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浅谈清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金声恒、李成栋反清后,多尔衮命都统谭泰同都统和洛辉攻江西、广东,命济尔哈朗、勒克德浑攻湖南、广西,博洛、尼堪攻大同,吴三桂、李国翰等分征川陕。
郑亲王济尔哈朗,及都统谭泰两军,俱已奏捷清廷,奉旨还朝。独博洛尼堪,出征大同,与姜镶相持不下。
姜镶,陕西延川县人,初仕明朝,拜镇朔将军、大同总兵官。1644年李自成攻克太原后,投降李自成。不久后又投降清朝,跟随阿济格攻打山西、陕西地区,封为统摄宣化、大同诸镇兵马的将军。由于姜镶不满清朝统治者崇满歧汉政策,尤其江西金声桓、广东李成栋反清之后,清廷对手握军权的汉军将领猜忌加深,他因此担心清廷对自己不利。
姜镶于顺治六年(1649年),趁着大同征集粮草,引发百姓怨声,自称大将军,归顺南明永历政权,占据大同起兵反清。
博洛抵达大同后,四处接到警耗,统是死灰复燃的明故官,招集数百人,或千人,东驰西突,响应姜镶。博洛不得不分兵堵御,一面遣人飞报北京,请速添兵。
摄政王多尔衮,率英王阿济格等,自出居庸关,拔去浑源州,直抵大同,与博洛汇合。对姜镶进行围剿,一方面又对姜镶进行劝降,宣布若能悔罪归诚,仍将“照旧恩养”。多尔衮见招降无效,命博洛、承泽亲王硕塞、多罗亲王满达海,连同阿济格继续作战。
适京中传来急报,因豫王多铎染天花出痘,病势甚重,促多尔衮班师。多尔衮到了居庸关,闻多铎已殁,忙入京临丧。
爱新觉罗·多铎,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满洲镶白旗旗主,时人通称十王,清初八大铁帽子(wang)之一,爵位世袭罔替,死时年仅三十六岁。
多尔衮入京月余,孝端文皇后在北京紫禁城内病逝。孝端文皇后是清太宗皇太极之皇后,孝庄文皇后(太后)的姑姑。皇太极驾崩,福临即位为顺治帝,尊称其国主福晋或中宫太后,但并未正式尊为太后。她生平不预政治,所以宫内大权,统由孝庄文皇后(太后)主张。
多尔衮因孝端文皇后崩逝,召阿济格还,令贝子吴达海往代。过了月余,始接到大同军报,略称各处叛兵,多半平定,只大同仍然未下。多尔衮未免焦急,再遣阿济格西行。
此时清军攻克了山西部分州县,围困大同数月。阿济格一到大同,大同城内已经食尽,“兵民饥饿,死亡殆尽,余兵无几”,守将杨振威等人斩杀姜镶及其兄弟首级,献城投降。阿济格入城,恨城内兵民固守,下令屠城,除杨振威的官兵家属外,“官吏兵民尽行诛之”,并铲去城墙五尺,邻近各府、县等地区亦遭屠戮,史称“大同之屠”。山西战事陆续平息,当即上书奏捷。朝旨令诛杨振威,即日班师。阿济格奉旨,将杨振威绑出正法,随将政务交与地方官,奏凯还朝。
明永历四年、顺治七年(1650年)八月,多尔衮追尊生母太祖妃乌喇纳拉氏,尊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祔享太庙。
又过了数月有余,摄政王府内,竟发出命令,出猎喀喇城。摄政王出府,装束得异样精采,由仆从拥上龙驹;一鞭就道,万马相随,径往喀喇城围猎。行猎时坠马跌伤,不久后多尔衮薨于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三十九岁。
多尔衮已殁,告丧文书至北京,顺治帝辍朝震悼。率王公大臣缟服东直门外五里,迎多尔衮遗体。下诏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丧礼依帝礼。
但是,多尔衮死后不久,其政敌便纷纷出来翻案,揭发他的大逆之罪,首先议了阿济格的罪。告英亲王阿济格乘摄政王多尔衮逝世之机,欲谋乱夺政。将其幽禁,其子劳亲被革去王爵,降为贝子。
原来顺治帝已十五龄,亦怀隐恨,方欲于亲政后加罪泄愤,巧值诸大臣纷纷上书。两白旗大臣苏克萨哈等见势头不对,也纷纷倒戈。在这种形势下,先兴罗什等五人狱,何洛会及弟胡锡,着即凌迟处死。然后便正式宣布多尔衮的十四条罪状,大略说他种种骄僭,种种悖逆,并将他逼死豪格,诱纳侄妇等事,一一列入。并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接着,又接连处罚了刚林、巴哈纳、冷僧机、谭泰、拜尹图等。多尔衮多年培植的势力顷刻瓦解,多尔衮死后两个月,突然从荣誉的顶峰跌落下来。
又复诏雪肃亲王豪格冤,封豪格子富寿为显亲王,大学士范文程,也有应得之罪,命郑亲王等审议。亦是吓得坐立不安,幸亏他素来圆滑,与郑亲王不甚结怨,始议定了一个革职留任的罪名。不过不久后,范文程即复官。
但是,多尔衮对于清王朝所立下的不世之功也绝不是政治对手们的几条欲加之罪所能掩盖的,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六月,多尔衮统一诸王、贝勒、大臣的意见,迁都北京。并重用汉范文程、官洪承畴、冯铨等人,设大学士,行使原先明内阁的职责。承袭了明代“票拟”制度,即内阁对内外大小臣工的题奏本章草拟出批复意见,供皇帝审阅定夺。
