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飞舞三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了。
一次何进大宴众将,喝酒正酣,袁绍突然重重叹了口气。当时曹操在侧,顿时感觉有点不妙:“袁绍这是又要出幺蛾子啊!”
果然,袁绍的叹气引起了何进的主意。于是何进开口问道:“本初何故叹息?莫非有什么不顺心的事?”
袁绍见何进中计,心中大喜,脸上却装作十分沉重,低声道:“回禀大将军,绍没什么不开心的事。只是突然想起了十常侍,他们日夜侍奉在至尊之侧,早有不臣之心,倘若万一有一日再起反心,挟制宫中,何以为制?”
袁绍的话引起了群将的强烈共鸣,何进一想,觉得袁绍说的确实在理,于是又问道:“那本初可有应对之策。”
袁绍道:“不若陈兵宫外,一举擒下十常侍,清君侧,锄奸佞。”
何进见又是老生常谈,不由得有点失望,道:“吾已早有此意,奈何太后不允,如之奈何?”
袁绍按捺不住,终于图穷匕首见,开口道:“不若请四方豪杰之士,勒兵京外,以为声援?”
曹操闻言大吃一惊,不等何进开口,就猛地站起来大声道:“万万不可,本初此计大缪。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
袁绍见又是自己的老对头曹操反对,而且竟然说自己“大缪”,简直不可原谅,不由得怒道:“孟德莫非有私心乎?”这话就有点过分了,相当于直接说曹操是宦官之后,有二心,靠不住了,这等于当面揭曹操的疮疤。
曹操不由得勃然大怒,没想到自己的好朋友为了十常侍,竟然连这么多年的交情都不顾了,曹操回身对何进道:“操心如日月,一片忠心可鉴,愿大将军明察。”
曹操还是不愿意和好朋友袁绍直接闹翻的,希望何进出手调节,压下袁绍。谁知何进一开口就让曹操大失所望,只见何进缓缓道:“本初此计大善。”何进的发言在众人看来就是支持袁绍,批评曹操僭越了,而且对曹操的忠心有所怀疑。曹操不由得心中一痛,站起来道:“操偶感不适,不能再饮酒,希望大将军允许操暂且退席。”说完不等何进允许,直接起身,大步流星离开了宴席。
何进虽然对曹操的冒犯有点不满,但是曹操就这样离开,何进又觉得有些对不住曹操,想要开口挽留,却见曹操已经转身离开了,心中不由得又有点恼怒,想要挽留的话又吞了回去,冷哼了一声,脸上一脸不快。
好好的宴席闹得不欢而散,众人一时间有点冷场。袁绍见今日又压过了曹操,大局已定,大喜过望,开口暖场道:“孟德既然不适,退席也是应该的。我等继续。”
但是袁绍料错了形势,反对袁绍意见的不是只有曹操,只是曹操第一个站了出来罢了。袁绍话音刚落,就又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却是主薄陈琳。陈琳是大才子,也是后来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说话那是文采斐然,有理有据,旁征博引,令人赞叹。
只见陈琳道:“《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夫违经合道,无人所顺,而反委释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秖为乱阶。”
陈琳虽然说得比较文雅,但是表达的意思却相当不客气,直接指出袁绍的计策就是掩耳盗铃之举,毫无意义,而且等于拱手把剑柄送给别人,和自杀有什么区别?
袁绍听了面红耳赤,无言以对。毫无疑问,如果是辩论会的话,陈琳就是专业选手,袁绍只是业余爱好,那里是陈琳的对手,顿时在陈琳的陈述下哑口无言。
虽然陈琳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何进仍然觉得袁绍计策可行。第二天就在朝堂正式提出来,向董卓发出召令。何进刚把袁绍的计策讲出来,就引起下面一片反对。
侍御史郑泰进谏道:“董卓强忍寡义,志欲无厌,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将恣凶欲,必危朝廷。明公以亲德之重,据阿衡之权,秉意独断,诛除有罪,诚不宜假卓以为资援也!且事留变生,殷鉴不远,宜在速决。”这等于告诉何进:董卓的为人靠不住,何大将军你可千万不要自误。另外一位威望卓著的重臣尚书卢植也劝何进不宜召董卓。
这时何进大权在握,志满意骄,哪里肯听得进去这些逆耳忠言,反而觉得自己的权威再次受到了挑战,于是一意孤行的通过了此议。郑泰见如此,直接弃官而去,并且对荀攸道:“何公未易辅也。”
何进的一意孤行,导致手下很多智谋之士纷纷离开,大多甚至直接离开了洛阳,显然觉得洛阳也不安全,“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眼看洛阳就要陷入一片腥风血雨,也不知道我们的主人公张飞能否力挽狂澜,扭转乾坤,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了。
一次何进大宴众将,喝酒正酣,袁绍突然重重叹了口气。当时曹操在侧,顿时感觉有点不妙:“袁绍这是又要出幺蛾子啊!”
