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东唐再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曜微微好奇,反问道:“哦?敢问杨姑娘此来,所为何事?”

    杨潞盯着李曜的眼睛,正色道:“交换。”

    “交换何物?”李曜毫不迟疑。

    杨潞面露笑意:“蒲帅军权在握,又兼财雄势大,奴家一介女流,还能与蒲帅交换这些物什不成?自然只能交换一些奴家还算拿得出手的东西。”

    李曜见她白玉无瑕的脸上似嗔似喜,红菱般的嘴角露出一丝狡黠的笑,竟然忍不住心中一荡,暗道:“这妮子要不是杨行密的女儿,又这般厉害精明,使我心中早有警惕,这一笑如此百媚横生,就算我这种‘老将’,只怕也要被她给勾了魂去了。”原来他自出使淮南,客居扬州起,心中就对杨潞有了一定地警惕,倒不是觉得她定要来害自己,而是怕自己大事未成,却乱起别的心思。

    当下收起遐思,微微垂下目光,不与杨潞对视,只是轻声问道:“何物?”

    ------------------------------

    PS:附文浙西战乱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钱鏐以助周宝勘定内乱为名义的进取润、常、苏三州。

    此阶段,起于光启三年(西元887年)“五月,钱镠遣东安都将杜棱、浙江都将阮结、静江都将成及将兵讨薛朗。”是年“六月,师次阳羡,与贼将李君旺遇,大破之,获船八百余艘。”于是,同年九月“遂进攻常州,丁从实弃城宵遁。”三州之中居于中间位置的常州被率先攻破。

    光启三年“十二月,钱镠以杜棱为常州制置使。命阮结等进攻润州,丙申,克之。刘浩走,擒薛朗以归。”又《吴越备史》卷1《武肃王》文德元年(西元888年)正月丙寅条云:“我师克润州,生擒薛朗而还,王命剖心以祭周宝。刘浩走之,王命阮结为制置使。”则《备史》或许是以薛朗到杭州之日追述润州的攻克,如此,润州之下当在前此的光启三年十二月。于是,润州也被破,浙西北三州只剩苏州一地了。

    作为进攻苏州的准备,文德元年正月,“又命筑嘉兴县城。”于是,同年“秋九月,王命从弟銶率兵讨徐约于苏州,”开始了钱鏐集团第一次对苏州的战役。经过数月的征讨,第二年(龙纪元年,西元889年)“三月,我师破徐约于苏州,约奔入海,中箭而死。王命海昌都将沈粲权知苏州事。”于是,浙西北三州尽入钱鏐政权,并且在道义上,钱鏐是以继承周宝浙西观察使的名义,收复了浙西诸州。因此,以后淮南杨行密以及孙儒对三州的侵犯,都是钱鏐政权所不能容忍的,也就决定了浙西以后的数年之乱。

    附带需要说明的还有湖州,《新唐书》卷188《杨行密传》云:“昭宗诏行密检校司徒、宣歙池观察使。时韩守威以功拜池州刺史,行密表徙湖州,以兵护送。而李师悦在湖州,与杭州刺史钱镠战不解。苏、湖、常、润乱甚。”此时,恰逢杨行密进取宣州赵鍠之时,也想趁乱进取湖州,且湖州与宣州为邻州,如果杨行密得手宣州趁势从西进攻,李师悦必将陷入两面作战境地,取之必易。不过,考虑到此年(文德元年,西元888年)李师悦由湖州刺史升为忠**节度使,很有可能是师悦为了不陷于两面作战,以争取杨行密的援助来帮其抵御钱鏐,而依附于行密,并通过行密取得了节镇的名号。

    故,第一阶段结束,此时太湖沿岸的势力分布大致为:钱鏐控制苏、常、润三州,杨行密控制宣、湖二州,而孙儒正在扬州虎视眈眈。

    第二阶段,杨行密与孙儒对浙西北三州的反复争夺。

    首先说明一下在杨、孙的争夺战之前,钱鏐对三州主政者的任命情况。润州,“文德元年(西元888年)春正月……丙寅,我师克润州,……王命阮结为制置使”,又“龙纪元年(西元889年)……五月,甲辰,润州制置使阮结卒,钱镠以静江都将成及代之。”常州,“光启三年(西元887年)……十二月,命杜棱为常州制置使”。苏州,“龙纪元年……冬十月,……以给事中杜孺休为苏州刺史,钱镠不悦,以知州事沈粲为制置指挥使”。

    对于浙北三州的争夺,在孙儒一方,由于孙儒的既想取之,又要照顾到江北扬州的不被朱全忠袭击,从而使其在江北之间反复来回,也造成了三州,特别是常、润二州在孙、杨之间数次易主。因此,必须再分阶段叙述这一史实。

    首先,是杨行密的进取常、润二州。《新唐书.杨行密传》云:

