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宋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401章 登基大典
内侍们捧着谥册宝、招魂用的神帛,从中门出,放置舆内,接着,又移除了写着谥号的铭旌。
抬灵的上百名执事官在宋神宗梓宫前后左右的大杠前就位。抬皇帝梓宫的杠,是一根特大号的皇杠,名叫独龙杠,前安龙头后装龙尾,需要一百二十八人杠行。皇太后的,是九十六人的大杠。这些抬灵的内侍都是经过了严格训练的,平日训练,要在棺椁上放上满满一碗水,上百人一起行进,包括上下阶梯,棺椁上的水都要一滴都不溢出来!
众抬灵内侍小心翼翼慢慢抬起皇帝和皇太后的梓宫,皇上的先出,太皇太后的随后,一前一后平平稳稳出了福宁殿。
内执事官在两侧持翣,保护着梓宫(皇上和太皇太后的棺椁),跟着出来,顺着台阶,将梓宫降下大殿。
接着,引领官在梓宫前跪奏,请梓宫升上龙輴。龙輴就是一种雕刻有龙纹的专门运送皇上棺材的大车。执事官们抬着梓宫稳稳上了龙輴,并用彩帷装饰梓宫。
内执事官持翣于两侧,擎着伞扇,在司礼官高声唱引之下,开始启动,往宫外行去。后面谥册宝舆、神帛舆、真亭、铭旌跟随。其后便是皇太后、皇后、亲王、皇子、嫔妃等皇亲国戚,哀哭声凄凄惨惨戚戚。
沿途御林军都是身穿重孝,两厢站立如仪,杜文浩已经换了一身戎装,外套重孝,手按剑柄,跟随灵柩一旁。
整个治丧活动中所有的人,只有三衙都检点杜文浩腰胯宝剑,在侧护卫。这是皇太后特许的。
送灵队伍从左殿门出,径直来到午门。这里要举行遣奠仪式。自然还是由嗣皇帝赵煦领着,在司礼官唱引下,四拜、献祭、再拜,齐声哀哭。
送灵到此就要结束了,就要与先帝永别,一众皇亲国戚们哭声此刻声震皇宫,捶胸顿足哀哭的,仰面朝天四脚四手乱抓乱舞的,奔死奔活要跟着去的,各种哭相的都有。内侍们哭着拉着劝着,乱成一团。
其间还有夹杂着发了疯的雍王赵颢不停朝天磕头惨叫饶命。
接下来,这里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要举行,那就是新帝承继皇位的受命礼,也就是柩前即位。
在司礼官拖长声调唱礼声中,嗣皇帝赵煦一身斩衰重孝,在宋神宗灵柩前,行三跪九叩大礼,祈告受命,承继皇位。
接着,司礼官在梓宫前跪奏,请灵驾进发。随后,引领官跪奏,请新帝回宫。然后引领着嗣皇帝赵煦和悲悲切切的皇太后等皇亲国戚返回皇宫,来到举行重大庆典的大庆殿。在这里,宰相王珪已经完成了继位大典所有准备工作。
午门外,礼官跪奏,请梓宫升上大升舆,进发。除了嗣皇帝之外的皇子、亲王哭送,灵驾从瑞门出,来到太庙,由曹王赵頵主持,行辞祖礼。
宋神宗的永裕陵还没有修建好,所以要停灵在太庙里,等陵墓修好,再移送下葬。而太皇太后要陪葬宋仁宗于永昭陵,所以,行为辞祖礼之后,礼官再跪请灵驾进发。
亲王、皇子们送至德胜门,跪拜辞别,目送远去,然后回宫参加新帝登基大典。
带领御林军护送太皇太后灵柩前往永昭陵的是三衙副都指挥使,大将李浦。杜文浩要留下来参加新帝登基大典,负责整个庆典的安全保卫工作。
登基大典是在大庆殿举行,这里早已经布置一新,并在策定新帝之后,与发引出殡同步进行,派出官员,祭告天地、太庙、社稷。
先前参加宋神宗和太皇太后发引出殡的文武百官,跟着嗣皇帝将灵柩送到午门。随后跟着嗣皇帝来到大庆殿,换衣服准备参加登基大典。
礼部官吏已经在殿里龙案上放置了皇帝玉玺,在表案上放置了群臣贺表,在诏案上放置了继位诏书,砚案上摆放了笔墨纸砚。
大殿两侧,已经整齐摆放着仪仗法驾卤簿,大庆门外两侧,摆设着用美玉、金银珠宝镶嵌的玉辇和金辇,前面宣德门设金辂、玉辂、木辂、革辂五种天子座驾宝辇。另设有宝象,以及皇家乐队卤簿的各种乐器。
