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昭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以保持待发模式,更加适合伏击、狙击和守卫城寨,使用更加简便因而方便大规模装备给训练仓促的部队。
不过弩箭不如弓箭的稳定性好,将士们把握不住就经常射偏,而且这东西虽然初速快穿透力强,但能量的损失却更快,甚至没有同级别的弓箭射程远,所以同样的弓箭射手的设成标准就是一百二十步到一百六十步之间,在五十步内必须射中,这在弩箭手看来,就非常不容易。所以任何东西,都要训练,燕山卫操练多了,弓射手、弩射手水平都高,尤其是骑射,这东西还不比步卒射箭,有些军士下马尚能射准,一旦上马奔驰,几乎箭箭都要跑偏,但是现在说训练骑射去,那已经太晚了,对合兵一处的谷王的军队,只能快速抓一抓,优先抓最好抓的步卒弩射了。
“谷王的军队不行,”燕王冷眼看他:“宁王的朵颜三卫如何?”
谭渊顿时蔫下去,嘴中讷讷道:“那是蒙古骑兵,也就勉强可观吧……”
宁王就藩大宁。大宁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宁王统塞上九十城,就像他在奏疏中所称“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
洪武二十二年,凉国公蓝玉平纳哈出后,当地蒙古诸部皆降,那一年的二月,燕王奉命选派精骑,巡视大宁、全宁,沿老哈河南北,遇有兀良哈军队,跟踪追击,那时候兀良哈还或降或叛,直到五月,兀良哈地区置泰宁,福佘,朵彦三卫,以元辽王阿札失里为泰宁卫指挥使,海撒南达溪为福佘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儿为朵颜卫指挥同知,彼时三卫同隶于北平行都司,也就是说,遇到战时,燕王可以直接统帅三卫。
那么从什么时候起,被燕王视作囊中之物的三卫,被夺走了呢?
是在洪武二十六年,十六岁的宁王就藩大宁的时候,皇上立刻就将三卫划给了宁王,从此兀良哈三卫不再隶属北平,而是归属了宁王大宁都司。
父皇为什么宁愿将这这精良的三卫划给一个什么经验都没有的毛头小子,也不愿交给自己这样已经在行军打仗上积累了丰富经验的老成持重的藩王呢?
燕王朱棣不愿意想下去。
他前两年帮宁王练兵的时候,再次观摩了宁王手下的兀良哈三卫,发现这些蒙古骑兵一如既往地骁勇,他这个宁王弟弟,倒也有些才略,能驱使这些蒙古人作战。只是他依然不甘心,父皇是从自己的口袋里掏了东西出来,补贴了宁王啊!他如何能甘心呢!
而在洪武二十八年他的秦王兄长去世后,皇帝居然再次为宁王手下的三卫划分了草场,这就是为摇摆不定的蒙人提供了归降之地,宁王弟手下的蒙人骑兵,只会越来越多,所以不过三五年后,宁王的甲兵已经在其他几位诸如谷王、辽王、代王之上了,在就藩的藩王里,除了秦晋燕这三位,独属宁王兵马最为雄壮了。
所以燕王这么一说,谭渊就哑口无言。
去开平跑马的陈珪、徐祥就道:“今次开平太仆寺的马政,很不好,定驹据说只有百十来头,种马死得多,不知道是什么缘故,若要凑齐骑兵,总要往山西、辽东牧马场调马,辽王说可以调来八百匹,晋王那里——”
此时朝廷施行的是“官牧”与“民牧”相结合的办法,“民牧”毕竟不为主要,官牧则将重点放在江北,太仆寺在北平、辽东、山西陕西、甘肃等边防重地,均设马场,北平这边的马场就在开平,开平是既要军屯,又要养马,而且这太仆寺的马政是去年才条缕清晰起来的,以前全是散养,如今有行太仆寺,管束方便,但是底子太烂,五月上报定驹,也就是一年之内马驹产量,结果据说种马死了一批,马驹数量可怜,这种情况,算是这一年开平的马政完蛋了,只能从离得近的辽东、山西行太仆寺调马,毕竟国朝的骑兵一直不如北元,所以他们发急,皇帝也急,在前几次的诏谕中,皇帝就道:“今方马少,全仰步兵。”
据说辽王倒是能调马,但是诸将对马匹种性也不太有底,因为辽东那边,和朝鲜离得近,说是八百匹马,万一来八百匹高丽马,这马骨架矮小,拉粮倒是可以,上了战场,那真是落后许多,不过有马就是比没马好,要不然燕王也不会暗自收了朝鲜使臣的马匹。
他们说着看了看,见上座的燕王没有反应,他们才道:“晋王新丧,世子即位,听闻是个斯文人,总归还没有娴习军旅,此次巡边,皇上也没有叫晋王参与,不知道咱们殿下的书信,是否能从山西马场调来军马?”
