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王阳明心学智慧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王阳明看来,仁是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人们要从自己的内心求仁,将心比心,才能够爱一切人,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人,而不是指责、批评他人的过失,才能真正成为具有大智慧、大魅力的仁者圣贤。
仁爱的人把天地万物看作一个整体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
在王阳明看来,仁爱的人把天地万物看作一个整体,如果有一物失常,就是自己的仁爱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为了进一步阐述天地万物共为一体的道理,王阳明又说:“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宴宾客,心又忍得?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宁救至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意思是说,人们既然同样喜爱动物与草木,怎么忍心拿草木去饲养禽兽呢?同样热爱人与禽兽,为什么忍心宰杀了禽兽去供养父母、祭祀和招待宾客呢?对至亲的人与路人同样充满仁爱,但是如果只有一箪食、一豆羹,无法保全两方的性命,怎么能忍心只让至亲的人吃了活命,让路人饿死呢?
《论语》中记载樊迟问孔子:“什么叫仁?”孔子说:“能够爱一切人就是仁。”孔子所说的“一切人”并不单指人类这一种生命,而泛指世界上的一切生命,这才是圣人的“仁”。由此可见,孔子的仁是建立在人类最高可能的平等性基础上的,是没有半点私心的。
《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中写道:“有亲,非仁也。”就是说,只要带有一点私情,就已经够不上仁了。佛家讲慈悲平等,则是爱一切众生。仁慈是爱天下,没有私心。有所亲,有所偏爱,就不是仁的最高目的了。
有一个农夫的妻子去世了,农夫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佛事完毕以后,农夫问道:“禅师,您认为我的妻子能从这次佛事中得到多少收益呢?”无相禅师如实回答道:“佛法好像慈航,普度众生;好像日光,遍照大地。不只是你的妻子可以得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无不从中得益。”农夫听了有些不满意:“我就知道是这样的。可是我的妻子很娇弱,其他众生也许会占她便宜,把她的功德夺去。请您这次只单单为她诵经超度,不要回向给其他众生,可以吗?”无相禅师慨叹农夫的自私,但仍慈悲地开导道:“回向是好事情啊!你看,天上只有一个太阳,但万物皆蒙照耀;一粒种子可以生长万千果实。你应该用你的善心点燃这一支蜡烛,去引燃千千万万支蜡烛,这样世间的光亮就会增加百千万倍,而且本身的这支蜡烛并不会因此而减少亮光。如果人人都能抱有这样的观念,那我们每一个人就会因千千万万人的回向,而蒙受很多的功德,何乐而不为呢?故我们佛教徒应该平等地看待一切众生!”农夫想了想,知道无法说服禅师,只好让步:“好吧,这个教义很好。但是,但是……”农夫吞吞吐吐地说道:“还是要请法师破个例,我有一位邻居,平日里总是欺侮我,如果能把他除去在一切有情众生之外就好了。”无相禅师忍不住以严厉的口吻说道:“既然是一切众生,哪里来的除外?”
佛法的功德在于普度众生,岂有为一人超度之理?