由于赵煦的登基大典是柩前即位,也就是在发引出殡的同时继位,所以在大庆殿檐下陈列了各种演奏用的丹殿大乐的乐器,却没有一个乐手,这是置而不用,就放在那,就表示欢庆了。
这之前,杜文浩已经将整个登基仪式的安全保卫全部安排妥当,最后时刻,又带着大内侍卫,在大殿四周巡逻一周。
皇宫内外早已经布满御林军,各道门安检都十分严格,外面的敌人是不可能混进来的,主要是防止内部的人出现问题,所以,在皇上还没有出来之前,杜文浩又把大庆殿里面仔细检查了一遍,包括宫女、太监内侍以及文武百官,一个个的连脸色都要细看。
与此同时,赵煦在大庆殿后阁换好皇帝礼服之后,先来到左侧的文德殿里,接受八位宰执以及三省六部、御史台、诸寺监、翰林院等朝廷重要部门负责人的三跪九叩大礼。由于新帝已经免了杜文浩行大礼,所以他只是一拱到地而已。
礼毕,礼部尚书跪请皇帝即位。赵煦便又学着成人的样子,一步三摇踱步出殿,出鼓楼来到大庆殿后阁,整装,又晃着小脑袋步入大庆殿里,登上大庆殿的金銮宝座。
宝座侧稍后的地方,竖着一道绣帘。帘后,端坐着皇太后高滔滔。
群臣就位,宰相王珪,佝偻着身子站在金銮宝座侧前方,慢慢展开新帝赵煦即位诏书。这即位诏书是由中书门下学士连夜草拟报审通过的,所以诏令开头都是“门下”二字,没有后来明清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等等。
王珪清了清喉咙,用略带嘶哑的嗓音,摇晃着脑袋,抑扬顿挫吟哦道:
“门下。生黎民而立之君。所以出四方之令。有天下而传于子。所以维万世之安。先皇帝道极圣神。德兼文武。图治三王之上。储精七闰之间。缉熙事功。董正法度……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继位诏书念完,王珪将诏书卷好,交给大学士,捧着转给内阁学士,在上面恭恭敬敬加盖玉玺大印,然后将诏书交礼部尚书。
这时,午门鸣钟鼓。在司礼官引导下,大庆殿外丹墀上的王公大臣们,一同跪下,行三跪九叩大礼。丹墀下,一排特别内侍,手持一丈多长的静鞭,凌空抽响。
接着,王珪又恭恭敬敬取过另一卷圣旨,乃是改元诏书,吟哦道:
“朕绍承大统。遹骏燕谋。于乎皇王。永世克孝。维予小子。未堪多难。业业兢兢。夙夜钦止……。宜自正月一日改元丰九年为元祐元年。”
摇头晃脑念完了,将诏书依旧交内阁学士盖大印。
然后,又捧过一份诏书,乃是尊皇太后高滔滔为太皇太后的,王珪接着吟哦道:
“王者之临御也。稽于古以为天下法。奉其亲以为天下先。靡然兆民。协于一德。皇太后俪乾之健。体坤之元。明哲同符乎姜任。恭俭远过于阴马。辅佐英祖。内治流闻。拥佑先朝。母仪备至。迨于寡昧。夙荷芘怜。提携拊循。教诲成就。于戏。极九州之养。曷尽孝诚。加万世之名。庶承慈范。谨上尊号曰太皇太后。”
将诏书交给内阁学士盖印之后,又捧过一道圣旨,这是宣布新任太皇太后高滔滔垂帘听政的。扫了一眼阶下群臣,抑扬顿挫的嗓子格外卖力:
“太皇太后德盛母仪。道隆坤载。圣性聪哲。达于几深。仰叩慈仁。许同听断。应军国事。并太皇太后权同处分。”
这一次,在司礼官唱引下,群臣跪倒,行三... -->>
第401章 登基大典
内侍们捧着谥册宝、招魂用的神帛,从中门出,放置舆内,接着,又移除了写着谥号的铭旌。
抬灵的上百名执事官在宋神宗梓宫前后左右的大杠前就位。抬皇帝梓宫的杠,是一根特大号的皇杠,名叫独龙杠,前安龙头后装龙尾,需要一百二十八人杠行。皇太后的,是九十六人的大杠。这些抬灵的内侍都是经过了严格训练的,平日训练,要在棺椁上放上满满一碗水,上百人一起行进,包括上下阶梯,棺椁上的水都要一滴都不溢出来!
