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轮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象山求援
成为公司领导后,和人们想象还是有出入的,人们总觉得当官的办事容易。其实,那得看是什么事,有些事容易,有些不容易,或者说根本就办不了。当老百姓有老百姓的的难处,当官也有当官的难处。
一段时期以来,杨东觉得最难的还是与外界打交道。与政府的官员打交道还好说,不管怎样,公司是大企业,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影响力大,又是省里首屈一指的利税大户,同时这几年政府也在积极转变作风,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和行为日渐深入,所以和政府打交道尽管不是那么顺利,却也不是很难。怕就怕一些垄断行业里的龙头企业。再加上前面有些误会,事情办起来就让你哭笑不得,历经尴尬。
杨东刚到公司上任时,正赶上全国性的煤炭紧张,价格高不说,关键是买不着,就连他们这种特大型的国企也买不着。省里计划的那点煤,只够烧两天的了。急的王健和杨东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公司一方面紧急向省里打报告,请求增加煤碳计划用量,同时,王健要求杨东想办法与省内的象山煤矿联系一下,能否在计划外给点动力煤。毕竟都是兄弟企业,互相支援一下也是应该的。
象山煤矿在省内是大煤矿,虽说比不上山西的那几个大矿,可在当地也是首屈一指。
杨东事后想,当时确实是大意了。考虑问题太直观、太简单了。而且,只是考虑当前,没有考虑历史,只考虑横向,没有考虑纵向。
为了建立直接的联系,杨东带着公司原料采供部的部长、副部长和秘书小郑来到象山煤矿,约见了象山煤矿主管销售的副矿长李建业,杨东向他表明了自己的来意,请求支援。
李建业是个黑瘦的小个子,衣着普通,貌不惊人,咋一看,像个村里的放羊娃,咋看咋不像中型煤矿的矿长,唯一的区别是他戴着一副眼镜,一副看上去质量很好的眼镜。
他说:“杨总,我们现在压力很大,国家计划催的很紧,完成国家计划我们都力不从心了,你们再要煤,我确实不敢答应你。”
杨东说:“李矿长,你看,我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公司现存的煤只够两天了,如果因为没有煤停了产,那影响就大了。没多有少,能不能挤点出来,我们先救救急,过了这特殊时期,我们再从长计议。”
李建业一副为难的表情:“事情到这一步,我就做不了主了,得和我们王玉新董事长谈了。”
当时杨东的心情是极其失望的。其实李建业对杨东说的话都是实话,并不是推诿,可杨东理解错了,他从心里有些瞧不上这个农民一样的副矿长。谁能想到,最后还是这个农民一样的副矿长帮了他们一把,促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从客观上化解了两个企业之间的矛盾和误会,也使杨东从根本上扭转了对他的看法,打心眼里充满了对他的尊敬。
杨东回来后,向王健作了汇报,语言里充满了对李建业的不屑。王健考虑了一下:“这样吧,我们一起再去一趟,和王玉新谈谈。”
杨东说:“那也好,表现我们的诚意嘛。”
王健叫来秘书小李,让小李通知公司办公室联系象山煤矿,告诉对方公司党政主要领导登门拜访,上门求援。同时,安排好车辆,准备礼品,档次要高,东西要好。小李答应着出去了。
事后,杨东反思,仅从这件事情上看,应该是他的问题,他在没有了解清楚两个企业间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的情况下,就仓促与王健带着公司一班人马赴象山煤矿求援,导致公司既没有搞到煤,又丢了面子。可见事前准备,事中协调是多么的重要。
第二天的天气万里无云,风和日丽,阳光灿烂。公司董事长王健、党委书记钱达昌,副总经理杨东、霍林等一干人马,浩浩荡荡奔赴象山煤矿。公司在省城的东边,确切的说是东南方向,象山煤矿所在的象山县离省城约一百六十多公里,是在西北方向。
象山县是个很封闭的地方,它属于山区,过去道路不好、交通不便,尽管离省城不是很远,也没人多少人去过。象山盛产土豆、玉米和高梁,过去是个穷苦的要死的地方,有一段顺口溜就是当时象山那地方生活的真实写照:
通讯靠吼,
交通靠走,
治安靠狗。
穿衣靠纺,
老婆靠想,
……
在很长的时期内,老百姓吃顿白面都是奢望。由于是山区,蔬菜种植少,特产是土豆。在当地,土豆既当主食又当副食,许多生活在山区的老人一辈子都在吃土豆,时令蔬菜既没有吃过,也不想吃,因为他们吃惯了土豆,胃里只接受土豆,觉得土豆就是菜,是世界上最好的菜。
山里水少,食油少,当地人不习惯吃鱼,或者说根本就不吃鱼。但很好的一点是,当地人不吃鱼,可也不祸害鱼,多少年来,当地及省城一直流传着象山水库里鱼不怕人的说法。说人往水库边上一站,鱼哗啦啦的就游过来了,摇头摆尾的在边上转悠,盼望着人能给它点吃的,可是人还没吃的呢,怎么能给它?所以转悠归转悠,吃的东西没有。
真正形成鱼怕人的局面是1967年第一批煤矿勘探队进驻象山后的事。据说,当年勘探队来到象山一看,这还了得?鱼多的根本不用网,拿个脸盆往水里一舀,就能舀上半盆来。虽然在品种上以草鱼和鲤鱼居多,但那是自然长成的,个头也不小,从营养到口感,和现在饲料喂养的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当时正值“文革”期间,生活困难,细粮极少,吃不上肉,也吃不上蔬菜,每天盐水煮土豆早把勘探队这帮... -->>
