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少帅春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立秋将近,一张紧急命令,将他从奉天讲武堂直接叫回了奉天大帅府。等他连夜赶到时,张作霖正和继室卢氏围在火盆旁烧黏豆包。他还以为发生什么大事,张作霖一句话惊得他半死:“小六子,叫你来,是为了给你完婚1
张汉卿啼笑皆非,他今年才16岁,在后世还不过初中刚毕业。虽然这时空早婚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他的心理年龄也已经整整比现在的这具驱壳多了整整10个年头,在生理上也绝对可以接受,但是对于这个年龄段就结婚,他还真的觉得很难理解。乍听这消息,张汉卿几乎要昏倒。
张汉卿要成婚了!新娘子于凤至比他大4岁。
历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虽然张汉卿一系列动作稍稍加快了张作霖控制东北的时间表,但是历史上的有些事儿还是按照它的轨迹前行了。
张汉卿和于凤至这段姻缘,起始于一次非常偶然的意外。
20世纪初,当张作霖徜徉于山林草泽之间的时候,曾受过梨树县商会会长于文斗的救命之恩。一次偶然的机会,张作霖得知于文斗的女儿于凤至“福禄深厚,乃是凤命”。张作霖是一个颇自负的男人。他深信“将门虎子”与“凤命千金”是难得的姻缘,婚后一定大富大贵、大吉大利。从那时起他便许下一个心愿:一旦得势,他的儿子必与于家女儿成亲,用以相报。后来张作霖做了奉天督军,权势两得,便一心要娶于文斗的女儿做了他的儿媳。在正史上,他们正该在这一年结婚。
虽然史书上说于凤至“修养、才思过人,能填诗对句,鉴赏名画”。爱新觉罗amp;#8226;博杰就曾盛赞于凤至“长得很美”。“她生就一张很古典的脸,清清秀秀的,宛若一枝雨后荷塘里盛开的莲。”
关于他们结婚前的故事坊间有许多版本,什么“画店相亲”、“对诗述情”、“一对新人两场婚礼”等等,都讲得绘声绘色。但无论是前生的张学良还是后世的张汉卿他们自己都说,他们两人第一次见面都是在婚礼上。
前生的张学良跟随父亲住进省城奉天后,开始学英文,在这一过程中结交了许多英美朋友,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充满了他的脑海,所以对婚姻方面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十分反感。
后世的张汉卿也是很不满意:在他看来,婚姻美满的前提是感情,他好歹在前生也是硕士毕业,算是个高材生了,现在冷不防要和一个大他4岁的“村姑”结婚,思想上也很难转变过来。
再者,张汉卿正是在军界混得风声水起的时候,雅不愿因为婚姻拖累自己的发展历程。
在张汉卿说了一堆有理有据逻辑清晰的理由后,总结说:“报恩我不反对,但用儿女婚姻大事来报恩,我不理解。”张作霖说:“这个家现在我说了算,你的话留着等你说了算时再说吧1说完这些话后,下面几句话打动了张汉卿:“你的正室原配非听我的不可。你如果不同意旧式婚姻,你和于家女儿成亲后,就叫你媳妇跟着你妈(指继室卢夫人)好了。这是我答应于家的事情,如果凤至的爸爸还活着,这件事还有商量的余地。现在凤至的爸爸死了,剩下她们孤孀弱女,从哪方面讲,这‘不’字都不能从我们张家嘴里说出来。”
停了一会儿,张作霖又加上一句:“如果你不同意这门亲事,你和凤至成亲后,你在外面找别的女人,我可以不管。”
张汉卿嘟囔了一句:“人也不熟,面都没见过,这么大个奉天城就没有……”
张作霖又把火盆里的黏豆包翻了个儿。慢悠悠地说:“我是过来的人,这男女的事儿嘛,和火盆里的黏豆包,没他妈什么两样,开始时豆包是冻的,放在火盆里,慢慢就化了,最后不就热乎了?!人哪,都是由生变熟的。”
眼见无可挽回,张汉卿于是用一句很现代的话来解嘲:“人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要适应环境。”随即又自我满足说:“我的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嘛1
张汉卿终于同意成婚。
张汉卿的这付躯壳的主人张学良是张家的长子,小的时候和母亲生活在农村,吃了不少苦。11岁时,生母又撒手人寰,因此,张作霖对他格外疼爱。对张学良的婚姻大事,张作霖更是费尽心思。“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这奉天的将来还得着落在他身上。有道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成个家,始终不算成人不是?
