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大明军工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送走了远征军团之后,朱慈炅就只能等他们的消息了,在这个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远隔重洋传递消息,一两个月能有一个来回就算很不错了,国内他还可以八百里加急,国外他唯有等待,他很不喜欢这种感觉,但电话、电报都只存在于他的记忆中,现在压根就没有电,他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没有电生活也要继续,大明崛起的脚步更不能停下来,过完正月十五,他立马启动了京东铁路项目,何谓京东铁路,就是京城到东大营之间的铁路,这段铁路全长大概二百五十里,双向双车道,他计划用三个月时间时间就修通。
二百五十里三个月时间修通,也就是说一天要最少修三里长,可能吗?这个不用怀疑,完全没有问题,因为朱慈炅准备招很多很多民工,具体招多少,还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
这个实验其实就是现在京城西边修一个大型的调度站,这个调度站主要是停放火车和给火车掉头用的,车站他准备修在城北,但铁轨一直要延伸到城西,因为王恭厂在京城西面,正好火车掉头也需要一个巨大的圆弧,所以这个带巨大圆弧的调度站就定在京城西面了。
这个铁路在大明乃至当时整个世界都是一个新鲜玩意,朱慈炅也就知道先要铺石子,然后垫枕木,再在上面铺设轨道,好像转弯的地方还要外高内低,这样火车转弯的时候才能产生向心力,不至于直接飞出轨道。当然这些都是一个大概的认识,具体石子要铺多厚,枕木要用多粗的,拐弯的地方要倾斜多少度,他都没有具体的数据,这些都必须通过实验获得。
也就是说先要用这个调度站做实验,实验的时间他定在一个月左右,后面正式修铁路的时间其实只有两个月,两个月修二百五十里的双车道铁路,他是不是有点太想当然了?这个完全不是想当然,因为他准备投入巨大的人力,一万不行就来两万,两万不行就来五万,五万不行就来十万,反正前期的平整地面和铺设石子甚至是铺设枕木都不需要什么技术,一般的农民工就能完成,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想起了一个发展经济的方法。
这个方法其实后世的人大多有耳闻,那就是率先启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为经济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这话有点理论化了,如果直观的来说,那就是石子需要钱买吧,木头需要钱买吧,人工需要钱吧,这些钱最终是要落到沿线各地的平民手里的,他们有了钱就有了消费能力,就会去买东西,就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是铁路修建过程中的扩大内需。铁路修成以后,沿线各地的商品运输也方便了,商人来往也方便了,商业活动就会越来越频繁,这样经济就会慢慢增长。
朱慈炅其实一直在想怎么让大明的经济快速增长,要让经济增长就必须搞活市场,要搞活市场就必须有消费群体,这个消费群体从哪里来,最大的消费群体就是普通老百姓了,问题他们没钱啊!所以先要让平民百姓有钱,才能谈经济增长,怎么让他们有钱呢?先搞基础设施建设,让他们赚点钱;再提高粮食价格,让他再赚点钱;然后还可以推广特色养殖,建劳动密集型工厂等等等等,老百姓有钱了市场就活跃了,市场活跃了经济自然就会慢慢增长。
这个铁路建设只是让老百姓有钱的第一步,所以他准备疯狂招工,能招多少就招多少,反正他现在有的是钱,先投入一点,让老百姓富裕起来,慢慢的大明的经济就搞活了,这样他才能收入更多的钱。
这些都是后话,还是先说修铁路,第一步是实验,这个实验自然是宋应星负责的,首先他带人把内城西面的城墙挖了个洞,没办法,走其他城门太麻烦了,直接将王恭厂西侧的城墙开个动,先铺上轨道平板车的小轨道,运东西出去就方便多了,这个朱慈炅自然是同意的。
开完洞就要铺轨道了,现在他可没那么多铁矿石,所以轨道也只能先铺个几里长的小环形轨道,就跟一般体育场的环形跑道差不多。
这个轨道也不是说铺就铺的,因为轨道的标准形状还没定下来呢,朱慈炅只是大概给他画了个工字形的轨道截面,具体这个工字下面一横多宽多厚,中间这一竖又是多高多厚,还有上面那一横又是多宽多厚,内侧又短多少合适,这些都是要试的。
轨道不可能做成实心的方刚柱子,那样的话一米轨道就不止一百多斤了,浪费材料不说,还不好固定,做成工字形是毋庸置疑的,这个宽度高度和厚度也不一定就会和后世的轨道一模一样,因为材质不一样,在明朝这会儿是不可能造出优质的轨道钢的,而且轨道不是拉出来的,也不是压出来的,在明朝只能铸出来,这个强度就比拉出来或者压出来的低多了,所以,这会儿做出来的轨道肯定要比后世的轨道厚重,至于具体厚多少那就要实验了。
还有石子要铺多厚,枕木要用多粗的,拐弯的地方要倾斜多少度,这些都要一项项的实验,把个宋应星忙的,带着一帮学生和一大群民工,把个几里长的铁路铺了挖,挖了铺,用最新定型的蒸汽火车头在上面不停的... -->>
