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正说官场秘事大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只有平时教养有方,才能求得心安才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当官处事,务必诚实。为官之人若是靠欺骗造假来糊弄上司和百姓,其结果最终必定会被识破,那得到的肯定是罪加一等、更严厉的制裁。所以,回归根本的上上之策就是踏踏实实地做人为官。
吕僧珍字元瑜,是东平郡(治今山东济宁市北)范县人,家世居广陵(今江苏扬州)。从南齐时起,吕僧珍便随从萧衍,萧衍为豫州刺史,他任典箴;萧衍任领军,他补为主簿;建武二年(公元495年),萧衍率师援助义阳抗御北魏,吕僧珍随军前往。萧衍任雍州刺史,吕僧珍为萧衍手下中兵参军,被当作心腹之人。萧衍起兵,吕僧珍被任为前锋大将军,大破萧齐军队,为萧衍立下大功。
吕僧珍有大功于萧衍,被萧衍恩遇重用,其所受优待,无人可以相比。但吕僧珍从未居功自傲,恃宠纵情,而是更加小心谨慎。当值宫禁之中,即是盛夏,吕僧珍也不敢解衣。每次陪伴萧衍,吕僧珍总是屏气低声,不随意吃桌上的果品。有一次,吕僧珍喝醉了酒,拿了桌上一个柑桔,萧衍笑着说:“卿真是大有进步了。”拿一个柑桔被认为是大有进步,可见吕僧珍谨慎到什么程度。
吕僧珍因离乡日久,上表请求萧衍让他回乡祭扫先人之墓。萧衍为使其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不但准其还乡,还封其使持节、平北将军、南兖州(治今江苏扬州)刺史,即管理其家乡所在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然而,吕僧珍到任后,平心待下,不私亲戚,没有丝毫张狂之举。吕僧珍的从侄,是个卖葱的,他听说自己的叔叔做了大官,便不再卖葱了,跑到吕僧珍处要求谋个官作。吕僧珍对从侄说:“我深受国家重恩,还没有做出什么事情以为报效,怎敢以公济私。你们都有自己的事干,岂可妄求他职,快回葱市干你的本行吧!”
吕僧珍的旧宅在市北,前面有督邮的官府挡着。乡人都劝吕僧珍把督邮府迁走,把旧宅扩建。吕僧珍说:“督邮官府自我家盖房以来一直在此地,怎能为扩建吾宅让其搬家呢?”遂不许。吕僧珍有个姐姐,嫁给当地的一个姓于的人,家就在市西。她家的房子低矮临街,左邻右舍都是开买卖的店铺货摊,一看就是下等人住的地方。但吕僧珍常到姐姐家中作客,丝毫不觉以出入这种地方为耻。
君子立身处世,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这是封建社会中理想的作人准则。然而,这并非常人可以做到。更有甚者,贵而忘贱,得志便猖狂,恣意妄为,最终身败名裂。吕僧珍可谓深知立身之道的智者,他功高不自居,身贵不自傲。从而使皇帝对他更加信任、放心。吕僧珍58岁时病死,梁武帝萧衍下诏说:“大业初构,茂勋克举,及居禁卫,朝夕尽诚。方参任台槐,式隆朝寄;奄致丧逝,伤恸于怀。宜加优典,以隆宠命,可赠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常侍、鼓吹、侯如故。”不但如此,吕僧珍还被加谥为忠敬侯。吕僧珍善有其终,当和他立身谨慎是分不开的。
七、岑文本的家教
显达及远、富贵相传,这是人人都盼望的。对那些身享富贵的人来说,这种愿望就更强烈了。他们深知富贵的好处和获取富贵的艰辛,自不愿意自己的子孙把这一切葬送。在此,每个人对儿女的教育都是不同的,其效果也有着显著的差异。贪婪者以搜刮为能,以自私为训,其子孙只会产生出一批纨绔子弟。贤明者知足常乐,以德育人,自甘其苦,言传身教,这对子孙的影响就深刻多了,他们长大后才能独当一面,真正担得起重任,肩负起光耀门庭的责任,并发扬光大。
唐太宗时,岑文本以一介书生的身份,凭其出众的才华,步步升迁,最后被委以宰相的高位。上任之初,朝中大臣纷纷作贺,岑文本家一时车马不绝,门庭若市。
岑文本对此不喜反忧,他对前来作贺的人说:“我刚刚上任,一无政绩,二无贤德,有什么可以祝贺的呢?我今天只接受你们的警告,好听的话就不要说了。”
岑文本的家人见众人悻悻而去,都责怪他不近人情,岑文本便开导他们说:“他们虽是好心,却也难免其中有势利小人,借此攀附。如若皇上借此观察于我,我如此声张,还会有好结果吗?你们要切记:一个人万不可得意忘形,更不可失去应有的警惕;凡事取之实难,失去却在一夜之间啊。”
岑文本的家人自觉门庭高了,便劝岑文本另置大屋,多购产业。岑文本的妻子为此反复说过多次,岑文本就是不肯。他的妻子气得一天不吃饭,还发牢骚说:“你得此高位,就是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子孙谋划啊。现在人人都是这样,你自作清高,苦了自己,还要苦了孩子,遭人讥笑,这是何苦呢?”
