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敕勒歌:两魏英雄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534年,六月,洛阳。
诏书既发,相当于已经跟高欢彻底决裂,元修必须考虑自己下一步怎么办。
现在洛阳虽然勉强拼凑了不少兵马,但无论人数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足以对抗高欢的北镇精锐。如果宇文泰和贺拔胜不出手帮忙,赢的希望很渺茫。
可是这两个家伙一直找各种借口磨磨唧唧不肯过来,不知道心里在打什么鬼主意。
元修心里虽然恨得要命,但现在的头号敌人是高欢,同时得罪其他人很不明智,他只好放下身份,再三派人去关中和荆州请求增援。
同时,元修也在评估最坏的结果。如果高欢真的杀进洛阳,自己该怎么办。
未料胜,先料败,到那时候是退到关中还是退到荆州?
王思政建议选关中。他对元修说,高欢造反是迟早的事情,而洛阳离晋阳又太近,不是用武之地。现在宇文泰既然表态支持朝廷,那皇上完全可以迁都到长安,以关中为根据地对抗高欢。
长安是秦汉旧都,土地富饶,山河险峻,的确比荆州更合适当首都。
但问题是元修对宇文泰心里没底。
严格来讲,宇文泰并不是元修任命的,而是关中那帮军头们自己选出来的,之后又靠实力平定了异己,最终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元修给他封的官都只是应景送人情而已,有和没有都不影响宇文泰做事。
这种情况下,宇文泰会欢迎自己过去么?自己过去会受到重视么?会不会还被当成吉祥物供起来?
元修有些忐忑,于是他派亲信散骑侍郎柳庆去高平面见宇文泰,咨询他对当前国内局势的看法,顺便试探一下他的态度。
宇文泰立刻猜到了柳庆的来意。他当然愿意元修过来了,手里有个皇帝干啥都方便。他当即跟柳庆表示,现在洛阳不安全,自己已经做好了接驾准备,请皇上尽早移驾长安。
柳庆回朝复命,把宇文泰的意思转达给元修。
元修还是不放心,他私下问柳庆道:我觉得荆州也挺好啊,去那里真的不如去长安么?
柳庆回答道:关中是形胜之地,宇文泰又有经天纬地之才,完全可以依靠。比较而言,荆州四面受敌,无险可依,离南边的梁寇又非常近,对方一个冲锋就能打到城下,我觉得不合适。
元修见几个心腹的看法都差不多,心里也开始倾向于关中。
但迁都可是伤筋动骨的大事。自己在洛阳经营多年,不管去哪里都意味着一切又要从零开始。而且现在河南山东一带还有不少州郡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如果跑到关西去,就相当于把那些地方拱手让给高欢,太不甘心。
能不迁就不迁,再坚持一段时间看看。
事实上,在元修和高欢完全闹翻之前,高欢也曾经提过迁都的建议,不过高欢选中的地点是邺城。当时元修也是严辞拒绝了这个建议。邺城地处河北相州,是高欢的势力范围,元修当然不愿意去。那个时候高欢还顾及元修的权威,也没有勉强。
但现在自己已经跟高欢彻底翻脸,权威什么的也没意义了,估计高欢很快会来硬的直接把自己架到邺城去,那时候怎么办。
元修曾经幻想靠自己的皇帝身份来瓦解分化高欢的势力。他专门把广宁郡(今山西省沁水县附近)太守任祥调到洛阳,封他为尚书左仆射,加开府仪同三司,条件是他不再帮高欢做事。
没想到任祥一听这个条件,啥官都不要了,转身就跑回广宁。
元修发现高欢这些追随者的忠诚度都很高,完全无从入手。最后他也放弃了,直接下了一道圣旨,凡是愿意跟着高欢的赶紧自己走,我也不为难你们了。
元修还不死心,再次派人去荆州让贺拔胜领兵回来。贺拔胜毕竟是当世名将,如果他能帮忙守住洛阳,应该就不用迁都了。
结果贺拔胜依旧是碰到政治选择题就头大,他也不知道支持哪边好,干脆按兵不动看热闹。
元修这回真没的选了,看来自己能依靠的真的只剩下宇文泰。
既然决定投靠宇文泰,那更得卖力拉拢。于是元修再次给宇文泰加官,任命他为尚书仆射兼关西大行台。
光封官还不够,元修得知宇文泰目前还没有正妻,正好自己有个亲妹妹冯翊公主此时也寡居在家,于是便许诺把这个妹妹嫁给宇文泰。