众抬灵内侍小心翼翼慢慢抬起皇帝和皇太后的梓宫,皇上的先出,太皇太后的随后,一前一后平平稳稳出了福宁殿。
内执事官在两侧持翣,保护着梓宫(皇上和太皇太后的棺椁),跟着出来,顺着台阶,将梓宫降下大殿。
接着,引领官在梓宫前跪奏,请梓宫升上龙輴。龙輴就是一种雕刻有龙纹的专门运送皇上棺材的大车。执事官们抬着梓宫稳稳上了龙輴,并用彩帷装饰梓宫。
内执事官持翣于两侧,擎着伞扇,在司礼官高声唱引之下,开始启动,往宫外行去。后面谥册宝舆、神帛舆、真亭、铭旌跟随。其后便是皇太后、皇后、亲王、皇子、嫔妃等皇亲国戚,哀哭声凄凄惨惨戚戚。
沿途御林军都是身穿重孝,两厢站立如仪,杜文浩已经换了一身戎装,外套重孝,手按剑柄,跟随灵柩一旁。
整个治丧活动中所有的人,只有三衙都检点杜文浩腰胯宝剑,在侧护卫。这是皇太后特许的。
送灵队伍从左殿门出,径直来到午门。这里要举行遣奠仪式。自然还是由嗣皇帝赵煦领着,在司礼官唱引下,四拜、献祭、再拜,齐声哀哭。
送灵到此就要结束了,就要与先帝永别,一众皇亲国戚们哭声此刻声震皇宫,捶胸顿足哀哭的,仰面朝天四脚四手乱抓乱舞的,奔死奔活要跟着去的,各种哭相的都有。内侍们哭着拉着劝着,乱成一团。
其间还有夹杂着发了疯的雍王赵颢不停朝天磕头惨叫饶命。
接下来,这里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要举行,那就是新帝承继皇位的受命礼,也就是柩前即位。
在司礼官拖长声调唱礼声中,嗣皇帝赵煦一身斩衰重孝,在宋神宗灵柩前,行三跪九叩大礼,祈告受命,承继皇位。
接着,司礼官在梓宫前跪奏,请灵驾进发。随后,引领官跪奏,请新帝回宫。然后引领着嗣皇帝赵煦和悲悲切切的皇太后等皇亲国戚返回皇宫,来到举行重大庆典的大庆殿。在这里,宰相王珪已经完成了继位大典所有准备工作。
午门外,礼官跪奏,请梓宫升上大升舆,进发。除了嗣皇帝之外的皇子、亲王哭送,灵驾从瑞门出,来到太庙,由曹王赵頵主持,行辞祖礼。
宋神宗的永裕陵还没有修建好,所以要停灵在太庙里,等陵墓修好,再移送下葬。而太皇太后要陪葬宋仁宗于永昭陵,所以,行为辞祖礼之后,礼官再跪请灵驾进发。
亲王、皇子们送至德胜门,跪拜辞别,目送远去,然后回宫参加新帝登基大典。
带领御林军护送太皇太后灵柩前往永昭陵的是三衙副都指挥使,大将李浦。杜文浩要留下来参加新帝登基大典,负责整个庆典的安全保卫工作。
登基大典是在大庆殿举行,这里早已经布置一新,并在策定新帝之后,与发引出殡同步进行,派出官员,祭告天地、太庙、社稷。
先前参加宋神宗和太皇太后发引出殡的文武百官,跟着嗣皇帝将灵柩送到午门。随后跟着嗣皇帝来到大庆殿,换衣服准备参加登基大典。
礼部官吏已经在殿里龙案上放置了皇帝玉玺,在表案上放置了群臣贺表,在诏案上放置了继位诏书,砚案上摆放了笔墨纸砚。
大殿两侧,已经整齐摆放着仪仗法驾卤簿,大庆门外两侧,摆设着用美玉、金银珠宝镶嵌的玉辇和金辇,前面宣德门设金辂、玉辂、木辂、革辂五种天子座驾宝辇。另设有宝象,以及皇家乐队卤簿的各种乐器。
由于赵煦的登基大典是柩前即位,也就是在发引出殡的同时继位,所以在大庆殿檐下陈列了各种演奏用的丹殿大乐的乐器,却没有一个乐手,这是置而不用,就放在那,就表示欢庆了。