岑文本把子女都招到妻子床前,苦口婆心道:“你所说的,都是俗人之见,近则有利,远则有害。想我本是一个读书人,两手空空来到京师,本没有想到得此高位。这固是皇上恩典,也是我勤勉不懈之果。由此可见,一个人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勇于任事、才学为本。我深知此中真意,颇有心得,又怎会学那凡夫俗子之举,广置产业、富贵而骄呢?这只能让你们养尊处优,无有忧患,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你们的将来,这才是真正的祸患,我怎忍心这样做呢?还望你们明白此中道理,不要再怨怪我了。”
家人深受教育,妻子也理解他了。岑文本特别高兴,他说:“我不置产业,是以子孙为业,这才是最值得炫耀的。”
岑文本这般清醒,唐太宗也对他另眼看待,宠幸不衰。岑文本死后,朝廷又给他在帝陵陪葬的崇高荣誉,以示褒奖。到了唐睿宗时,岑文本孙子一辈的人中,位居高位的达数十人之多,是当时最显赫的家族之一,倍受世人的艳羡。(未完待续)
只有平时教养有方,才能求得心安才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当官处事,务必诚实。为官之人若是靠欺骗造假来糊弄上司和百姓,其结果最终必定会被识破,那得到的肯定是罪加一等、更严厉的制裁。所以,回归根本的上上之策就是踏踏实实地做人为官。
吕僧珍字元瑜,是东平郡(治今山东济宁市北)范县人,家世居广陵(今江苏扬州)。从南齐时起,吕僧珍便随从萧衍,萧衍为豫州刺史,他任典箴;萧衍任领军,他补为主簿;建武二年(公元495年),萧衍率师援助义阳抗御北魏,吕僧珍随军前往。萧衍任雍州刺史,吕僧珍为萧衍手下中兵参军,被当作心腹之人。萧衍起兵,吕僧珍被任为前锋大将军,大破萧齐军队,为萧衍立下大功。
吕僧珍有大功于萧衍,被萧衍恩遇重用,其所受优待,无人可以相比。但吕僧珍从未居功自傲,恃宠纵情,而是更加小心谨慎。当值宫禁之中,即是盛夏,吕僧珍也不敢解衣。每次陪伴萧衍,吕僧珍总是屏气低声,不随意吃桌上的果品。有一次,吕僧珍喝醉了酒,拿了桌上一个柑桔,萧衍笑着说:“卿真是大有进步了。”拿一个柑桔被认为是大有进步,可见吕僧珍谨慎到什么程度。
吕僧珍因离乡日久,上表请求萧衍让他回乡祭扫先人之墓。萧衍为使其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不但准其还乡,还封其使持节、平北将军、南兖州(治今江苏扬州)刺史,即管理其家乡所在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然而,吕僧珍到任后,平心待下,不私亲戚,没有丝毫张狂之举。吕僧珍的从侄,是个卖葱的,他听说自己的叔叔做了大官,便不再卖葱了,跑到吕僧珍处要求谋个官作。吕僧珍对从侄说:“我深受国家重恩,还没有做出什么事情以为报效,怎敢以公济私。你们都有自己的事干,岂可妄求他职,快回葱市干你的本行吧!”
