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om,东夷昊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国庆节期间,陪着父母去上海看望妹妹,逗留了两天。妹妹的家在历城路上钢生活区,出门不远就是世博园,所以先于十月二日去逛了世博园;三日中午去上海博物馆,下午到淮海路和外滩。
这是我第二次去上海,却是第一次居住在上海的小巷里、第一次乘坐地铁、第一次感受了上海人的日常生活。作为一个过客,我写不出一个立面上海,也抒发不出对海派的热爱和把玩,只能是以一个过客的平视,来写一点琐碎的感受。
我是到上海打酱油的。
1、吃的流水帐
一家五口于十月一日八点多从日照启程,下午四点到达上海沪太站,妹妹和妹夫接站。晚上在长青路一餐厅就餐,内容是:紫甘薯、三黄鸡、清炒笋片、红烧肉、栗子鸡、汤是鸭脖萝卜汤、饭是米饭、茶是大麦茶。
二日早八点在历城路大富贵餐厅吃早饭,内容是红豆莲子粥、小笼包、小馄饨外加自带的鸡蛋,然后去世博园排队。中午十二点多在世博园中华美食街就餐,内容是:北京烤鸭、内蒙古红烧羊肉面、苏州小笼包、紫菜包饭、东北煎饺、紫菜汤、家常套餐等等。下午五点多出园,因为劳累,继续到就近的大富贵就餐,内容和早餐大同小异,多了白斩鸡、凉拌花生、排骨年糕几项。
三日早餐还是大富贵喝粥,吃毕到耀华路搭乘地铁8号线,在人民广场一号出口下车,去参观上海博物馆。中午十一点多打车到淮海路萨莉亚意式餐厅就餐,内容是披萨、蔬菜色拉、玉米浓汤、烤肠、虾球、烤饼、奶油拌饭、鸡翅、意大利肉酱面等等,因为口味问题,一行七人都没有吃饱。下午去外滩。因为人流拥挤,南京路和东方明珠就没有去。看了会风景,晚上在昌里路德兴馆就餐,这是一家以本帮菜为主打的老餐馆,吃的有咸鸡、水煮牛肉、炒双菇、鱼香茄子、糖醋排骨、汤有三丝汤、面有三丝面等等,没有点传说中的汤包和镇店之宝“虾子大乌参”晚上在昌里路闲逛,买了几件衣服。
四日早晨继续到大富贵喝粥,多要了麻团、烧卖等内容。在上海没有吃成大闸蟹和螺蛳是一大遗憾,不是因为价钱贵,而是因为前些日子被猫咬过,打了疫苗,要求不得抽烟喝酒喝浓茶,以及不得吃腥。
上海的饭菜说不上好坏,也不知道自己吃没吃饱,吃起来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女儿除了吃西餐才嚷嚷过吃饱了外,其他饭菜是不喜欢吃的,因为味道普遍发甜。
四日下午四点多钟回到日照,先到防疫站打上疫苗,接着到附近的羊肉馆要了几个炒菜,当看到桌子上满满一大盘子的土豆丝,就感慨在山东这一盘菜如果卖到上海,至少得翻五倍。这真是令我感到自豪,觉得自己阔了起来。
2、到世博园溜达
十月二日九点多钟入世博园。这一天据统计是三十九万人游园,与中秋节六十余万人游园相比,人群显得还算比较宽松,但是热门场馆人群还是在艰苦执著、乐此不疲的排队。我们则见到不排队的场馆就进,也只是进了加拿大、丹麦、新加坡等十几个馆,用行家话来说,我们去的几乎都是“打酱油”场馆。
因为历史文化知识所限,也因为地理常识所限,谈不上什么印象深刻,我就属于纯粹是为世博送钱壮场面、为盖章而盖章之大军中的一员。当然小感触也有,第一小感触就是中国人太多,人无论美丑贵贱老幼健残,在这个地方只是汪洋人海中的一滴水,你根本不必在乎自己;第二小感触是排队的秩序井然,那么多人排队,极少有违规加塞、拥挤吵闹等现象,这说明随着物质文明的增长,中国人的精神文明也得到了提高;第三小感触还是文明的差距,特别是在观看新加坡馆环幕电影雨后天霁时,李光耀讲述新加坡经过科技改造和国民教育,由第三世界岛国成为第一世界绿洲的言辞,是很有冲击力的。这是一份因为拥有文明而自然而然的自信,而这种自信,我们运用起来还是比较生涩;最后一个小感触是在观看中国演出团体的表演时,主持人致的开幕词,上来的第一句就是:“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让人顿生滑稽感。也许对主持人来说,这是一种语言习惯或者定势,但是在这样一个国际盛会上让人觉得不伦不类,且不如换成“女士们、先生们”来得有亲和力。一句话虽短,展示的却是一个“表演给谁看”的问题,也凸显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3、从睡衣说起
