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重活之完美时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话说当年置地公司收购牛奶公司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1961年,怡和洋行上市,发行90万股新股,占股本的25%,每股发行价16元,上市第一天便升上至31.25元,升幅达到95%。1967年暴动期间,怡和洋行股价跌破上市价,怡和对香江地产缺乏信心,担心香江会重复1949年沪海的版本。
至1969年有美利坚商人投得尖沙嘴喜来登酒店的地皮后,怡和系对香江的信心才恢复过来。步和记的后尘,从事收购上市公司。整个怡和系,最受股民爱戴的就是置地公司。
置地拥有中环的贵重物业及半山的豪宅,置地公司的市价,反映了投资者对地产公司的信心。置地公司股价表现比其他的突出。喜来登地皮成功拍卖后,置地第一时间部署收购城市酒店,城市酒店拥有至今文华酒店的业权。结果这个收购轻易而得。
接着,置地又部署另一重大收购,对象就是牛奶公司。基于本身可再发展的土地十分有限,要发展物业出售,置地公司便要买入廉价土地。当日的牛奶公司资产丰厚,拥有一大块位于薄扶林的土地,用作牧场、养牛及榨取牛奶,这块土地便是今天的置富花园。
牛奶公司亦是香江第一家经营超级市场的公司,拥有不少超级市场的物业。牛奶公司亦经营饮食业务,与伍氏家族合作,经营美心西餐厅。
置地雄心勃勃,希望收购文华酒店后,可以再收购牛奶公司,一方面可发展牛奶公司的地皮作为物业出售,另一方面亦可以参与经营超级市场,更可利用美心集团在置地公司中环的大厦设立高档食肆,提供更全面的优质服务。在未收购前,两家公司的股价都是45-50元;当收购消息流传后,牛奶公司主席周锡年作出保卫战,增持股份,把股价推高。牛奶公司股价曾一度由数十元上升至200多元,置地公司的股价亦节节上升,但无法高过牛奶公司。
置地公司为了完成收购,必要推高本身的股价。于是作出惊人的送股,就是每一股置地送5股新股,一度令置地股价上升至超过300元,除净后创下历史高价的67元。当日除净时67元高价只是维持了一段短时间,但是比牛奶公司股价高出许多,结果大部分牛奶公司股东愿意接受收购,并将牛奶股票换取置地发行的新股。置地公司最后成功收购牛奶公司。它利用股民的爱戴,发行新股收购牛奶公司,而不是用现金作收购的。
这场收购战令股民损失惨重,因为将牛奶公司的股票去换取置地的股票,需时数十天,结果在除净后,置地的股价创下历史高位时,牛奶股东根本无法取得置地股票出售,置地的股东则因一送五,手上只持有一股旧股,那5股新股亦要等上数十天才收到。
只能出售六分之一的持有量,当新股到手时,置地股价已大幅回落,且一跌不可收拾,很快由67元下跌至12元的水平。以送股后股价计算,置地股价在两个月内由7元上升至67元,再跌回至12元,而在67元时,置地的市盈率高达230倍。从置地的管理层来看,他们可以用如此高市盈率来收购牛奶公司,是非常成功的,这是市场给予置地的经济专利。遗憾的是,时至今日,置地的股价仍然未能回到1973年的高位。
在1972年末至1973年初,置地与牛奶的大战,就是香江股市狂潮的主要动力。从和记收购黄埔船坞、置地收购牛奶,可以看到当时有远见的商人,均认为香港地产前景乐观,事后的发展亦证明他们的眼光独到。1967以后,地产果然是拥有市场经济专利的行业。
置地收购牛奶后,市场又再谣言四起,指置地会收购九龙仓。九龙仓及置地的主席都是怡和洋行的大班,但怡和在这两家公司都没有控制性股权,所以这个传说在市场一度很流行。一度将九龙仓的股价推高至800元,这价钱结果要等到1980年,包船王收购九龙仓时才再度出现。实际上置地需时消化牛奶公司的业务,而怡和亦认为九龙仓是囊中物,掉以轻心,结果被包船王偷袭成功。