    “行密虽得宣州,而蔡俦为孙儒所破,以庐州降。儒进攻行密,行密复入扬州,北结时溥扞儒。全忠遣庞师古将兵十万,自颍度淮助行密,败于高邮。行密惧,退还宣州,遣安仁义袭成及,取润州,自将三万屯丹杨。仁义又取常州,杀钱镠将杜棱。”

    如此,则杨行密在渡江后,本部屯润、常之间的丹杨,让安仁义先后进取润、常二州。故《吴越备史》云:“龙纪元年(西元889年)……十一月,……是月,宣州杨行密遣将李友陷我毗陵,执杜棱而去。初,李友攻毗陵,凿穿地道而入,兵甲俱以土中夜入于棱之寝室,因执棱于卧榻而去。”《资治通鉴》又云:“龙纪元年……十一月……田頵攻常州,为地道入城。中宵,旌旗甲兵出于制置使杜棱之寝室,遂虏之,以兵三万戍常州。”

    其次,则是孙儒渡江从杨行密手中拿下常、润二州。《资治通鉴》云:“龙纪元年……十二月……戊寅,孙儒自广陵引兵度江,壬午,逐田頵,取常州,以刘建锋守之。儒还广陵,建锋又逐成及,取润州。”又《新唐书》卷10《昭宗本纪》云:“龙纪元年……十二月,孙儒陷常、润二州。”

    至于此时润州的归属问题,《吴越备史》云:“龙纪元年……十二月,淮南孙儒遣其下刘建封帅众陷我润州,成及奔归。”大致是杨行密将安仁义于十一月下润州之后,转攻常州,从而使钱鏐降将成及代受润州,孙儒将刘建封便复于十二月从成及之手下润州。

    再次,杨行密复于孙儒手中得常、润二州。《资治通鉴》云:“大顺元年(西元890年)……二月……杨行密遣其将马敬言将兵五千,乘虚袭据润州。李友将兵二万屯青城,将攻常州。安仁义、刘威、田頵败刘建锋于武进,敬言、仁义、威屯润州。”其云“乘虚”,则是孙儒此时与朱全忠将庞师古战于江北。又,杨行密让马敬言、安仁义、刘威三人守润州,则是因为控制了润州便可以控制江北扬州与江南常州的交通,而去年末由于对此问题的忽视而使得润州得而复失也是原因之一。

    最后,孙儒对常、润二州的再控制以及对苏州进取。不过,这一阶段有些复杂,姑且先列各书自大顺元年二月杨行密占领常、润二州之后的史料于下:

    《新唐书.昭宗本纪》:“大顺元年……七月,杨行密陷润州。……八月,钱升杀苏州刺史杜孺休。杨行密陷苏州。淮南节度使孙儒陷润州。……九月,……杨行密陷润、常二州。闰月,孙儒陷常州。……十一月……孙儒陷苏州。”

    《吴越备史》:“大顺元年……秋七月,常州李友陷我姑苏,制置使沈粲害刺史杜儒休及兄延休而奔于我。王以其失备,复害刺史,将欲诛之,粲遂奔孙儒。是月,杨行密遣将张行周为常州制置使。……闰九月,孙儒复遣刘建封攻毗陵,杀张行周,而复困姑苏。……冬十一月,孙儒陷姑苏,李友奔常熟。十二月,孙儒归淮南,仍以沈粲为制置使。”

    《资治通鉴》:“大顺元年……八月……丙寅,孙儒攻润州。苏州刺史杜孺休到官,钱镠密使沈粲害之。会杨行密将李友拔苏州,粲归杭州。镠欲归罪于粲而杀之,粲奔孙儒。……九月……杨行密以其将张行周为常州制置使。闰月,孙儒遣刘建锋攻拔常州,杀行周,遂围苏州。……十二月,己丑,孙儒拔苏州,杀李友。安仁义等闻之,焚润庐舍,夜遁。儒使沈粲守苏州,又遣其将归传道守润州。”

    最开始是《新唐书》所云“七月,杨行密陷润州”,之前二月润州已在杨行密手中,为何又陷之?则或许二月到七月间润州复被孙儒占取过一次,而杨行密再陷。因此,《新唐书》云“八月,……淮南节度使孙儒陷润州。”而《通鉴》亦云:“八月……丙寅,孙儒攻润州。”

    然后是杨行密常州守将李友在孙儒南下的威胁下,担心常州不保,便向南之苏州发展,并进取之。此事,唯《备史》系之于秋七月,其余二书皆系之于八月。而《备史》于八月未记载战事,故或当以八月为准。

    再然后是九月杨行密在任命常、苏二州守将。即《通鉴》云“以其将张行周为常州制置使”。而《备史》又系之于七月李友取苏州之后。又《新唐书》云是年九月“杨行密陷润、常二州”,则实际上杨行密全部占有了浙西三州之地也。