这之前,杜文浩已经将整个登基仪式的安全保卫全部安排妥当,最后时刻,又带着大内侍卫,在大殿四周巡逻一周。
皇宫内外早已经布满御林军,各道门安检都十分严格,外面的敌人是不可能混进来的,主要是防止内部的人出现问题,所以,在皇上还没有出来之前,杜文浩又把大庆殿里面仔细检查了一遍,包括宫女、太监内侍以及文武百官,一个个的连脸色都要细看。
与此同时,赵煦在大庆殿后阁换好皇帝礼服之后,先来到左侧的文德殿里,接受八位宰执以及三省六部、御史台、诸寺监、翰林院等朝廷重要部门负责人的三跪九叩大礼。由于新帝已经免了杜文浩行大礼,所以他只是一拱到地而已。
礼毕,礼部尚书跪请皇帝即位。赵煦便又学着成人的样子,一步三摇踱步出殿,出鼓楼来到大庆殿后阁,整装,又晃着小脑袋步入大庆殿里,登上大庆殿的金銮宝座。
宝座侧稍后的地方,竖着一道绣帘。帘后,端坐着皇太后高滔滔。
群臣就位,宰相王珪,佝偻着身子站在金銮宝座侧前方,慢慢展开新帝赵煦即位诏书。这即位诏书是由中书门下学士连夜草拟报审通过的,所以诏令开头都是“门下”二字,没有后来明清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等等。
王珪清了清喉咙,用略带嘶哑的嗓音,摇晃着脑袋,抑扬顿挫吟哦道:
“门下。生黎民而立之君。所以出四方之令。有天下而传于子。所以维万世之安。先皇帝道极圣神。德兼文武。图治三王之上。储精七闰之间。缉熙事功。董正法度……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继位诏书念完,王珪将诏书卷好,交给大学士,捧着转给内阁学士,在上面恭恭敬敬加盖玉玺大印,然后将诏书交礼部尚书。
这时,午门鸣钟鼓。在司礼官引导下,大庆殿外丹墀上的王公大臣们,一同跪下,行三跪九叩大礼。丹墀下,一排特别内侍,手持一丈多长的静鞭,凌空抽响。
接着,王珪又恭恭敬敬取过另一卷圣旨,乃是改元诏书,吟哦道:
“朕绍承大统。遹骏燕谋。于乎皇王。永世克孝。维予小子。未堪多难。业业兢兢。夙夜钦止……。宜自正月一日改元丰九年为元祐元年。”
摇头晃脑念完了,将诏书依旧交内阁学士盖大印。
然后,又捧过一份诏书,乃是尊皇太后高滔滔为太皇太后的,王珪接着吟哦道:
“王者之临御也。稽于古以为天下法。奉其亲以为天下先。靡然兆民。协于一德。皇太后俪乾之健。体坤之元。明哲同符乎姜任。恭俭远过于阴马。辅佐英祖。内治流闻。拥佑先朝。母仪备至。迨于寡昧。夙荷芘怜。提携拊循。教诲成就。于戏。极九州之养。曷尽孝诚。加万世之名。庶承慈范。谨上尊号曰太皇太后。”
将诏书交给内阁学士盖印之后,又捧过一道圣旨,这是宣布新任太皇太后高滔滔垂帘听政的。扫了一眼阶下群臣,抑扬顿挫的嗓子格外卖力:
“太皇太后德盛母仪。道隆坤载。圣性聪哲。达于几深。仰叩慈仁。许同听断。应军国事。并太皇太后权同处分。”
这一次,在司礼官唱引下,群臣跪倒,行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