香江几十年的股票市场历史上,出现了几次大热潮。第一次在70年代,股价指数自1971年底的341.4点,飚升至1973年3月9日的17743.96点,但是接着来了二年多的空头市场,股价于1974年2月10日跌至150.11点。第二次自1975年开始反弹回升,长达多年的多头市场,至1981年7月17日,涨至1810.20点,已突破1973年的高峰。换言之,前一波的大跌,香江股市花了九年功夫才收回失地。由此可见那一波暴跌,对香江股市及经济造成多大的伤害。
那一波香江股市的暴涨之后的暴跌,对香江经济、社会的打击是空前的。若非那次股市风暴,香江的经济应不至于轻易被台岛与棒子追过。
那次香江股市大涨后又跌的原因,在前世,张俊义在课本上就有所了解,但是因为时限的原因,与当时事件发生的时间太过久远了,所知道的不过是纸面上的皮毛而已。
还不容易穿越到了香江,对于香江第一次的股灾,张俊义可谓是花费了一番手脚,才把这其中的原因调查的一清二楚。
毕竟随着自己身份地位的提升,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年了,但是张俊义还有通过了一些渠道了解到了当年香江股市震荡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
话说,张俊义费心费力的调查这些事情并不是他闲的没事儿干,不管怎么说张俊义在前世毕竟是从事金融编辑方面的工作的,前世的职业病还是不可避免的被带了今生,当然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的原因。
更大的原因,就是张俊义知道,随着自己的不断的介入,香江的历史必不可少的会和前世发生偏移,这种紧迫感无时无刻的追赶着张俊义需要不断的来给自己充电,否则,前世记忆的这个大BUG就会随着时间的不断逝去也会变得一文不值。
虽然自己的企业在香江已经慢慢的成长为了参天大树,但是香江的金融市场也是自己以后作为提款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张俊... -->>
话说当年置地公司收购牛奶公司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1961年,怡和洋行上市,发行90万股新股,占股本的25%,每股发行价16元,上市第一天便升上至31.25元,升幅达到95%。1967年暴动期间,怡和洋行股价跌破上市价,怡和对香江地产缺乏信心,担心香江会重复1949年沪海的版本。
至1969年有美利坚商人投得尖沙嘴喜来登酒店的地皮后,怡和系对香江的信心才恢复过来。步和记的后尘,从事收购上市公司。整个怡和系,最受股民爱戴的就是置地公司。
置地拥有中环的贵重物业及半山的豪宅,置地公司的市价,反映了投资者对地产公司的信心。置地公司股价表现比其他的突出。喜来登地皮成功拍卖后,置地第一时间部署收购城市酒店,城市酒店拥有至今文华酒店的业权。结果这个收购轻易而得。
接着,置地又部署另一重大收购,对象就是牛奶公司。基于本身可再发展的土地十分有限,要发展物业出售,置地公司便要买入廉价土地。当日的牛奶公司资产丰厚,拥有一大块位于薄扶林的土地,用作牧场、养牛及榨取牛奶,这块土地便是今天的置富花园。
牛奶公司亦是香江第一家经营超级市场的公司,拥有不少超级市场的物业。牛奶公司亦经营饮食业务,与伍氏家族合作,经营美心西餐厅。
置地雄心勃勃,希望收购文华酒店后,可以再收购牛奶公司,一方面可发展牛奶公司的地皮作为物业出售,另一方面亦可以参与经营超级市场,更可利用美心集团在置地公司中环的大厦设立高档食肆,提供更全面的优质服务。在未收购前,两家公司的股价都是45-50元;当收购消息流传后,牛奶公司主席周锡年作出保卫战,增持股份,把股价推高。牛奶公司股价曾一度由数十元上升至200多元,置地公司的股价亦节节上升,但无法高过牛奶公司。