在王阳明看来,圣人的心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他们看待天下的人,没有远近内外之别,凡是有生命的都是兄弟儿女,都要教养他们,使他们安全,以实现自己与天地万物一体的信念。普通凡人的心原本同圣人的心并无差别,只是后来夹杂了私心,内心的良知渐渐为物欲所蒙蔽,与万物为一体的仁爱之心就变成了狭隘的私心;有了私心,就生出了爱与憎的情绪,就将万物分化开来。
可见,如果人们能够消除内心爱与憎的区分,把天地万物看作一个整体,爱一切人、事,就能恢复通透的良知,获得人生的成功与幸福。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亲民”犹《孟子》“亲亲仁民”之谓,“亲之”即“仁之”也。“百姓不亲”,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所以亲之也。
王阳明认为,“亲民”就像《孟子》中所说的“亲亲仁民”,“亲之”就是仁爱的意思。百姓不仁爱,舜就让契担任司徒,“敬敷五教”,让他们互相亲近。而要和他人互相亲近、仁爱,人们要能够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在这点上,王阳明可谓最佳典范。回顾王阳明的一生,无论是被贬龙场还是官居高位,他始终和百姓保持亲密的联系,做到了将心比心,仁爱百姓。
“仁”是儒家学说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在孔子眼里,无论是“好仁者”还是“恶不仁者”都有一颗仁爱的心,人性本善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人性本仁。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仁爱的一种表现,如果我们给别人东西,最好想想对方或自己到底想不想要,如果连自己都不想要,那么最好还是把这个东西拿回去。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不是孤立的,周围有许多与自己共同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人,为使学习顺利、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人们都愿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推己及人则是实现人际关系和睦、融洽的重要途径。要做到推己及人,首先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后再进一步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一个有仁德的人,自己想要站得住脚,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站得住脚,自己想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帮助别人事事行得通,真正做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妻子在古稀之年,每到天寒时,天不亮就早早起来,然后径直走进厨房,熟练地生火、烧水、煮粥。满满的一大锅粥要熬上很长时间,杨夫人每次都耐心地等着。清甜的粥香顺着热气渐渐充满了厨房,飘到了院子里。院子的另一边,仆人们伴着这熟悉的香气陆陆续续地起床,洗漱完毕后,来到厨房,并接过杨夫人盛好的满满一大碗热粥喝了起来。杨夫人的儿子杨东山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甚是心疼。一次,他劝母亲说:“天气这么冷,您又何苦这么操劳呢?”杨夫人语重心长地说:“他们虽是仆人,但也是各自父母所牵挂的子女。现在天气这么冷,他们还要给我们家里做活,让他们喝些热粥,心中有些热气,这样干起活来才不会伤身体。”一席话说得儿子点头称赞。
杨夫人之所以能做到慈悲为怀,就是因为她是一个心地善良,懂得体贴与关怀他人的人。她会设身处地地体会别人的切身感受,能够为别人着想。她的一席话既教育了儿子,也温暖了仆人们的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培养推己及人的美德,搞好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以爱己之心来对待周围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想象别人的处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将心比心,把别人当作自己来对待,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才能收获真正的情义。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要“己所欲”才施于人,推己及人也要有自己的“道”,即原则。要知道,不是所有于己有益的东西都适用于他人,当然也不是所有对某一个人有益的东西,别人都能接受。在他们不想接受时,绝不能以“这是为他们好”为由,强迫其接受,因为每个人对好的定义不同,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我们如果侵犯这一权利,不是也掉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陷阱了吗?
掌控好自己的怒气
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
在王阳明看来,一个人不该发怒时发怒,就是被怒鬼迷住了心窍。这种怒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迁怒他人的行为。“不迁怒”语出《论语·雍也》,意在劝诫人们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有什么烦恼和愤怒,不要将其发泄到别人身上去,不要拿不相干的人当出气筒。
迁怒他人是许多人都会犯的过错,被迁怒的对象往往是人们身边最亲近的人——家人和朋友,主要原因在于人们认为家人和朋友会给予自己足够的包容和忍耐,而且即使他们出言反驳,也不会用恶毒的语言攻击,因而也就不容易破坏彼此的情感。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踢猫效应”,说的是“迁怒”带来的连锁反应。
A是一家公司的市场部主管,一日,A在上班途中因为堵车心情不好,而且由于闯红灯还被警察罚款,来到公司后他一脸阴沉。这时,A的下属B来找A汇报工作,B理所当然成了A的情绪宣泄对象。B莫名其妙地被上司批评了一顿,本来很好的心情一下子也变坏了,而且一整天都闷闷不乐。晚上下班回家,B的儿子小C看到爸爸回来,很得意地将自己在幼儿园画的画拿给爸爸看,希望得到爸爸的表扬。B很烦躁,不仅没有表扬儿子,反而骂了他一顿,说他瞎胡闹。小C莫名其妙地被爸爸骂了一顿,心里十分委屈,却又... -->>
在王阳明看来,仁是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人们要从自己的内心求仁,将心比心,才能够爱一切人,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人,而不是指责、批评他人的过失,才能真正成为具有大智慧、大魅力的仁者圣贤。
仁爱的人把天地万物看作一个整体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
在王阳明看来,仁爱的人把天地万物看作一个整体,如果有一物失常,就是自己的仁爱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为了进一步阐述天地万物共为一体的道理,王阳明又说:“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宴宾客,心又忍得?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宁救至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意思是说,人们既然同样喜爱动物与草木,怎么忍心拿草木去饲养禽兽呢?同样热爱人与禽兽,为什么忍心宰杀了禽兽去供养父母、祭祀和招待宾客呢?对至亲的人与路人同样充满仁爱,但是如果只有一箪食、一豆羹,无法保全两方的性命,怎么能忍心只让至亲的人吃了活命,让路人饿死呢?