在一些介绍上海的书籍里,不可避免的要提到“睡衣文化”起初好像对这种现象比较抵制,后来一成“文化”倒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景点了。
连着几天在同一地点吃早餐,总会看见几对中年夫妇穿着睡衣拖鞋在吃粥。而且无论中午还是下午,在小巷里甚至大街上,也都能看到穿着睡衣闲逛的人,仿佛这才是属于上海人特有的景致。妹妹说,上海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别说穿睡衣逛大街,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什么人都有,但大家都习以为常。这就是一个城市的包容力,人在这里生活的没有那么复杂,都有自己的空间,也都给他人留有空间。这也许就是大多数“海漂”一直在漂的理由。
上海市现有常住人口将近两千多万,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广义上的上海人已很难定义。我在逛街的时候,因为我穿着随便,上海本地人往往以为我也是上海人,介绍商品时用着很难听懂的上海话,有的还问我是否住在附近等等。当然狭义上海人(原住民)对推销好像都不怎么热衷,无论书报摊还是商场,都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一点不像南京路或者淮海路那些沿街叫卖皮包和香烟的“上海人”那么勤奋,好像他们是上海的东家,但不得不逐渐接受越来越多的“上海房客”成为上海人的事实。
我曾对美食家蔡澜先生无意的一句话恍然大悟,那是他在国外一家咖啡店里,评点咖啡的滋味时说:“这是他们的文化”这一句话就界定了文化的差别,他们的毕竟是他们的,我们的毕竟是我们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舍弃传统盲目求洋,往往会画虎不成反类犬,或者... -->>
国庆节期间,陪着父母去上海看望妹妹,逗留了两天。妹妹的家在历城路上钢生活区,出门不远就是世博园,所以先于十月二日去逛了世博园;三日中午去上海博物馆,下午到淮海路和外滩。
这是我第二次去上海,却是第一次居住在上海的小巷里、第一次乘坐地铁、第一次感受了上海人的日常生活。作为一个过客,我写不出一个立面上海,也抒发不出对海派的热爱和把玩,只能是以一个过客的平视,来写一点琐碎的感受。
我是到上海打酱油的。
1、吃的流水帐
一家五口于十月一日八点多从日照启程,下午四点到达上海沪太站,妹妹和妹夫接站。晚上在长青路一餐厅就餐,内容是:紫甘薯、三黄鸡、清炒笋片、红烧肉、栗子鸡、汤是鸭脖萝卜汤、饭是米饭、茶是大麦茶。
二日早八点在历城路大富贵餐厅吃早饭,内容是红豆莲子粥、小笼包、小馄饨外加自带的鸡蛋,然后去世博园排队。中午十二点多在世博园中华美食街就餐,内容是:北京烤鸭、内蒙古红烧羊肉面、苏州小笼包、紫菜包饭、东北煎饺、紫菜汤、家常套餐等等。下午五点多出园,因为劳累,继续到就近的大富贵就餐,内容和早餐大同小异,多了白斩鸡、凉拌花生、排骨年糕几项。
三日早餐还是大富贵喝粥,吃毕到耀华路搭乘地铁8号线,在人民广场一号出口下车,去参观上海博物馆。中午十一点多打车到淮海路萨莉亚意式餐厅就餐,内容是披萨、蔬菜色拉、玉米浓汤、烤肠、虾球、烤饼、奶油拌饭、鸡翅、意大利肉酱面等等,因为口味问题,一行七人都没有吃饱。下午去外滩。因为人流拥挤,南京路和东方明珠就没有去。看了会风景,晚上在昌里路德兴馆就餐,这是一家以本帮菜为主打的老餐馆,吃的有咸鸡、水煮牛肉、炒双菇、鱼香茄子、糖醋排骨、汤有三丝汤、面有三丝面等等,没有点传说中的汤包和镇店之宝“虾子大乌参”晚上在昌里路闲逛,买了几件衣服。
四日早晨继续到大富贵喝粥,多要了麻团、烧卖等内容。在上海没有吃成大闸蟹和螺蛳是一大遗憾,不是因为价钱贵,而是因为前些日子被猫咬过,打了疫苗,要求不得抽烟喝酒喝浓茶,以及不得吃腥。