“皇上命咱们殿下节制大小官军,”朱能拍桌子道:“山西兵马,亦在提备之中,论公,晋王焉敢不从军令?论私,咱们殿下是他的亲叔叔,何况殿下如今,乃是皇上为嗣君选定的周公,将来周公辅政,天下归心,别说各地藩王,大小臣工都要听咱们殿下的,是不是呀殿下?”
“周公”这说法,不是朱能信口胡吹出来的,而是真真切切是皇上的诏纸上写的,也就七八日前,燕王收到了皇帝的敕谕,敕中说“朕观成周之时,天下治矣。周公犹告成王曰‘诘尔戎兵’,安不忘危之道也。朕之诸子,汝独才智,秦晋已薨,汝实为长,攘外安内,非汝而谁……尔其总率诸王,相机度势,用防边患,奠安黎民,以答上天之心,以副吾付托之意,其敬慎之勿怠。”
这是明确说明了,燕王是实际意义上的长子,攘外安内,总率诸王,克成周公,辅佐太孙,作为燕王的直属将领,大家如何不由衷高兴呢,诸人站起来频频向燕王敬酒,说着高兴的话,又想起洪武二十三年燕王收降乃而不花的事情了,那时候他们跟随燕王雪夜度迤都,一举功成,这次大捷震动朝野,乃是因为是藩王首次出征便大获全胜,而同去的晋王一无所获而还,秦王地处西秦,在对北狄的军事行动中其实排不上用场,他最大的功绩就是二十八年正月,征叛番于洮州,番惧而降之事,而且说句实在的,秦王这个藩王,是因为秦王的年纪是诸子之中除了太子之外最大的一个,才做了秦王,这一点在皇帝给秦王的谥册上写得很清楚:“以尔年长,首封于秦”。
秦王并不是皇帝期待的年长之子,他在藩国很是有一些不法之事,皇帝甚至派了先懿文太子去查验,而秦王所有的过失,其实抵不上太子从陕西回来之后不久便去世这一件事。这也就是皇帝为什么给他“愍”这样的谥号,说他不良于德,竟殒厥身的原因。
秦王教皇帝失望了,不过还有晋王,晋王的确是皇帝钟爱的儿子,而且仪表堂堂,修目美髯,顾盼有威,也是个有智略的人,刚去封国那几年,骄纵不法一些,但是跟随太子回京之后,一改脾性,以礼待人,虽然在用兵上取得的成绩不如燕王,但是好歹也听话,皇帝说什么,他也肯听。所以晋王薨了之后,皇帝给的谥册就比秦王的好多了,“尔者因疾永逝,特遵古典,赐谥曰恭”。
秦晋二王死后,燕王就成了诸王之中最长者,说起三王封号是依次而降的,也就是说,皇上和大臣们都以为,秦王这个封号并封地是最尊的,其次是晋王,再次是燕王。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皇帝曾想过迁都西安,理由很简单,长安作为都城,若是不好,汉朝和唐朝为何建都于此?所谓“据百二河山之胜利,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莫若关中,天下山川惟秦地号为险固”。这是封地,而在封号上,秦王其实略逊于晋王。因为晋王这个封号,乃是春秋最大的公国,春秋时候,南方自称蛮夷,秦国还未强大,诸国以晋为尊,而秦王这个封号尊贵乃是因为除了统一天下的是秦国外,还因为唐朝出了个赫赫有名的秦王李世民,因此为尊。
但说晋不如秦,是因为山西之地,并未有建都过,因此逊之。
那么若是按这个说法,老四朱棣其实应该为齐王或者楚王了,因为以秦、晋、齐、楚四个封号最为尊贵,但是皇帝将齐王、楚王给了老六和老七,而将朱棣封做了燕王。
这“燕王”的封号,该怎么看呢?