《论语》中记载樊迟问孔子:“什么叫仁?”孔子说:“能够爱一切人就是仁。”孔子所说的“一切人”并不单指人类这一种生命,而泛指世界上的一切生命,这才是圣人的“仁”。由此可见,孔子的仁是建立在人类最高可能的平等性基础上的,是没有半点私心的。
《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中写道:“有亲,非仁也。”就是说,只要带有一点私情,就已经够不上仁了。佛家讲慈悲平等,则是爱一切众生。仁慈是爱天下,没有私心。有所亲,有所偏爱,就不是仁的最高目的了。
有一个农夫的妻子去世了,农夫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佛事完毕以后,农夫问道:“禅师,您认为我的妻子能从这次佛事中得到多少收益呢?”无相禅师如实回答道:“佛法好像慈航,普度众生;好像日光,遍照大地。不只是你的妻子可以得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无不从中得益。”农夫听了有些不满意:“我就知道是这样的。可是我的妻子很娇弱,其他众生也许会占她便宜,把她的功德夺去。请您这次只单单为她诵经超度,不要回向给其他众生,可以吗?”无相禅师慨叹农夫的自私,但仍慈悲地开导道:“回向是好事情啊!你看,天上只有一个太阳,但万物皆蒙照耀;一粒种子可以生长万千果实。你应该用你的善心点燃这一支蜡烛,去引燃千千万万支蜡烛,这样世间的光亮就会增加百千万倍,而且本身的这支蜡烛并不会因此而减少亮光。如果人人都能抱有这样的观念,那我们每一个人就会因千千万万人的回向,而蒙受很多的功德,何乐而不为呢?故我们佛教徒应该平等地看待一切众生!”农夫想了想,知道无法说服禅师,只好让步:“好吧,这个教义很好。但是,但是……”农夫吞吞吐吐地说道:“还是要请法师破个例,我有一位邻居,平日里总是欺侮我,如果能把他除去在一切有情众生之外就好了。”无相禅师忍不住以严厉的口吻说道:“既然是一切众生,哪里来的除外?”
佛法的功德在于普度众生,岂有为一人超度之理?