1、象山求援
成为公司领导后,和人们想象还是有出入的,人们总觉得当官的办事容易。其实,那得看是什么事,有些事容易,有些不容易,或者说根本就办不了。当老百姓有老百姓的的难处,当官也有当官的难处。
一段时期以来,杨东觉得最难的还是与外界打交道。与政府的官员打交道还好说,不管怎样,公司是大企业,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影响力大,又是省里首屈一指的利税大户,同时这几年政府也在积极转变作风,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和行为日渐深入,所以和政府打交道尽管不是那么顺利,却也不是很难。怕就怕一些垄断行业里的龙头企业。再加上前面有些误会,事情办起来就让你哭笑不得,历经尴尬。
杨东刚到公司上任时,正赶上全国性的煤炭紧张,价格高不说,关键是买不着,就连他们这种特大型的国企也买不着。省里计划的那点煤,只够烧两天的了。急的王健和杨东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公司一方面紧急向省里打报告,请求增加煤碳计划用量,同时,王健要求杨东想办法与省内的象山煤矿联系一下,能否在计划外给点动力煤。毕竟都是兄弟企业,互相支援一下也是应该的。
象山煤矿在省内是大煤矿,虽说比不上山西的那几个大矿,可在当地也是首屈一指。
杨东事后想,当时确实是大意了。考虑问题太直观、太简单了。而且,只是考虑当前,没有考虑历史,只考虑横向,没有考虑纵向。
为了建立直接的联系,杨东带着公司原料采供部的部长、副部长和秘书小郑来到象山煤矿,约见了象山煤矿主管销售的副矿长李建业,杨东向他表明了自己的来意,请求支援。
李建业是个黑瘦的小个子,衣着普通,貌不惊人,咋一看,像个村里的放羊娃,咋看咋不像中型煤矿的矿长,唯一的区别是他戴着一副眼镜,一副看上去质量很好的眼镜。
他说:“杨总,我们现在压力很大,国家计划催的很紧,完成国家计划我们都力不从心了,你们再要煤,我确实不敢答应你。”
杨东说:“李矿长,你看,我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公司现存的煤只够两天了,如果因为没有煤停了产,那影响就大了。没多有少,能不能挤点出来,我们先救救急,过了这特殊时期,我们再从长计议。”
李建业一副为难的表情:“事情到这一步,我就做不了主了,得和我们王玉新董事长谈了。”
当时杨东的心情是极其失望的。其实李建业对杨东说的话都是实话,并不是推诿,可杨东理解错了,他从心里有些瞧不上这个农民一样的副矿长。谁能想到,最后还是这个农民一样的副矿长帮了他们一把,促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从客观上化解了两个企业之间的矛盾和误会,也使杨东从根本上扭转了对他的看法,打心眼里充满了对他的尊敬。
杨东回来后,向王健作了汇报,语言里充满了对李建业的不屑。王健考虑了一下:“这样吧,我们一起再去一趟,和王玉新谈谈。”
杨东说:“那也好,表现我们的诚意嘛。”
王健叫来秘书小李,让小李通知公司办公室联系象山煤矿,告诉对方公司党政主要领导登门拜访,上门求援。同时,安排好车辆,准备礼品,档次要高,东西要好。小李答应着出去了。
事后,杨东反思,仅从这件事情上看,应该是他的问题,他在没有了解清楚两个企业间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的情况下,就仓促与王健带着公司一班人马赴象山煤矿求援,导致公司既没有搞到煤,又丢了面子。可见事前准备,事中协调是多么的重要。
第二天的天气万里无云,风和日丽,阳光灿烂。公司董事长王健、党委书记钱达昌,副总经理杨东、霍林等一干人马,浩浩荡荡奔赴象山煤矿。公司在省城的东边,确切的说是东南方向,象山煤矿所在的象山县离省城约一百六十多公里,是在西北方向。
象山县是个很封闭的地方,它属于山区,过去道路不好、交通不便,尽管离省城不是很远,也没人多少人去过。象山盛产土豆、玉米和高梁,过去是个穷苦的要死的地方,有一段顺口溜就是当时象山那地方生活的真实写照:
通讯靠吼,
交通靠走,
治安靠狗。
穿衣靠纺,
老婆靠想,
……
在很长的时期内,老百姓吃顿白面都是奢望。由于是山区,蔬菜种植少,特产是土豆。在当地,土豆既当主食又当副食,许多生活在山区的老人一辈子都在吃土豆,时令蔬菜既没有吃过,也不想吃,因为他们吃惯了土豆,胃里只接受土豆,觉得土豆就是菜,是世界上最好的菜。
山里水少,食油少,当地人不习惯吃鱼,或者说根本就不吃鱼。但很好的一点是,当地人不吃鱼,可也不祸害鱼,多少年来,当地及省城一直流传着象山水库里鱼不怕人的说法。说人往水库边上一站,鱼哗啦啦的就游过来了,摇头摆尾的在边上转悠,盼望着人能给它点吃的,可是人还没吃的呢,怎么能给它?所以转悠归转悠,吃的东西没有。
真正形成鱼怕人的局面是1967年第一批煤矿勘探队进驻象山后的事。据说,当年勘探队来到象山一看,这还了得?鱼多的根本不用网,拿个脸盆往水里一舀,就能舀上半盆来。虽然在品种上以草鱼和鲤鱼居多,但那是自然长成的,个头也不小,从营养到口感,和现在饲料喂养的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当时正值“文革”期间,生活困难,细粮极少,吃不上肉,也吃不上蔬菜,每天盐水煮土豆早把勘探队这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