送走了远征军团之后,朱慈炅就只能等他们的消息了,在这个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远隔重洋传递消息,一两个月能有一个来回就算很不错了,国内他还可以八百里加急,国外他唯有等待,他很不喜欢这种感觉,但电话、电报都只存在于他的记忆中,现在压根就没有电,他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没有电生活也要继续,大明崛起的脚步更不能停下来,过完正月十五,他立马启动了京东铁路项目,何谓京东铁路,就是京城到东大营之间的铁路,这段铁路全长大概二百五十里,双向双车道,他计划用三个月时间时间就修通。
二百五十里三个月时间修通,也就是说一天要最少修三里长,可能吗?这个不用怀疑,完全没有问题,因为朱慈炅准备招很多很多民工,具体招多少,还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
这个实验其实就是现在京城西边修一个大型的调度站,这个调度站主要是停放火车和给火车掉头用的,车站他准备修在城北,但铁轨一直要延伸到城西,因为王恭厂在京城西面,正好火车掉头也需要一个巨大的圆弧,所以这个带巨大圆弧的调度站就定在京城西面了。
这个铁路在大明乃至当时整个世界都是一个新鲜玩意,朱慈炅也就知道先要铺石子,然后垫枕木,再在上面铺设轨道,好像转弯的地方还要外高内低,这样火车转弯的时候才能产生向心力,不至于直接飞出轨道。当然这些都是一个大概的认识,具体石子要铺多厚,枕木要用多粗的,拐弯的地方要倾斜多少度,他都没有具体的数据,这些都必须通过实验获得。
也就是说先要用这个调度站做实验,实验的时间他定在一个月左右,后面正式修铁路的时间其实只有两个月,两个月修二百五十里的双车道铁路,他是不是有点太想当然了?这个完全不是想当然,因为他准备投入巨大的人力,一万不行就来两万,两万不行就来五万,五万不行就来十万,反正前期的平整地面和铺设石子甚至是铺设枕木都不需要什么技术,一般的农民工就能完成,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想起了一个发展经济的方法。
这个方法其实后世的人大多有耳闻,那就是率先启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为经济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这话有点理论化了,如果直观的来说,那就是石子需要钱买吧,木头需要钱买吧,人工需要钱吧,这些钱最终是要落到沿线各地的平民手里的,他们有了钱就有了消费能力,就会去买东西,就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是铁路修建过程中的扩大内需。铁路修成以后,沿线各地的商品运输也方便了,商人来往也方便了,商业活动就会越来越频繁,这样经济就会慢慢增长。
朱慈炅其实一直在想怎么让大明的经济快速增长,要让经济增长就必须搞活市场,要搞活市场就必须有消费群体,这个消费群体从哪里来,最大的消费群体就是普通老百姓了,问题他们没钱啊!所以先要让平民百姓有钱,才能谈经济增长,怎么让他们有钱呢?先搞基础设施建设,让他们赚点钱;再提高粮食价格,让他再赚点钱;然后还可以推广特色养殖,建劳动密集型工厂等等等等,老百姓有钱了市场就活跃了,市场活跃了经济自然就会慢慢增长。
这个铁路建设只是让老百姓有钱的第一步,所以他准备疯狂招工,能招多少就招多少,反正他现在有的是钱,先投入一点,让老百姓富裕起来,慢慢的大明的经济就搞活了,这样他才能收入更多的钱。
这些都是后话,还是先说修铁路,第一步是实验,这个实验自然是宋应星负责的,首先他带人把内城西面的城墙挖了个洞,没办法,走其他城门太麻烦了,直接将王恭厂西侧的城墙开个动,先铺上轨道平板车的小轨道,运东西出去就方便多了,这个朱慈炅自然是同意的。
开完洞就要铺轨道了,现在他可没那么多铁矿石,所以轨道也只能先铺个几里长的小环形轨道,就跟一般体育场的环形跑道差不多。
这个轨道也不是说铺就铺的,因为轨道的标准形状还没定下来呢,朱慈炅只是大概给他画了个工字形的轨道截面,具体这个工字下面一横多宽多厚,中间这一竖又是多高多厚,还有上面那一横又是多宽多厚,内侧又短多少合适,这些都是要试的。
轨道不可能做成实心的方刚柱子,那样的话一米轨道就不止一百多斤了,浪费材料不说,还不好固定,做成工字形是毋庸置疑的,这个宽度高度和厚度也不一定就会和后世的轨道一模一样,因为材质不一样,在明朝这会儿是不可能造出优质的轨道钢的,而且轨道不是拉出来的,也不是压出来的,在明朝只能铸出来,这个强度就比拉出来或者压出来的低多了,所以,这会儿做出来的轨道肯定要比后世的轨道厚重,至于具体厚多少那就要实验了。
还有石子要铺多厚,枕木要用多粗的,拐弯的地方要倾斜多少度,这些都要一项项的实验,把个宋应星忙的,带着一帮学生和一大群民工,把个几里长的铁路铺了挖,挖了铺,用最新定型的蒸汽火车头在上面不停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