在王阳明看来,圣人的心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他们看待天下的人,没有远近内外之别,凡是有生命的都是兄弟儿女,都要教养他们,使他们安全,以实现自己与天地万物一体的信念。普通凡人的心原本同圣人的心并无差别,只是后来夹杂了私心,内心的良知渐渐为物欲所蒙蔽,与万物为一体的仁爱之心就变成了狭隘的私心;有了私心,就生出了爱与憎的情绪,就将万物分化开来。
可见,如果人们能够消除内心爱与憎的区分,把天地万物看作一个整体,爱一切人、事,就能恢复通透的良知,获得人生的成功与幸福。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亲民”犹《孟子》“亲亲仁民”之谓,“亲之”即“仁之”也。“百姓不亲”,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所以亲之也。
王阳明认为,“亲民”就像《孟子》中所说的“亲亲仁民”,“亲之”就是仁爱的意思。百姓不仁爱,舜就让契担任司徒,“敬敷五教”,让他们互相亲近。而要和他人互相亲近、仁爱,人们要能够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在这点上,王阳明可谓最佳典范。回顾王阳明的一生,无论是被贬龙场还是官居高位,他始终和百姓保持亲密的联系,做到了将心比心,仁爱百姓。
“仁”是儒家学说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在孔子眼里,无论是“好仁者”还是“恶不仁者”都有一颗仁爱的心,人性本善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人性本仁。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仁爱的一种表现,如果我们给别人东西,最好想想对方或自己到底想不想要,如果连自己都不想要,那么最好还是把这个东西拿回去。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不是孤立的,周围有许多与自己共同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人,为使学习顺利、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人们都愿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推己及人则是实现人际关系和睦、融洽的重要途径。要做到推己及人,首先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后再进一步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一个有仁德的人,自己想要站得住脚,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站得住脚,自己想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帮助别人事事行得通,真正做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妻子在古稀之年,每到天寒时,天不亮就早早起来,然后径直走进厨房,熟练地生火、烧水、煮粥。满满的一大锅粥要熬上很长时间,杨夫人每次都耐心地等着。清甜的粥香顺着热气渐渐充满了厨房,飘到了院子里。院子的另一边,仆人们伴着这熟悉的香气陆陆续续地起床,洗漱完毕后,来到厨房,并接过杨夫人盛好的满满一大碗热粥喝了起来。杨夫人的儿子杨东山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甚是心疼。一次,他劝母亲说:“天气这么冷,您又何苦这么操劳呢?”杨夫人语重心长地说:“他们虽是仆人,但也是各自父母所牵挂的子女。现在天气这么冷,他们还要给我们家里做活,让他们喝些热粥,心中有些热气,这样干起活来才不会伤身体。”一席话说得儿子点头称赞。
杨夫人之所以能做到慈悲为怀,就是因为她是一个心地善良,懂得体贴与关怀他人的人。她会设身处地地体会别人的切身感受,能够为别人着想。她的一席话既教育了儿子,也温暖了仆人们的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培养推己及人的美德,搞好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以爱己之心来对待周围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想象别人的处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将心比心,把别人当作自己来对待,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才能收获真正的情义。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要“己所欲”才施于人,推己及人也要有自己的“道”,即原则。要知道,不是所有于己有益的东西都适用于他人,当然也不是所有对某一个人有益的东西,别人都能接受。在他们不想接受时,绝不能以“这是为他们好”为由,强迫其接受,因为每个人对好的定义不同,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我们如果侵犯这一权利,不是也掉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陷阱了吗?
掌控好自己的怒气
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
在王阳明看来,一个人不该发怒时发怒,就是被怒鬼迷住了心窍。这种怒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迁怒他人的行为。“不迁怒”语出《论语·雍也》,意在劝诫人们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有什么烦恼和愤怒,不要将其发泄到别人身上去,不要拿不相干的人当出气筒。
迁怒他人是许多人都会犯的过错,被迁怒的对象往往是人们身边最亲近的人——家人和朋友,主要原因在于人们认为家人和朋友会给予自己足够的包容和忍耐,而且即使他们出言反驳,也不会用恶毒的语言攻击,因而也就不容易破坏彼此的情感。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踢猫效应”,说的是“迁怒”带来的连锁反应。
A是一家公司的市场部主管,一日,A在上班途中因为堵车心情不好,而且由于闯红灯还被警察罚款,来到公司后他一脸阴沉。这时,A的下属B来找A汇报工作,B理所当然成了A的情绪宣泄对象。B莫名其妙地被上司批评了一顿,本来很好的心情一下子也变坏了,而且一整天都闷闷不乐。晚上下班回家,B的儿子小C看到爸爸回来,很得意地将自己在幼儿园画的画拿给爸爸看,希望得到爸爸的表扬。B很烦躁,不仅没有表扬儿子,反而骂了他一顿,说他瞎胡闹。小C莫名其妙地被爸爸骂了一顿,心里十分委屈,却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