吕僧珍的旧宅在市北,前面有督邮的官府挡着。乡人都劝吕僧珍把督邮府迁走,把旧宅扩建。吕僧珍说:“督邮官府自我家盖房以来一直在此地,怎能为扩建吾宅让其搬家呢?”遂不许。吕僧珍有个姐姐,嫁给当地的一个姓于的人,家就在市西。她家的房子低矮临街,左邻右舍都是开买卖的店铺货摊,一看就是下等人住的地方。但吕僧珍常到姐姐家中作客,丝毫不觉以出入这种地方为耻。
君子立身处世,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这是封建社会中理想的作人准则。然而,这并非常人可以做到。更有甚者,贵而忘贱,得志便猖狂,恣意妄为,最终身败名裂。吕僧珍可谓深知立身之道的智者,他功高不自居,身贵不自傲。从而使皇帝对他更加信任、放心。吕僧珍58岁时病死,梁武帝萧衍下诏说:“大业初构,茂勋克举,及居禁卫,朝夕尽诚。方参任台槐,式隆朝寄;奄致丧逝,伤恸于怀。宜加优典,以隆宠命,可赠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常侍、鼓吹、侯如故。”不但如此,吕僧珍还被加谥为忠敬侯。吕僧珍善有其终,当和他立身谨慎是分不开的。
七、岑文本的家教
显达及远、富贵相传,这是人人都盼望的。对那些身享富贵的人来说,这种愿望就更强烈了。他们深知富贵的好处和获取富贵的艰辛,自不愿意自己的子孙把这一切葬送。在此,每个人对儿女的教育都是不同的,其效果也有着显著的差异。贪婪者以搜刮为能,以自私为训,其子孙只会产生出一批纨绔子弟。贤明者知足常乐,以德育人,自甘其苦,言传身教,这对子孙的影响就深刻多了,他们长大后才能独当一面,真正担得起重任,肩负起光耀门庭的责任,并发扬光大。
唐太宗时,岑文本以一介书生的身份,凭其出众的才华,步步升迁,最后被委以宰相的高位。上任之初,朝中大臣纷纷作贺,岑文本家一时车马不绝,门庭若市。
岑文本对此不喜反忧,他对前来作贺的人说:“我刚刚上任,一无政绩,二无贤德,有什么可以祝贺的呢?我今天只接受你们的警告,好听的话就不要说了。”
岑文本的家人见众人悻悻而去,都责怪他不近人情,岑文本便开导他们说:“他们虽是好心,却也难免其中有势利小人,借此攀附。如若皇上借此观察于我,我如此声张,还会有好结果吗?你们要切记:一个人万不可得意忘形,更不可失去应有的警惕;凡事取之实难,失去却在一夜之间啊。”
岑文本的家人自觉门庭高了,便劝岑文本另置大屋,多购产业。岑文本的妻子为此反复说过多次,岑文本就是不肯。他的妻子气得一天不吃饭,还发牢骚说:“你得此高位,就是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子孙谋划啊。现在人人都是这样,你自作清高,苦了自己,还要苦了孩子,遭人讥笑,这是何苦呢?”
岑文本把子女都招到妻子床前,苦口婆心道:“你所说的,都是俗人之见,近则有利,远则有害。想我本是一个读书人,两手空空来到京师,本没有想到得此高位。这固是皇上恩典,也是我勤勉不懈之果。由此可见,一个人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勇于任事、才学为本。我深知此中真意,颇有心得,又怎会学那凡夫俗子之举,广置产业、富贵而骄呢?这只能让你们养尊处优,无有忧患,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你们的将来,这才是真正的祸患,我怎忍心这样做呢?还望你们明白此中道理,不要再怨怪我了。”
家人深受教育,妻子也理解他了。岑文本特别高兴,他说:“我不置产业,是以子孙为业,这才是最值得炫耀的。”
岑文本这般清醒,唐太宗也对他另眼看待,宠幸不衰。岑文本死后,朝廷又给他在帝陵陪葬的崇高荣誉,以示褒奖。到了唐睿宗时,岑文本孙子一辈的人中,位居高位的达数十人之多,是当时最显赫的家族之一,倍受世人的艳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