上海的饭菜说不上好坏,也不知道自己吃没吃饱,吃起来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女儿除了吃西餐才嚷嚷过吃饱了外,其他饭菜是不喜欢吃的,因为味道普遍发甜。
四日下午四点多钟回到日照,先到防疫站打上疫苗,接着到附近的羊肉馆要了几个炒菜,当看到桌子上满满一大盘子的土豆丝,就感慨在山东这一盘菜如果卖到上海,至少得翻五倍。这真是令我感到自豪,觉得自己阔了起来。
2、到世博园溜达
十月二日九点多钟入世博园。这一天据统计是三十九万人游园,与中秋节六十余万人游园相比,人群显得还算比较宽松,但是热门场馆人群还是在艰苦执著、乐此不疲的排队。我们则见到不排队的场馆就进,也只是进了加拿大、丹麦、新加坡等十几个馆,用行家话来说,我们去的几乎都是“打酱油”场馆。
因为历史文化知识所限,也因为地理常识所限,谈不上什么印象深刻,我就属于纯粹是为世博送钱壮场面、为盖章而盖章之大军中的一员。当然小感触也有,第一小感触就是中国人太多,人无论美丑贵贱老幼健残,在这个地方只是汪洋人海中的一滴水,你根本不必在乎自己;第二小感触是排队的秩序井然,那么多人排队,极少有违规加塞、拥挤吵闹等现象,这说明随着物质文明的增长,中国人的精神文明也得到了提高;第三小感触还是文明的差距,特别是在观看新加坡馆环幕电影雨后天霁时,李光耀讲述新加坡经过科技改造和国民教育,由第三世界岛国成为第一世界绿洲的言辞,是很有冲击力的。这是一份因为拥有文明而自然而然的自信,而这种自信,我们运用起来还是比较生涩;最后一个小感触是在观看中国演出团体的表演时,主持人致的开幕词,上来的第一句就是:“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让人顿生滑稽感。也许对主持人来说,这是一种语言习惯或者定势,但是在这样一个国际盛会上让人觉得不伦不类,且不如换成“女士们、先生们”来得有亲和力。一句话虽短,展示的却是一个“表演给谁看”的问题,也凸显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3、从睡衣说起
在一些介绍上海的书籍里,不可避免的要提到“睡衣文化”起初好像对这种现象比较抵制,后来一成“文化”倒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景点了。
连着几天在同一地点吃早餐,总会看见几对中年夫妇穿着睡衣拖鞋在吃粥。而且无论中午还是下午,在小巷里甚至大街上,也都能看到穿着睡衣闲逛的人,仿佛这才是属于上海人特有的景致。妹妹说,上海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别说穿睡衣逛大街,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什么人都有,但大家都习以为常。这就是一个城市的包容力,人在这里生活的没有那么复杂,都有自己的空间,也都给他人留有空间。这也许就是大多数“海漂”一直在漂的理由。
上海市现有常住人口将近两千多万,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广义上的上海人已很难定义。我在逛街的时候,因为我穿着随便,上海本地人往往以为我也是上海人,介绍商品时用着很难听懂的上海话,有的还问我是否住在附近等等。当然狭义上海人(原住民)对推销好像都不怎么热衷,无论书报摊还是商场,都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一点不像南京路或者淮海路那些沿街叫卖皮包和香烟的“上海人”那么勤奋,好像他们是上海的东家,但不得不逐渐接受越来越多的“上海房客”成为上海人的事实。
我曾对美食家蔡澜先生无意的一句话恍然大悟,那是他在国外一家咖啡店里,评点咖啡的滋味时说:“这是他们的文化”这一句话就界定了文化的差别,他们的毕竟是他们的,我们的毕竟是我们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舍弃传统盲目求洋,往往会画虎不成反类犬,或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