    接着是闰月孙儒遣刘建封攻克常州,此事三书记载相同,不作辩论。

    最后则是年末孙儒攻克苏州,进而全有浙西三州之地。攻克苏州,即《备史》于十一月所系“孙儒陷姑苏,李友奔常熟”以及《新唐书》所云“十一月……孙儒陷苏州”,又《通鉴》所云“十二月己丑,孙儒拔苏州,杀李友。”则当为孙儒在十一月下苏州城后,又与十二月克李友所避之常熟地,全有苏州也。既克苏州,则孙儒北还,在杨行密守润州之将安仁义“焚润庐舍,夜遁”的情况下,顺便任命降将沈粲守苏州,归传道守润州。

    从而,浙西北三州争夺战之第四阶段结束,整个浙西北争夺战也以孙儒的尽据三州而结束。这时太湖沿岸势力分布为:孙儒占据苏、常、润三州,杨行密依旧控制宣、湖二州,而钱鏐则失去了到手的一切。

    第三阶段,孙儒的溃败以及浙西三州势力范围的初步定型。

    浙西混战,实际上主要是孙儒与杨行密争夺淮南霸权而造成的,最后杨行密被孙儒逼到了江南宣歙观察使辖地,而孙儒自己又受到朱全忠在北方的步步紧逼,以致于战火烧到了江南,并祸及了钱鏐在浙西的利益。而最终是孙儒全有了浙西之地,因此,钱鏐想要重新取得浙西三州,必须依靠杨行密的力量,才有可能。所以,在第三阶段,钱、杨便联合起来,对孙儒进行夹攻。

    首先是这一阶段孙儒的第一次渡江南下。《资治通鉴》卷258《唐纪七十四》大顺二年(西元891年)春正月条云:

    “孙儒尽举淮、蔡之兵济江,癸酉,自润州转战而南,田頵、安仁义屡败退,杨行密城戍皆望风奔溃。儒将李从立奄至宣州东溪,行密守备尚未固,众心危惧,夜,使其将合肥台蒙将五百人屯溪西;蒙使士卒传呼,往返数四,从立以为大众继至,遽引去。儒前军至溧水,行密使都指挥使李神福拒之。神福阳退以示怯,儒军不设备,神福夜帅精兵袭之,俘斩千人。”

    则孙儒从润州进攻宣州,战而复败也。又《吴越备史》云:“二年春正月,孙儒自淮南复入姑苏,将乘胜以图我。王出舟师以御之,儒遂绝南顾。”以及《新唐书》云:“大顺……二年正月……钱鏐陷苏州。”则在孙儒全有浙西三州北还之际,苏州已为钱鏐乘虚而取之,而当孙儒南下攻杨行密于宣州顺便想夺回苏州时,为钱鏐所败。又孙儒进攻宣州失利,便返回江北与杨行密争夺淮南诸州了。

    然后是孙儒在尽失淮南之地后,第二次南下与杨行密做最后一次决战。《通鉴》云:“大顺二年(西元891年)……秋七月……于是悉焚扬州庐舍,尽驱丁壮及妇女渡江,杀老弱以充食。”又《新唐书》云:“大顺……二年……七月……孙儒焚扬州以逃。”

    此后,孙儒又进攻宣州,《通鉴》云:“大顺二年……八月……乙未,孙儒自苏州出屯广德,杨行密引兵拒之。儒围其寨,行密将上蔡李简帅百馀人力战,破寨,拔行密出之。”这场战役,是孙儒从苏州行进至广德,又广德在宣州南,则可知,孙儒第二次渡江是直接以苏州为根据地,从太湖南岸进攻宣州广德。因此,钱鏐对苏州的控制已经复次失去。然而,此战孙儒依旧没有胜利,所以又有了之后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进攻。

    《通鉴》所云:“大顺二年……十二月……孙儒焚掠苏、常,引兵逼宣州,钱镠复遣兵据苏州。儒屡破杨行密之兵,旌旗辎重亘百馀里。行密求救于钱镠,镠以兵食助之。”又《备史》:“大顺二年……冬十二月,孙儒烧掠苏、常,遂逼宣州,因围杨行密。行密遣使求救于我,王出糗粮甲兵以助之。”

    因为此次可以说是孙儒决死一战了,所以他在战前焚掠了苏、常二州,以致于“景福元年(西元892年)……二月……钱鏐陷苏州”,并“命从弟銶为苏州招辑使”。又《资治通鉴》云:“孙儒围宣州。初,刘建锋为孙儒守常州,将兵从儒击杨行密,甘露镇使陈可言帅部兵千人据常州。行密将张训引兵奄至城下,可言仓猝出迎,训手刃杀之,遂取常州。行密别将又取润州。”则常州、润州也被杨行密顺便拿下了。而此一格局,也可以说是初次奠定了浙西三州的势力范围,此后的数十年间,钱鏐与杨行密虽然互战不休,但终未能改变之。

    至于孙儒,景福元年六月,在失去了后方,决死力于宣州后,受到杨、钱两方的进攻,最终依旧失败,而且是彻底的溃败。

    因此,经过浙西一场牵涉三方的混战之后,苏州归属钱鏐,常、润二州归属杨行密。这样,苏州在钱鏐政权中,首次成为边疆州,从而在以后数十年的边疆州争夺战中,凸显了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