宁王就藩大宁。大宁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宁王统塞上九十城,就像他在奏疏中所称“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
以保持待发模式,更加适合伏击、狙击和守卫城寨,使用更加简便因而方便大规模装备给训练仓促的部队。
不过弩箭不如弓箭的稳定性好,将士们把握不住就经常射偏,而且这东西虽然初速快穿透力强,但能量的损失却更快,甚至没有同级别的弓箭射程远,所以同样的弓箭射手的设成标准就是一百二十步到一百六十步之间,在五十步内必须射中,这在弩箭手看来,就非常不容易。所以任何东西,都要训练,燕山卫操练多了,弓射手、弩射手水平都高,尤其是骑射,这东西还不比步卒射箭,有些军士下马尚能射准,一旦上马奔驰,几乎箭箭都要跑偏,但是现在说训练骑射去,那已经太晚了,对合兵一处的谷王的军队,只能快速抓一抓,优先抓最好抓的步卒弩射了。
“谷王的军队不行,”燕王冷眼看他:“宁王的朵颜三卫如何?”
谭渊顿时蔫下去,嘴中讷讷道:“那是蒙古骑兵,也就勉强可观吧……”
宁王就藩大宁。大宁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宁王统塞上九十城,就像他在奏疏中所称“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
洪武二十二年,凉国公蓝玉平纳哈出后,当地蒙古诸部皆降,那一年的二月,燕王奉命选派精骑,巡视大宁、全宁,沿老哈河南北,遇有兀良哈军队,跟踪追击,那时候兀良哈还或降或叛,直到五月,兀良哈地区置泰宁,福佘,朵彦三卫,以元辽王阿札失里为泰宁卫指挥使,海撒南达溪为福佘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儿为朵颜卫指挥同知,彼时三卫同隶于北平行都司,也就是说,遇到战时,燕王可以直接统帅三卫。
那么从什么时候起,被燕王视作囊中之物的三卫,被夺走了呢?
是在洪武二十六年,十六岁的宁王就藩大宁的时候,皇上立刻就将三卫划给了宁王,从此兀良哈三卫不再隶属北平,而是归属了宁王大宁都司。
父皇为什么宁愿将这这精良的三卫划给一个什么经验都没有的毛头小子,也不愿交给自己这样已经在行军打仗上积累了丰富经验的老成持重的藩王呢?
燕王朱棣不愿意想下去。
他前两年帮宁王练兵的时候,再次观摩了宁王手下的兀良哈三卫,发现这些蒙古骑兵一如既往地骁勇,他这个宁王弟弟,倒也有些才略,能驱使这些蒙古人作战。只是他依然不甘心,父皇是从自己的口袋里掏了东西出来,补贴了宁王啊!他如何能甘心呢!
而在洪武二十八年他的秦王兄长去世后,皇帝居然再次为宁王手下的三卫划分了草场,这就是为摇摆不定的蒙人提供了归降之地,宁王弟手下的蒙人骑兵,只会越来越多,所以不过三五年后,宁王的甲兵已经在其他几位诸如谷王、辽王、代王之上了,在就藩的藩王里,除了秦晋燕这三位,独属宁王兵马最为雄壮了。
所以燕王这么一说,谭渊就哑口无言。
去开平跑马的陈珪、徐祥就道:“今次开平太仆寺的马政,很不好,定驹据说只有百十来头,种马死得多,不知道是什么缘故,若要凑齐骑兵,总要往山西、辽东牧马场调马,辽王说可以调来八百匹,晋王那里——”
此时朝廷施行的是“官牧”与“民牧”相结合的办法,“民牧”毕竟不为主要,官牧则将重点放在江北,太仆寺在北平、辽东、山西陕西、甘肃等边防重地,均设马场,北平这边的马场就在开平,开平是既要军屯,又要养马,而且这太仆寺的马政是去年才条缕清晰起来的,以前全是散养,如今有行太仆寺,管束方便,但是底子太烂,五月上报定驹,也就是一年之内马驹产量,结果据说种马死了一批,马驹数量可怜,这种情况,算是这一年开平的马政完蛋了,只能从离得近的辽东、山西行太仆寺调马,毕竟国朝的骑兵一直不如北元,所以他们发急,皇帝也急,在前几次的诏谕中,皇帝就道:“今方马少,全仰步兵。”
据说辽王倒是能调马,但是诸将对马匹种性也不太有底,因为辽东那边,和朝鲜离得近,说是八百匹马,万一来八百匹高丽马,这马骨架矮小,拉粮倒是可以,上了战场,那真是落后许多,不过有马就是比没马好,要不然燕王也不会暗自收了朝鲜使臣的马匹。
他们说着看了看,见上座的燕王没有反应,他们才道:“晋王新丧,世子即位,听闻是个斯文人,总归还没有娴习军旅,此次巡边,皇上也没有叫晋王参与,不知道咱们殿下的书信,是否能从山西马场调来军马?”