自从张汉卿勉强同意娶于凤至为妻,张作霖就开始为婚礼做准备。他先找人查黄历,将结婚日期定在8月8日,星期二,农历七月初十。因为黄历上写着,这天,宜祈福,求子,立约,结婚。
他们见面的时刻真够庄严、隆重的了。结婚前几天,奉天的主要报纸都预先刊登了张汉卿和于凤至的照片。媒体宣传无疑助长了人们对这场婚礼的重视,全奉天的大小官员、军人、绅商、百姓都将期待的目光集中到了大帅府,人们翘首盼望着这一天。
8日,天刚朦朦亮,奉天城里家家户户都传出“放鞭炮”的声音,乒乒乓乓响个不停,似乎都在庆祝张大帅家的大喜事。其实,这天是立秋,家家都在剁饺子馅,准备包饺子,在我国北方的传统习俗中叫“抢秋膘”。
吃完饺子,许多人都翻腾出家中最好的衣服,穿戴整齐,陆陆续续向奉天城大南门的方向走来。
位于大南门里通天街上的大帅府,今天也穿上了节日的盛装。“目”字形三进四合院,门门有“喜”,柱柱披红,廊廊挂彩。帅府正南门、东辕门、西辕门两旁的树上、门墙外面铺满了鞭炮。两列精神抖擞的军乐队站在正门前两侧,悦耳的迎宾乐曲将大帅府的威风传到了奉天城的各个角落。两条红色彩带从挑檐起脊的大影壁墙两侧垂落至地,镶嵌在影壁墙正中汉白玉上的“鸿禧”二字格外耀眼夺目。
影壁墙后面的第一进院落是接待来客的地方,一条鲜红的地毯从帅府大门一直铺到正房门前。正房门两侧一对石狮子的脖子上围着红绸子,胸前... -->>
立秋将近,一张紧急命令,将他从奉天讲武堂直接叫回了奉天大帅府。等他连夜赶到时,张作霖正和继室卢氏围在火盆旁烧黏豆包。他还以为发生什么大事,张作霖一句话惊得他半死:“小六子,叫你来,是为了给你完婚1
张汉卿啼笑皆非,他今年才16岁,在后世还不过初中刚毕业。虽然这时空早婚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他的心理年龄也已经整整比现在的这具驱壳多了整整10个年头,在生理上也绝对可以接受,但是对于这个年龄段就结婚,他还真的觉得很难理解。乍听这消息,张汉卿几乎要昏倒。
张汉卿要成婚了!新娘子于凤至比他大4岁。
历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虽然张汉卿一系列动作稍稍加快了张作霖控制东北的时间表,但是历史上的有些事儿还是按照它的轨迹前行了。
张汉卿和于凤至这段姻缘,起始于一次非常偶然的意外。
20世纪初,当张作霖徜徉于山林草泽之间的时候,曾受过梨树县商会会长于文斗的救命之恩。一次偶然的机会,张作霖得知于文斗的女儿于凤至“福禄深厚,乃是凤命”。张作霖是一个颇自负的男人。他深信“将门虎子”与“凤命千金”是难得的姻缘,婚后一定大富大贵、大吉大利。从那时起他便许下一个心愿:一旦得势,他的儿子必与于家女儿成亲,用以相报。后来张作霖做了奉天督军,权势两得,便一心要娶于文斗的女儿做了他的儿媳。在正史上,他们正该在这一年结婚。
虽然史书上说于凤至“修养、才思过人,能填诗对句,鉴赏名画”。爱新觉罗amp;#8226;博杰就曾盛赞于凤至“长得很美”。“她生就一张很古典的脸,清清秀秀的,宛若一枝雨后荷塘里盛开的莲。”
关于他们结婚前的故事坊间有许多版本,什么“画店相亲”、“对诗述情”、“一对新人两场婚礼”等等,都讲得绘声绘色。但无论是前生的张学良还是后世的张汉卿他们自己都说,他们两人第一次见面都是在婚礼上。
前生的张学良跟随父亲住进省城奉天后,开始学英文,在这一过程中结交了许多英美朋友,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充满了他的脑海,所以对婚姻方面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十分反感。