果然,袁绍的叹气引起了何进的主意。于是何进开口问道:“本初何故叹息?莫非有什么不顺心的事?”
袁绍见何进中计,心中大喜,脸上却装作十分沉重,低声道:“回禀大将军,绍没什么不开心的事。只是突然想起了十常侍,他们日夜侍奉在至尊之侧,早有不臣之心,倘若万一有一日再起反心,挟制宫中,何以为制?”
袁绍的话引起了群将的强烈共鸣,何进一想,觉得袁绍说的确实在理,于是又问道:“那本初可有应对之策。”
袁绍道:“不若陈兵宫外,一举擒下十常侍,清君侧,锄奸佞。”
何进见又是老生常谈,不由得有点失望,道:“吾已早有此意,奈何太后不允,如之奈何?”
袁绍按捺不住,终于图穷匕首见,开口道:“不若请四方豪杰之士,勒兵京外,以为声援?”
曹操闻言大吃一惊,不等何进开口,就猛地站起来大声道:“万万不可,本初此计大缪。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
袁绍见又是自己的老对头曹操反对,而且竟然说自己“大缪”,简直不可原谅,不由得怒道:“孟德莫非有私心乎?”这话就有点过分了,相当于直接说曹操是宦官之后,有二心,靠不住了,这等于当面揭曹操的疮疤。
曹操不由得勃然大怒,没想到自己的好朋友为了十常侍,竟然连这么多年的交情都不顾了,曹操回身对何进道:“操心如日月,一片忠心可鉴,愿大将军明察。”
曹操还是不愿意和好朋友袁绍直接闹翻的,希望何进出手调节,压下袁绍。谁知何进一开口就让曹操大失所望,只见何进缓缓道:“本初此计大善。”何进的发言在众人看来就是支持袁绍,批评曹操僭越了,而且对曹操的忠心有所怀疑。曹操不由得心中一痛,站起来道:“操偶感不适,不能再饮酒,希望大将军允许操暂且退席。”说完不等何进允许,直接起身,大步流星离开了宴席。
何进虽然对曹操的冒犯有点不满,但是曹操就这样离开,何进又觉得有些对不住曹操,想要开口挽留,却见曹操已经转身离开了,心中不由得又有点恼怒,想要挽留的话又吞了回去,冷哼了一声,脸上一脸不快。
好好的宴席闹得不欢而散,众人一时间有点冷场。袁绍见今日又压过了曹操,大局已定,大喜过望,开口暖场道:“孟德既然不适,退席也是应该的。我等继续。”
但是袁绍料错了形势,反对袁绍意见的不是只有曹操,只是曹操第一个站了出来罢了。袁绍话音刚落,就又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却是主薄陈琳。陈琳是大才子,也是后来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说话那是文采斐然,有理有据,旁征博引,令人赞叹。
只见陈琳道:“《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夫违经合道,无人所顺,而反委释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秖为乱阶。”
陈琳虽然说得比较文雅,但是表达的意思却相当不客气,直接指出袁绍的计策就是掩耳盗铃之举,毫无意义,而且等于拱手把剑柄送给别人,和自杀有什么区别?
袁绍听了面红耳赤,无言以对。毫无疑问,如果是辩论会的话,陈琳就是专业选手,袁绍只是业余爱好,那里是陈琳的对手,顿时在陈琳的陈述下哑口无言。
虽然陈琳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何进仍然觉得袁绍计策可行。第二天就在朝堂正式提出来,向董卓发出召令。何进刚把袁绍的计策讲出来,就引起下面一片反对。
侍御史郑泰进谏道:“董卓强忍寡义,志欲无厌,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将恣凶欲,必危朝廷。明公以亲德之重,据阿衡之权,秉意独断,诛除有罪,诚不宜假卓以为资援也!且事留变生,殷鉴不远,宜在速决。”这等于告诉何进:董卓的为人靠不住,何大将军你可千万不要自误。另外一位威望卓著的重臣尚书卢植也劝何进不宜召董卓。
这时何进大权在握,志满意骄,哪里肯听得进去这些逆耳忠言,反而觉得自己的权威再次受到了挑战,于是一意孤行的通过了此议。郑泰见如此,直接弃官而去,并且对荀攸道:“何公未易辅也。”
何进的一意孤行,导致手下很多智谋之士纷纷离开,大多甚至直接离开了洛阳,显然觉得洛阳也不安全,“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眼看洛阳就要陷入一片腥风血雨,也不知道我们的主人公张飞能否力挽狂澜,扭转乾坤,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