在多尔衮摄政时期,清廷已与西藏和回疆的地方政权及宗教政权建立或是恢复了联系,为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进一步确立在这些地区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金声恒、李成栋反清后,多尔衮命都统谭泰同都统和洛辉攻江西、广东,命济尔哈朗、勒克德浑攻湖南、广西,博洛、尼堪攻大同,吴三桂、李国翰等分征川陕。
郑亲王济尔哈朗,及都统谭泰两军,俱已奏捷清廷,奉旨还朝。独博洛尼堪,出征大同,与姜镶相持不下。
姜镶,陕西延川县人,初仕明朝,拜镇朔将军、大同总兵官。1644年李自成攻克太原后,投降李自成。不久后又投降清朝,跟随阿济格攻打山西、陕西地区,封为统摄宣化、大同诸镇兵马的将军。由于姜镶不满清朝统治者崇满歧汉政策,尤其江西金声桓、广东李成栋反清之后,清廷对手握军权的汉军将领猜忌加深,他因此担心清廷对自己不利。
姜镶于顺治六年(1649年),趁着大同征集粮草,引发百姓怨声,自称大将军,归顺南明永历政权,占据大同起兵反清。
博洛抵达大同后,四处接到警耗,统是死灰复燃的明故官,招集数百人,或千人,东驰西突,响应姜镶。博洛不得不分兵堵御,一面遣人飞报北京,请速添兵。
摄政王多尔衮,率英王阿济格等,自出居庸关,拔去浑源州,直抵大同,与博洛汇合。对姜镶进行围剿,一方面又对姜镶进行劝降,宣布若能悔罪归诚,仍将“照旧恩养”。多尔衮见招降无效,命博洛、承泽亲王硕塞、多罗亲王满达海,连同阿济格继续作战。
适京中传来急报,因豫王多铎染天花出痘,病势甚重,促多尔衮班师。多尔衮到了居庸关,闻多铎已殁,忙入京临丧。
爱新觉罗·多铎,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满洲镶白旗旗主,时人通称十王,清初八大铁帽子(wang)之一,爵位世袭罔替,死时年仅三十六岁。
多尔衮入京月余,孝端文皇后在北京紫禁城内病逝。孝端文皇后是清太宗皇太极之皇后,孝庄文皇后(太后)的姑姑。皇太极驾崩,福临即位为顺治帝,尊称其国主福晋或中宫太后,但并未正式尊为太后。她生平不预政治,所以宫内大权,统由孝庄文皇后(太后)主张。
多尔衮因孝端文皇后崩逝,召阿济格还,令贝子吴达海往代。过了月余,始接到大同军报,略称各处叛兵,多半平定,只大同仍然未下。多尔衮未免焦急,再遣阿济格西行。
此时清军攻克了山西部分州县,围困大同数月。阿济格一到大同,大同城内已经食尽,“兵民饥饿,死亡殆尽,余兵无几”,守将杨振威等人斩杀姜镶及其兄弟首级,献城投降。阿济格入城,恨城内兵民固守,下令屠城,除杨振威的官兵家属外,“官吏兵民尽行诛之”,并铲去城墙五尺,邻近各府、县等地区亦遭屠戮,史称“大同之屠”。山西战事陆续平息,当即上书奏捷。朝旨令诛杨振威,即日班师。阿济格奉旨,将杨振威绑出正法,随将政务交与地方官,奏凯还朝。
明永历四年、顺治七年(1650年)八月,多尔衮追尊生母太祖妃乌喇纳拉氏,尊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祔享太庙。
又过了数月有余,摄政王府内,竟发出命令,出猎喀喇城。摄政王出府,装束得异样精采,由仆从拥上龙驹;一鞭就道,万马相随,径往喀喇城围猎。行猎时坠马跌伤,不久后多尔衮薨于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三十九岁。
多尔衮已殁,告丧文书至北京,顺治帝辍朝震悼。率王公大臣缟服东直门外五里,迎多尔衮遗体。下诏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丧礼依帝礼。
但是,多尔衮死后不久,其政敌便纷纷出来翻案,揭发他的大逆之罪,首先议了阿济格的罪。告英亲王阿济格乘摄政王多尔衮逝世之机,欲谋乱夺政。将其幽禁,其子劳亲被革去王爵,降为贝子。
原来顺治帝已十五龄,亦怀隐恨,方欲于亲政后加罪泄愤,巧值诸大臣纷纷上书。两白旗大臣苏克萨哈等见势头不对,也纷纷倒戈。在这种形势下,先兴罗什等五人狱,何洛会及弟胡锡,着即凌迟处死。然后便正式宣布多尔衮的十四条罪状,大略说他种种骄僭,种种悖逆,并将他逼死豪格,诱纳侄妇等事,一一列入。并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接着,又接连处罚了刚林、巴哈纳、冷僧机、谭泰、拜尹图等。多尔衮多年培植的势力顷刻瓦解,多尔衮死后两个月,突然从荣誉的顶峰跌落下来。
又复诏雪肃亲王豪格冤,封豪格子富寿为显亲王,大学士范文程,也有应得之罪,命郑亲王等审议。亦是吓得坐立不安,幸亏他素来圆滑,与郑亲王不甚结怨,始议定了一个革职留任的罪名。不过不久后,范文程即复官。
但是,多尔衮对于清王朝所立下的不世之功也绝不是政治对手们的几条欲加之罪所能掩盖的,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六月,多尔衮统一诸王、贝勒、大臣的意见,迁都北京。并重用汉范文程、官洪承畴、冯铨等人,设大学士,行使原先明内阁的职责。承袭了明代“票拟”制度,即内阁对内外大小臣工的题奏本章草拟出批复意见,供皇帝审阅定夺。
在多尔衮摄政时期,清廷已与西藏和回疆的地方政权及宗教政权建立或是恢复了联系,为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进一步确立在这些地区的统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