这个冯翊公主之前的丈夫是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张欢。张欢曾经协助斛斯椿抓捕尔朱世隆等人,也很有功劳。但他的问题是性格暴躁,对公主非常无礼,有次吵架还把公主身边的一个侍女给打死了。公主忍无可忍,就跑到哥哥元修那里告状。
元修大怒。敢这样欺负我妹妹,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皇上?他一怒之下,把妹夫张欢直接给砍了,公主从此变成了寡妇。
当然,元修下手这么狠也有其它因素在里面。张欢的父亲张琼目前担任汾州刺史,站在高欢那边。元修那段时间正在清剿高欢的势力,当然不能容忍自己的身边再出现高欢的人。
那个时代寡妇再嫁是很平常的事情,何况又是皇帝的亲妹妹,所以宇文泰也觉得非常荣幸。他毕竟出身北镇,就算手里有再多兵马,在重视门阀背景的北魏政治环境中也显得不够硬气,如果能借此机会跟皇室联姻,就可以弥补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短板。
于是宇文泰派都督杨荐到洛阳谢恩,同时积极表达自己的忠心,请元修尽快迁都。
虽然已经倾向于撤到长安,但元修觉得自己毕竟是当朝皇帝,就这么主动跑过去未免太没面子。他跟杨荐说,回去告诉你们大行台,让他赶紧派兵到洛阳协助防守,然后带人过来迎接我。
杨荐回高平复命。宇文泰见元修都这个时候了还端着架子,也颇为无奈,心说一来一回好几天,你再磨蹭几次高欢就杀过来了。
宇文泰有自己的小算盘,现在派大部队去跟高欢硬刚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输了的话平白损失实力,赢了的话元修没准就不迁都了。
于是宇文泰只派大都督骆超领着一千轻骑去洛阳支援。之后又派杨荐和长史宇文测出关,等着迎接元修过来。
反正我就出这些人,坚决不给你当枪使,你觉得人少就赶紧自己跑过来。
元修气死了,心里把宇文泰翻来覆去骂了几万遍,但也无可奈何。
其实关于宇文泰是否比高欢更可靠的问题,外人也看得很清楚。当时元修在周边征兵的时候,东郡太守裴侠率领部下到洛阳应招。裴侠出身河东裴氏,为官清廉,对朝廷非常忠心。当时王思政就向他咨询道:“如今高欢当权,朝廷非常被动,皇上打算去投奔宇文泰,不知你有什么看法没有?”
裴侠回答道:“我觉得可能会有新的问题。宇文泰既得三军之心,又占据了关中这样的形胜之地,俨然已是一方霸主,岂能再轻易把主动权让出来?如果去投奔他,相当于出虎穴进狼窝,基本没太大区别。
王思政道:“这我也知道啊,但事到如今,还有更好的办法么?”
裴侠道:“高欢是近忧,宇文泰是远虑,两害相权取其轻,目前也只能暂且先去关西了,等稳定下来之后再慢慢想办法。”
王思政觉得裴侠真的是从朝廷角度考虑问题,现在正需要这种忠臣,于是把他推荐给元修。元修也知道未来如果真的要对付宇文泰的话,有自己的班底很重要,他把裴侠封为中郎将,留在洛阳。
裴侠分析得很客观,现在高欢已经决定动手了。
见到元修的诏书,高欢就已经知道再也没有妥协的空间了,一切只能靠武力说话。当然,高欢并非想把元修干掉自己当皇帝,他只是觉得现在局势已经失控,不得不再次大动干戈重新整理一下政治秩序。
斛斯椿这种人肯定不能留,至于元修,圈养起来或者换一个都行。
>
534年,六月,洛阳。
诏书既发,相当于已经跟高欢彻底决裂,元修必须考虑自己下一步怎么办。
现在洛阳虽然勉强拼凑了不少兵马,但无论人数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足以对抗高欢的北镇精锐。如果宇文泰和贺拔胜不出手帮忙,赢的希望很渺茫。
可是这两个家伙一直找各种借口磨磨唧唧不肯过来,不知道心里在打什么鬼主意。
元修心里虽然恨得要命,但现在的头号敌人是高欢,同时得罪其他人很不明智,他只好放下身份,再三派人去关中和荆州请求增援。
同时,元修也在评估最坏的结果。如果高欢真的杀进洛阳,自己该怎么办。
未料胜,先料败,到那时候是退到关中还是退到荆州?
