本人完了,在保持了对哈尔滨长达十余年的恐怖统治之后,这些从东面海上窜过来的匪徒,终于结束了他们在哈尔滨的统治,如今,这些个昔日作威作福的家伙们,变成了彻头彻脑的阶下囚,他们被关押在哈尔滨郊外的数个集中营里,往日的风光与凶利已然不再。
这段时间,去城外不远处的集中营观看那些日军战俘,似乎成了哈尔滨市民的一大快事,看着他们身着单薄的军装,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顺便向他们的身上投掷一些石块、菜根,以发泄长久以来抑郁在心中的愤怒,这些都能给刚刚摆脱被奴役命运的人们带来极大的快感。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那些负责看守俘虏的苏军士兵,对哈尔滨市民的这种做法保持了旁观性的默许,每当有类似的冲突发生的时候,这些苏军的士兵就三三两两的围聚在一起,吸着烟,眉开眼笑的在一旁“看戏”
苏军留守人员的这种漠视态度,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助长了市民们的报复心理,因此,在哈尔滨郊外的数个战俘集中营。接连不断地发生市民与战俘之间的冲突,情况在进入十二月中旬之后,变得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战俘伤亡的情况。
而在另一方面,随着苏军在满洲正面战场上一步步的攻势,日本关东军开始呈现出全线溃败的局面。十二月十日,苏军四线方面军克雷洛夫部的两个步兵师,在牡丹江外围地区发动攻势,经过八小时的激战,一举歼灭原驻守牡丹江地区的三个日军旅团。打死打伤日军士兵四千余人,俘虏少将以下军官二十余人。随即苏军进占牡丹江、延吉一线地区。彻底堵住了日军由这一线向朝鲜半岛转移的通道。原本滞留在该地区的近十万日本侨民,被迫向吉林一带转移。
十二月十一日。返回莫斯科近半月之久地楚思南,乘坐军机返回东线战场,在刚刚修复好的哈尔滨机场上,他刚一下飞机,就迫不及待地下达了一连串的作战命令,而其中最为重要地一条,就是命令克雷洛夫部务必竭尽全力向南挺进。将试图朝长城以南地区转移的那为数众多的日本侨民俘获在手。与此同时,他还命令在敌后活动的抗联武装,积极的活动起来,给向南转移的日本侨民、军队制造袭扰,从而延缓他们的南退速度。
十一日午时三十分,近四百架轰炸机、俯冲轰炸机从苏联境内地三个空军基地起飞。对由吉林通往沈阳、长春的公路;由哈尔滨经吉林通往平壤的铁路;由沈阳通往平壤的铁路,实施了大规模的轰炸。
“这是黑色的一天。”
后来地日本二战史学家在谈及这一天的苏军空袭时,往往都会说上这么一句话。而在实际上,对于那些日本移民来说,这也的确是黑色地一天。
在吉林的郊区,近十万的日本侨民等候着可以承载他们南下抑或是东进的列车到来,毫无疑问,聚集在这一带的庞大侨民数量,无论对于铁路运输还是对于公路运输来说,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再加上此时恰好是关东军作战的艰难时期,司令部方面要想调集这么大规模的运输力量,也着实的不容易。就这样,随着运输的迟滞,在吉林一带的日本移民越聚越多,而在制空权全部丧失的条件下,这其中蕴含着多大的危险实在是显而易见的。
也许有人会说,仗都打成这样了,还去顾虑那些移民干什么?尤其是日本军人,他们原本就不是仁慈善良的物种,他们还会考虑移民?其实,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关东军司令部不得不去考虑他们的移民问题了,毕竟在吉林近郊的不是一千抑或是几千的移民,而是数万近十万的移民。如果在满洲的军队,连自己的移民都无法保住,那么对于士兵的士气而言,将会是一个无比沉重的打击,甚至于今后的作战能否继续顺利展开,都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关东军司令部才在保证将后续部队运往前线的同时,竭尽全力的要将这批移民运入关内。
但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由于战争之初对战场制空权的丧失,日本关东军几乎陷入了某种程度的绝境,他们就像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在西线所遭遇的情况一样,无论是后勤运输还是兵团行进,都面临着苏军来自空中的肆无忌惮的打击。而对于日本移民的政策,早在战争之处,作为东线战役总司令的楚思南,就做出了很系统、很强硬的对待政策,按照他的说法,在邪恶的日本军国主义挑唆与驱使下,凡是进入日占区的所谓日本移民,已经完全失去了其作为平民的资格,与此同时,也失去了国际法中所规定的平民所应享有的战争保护权益。“他们已经成为了某种程度上军人,作为奴役另一民族的参与者,他们已经成为了法西斯追随者,对于这些人,我们的政策,而且是唯一的政策就是,要嘛投降接受审判,要嘛被直接消灭,没有中间道路可行。”
战争是残酷的,而战术则是不择手段的。当近十万日本移民拥挤在吉林郊区等待南下的时候,苏军方面同样想到了一个可以沉重打击日军士气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堪称庞大的空中轰炸与地面进攻计划出台了。
十一日下午一点二十分,四十架苏军俯冲轰炸机飞临吉林南郊日军驿马邬车站,在这个规模并不算很大地日军军用车站上,如今滞留着日本移民上万人。这些可怜的人期盼在这里可以等到南下的火车,从而搭载着他们脱离战争苦海,但是很可惜,他们首先等来并不是盛满希望的火车,而是播撒着死亡火种的苏军轰炸机。
其实,在最初的时候,这一批苏军轰炸机并没有将这个不起眼的小站作为直接的打击目标。他们的原定计划,是炸毁这一带的铁路干线。从而截断该地区日军地运输能力。正因为如此,在一点二十分的时候。这一批苏军俯冲轰炸机先是从车站上方掠过,而没有发动对面目标地袭击。
但是,飞机掠过时那隆隆的马达声,令原本潜藏在车站附近原中国民居内地日本移民惊慌失措,他们按照之前受过的防空训练,纷纷从民居内逃散出来,四处寻找着可以隐蔽的场所。一时间。四处奔走、如同鸭群一般的逃难者,拥堵了小站附近的街道、旷野,殊不知,他们的慌乱,令原本正在通过望远镜寻找轰炸目标的苏军战机观测员很快发现了这里地异常,随着苏军俯冲轰炸机编队的调头。史无前例的灾难出现了。
伴随着战机俯冲时所发出的刺耳尖叫声,一团团巨大的火光在盲目奔跑的人群中升起,一串串激射地机炮、机枪子弹。如同耕犁一般肆无忌惮的收罗着生命的祭品。在那浓烟与火光地映衬中,一具具原本鲜活的躯体,被残忍的撕成碎片,四散纷飞的肉块与肢体,毫无规律的散落地面,它们用活生生的事实,向这个世界阐述着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