后世的张汉卿也是很不满意:在他看来,婚姻美满的前提是感情,他好歹在前生也是硕士毕业,算是个高材生了,现在冷不防要和一个大他4岁的“村姑”结婚,思想上也很难转变过来。
再者,张汉卿正是在军界混得风声水起的时候,雅不愿因为婚姻拖累自己的发展历程。
在张汉卿说了一堆有理有据逻辑清晰的理由后,总结说:“报恩我不反对,但用儿女婚姻大事来报恩,我不理解。”张作霖说:“这个家现在我说了算,你的话留着等你说了算时再说吧1说完这些话后,下面几句话打动了张汉卿:“你的正室原配非听我的不可。你如果不同意旧式婚姻,你和于家女儿成亲后,就叫你媳妇跟着你妈(指继室卢夫人)好了。这是我答应于家的事情,如果凤至的爸爸还活着,这件事还有商量的余地。现在凤至的爸爸死了,剩下她们孤孀弱女,从哪方面讲,这‘不’字都不能从我们张家嘴里说出来。”
停了一会儿,张作霖又加上一句:“如果你不同意这门亲事,你和凤至成亲后,你在外面找别的女人,我可以不管。”
张汉卿嘟囔了一句:“人也不熟,面都没见过,这么大个奉天城就没有……”
张作霖又把火盆里的黏豆包翻了个儿。慢悠悠地说:“我是过来的人,这男女的事儿嘛,和火盆里的黏豆包,没他妈什么两样,开始时豆包是冻的,放在火盆里,慢慢就化了,最后不就热乎了?!人哪,都是由生变熟的。”
眼见无可挽回,张汉卿于是用一句很现代的话来解嘲:“人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要适应环境。”随即又自我满足说:“我的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嘛1
张汉卿终于同意成婚。
张汉卿的这付躯壳的主人张学良是张家的长子,小的时候和母亲生活在农村,吃了不少苦。11岁时,生母又撒手人寰,因此,张作霖对他格外疼爱。对张学良的婚姻大事,张作霖更是费尽心思。“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这奉天的将来还得着落在他身上。有道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成个家,始终不算成人不是?
自从张汉卿勉强同意娶于凤至为妻,张作霖就开始为婚礼做准备。他先找人查黄历,将结婚日期定在8月8日,星期二,农历七月初十。因为黄历上写着,这天,宜祈福,求子,立约,结婚。
他们见面的时刻真够庄严、隆重的了。结婚前几天,奉天的主要报纸都预先刊登了张汉卿和于凤至的照片。媒体宣传无疑助长了人们对这场婚礼的重视,全奉天的大小官员、军人、绅商、百姓都将期待的目光集中到了大帅府,人们翘首盼望着这一天。
8日,天刚朦朦亮,奉天城里家家户户都传出“放鞭炮”的声音,乒乒乓乓响个不停,似乎都在庆祝张大帅家的大喜事。其实,这天是立秋,家家都在剁饺子馅,准备包饺子,在我国北方的传统习俗中叫“抢秋膘”。
吃完饺子,许多人都翻腾出家中最好的衣服,穿戴整齐,陆陆续续向奉天城大南门的方向走来。
位于大南门里通天街上的大帅府,今天也穿上了节日的盛装。“目”字形三进四合院,门门有“喜”,柱柱披红,廊廊挂彩。帅府正南门、东辕门、西辕门两旁的树上、门墙外面铺满了鞭炮。两列精神抖擞的军乐队站在正门前两侧,悦耳的迎宾乐曲将大帅府的威风传到了奉天城的各个角落。两条红色彩带从挑檐起脊的大影壁墙两侧垂落至地,镶嵌在影壁墙正中汉白玉上的“鸿禧”二字格外耀眼夺目。
影壁墙后面的第一进院落是接待来客的地方,一条鲜红的地毯从帅府大门一直铺到正房门前。正房门两侧一对石狮子的脖子上围着红绸子,胸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