“皇上命咱们殿下节制大小官军,”朱能拍桌子道:“山西兵马,亦在提备之中,论公,晋王焉敢不从军令?论私,咱们殿下是他的亲叔叔,何况殿下如今,乃是皇上为嗣君选定的周公,将来周公辅政,天下归心,别说各地藩王,大小臣工都要听咱们殿下的,是不是呀殿下?”
“周公”这说法,不是朱能信口胡吹出来的,而是真真切切是皇上的诏纸上写的,也就七八日前,燕王收到了皇帝的敕谕,敕中说“朕观成周之时,天下治矣。周公犹告成王曰‘诘尔戎兵’,安不忘危之道也。朕之诸子,汝独才智,秦晋已薨,汝实为长,攘外安内,非汝而谁……尔其总率诸王,相机度势,用防边患,奠安黎民,以答上天之心,以副吾付托之意,其敬慎之勿怠。”
这是明确说明了,燕王是实际意义上的长子,攘外安内,总率诸王,克成周公,辅佐太孙,作为燕王的直属将领,大家如何不由衷高兴呢,诸人站起来频频向燕王敬酒,说着高兴的话,又想起洪武二十三年燕王收降乃而不花的事情了,那时候他们跟随燕王雪夜度迤都,一举功成,这次大捷震动朝野,乃是因为是藩王首次出征便大获全胜,而同去的晋王一无所获而还,秦王地处西秦,在对北狄的军事行动中其实排不上用场,他最大的功绩就是二十八年正月,征叛番于洮州,番惧而降之事,而且说句实在的,秦王这个藩王,是因为秦王的年纪是诸子之中除了太子之外最大的一个,才做了秦王,这一点在皇帝给秦王的谥册上写得很清楚:“以尔年长,首封于秦”。
秦王并不是皇帝期待的年长之子,他在藩国很是有一些不法之事,皇帝甚至派了先懿文太子去查验,而秦王所有的过失,其实抵不上太子从陕西回来之后不久便去世这一件事。这也就是皇帝为什么给他“愍”这样的谥号,说他不良于德,竟殒厥身的原因。
秦王教皇帝失望了,不过还有晋王,晋王的确是皇帝钟爱的儿子,而且仪表堂堂,修目美髯,顾盼有威,也是个有智略的人,刚去封国那几年,骄纵不法一些,但是跟随太子回京之后,一改脾性,以礼待人,虽然在用兵上取得的成绩不如燕王,但是好歹也听话,皇帝说什么,他也肯听。所以晋王薨了之后,皇帝给的谥册就比秦王的好多了,“尔者因疾永逝,特遵古典,赐谥曰恭”。
秦晋二王死后,燕王就成了诸王之中最长者,说起三王封号是依次而降的,也就是说,皇上和大臣们都以为,秦王这个封号并封地是最尊的,其次是晋王,再次是燕王。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皇帝曾想过迁都西安,理由很简单,长安作为都城,若是不好,汉朝和唐朝为何建都于此?所谓“据百二河山之胜利,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莫若关中,天下山川惟秦地号为险固”。这是封地,而在封号上,秦王其实略逊于晋王。因为晋王这个封号,乃是春秋最大的公国,春秋时候,南方自称蛮夷,秦国还未强大,诸国以晋为尊,而秦王这个封号尊贵乃是因为除了统一天下的是秦国外,还因为唐朝出了个赫赫有名的秦王李世民,因此为尊。
但说晋不如秦,是因为山西之地,并未有建都过,因此逊之。
那么若是按这个说法,老四朱棣其实应该为齐王或者楚王了,因为以秦、晋、齐、楚四个封号最为尊贵,但是皇帝将齐王、楚王给了老六和老七,而将朱棣封做了燕王。
这“燕王”的封号,该怎么看呢?
宁王就藩大宁。大宁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宁王统塞上九十城,就像他在奏疏中所称“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