王思政建议选关中。他对元修说,高欢造反是迟早的事情,而洛阳离晋阳又太近,不是用武之地。现在宇文泰既然表态支持朝廷,那皇上完全可以迁都到长安,以关中为根据地对抗高欢。
长安是秦汉旧都,土地富饶,山河险峻,的确比荆州更合适当首都。
但问题是元修对宇文泰心里没底。
严格来讲,宇文泰并不是元修任命的,而是关中那帮军头们自己选出来的,之后又靠实力平定了异己,最终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元修给他封的官都只是应景送人情而已,有和没有都不影响宇文泰做事。
这种情况下,宇文泰会欢迎自己过去么?自己过去会受到重视么?会不会还被当成吉祥物供起来?
元修有些忐忑,于是他派亲信散骑侍郎柳庆去高平面见宇文泰,咨询他对当前国内局势的看法,顺便试探一下他的态度。
宇文泰立刻猜到了柳庆的来意。他当然愿意元修过来了,手里有个皇帝干啥都方便。他当即跟柳庆表示,现在洛阳不安全,自己已经做好了接驾准备,请皇上尽早移驾长安。
柳庆回朝复命,把宇文泰的意思转达给元修。
元修还是不放心,他私下问柳庆道:我觉得荆州也挺好啊,去那里真的不如去长安么?
柳庆回答道:关中是形胜之地,宇文泰又有经天纬地之才,完全可以依靠。比较而言,荆州四面受敌,无险可依,离南边的梁寇又非常近,对方一个冲锋就能打到城下,我觉得不合适。
元修见几个心腹的看法都差不多,心里也开始倾向于关中。
但迁都可是伤筋动骨的大事。自己在洛阳经营多年,不管去哪里都意味着一切又要从零开始。而且现在河南山东一带还有不少州郡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如果跑到关西去,就相当于把那些地方拱手让给高欢,太不甘心。
能不迁就不迁,再坚持一段时间看看。
事实上,在元修和高欢完全闹翻之前,高欢也曾经提过迁都的建议,不过高欢选中的地点是邺城。当时元修也是严辞拒绝了这个建议。邺城地处河北相州,是高欢的势力范围,元修当然不愿意去。那个时候高欢还顾及元修的权威,也没有勉强。
但现在自己已经跟高欢彻底翻脸,权威什么的也没意义了,估计高欢很快会来硬的直接把自己架到邺城去,那时候怎么办。
元修曾经幻想靠自己的皇帝身份来瓦解分化高欢的势力。他专门把广宁郡(今山西省沁水县附近)太守任祥调到洛阳,封他为尚书左仆射,加开府仪同三司,条件是他不再帮高欢做事。
没想到任祥一听这个条件,啥官都不要了,转身就跑回广宁。
元修发现高欢这些追随者的忠诚度都很高,完全无从入手。最后他也放弃了,直接下了一道圣旨,凡是愿意跟着高欢的赶紧自己走,我也不为难你们了。
元修还不死心,再次派人去荆州让贺拔胜领兵回来。贺拔胜毕竟是当世名将,如果他能帮忙守住洛阳,应该就不用迁都了。
结果贺拔胜依旧是碰到政治选择题就头大,他也不知道支持哪边好,干脆按兵不动看热闹。
元修这回真没的选了,看来自己能依靠的真的只剩下宇文泰。
既然决定投靠宇文泰,那更得卖力拉拢。于是元修再次给宇文泰加官,任命他为尚书仆射兼关西大行台。
光封官还不够,元修得知宇文泰目前还没有正妻,正好自己有个亲妹妹冯翊公主此时也寡居在家,于是便许诺把这个妹妹嫁给宇文泰。