置地公司为了完成收购,必要推高本身的股价。于是作出惊人的送股,就是每一股置地送5股新股,一度令置地股价上升至超过300元,除净后创下历史高价的67元。当日除净时67元高价只是维持了一段短时间,但是比牛奶公司股价高出许多,结果大部分牛奶公司股东愿意接受收购,并将牛奶股票换取置地发行的新股。置地公司最后成功收购牛奶公司。它利用股民的爱戴,发行新股收购牛奶公司,而不是用现金作收购的。
这场收购战令股民损失惨重,因为将牛奶公司的股票去换取置地的股票,需时数十天,结果在除净后,置地的股价创下历史高位时,牛奶股东根本无法取得置地股票出售,置地的股东则因一送五,手上只持有一股旧股,那5股新股亦要等上数十天才收到。
只能出售六分之一的持有量,当新股到手时,置地股价已大幅回落,且一跌不可收拾,很快由67元下跌至12元的水平。以送股后股价计算,置地股价在两个月内由7元上升至67元,再跌回至12元,而在67元时,置地的市盈率高达230倍。从置地的管理层来看,他们可以用如此高市盈率来收购牛奶公司,是非常成功的,这是市场给予置地的经济专利。遗憾的是,时至今日,置地的股价仍然未能回到1973年的高位。
在1972年末至1973年初,置地与牛奶的大战,就是香江股市狂潮的主要动力。从和记收购黄埔船坞、置地收购牛奶,可以看到当时有远见的商人,均认为香港地产前景乐观,事后的发展亦证明他们的眼光独到。1967以后,地产果然是拥有市场经济专利的行业。
置地收购牛奶后,市场又再谣言四起,指置地会收购九龙仓。九龙仓及置地的主席都是怡和洋行的大班,但怡和在这两家公司都没有控制性股权,所以这个传说在市场一度很流行。一度将九龙仓的股价推高至800元,这价钱结果要等到1980年,包船王收购九龙仓时才再度出现。实际上置地需时消化牛奶公司的业务,而怡和亦认为九龙仓是囊中物,掉以轻心,结果被包船王偷袭成功。
香江几十年的股票市场历史上,出现了几次大热潮。第一次在70年代,股价指数自1971年底的341.4点,飚升至1973年3月9日的17743.96点,但是接着来了二年多的空头市场,股价于1974年2月10日跌至150.11点。第二次自1975年开始反弹回升,长达多年的多头市场,至1981年7月17日,涨至1810.20点,已突破1973年的高峰。换言之,前一波的大跌,香江股市花了九年功夫才收回失地。由此可见那一波暴跌,对香江股市及经济造成多大的伤害。
那一波香江股市的暴涨之后的暴跌,对香江经济、社会的打击是空前的。若非那次股市风暴,香江的经济应不至于轻易被台岛与棒子追过。
那次香江股市大涨后又跌的原因,在前世,张俊义在课本上就有所了解,但是因为时限的原因,与当时事件发生的时间太过久远了,所知道的不过是纸面上的皮毛而已。
还不容易穿越到了香江,对于香江第一次的股灾,张俊义可谓是花费了一番手脚,才把这其中的原因调查的一清二楚。
毕竟随着自己身份地位的提升,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年了,但是张俊义还有通过了一些渠道了解到了当年香江股市震荡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
话说,张俊义费心费力的调查这些事情并不是他闲的没事儿干,不管怎么说张俊义在前世毕竟是从事金融编辑方面的工作的,前世的职业病还是不可避免的被带了今生,当然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的原因。
更大的原因,就是张俊义知道,随着自己的不断的介入,香江的历史必不可少的会和前世发生偏移,这种紧迫感无时无刻的追赶着张俊义需要不断的来给自己充电,否则,前世记忆的这个大BUG就会随着时间的不断逝去也会变得一文不值。
虽然自己的企业在香江已经慢慢的成长为了参天大树,但是香江的金融市场也是自己以后作为提款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张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