这个冯翊公主之前的丈夫是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张欢。张欢曾经协助斛斯椿抓捕尔朱世隆等人,也很有功劳。但他的问题是性格暴躁,对公主非常无礼,有次吵架还把公主身边的一个侍女给打死了。公主忍无可忍,就跑到哥哥元修那里告状。
元修大怒。敢这样欺负我妹妹,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皇上?他一怒之下,把妹夫张欢直接给砍了,公主从此变成了寡妇。
当然,元修下手这么狠也有其它因素在里面。张欢的父亲张琼目前担任汾州刺史,站在高欢那边。元修那段时间正在清剿高欢的势力,当然不能容忍自己的身边再出现高欢的人。
那个时代寡妇再嫁是很平常的事情,何况又是皇帝的亲妹妹,所以宇文泰也觉得非常荣幸。他毕竟出身北镇,就算手里有再多兵马,在重视门阀背景的北魏政治环境中也显得不够硬气,如果能借此机会跟皇室联姻,就可以弥补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短板。
于是宇文泰派都督杨荐到洛阳谢恩,同时积极表达自己的忠心,请元修尽快迁都。
虽然已经倾向于撤到长安,但元修觉得自己毕竟是当朝皇帝,就这么主动跑过去未免太没面子。他跟杨荐说,回去告诉你们大行台,让他赶紧派兵到洛阳协助防守,然后带人过来迎接我。
杨荐回高平复命。宇文泰见元修都这个时候了还端着架子,也颇为无奈,心说一来一回好几天,你再磨蹭几次高欢就杀过来了。
宇文泰有自己的小算盘,现在派大部队去跟高欢硬刚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输了的话平白损失实力,赢了的话元修没准就不迁都了。
于是宇文泰只派大都督骆超领着一千轻骑去洛阳支援。之后又派杨荐和长史宇文测出关,等着迎接元修过来。
反正我就出这些人,坚决不给你当枪使,你觉得人少就赶紧自己跑过来。
元修气死了,心里把宇文泰翻来覆去骂了几万遍,但也无可奈何。
其实关于宇文泰是否比高欢更可靠的问题,外人也看得很清楚。当时元修在周边征兵的时候,东郡太守裴侠率领部下到洛阳应招。裴侠出身河东裴氏,为官清廉,对朝廷非常忠心。当时王思政就向他咨询道:“如今高欢当权,朝廷非常被动,皇上打算去投奔宇文泰,不知你有什么看法没有?”
裴侠回答道:“我觉得可能会有新的问题。宇文泰既得三军之心,又占据了关中这样的形胜之地,俨然已是一方霸主,岂能再轻易把主动权让出来?如果去投奔他,相当于出虎穴进狼窝,基本没太大区别。
王思政道:“这我也知道啊,但事到如今,还有更好的办法么?”
裴侠道:“高欢是近忧,宇文泰是远虑,两害相权取其轻,目前也只能暂且先去关西了,等稳定下来之后再慢慢想办法。”
王思政觉得裴侠真的是从朝廷角度考虑问题,现在正需要这种忠臣,于是把他推荐给元修。元修也知道未来如果真的要对付宇文泰的话,有自己的班底很重要,他把裴侠封为中郎将,留在洛阳。
裴侠分析得很客观,现在高欢已经决定动手了。
见到元修的诏书,高欢就已经知道再也没有妥协的空间了,一切只能靠武力说话。当然,高欢并非想把元修干掉自己当皇帝,他只是觉得现在局势已经失控,不得不再次大动干戈重新整理一下政治秩序。
斛斯椿这种人肯定不能留,至于元修,圈养起来或者换一个都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